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魚帝虎的意思

注音 ㄌㄨˇ ㄩˊ ㄉ一ˋ ㄏㄨˇ

拼音 lǔ yú dì hǔ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把“魯”字寫成“魚”字,把“帝”字寫成“虎”字,把“亥”字寫成“豕”字。因形體相近而易寫錯。常借指書寫錯誤或以訛傳訛。

魯魚亥豕,應不能免。——《聊齋志異》

clerical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made through confusing similar characters; erroneous characters of similar forms;

國語辭典修訂本

魯魚帝虎「ㄌㄨˇ ㄩˊ ㄉ一ˋ ㄏㄨˇ」

⒈  語本後指因文字形近而致傳抄或刊刻錯誤。也作「亥豕魯魚」。

《抱朴子·內篇·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如:「他抄錄古籍,細心嚴謹,斷無魯魚帝虎之處。」

引證解釋

⒈  參見“魯魚亥豕”。參見“魯魚亥豕”。

語出《意林》卷四引 晉 葛洪 《抱朴子》:“諺雲:‘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按,今本《抱朴子·遐覽》“帝”作“虛”。後因以“魯魚帝虎”稱傳寫刊印中出現的文字錯誤。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四:“其繙譯諸經……較之西域元文,已經三易。其中舛訛,不但魯魚帝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