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酸鹼理論

[拼音]:Jianghan Pingyuan

[英文]:Jianghan Pingyuan

由長江與漢江沖積而成的平原。位於長江中游。與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東迄武漢,北自鍾祥,南與洞庭湖平原相連。介於北緯29°26′~31°10′,東經111°45′~114°16′。面積3萬餘平方公里。

地貌

平原主屬揚子準地臺江漢斷拗,地勢低平,除邊緣分佈有海拔約50米的平緩崗地和百餘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米以下。大體由西北向東南微傾,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東南降至25米以下,漢口僅23米。平原內湖泊星羅,水網交織,垸堤縱橫。地表組成物質以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湖泊淤積物為主,屬細砂、粉砂及粘土,第三紀紅層僅於平原邊緣地區出露。

長江、漢江和東荊河沿岸地勢較高,一般在28~38米。地貌上可分為兩部分:

(1)處於河床與人工堤防之間的堤外灘地,現代沖積作用旺盛,地勢較高,大部分在30米以上,土壤多為砂壤質。

(2)大堤以內的堤內平原,一般較堤外灘地低3~6米,向內側微傾,土壤多為厚層粉砂壤土。

江河之間相對低下,形成長形凹地,主要有漢北河與漢江間的天門河、汈汊湖凹地;漢江與東荊河間的通順河、排湖凹地;東荊河與長江間的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長江右岸的鬆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25~28米,地表組成物質主要為粘土,地下水位一般離地表0.5~1.0米,甚有不及0.5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澇漬。

江漢平原大小湖泊約300多個,重要的有洪湖、汈汊湖、長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底平水淺,是淡水養殖業的基地;又能調蓄江河水量,減輕平原旱澇災害。

氣候

平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約2000小時,年太陽輻射總值約460~480千焦耳/平方釐米。無霜期約240~260天,10℃以上持續期約230~240天,活動積溫5100~5300℃。平原各地利於棉花、水稻等喜溫作物栽種。年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氣溫較高的4~9月降水量約佔年降水總量的70%。漢江谷地為冷空氣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漢平原首當其衝,春、秋季節常發生低溼陰雨,使旱稻爛秧機率及二季晚稻空殼率較高;若遇梅雨過長、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澇;盛夏常為副熱帶高壓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氣,故伏、秋乾旱頻次較多。

改造

“長江萬里長,險段在荊江”,一是夏季高水位時,長江水面往往高於兩側平原數米至十餘米,二是荊江河段曲流發育,河道彎曲,水流不暢。漢江自古有“曲莫如漢”之說,其洪水量不及長江,但下游河槽呈漏斗狀,上寬下窄,每遇洪水,嚴重威脅兩岸,與長江洪峰相遇,威脅更大。當外江汛期,又適逢內湖水位上漲、地下水位增高的季節,外洪內澇,造成嚴重漬澇。

1949年以前,平原水系十分紊亂,洪澇災害嚴重。江、漢堤防年久失修,每遇大水常潰口成災。從1644~1949年的300餘年間,荊江大堤決口19次,其中1931年的決口,計有9縣33.3萬餘公頃良田被淹,12萬多人死亡,300多萬人流離失所。1949年以來,對荊江、漢江、東荊河等堤防進行了整修加固、增高培厚,並於1952年和1956年先後建成了荊江分洪工程和漢江杜家臺分洪工程。特別是1968年漢江丹江口水庫(見丹江口水利樞紐)蓄水發電後,有效地控制了漢江上游洪水,與上述堤防、分洪工程相配合,大大減輕了洪水對江漢平原的威脅。同時下荊江河段進行了上車灣、中洲子等人工截彎取直工程,增加了洩洪量,提高了防洪能力。

1949年以來,大力調整了原有水系,開挖了西起天門縣魏家臺,東至漢陽縣新溝鎮,長近100公里的漢北河;四湖地區長126公里的總乾渠;東、西乾渠、田關渠等幾十條大、中型骨幹排灌渠道。至80年代初期,平原的排灌系統初步形成,減輕了旱澇災害。

經濟概況

江漢平原,旱地約佔耕地總面積的52%,水田約佔48%。旱地集中分佈於堤內平原,堤內平原的棉田佔耕地面積的40~60%,個別地區高達80%以上。1949年後成為中國高產優質棉區之一。水田集中分佈於河間凹地和平原邊緣,糧食商品率較高,為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湖區大量圍湖墾殖,湖田面積增加,田多勞少,耕作較粗放,單產水平較低而不穩定。近年來,部分實現了退田還湖。平原的油料作物佔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為主。

江漢平原的湖區是中國的著名水產區,不僅盛產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鯉、鯽、桂、鱅、烏鱧等魚類亦豐。還盛產蝦、 蟹、貝類、 蓮、藕、菱、蘆葦和水禽。其中多種水產品為重要出口商品。隨水利建設與河湖的綜合治理,水產由過去以天然捕撈為主,轉而重視發展人工養殖。

參考文章

江漢平原(JiangbanPingyuan)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