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籙的意思
注音 ㄉㄠˋ ㄌㄨˋ
拼音 dào lù
基本釋義
⒈ 道教的符籙。凡入道者必受籙。
道籙「ㄉㄠˋ ㄌㄨˋ」
⒈ 道教的符籙。凡入道的人必受籙。
引《隋書·卷三五·經籍志》:「雲自上古黃帝、帝嚳、夏禹之儔,並遇神人,鹹受道籙。」
引證解釋
⒈ 道教的符籙。凡入道者必受籙。
引《隋書·經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書,紀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弟子得籙,緘而佩之。”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吳筠 先生,精苦壽考。”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李青蓮詩》:“賀知章 一見,亦即呼為‘謫仙人’。放還山後, 陳留 採訪使 李彥允 為請於 北海 高天師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異乎常人者。”
▸ 彈道
▸ 三道
▸ 山谷道人
▸ 三籙
▸ 人行道
▸ 入道
▸ 日道
▸ 仁義道德
▸ 塞道
▸ 人心世道
▸ 仁道
▸ 商道
▸ 人道主義
▸ 人道
▸ 全真道
▸ 讓道
▸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
▸ 饒道
▸ 熱腸古道
▸ 灑道
▸ 詘道
▸ 任道
▸ 柔道
▸ 求之有道
▸ 求道
▸ 雀籙
▸ 屈己存道
▸ 三善道
▸ 權道
▸ 清道旗
▸ 獅虎當道
▸ 求志達道
▸ 求道於盲
▸ 任重道遠
▸ 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