遊夏的意思
注音 一ㄡˊ ㄒ一ㄚˋ
拼音 yóu xià
基本釋義
⒈ 子游(言偃)與子夏(卜商)的並稱。兩人均為孔子學生,長與文學。見《論語·先進》。
引證解釋
⒈ 子游 ( 言偃 )與 子夏 ( 卜商 )的並稱。兩人均為 孔子 學生,長與文學。見《論語·先進》。
引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昔 尼父 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 遊 夏 之徒乃不能措一辭。”
唐 張說 《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四科得 遊 夏 之門,六藝取 鍾 王 之雋。”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儒》:“晚有古文家出,實事求是,徵於文不徵於獻,諸在口説,雖 遊 夏 猶黜之。”
▸ 三夏
▸ 神通遊戲
▸ 日遊神
▸ 神遊
▸ 溽夏
▸ 善遊者溺
▸ 染夏
▸ 取夏衣
▸ 泅遊
▸ 秋遊
▸ 秋行夏令
▸ 人外遊
▸ 清夏
▸ 親遊
▸ 輕舉遠遊
▸ 清遊
▸ 區夏
▸ 破夏
▸ 齊夏
▸ 飄遊
▸ 棲遊
▸ 鵬遊
▸ 陪遊
▸ 貧遊
▸ 匹遊
▸ 偶影獨遊
▸ 盤遊飯
▸ 盤遊無度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鵬遊蝶夢
▸ 盤遊
▸ 寧夏平原
▸ 飄如遊雲
▸ 朋遊
▸ 旁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