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學派財政政策

[拼音]:Sulian meixue

[英文]:Soviet esthetics

俄國十月革命後形成的蘇聯各種美學思想的總稱。

開創期

蘇維埃政權成立初期,在列寧領導下,布林什維克黨和蘇維埃政府與各種資產階級美學思潮和否定文化遺產的“無產階級文化派”進行了鬥爭。從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蘇聯報刊開展過怎樣建立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討論,提出了有關美學的物件、界限和原則等一系列原則問題。同時,在關於藝術創造方法的討論中也涉及到許多主要的美學問題。著名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Α.В.盧那察爾斯基系統闡發了列寧的美學思想,堅持文學藝術的真實性和思想性原則,強調藝術的社會作用,提倡創作社會主義的“悲劇”和“喜劇”。另一位蘇聯文藝理論家В.В.沃羅夫斯基(1871~1923)也對蘇聯美學思想的確立產生了一定影響。他在不少的美學和文藝評論文章中捍衛藝術的現實主義原則,強調文學藝術的傾向性和黨性,堅決反對俄國頹廢主義藝術和唯心主義美學觀。 一些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如M.高爾基、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63~1938)、C.M.愛森斯坦(1898~1948)、Α.Α.法捷耶夫(1901~1956)等在戲劇、電影、文學各個領域中也為建立和發展蘇聯美學作出了貢獻。

30~40年代的蘇聯美學加強了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文藝思想的研究,相繼編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論文學》(1933)、《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1933、1937)和《列寧論文學》(1941)等著作。此外還編輯出版了Г.В.普列漢諾夫、F.梅林、R.盧森堡、Р.法拉格等人的美學或文藝論集等。 蘇聯美學家Μ.Α.裡夫希茨(1905~)的《馬克思的美學觀點》(1933)、《論馬克思藝術觀的發展》(1933),Α.Ф.洛謝夫(1893~)的《藝術形式的辯證法》(1927)、《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批判》(1938)、《神話的辯證法》(1930),В.Ф.阿斯穆斯(1894~1975)的《艾克曼〈談話錄〉中的歌德》(1934)、由他編輯並加寫前言的《古代思想家論藝術》(1937),G.盧卡奇在蘇聯留居期間寫的《十九世紀文學理論和馬克思主義》(1937)、《現實主義史》(1939)及其他美學論著,都在當時的蘇聯美學界引起過積極的反響。

1934年9月,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提出並規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蘇聯文學創作的基本方法。這個方法要求藝術家根據革命的現實發展,真實地、歷史具體地描寫現實,使蘇聯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研究進入了新階段。

對美的本質的探討

50年代初,報刊上接連發表各種不同觀點的美學文章,探討文學藝術的基本問題。1954年,蘇聯高等教育部首次擬定出版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原理教程大綱》。1956年,蘇聯國家政治書籍出版社初次用俄文全文發表了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引起了蘇聯美學界的注意。1956年,Α.布羅夫的《藝術的審美本質》一書問世,書中尖銳地批評了藝術是以感性形象形式反映現實生活的特殊意識形態這一傳統觀點,明確指出:藝術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比,不但具有特殊的感性表現形式,也具有自己特殊的內容;藝術的本質是審美,這種審美本質同時體現在藝術的內容和形式上面。布羅夫認為,藝術的特殊形式和內容、藝術的審美本質均取決於藝術的特殊物件。他以馬克思早期著作中關於“人的物件化”等論點為依據,論證這種“特殊物件”就是“活生生的人的性格”,就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本質”。在美的本質問題上,布羅夫主張美是主客觀的統一,他說:美之所以是主觀的,是因為它不能存在於人的感覺之外,不能脫離人的審美理想;美之所以又是客觀的,是因為它的基礎存在於人的生活所固有的客觀規律性中。美以客觀的特性為基礎,但這種特性沒有主體便不能實現為美。

布羅夫關於藝術的特殊性不僅在於藝術的形成,也在於它的內容和物件以及藝術的特殊本質是審美等論點,引起了1956~1966年蘇聯美學界關於美的本質問題的學術辯論,把以前研究較少的美的本質問題推到了美學注意的中心。這次辯論涉及到研究美的本質問題的理論根據和方法論、美的根源、美的內容與形式、美與真和善的關係等問題,爭論的焦點是:美的根源在於自然本身的屬性,還是在於物件的社會屬性。圍繞爭論的焦點形成了主張前一種觀點的“自然說”和主張後一種觀點的“社會說”。

“社會說”一派認為,理解美的社會性的關鍵在於剖析人類社會實踐中人與物件的關係,因為正是在人發生“物件化”和自然發生“人化”的實踐過程中,事物的審美屬性才得以客觀地形成和發展。萬斯洛夫在1957年出版的《美的問題》和在此之前發表的《客觀上存在著美嗎?》等文章中,提出美的客觀性在於社會性的基本論點。他說,審美屬性按其自身的存在來說是自然的,因為它們是物質的、感性的、依賴於自然界的規律;但按其本質來說又是社會的,因為它們體現的是人以及由社會形成的人的特點和屬性。因此,美僅僅屬於在實踐過程中被“人化了的”現象。斯托洛維奇在《現實和藝術中的審美》(1959)一書中進一步指出,現實的審美屬性就是具體感性的客觀現實事物和現象,以及它們在社會關係中所佔的地位和在這一體系中所起的作用而使人對之產生特定思想感情的能力。審美屬性是自然物質的形式和社會的人的內容兩者的辯證統一。斯托洛維奇認為美的客觀性在於社會性,美的客觀屬性依人類社會與現實的審美關係為轉移。

