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辦理好購房的手續流程

  很多購房者都是第一次購房,在沒有事先了解購房流程時,面對相當複雜的購房程式,卻無從下手。那麼,購房手續流程都有什麼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們。

  購房的手續流程

  一、看房驗明房產產權很關鍵

  購房的時候一定要看土地、房產產權的關係是否是明晰的,有沒有遺留糾紛之類的問題,防止一房兩賣;需要審定房屋產權的完整性、真實性、可靠性。還要注意房產證上的業主姓名與售房者是不是相符,有沒有抵押或者共有人等;並且要搞清楚所購房子是商品房、集資房或是經濟適用住房。集資房需單位蓋章之後才能上市交易,但是經濟適用住房要住滿5年才能上市交易。

  如果購買的是期房,那麼首先要了解開發商是不是已具備商品房預售資格,也就是檢視“五證”是否齊全。五證是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二、簽訂購房合同

  需要確認買賣雙方合法身份,簽署房產中介合同前一要審查其資格,看是否辦理了工商登記手續;審查對方的委託授權書,以確認對方是賣主的合法代理人。簽訂《買賣契約》時,買方需交納購房首付款或訂金,切記此款應親自交給賣主,並由賣主出具收據。交給其他人,一定要審查對方的委託授權書,以確認對方是否是賣主的合法代理人。

  三、辦理購房手續

  購房的時候,必要程式不能簡化,經過選房、看房、籤合同三個步驟後,將進入買房的實質性階段。具體是:房屋面積測繪、房屋價值評估、房屋抵押貸款、房屋產權過戶、取得回執。

  購房後應該儘快辦理房產證,並督促賣方儘快遷出戶口;千萬不要簡化程式,不要私下交易,要合法、徹底辦理過戶手續。產權過戶必須報經產權部門才能完成過戶手續。

  四、交房

  按照合同約定執行辦理完手續後,買賣雙方按合同條款交接房屋,驗收房內不得拆除的房屋裝修和附屬設施,驗收合格後買方付款。買方在未取得房產證前,不應付清全部房款。

  購房時要交的稅費

  1、交易手續費:自今年3月1日起,交易手續費由原來按套收取改為按每平方米計算,即每平方米5元,買方承擔50%的費用。

  2、合同印花稅:按照房屋實際成交金額的0.05%繳納,買方承擔50%。

  3、契稅:按照房屋實際成交金額的0.75%計算,可由買賣雙方約定由一方承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由買方承擔。

  4、權證印花稅:每本5元。

  5、登記費:如果房屋屬於個人產權,每件收費100元;如果房屋屬於其他產權,每件收費200元。

  6、中介費:按照房屋實際成交金額的0.5—2.5%計收,買方一般支付1%。

  7、過戶手續費:每套50元。

  8、維修基金:根據所購房屋的實際情況計算。

  9、其他相關費用:如果牽扯到房屋評估、諮詢等,還要收取評估費、諮詢費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收費標準。

  購房合同常見問題

  問題一:在認購書裡沒有註明免責的退定條款因何種原因退房以及後果如何?

  購房者與開發商簽訂認購書後,就要交一定額度的定金,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有時購房者在交付定金後因種種原因得不到銀行的貸款而無法購買該房產時,發展商一般都只退購房款而不退定金,理由是購房者沒有履行合同,所以沒收定金。

  問題二:合同主體認定不明購房者由於缺乏法律常識,往往會犯一些比較初級的錯誤。有時代表發展商簽約的人並不是法人代表,或者合同上的開發商並不是該房產土地擁有者,這些都是可能導致合同無效的問題。

  另外,專案是由A公司開發的,實際上卻是由B公司,但作為買家還是應與A公司簽約,否則也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以後辦理各種手續會很麻煩。

  問題三:開發商的補充協議不對等籤補充協議在購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是要提醒購房者的是,一定要看清楚開發商提供的補充協議。現在有的發展商在與客戶簽約時,會主動向客戶出示一份補充合同,主要目的在於表明由於某些特定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交房的免賠責任以及面積丈量誤差率差異過大在哪些情況下能免賠,這是發展商為了保護自己在一些非人力能控制的情況下造成違約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所以,購房者不要僅僅把開發商的免責條款都簽了,而忘記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