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柱的意思
注音 ㄇㄚˇ ㄩㄢˊ ㄓㄨˋ
拼音 mǎ yuán zhù
基本釋義
⒈ 東漢馬援征服交趾,立銅柱以為漢南邊疆界的標誌。見《後漢書·馬援傳》“嶠南悉平”李賢注引晉顧微《廣州記》。後因以“馬援柱”、“馬柱”為典實。
引證解釋
⒈ 東漢 馬援 征服 交趾,立銅柱以為 漢 南邊疆界的標誌。見《後漢書·馬援傳》“嶠南悉平” 李賢 注引 晉 顧微 《廣州記》。後因以“馬援柱”、“馬柱”為典實。
引明 莫止 《贈何舍人齎詔南紀諸鎮》詩:“君不見 馬援 柱, 孔明 碑,剝落黃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
清 丘逢甲 《寄蘭史曉滄菽園用曉滄韻》:“祇見螺舟來海外,未容 馬 柱表 交 南。”
▸ 馬援據鞍
▸ 馬援
▸ 馬甲柱
▸ 馬柱
▸ 落馬
▸ 勒馬
▸ 馬嘶
▸ 兵馬俑
▸ 軟裘快馬
▸ 駛馬
▸ 入馬
▸ 肉柱
▸ 人強馬壯
▸ 戎馬倉皇
▸ 戎馬生涯
▸ 戎馬劻勷
▸ 人馬平安
▸ 肉馬
▸ 塞馬
▸ 人煩馬殆
▸ 人仰馬翻
▸ 拳馬
▸ 戎馬生郊
▸ 犬馬齒索
▸ 犬馬之命
▸ 犬馬之疾
▸ 戎馬關山
▸ 犬馬之年
▸ 犬馬之心
▸ 人語馬嘶
▸ 人馬
▸ 雀馬魚龍
▸ 犬馬之戀
▸ 犬馬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