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萃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ㄣˊ ㄘㄨㄟˋ

拼音 lín cuì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鱗崒”。

國語辭典修訂本

鱗萃「ㄌ一ㄣˊ ㄘㄨㄟˋ」

⒈  比喻聚集眾多。

《文選·張衡·西京賦》:「瑰貨方至,鳥集麟萃。」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於是七略芬菲,九流鱗萃,殺青所編,百有八十餘家矣。」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鱗崒”。猶鱗集。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珍怪鳥獸,萬端鱗崪。”
李善 注引 張揖 曰:“崪與萃同,集也。”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鱗萃”。 晉 潘岳 《籍田賦》:“於是前驅魚麗,屬車鱗萃。”
明 張居正 《贈水部周漢浦榷竣還朝序》:“舟楫鱗萃,稱會區焉。”
徐珂 《清稗類鈔·飲食·京師宴會之惡習》:“京師為士大夫淵藪,朝士而外,凡外官謁選及士子就學者,于于鱗萃,故酬應之繁冗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