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的意思
注音 ㄩㄥ ㄏㄜˊ ㄍㄨㄥ
拼音 yōng hé gōng
基本釋義
⒈ 在北京內城東北角安定門內,為北京最大的喇嘛寺院。原為清世宗胤禛府第,雍正三年改名雍和宮,乾隆九年改為喇嘛寺。雍和宮建築佈局前半部分疏朗,後半部分密集,起伏有致,飛簷雕棟,巨集大華麗。主要建築有影壁、牌坊、山門、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其中萬福閣為宮內最大建築,黃瓦三層樓閣,內有檀香木彌勒站像,高二十六米,體軀雄偉。法輪殿內還有六米多高銅像,為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塑像,神態含蓄,造型生動。
雍和宮「ㄩㄥ ㄏㄜˊ ㄍㄨㄥ」
⒈ 清世宗未立前的府邸。在今北平安定門內舊國子監東,後改為喇嘛寺。
引證解釋
⒈ 在 北京 內城東北角 安定門 內,為 北京 最大的喇嘛寺院。原為 清世宗 胤禛 府第, 雍正 三年改名 雍和宮,乾隆 九年改為 喇嘛寺。雍和宮 建築佈局前半部分疏朗,後半部分密集,起伏有致,飛簷雕棟,巨集大華麗。主要建築有影壁、牌坊、山門、天王殿、正殿、永祐殿、法輪殿、萬福閣等。其中萬福閣為宮內最大建築,黃瓦三層樓閣,內有檀香木 彌勒 站像,高二十六米,體軀雄偉。法輪殿內還有六米多高銅像,為喇嘛教黃教創始人 宗喀巴 大師的塑像,神態含蓄,造型生動。
▸ 雍和
▸ 和雍
▸ 三雍宮
▸ 三和土
▸ 軟和
▸ 三宮
▸ 閏宮
▸ 山宮
▸ 融和
▸ 仁和
▸ 日宮
▸ 融和駘蕩
▸ 撒和
▸ 犬臺宮
▸ 詘膝請和
▸ 勸和
▸ 日和風暖
▸ 仁壽宮
▸ 泉宮
▸ 全和
▸ 取諸宮中
▸ 痊和
▸ 群居和一
▸ 瓊宮
▸ 穹宮
▸ 揉和
▸ 求和
▸ 取與不和
▸ 容和
▸ 虯宮
▸ 屈膝求和
▸ 日暖風和
▸ 三十六宮
▸ 窮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