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破血流的意思

注音 ㄊㄡˊ ㄆㄛˋ ㄒㄩㄝˋ ㄌ一ㄡˊ

拼音 tóu pò xuè liú

詞性 動詞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頭部破損,鮮血流淌。形容慘遭重創,狼狽不堪。

head broken and bleeding; get one's skull cracked; knock one's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

相似詞

一敗塗地 皮破血流 焦頭爛額 頭破血淋 潰不成軍

相反詞

馬到成功

國語辭典簡編本

頭破血流「ㄊㄡˊ ㄆㄛˋ ㄒㄧㄝˇ ㄌㄧㄡˊ」

形容受傷慘重。

造句他沒有遵守交通規則,騎車蛇行,才會摔得頭破血流

國語辭典修訂本

頭破血流「ㄊㄡˊ ㄆㄛˋ ㄒㄩㄝˋ ㄌ一ㄡˊ」

⒈  形容慘遭修理或悽慘的樣子。也作「頭破血淋」、「頭破血出」。

《西遊記·第四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但是你公公這一下子交不出人來,這個釘子怕不碰得頭破血流。」

引證解釋

⒈  形容受到嚴重打擊或遭到慘敗的樣子。

唐 呂道生 《定命錄·桓臣範》:“其婢與夫相打,頭破血流。”
《西遊記》第四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某種人,只有當他一次又一次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才能變得聰明一點。”
亦作“頭破血淋”。 《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常常打得皮開肉綻,頭破血淋,也再無一點退悔之念,一句怨恨之言。”
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輯·<子夜>和國貨年》:“受降的主顧那麼多,又都是世界上的頭等惡霸,豈有不互相打得頭破血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