主張“社會說”的其他美學家又提出一些與萬斯洛夫和斯托洛維奇不同的看法。特羅菲莫夫和戈爾登特里赫特反對“美的基礎存在於物質本身”、美具有“自然形式”和“社會內容”這種提法,指出“審美物質絕對是社會性的”,審美現象的內容和形式都帶有社會、歷史的性質。塔薩洛夫把“人的物件化”和“自然的人化”首先看作是主體創造能力的表現和發揮,並認為這種個性創造力的發揮正是美得以生成的根源。

“自然說”的基本觀點是:美的根源和基礎在於現實、自然界本身的屬性和規律性,美為現實物件本身所固有,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社會而存在;客觀自然的美不具有社會性,只有人對它的主觀反映(審美感受、審美理想、審美評價)才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內容。

這一派美學家認為,客觀事物的普遍聯絡、多樣性的統一與和諧是美的基礎。例如,德米特里耶娃在1956年出版的《審美教育問題》、《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概論》等著作中提出,解決美的本質問題的正確途徑是把D.狄德羅的關係原則和Н.г.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即生活”的原理結合起來,把多樣性的統一與和諧作為人的美的觀念的客觀基礎;而現實世界的事物和現象的普遍聯絡、相互影響和相互適應,是產生美的始因。柯爾年科也在《論審美本性問題》一文中指出,人類創造的物件和未經勞動作用的物件(自然物)的審美屬性並無任何原則的區別,它們的審美屬性都是物質的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和井然有序的表現。 此外, “自然說”從列寧的認識論原理出發,堅持審美客體和審美屬性是第一性的,審美感受的審美意識是第二性的觀點。波斯彼洛夫在《論藝術的本性》、《論美和藝術》等著作中指出,人的審美感受、審美意識和審美關係離開物質的審美客體就不存在;現實生活的審美屬性不是由人的意識創造出來的,而是人的意識感受了這些屬性。對生活現象的審美感知、認識和評價的能力之所以能夠在人類社會中歷史地產生和發展起來,完全是由於在客觀世界中始終存在著與它們相應的物件。對生活的審美認識的客觀方面具有優先性,主觀方面僅具有派生性,主觀方面不僅受到認識物件的制約,還受到認識主體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有的“自然說”美學家還把事物的具體可感的質的規定性看作美的本質,把自然界的發展進化看作美的現實基礎,認為美的本質在於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和必然性,等等。

“社會說”和“自然說”相互進行了激烈的批評。“自然說”批評“社會說”非歷史主義地全盤接受馬克思早期著作中提出的概念,把“人的物件化”和“自然的人化”等論點作為自己的理論根據,指出這樣並不能說明美的本質和根源。“社會說”批評“自然說”沒有能力確定現實中客觀存在的美與醜的界限,不可能歷史地研究審美物件的產生、發展和變化,不能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審美屬性提出一個統一的原則,在對自然美和社會美的解釋中陷入自相矛盾和折衷主義,等等。

除“自然說”和“社會說”兩大派別以外,爭論中還出現了第三種觀點。如有的美學家認為自然美和社會美分屬客觀現實中審美的兩種形式,前者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社會而存在,後者則與人的自覺活動相聯絡,為社會存在的客觀過程所制約;有的美學家主張從美與真、善的關係中揭示它的本性;還有的美學家試圖把“自然說”和“社會說”兩種觀點的“合理因素”綜合在一起來解釋美的本質。在討論後期又有人提出新的概念,把美看作一種價值範疇。最後一種看法引出了60年代中期以後蘇聯美學研究的新方向。

發展趨向

70年代以來,蘇聯美學有比較顯著的發展。美學隊伍迅速擴大,從事美學研究的專業人員不斷增多,文科高等院校普遍地建立了美學教研室,許多黨校、軍事院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及函援學校和業餘學校也開設了美學專業課或普及性美學課程。同時,美學著作出版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度增加,特別是通俗性、普及性的讀物發行面相當廣泛。美學研究的範圍,擴大到生產建設、日常生活、交際活動、體育運動等等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出現了“勞動美學”、“技術美學”、“工業美學”等美學新分支。與此同時,審美教育問題也為蘇聯美學界和整個社會所注意,美育被看成是對人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它具有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學教育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80年代以來,審美教育在社會上的普及和“審美文化”這一新概念的提出都標誌著美育思想的進展。這一切促進了蘇聯美學研究中方法論的更新和多樣化。蘇聯美學界越來越重視美學和藝術研究與各種毗鄰學科的相互聯絡和相互滲透問題,越來越強調對美學和藝術的基本問題採用多種方法開展跨學科多角度的綜合研究,以求得更精細、更深透的解決。蘇聯美學界的方法論中已有認識論方法、社會學方法、心理分析法、系統分析方法、價值分析方法、藝術社會學方法、藝術心理學方法、型別學分析方法、歷史比較分析方法、符號學語義學分析方法、統計學方法、文化教育學分析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