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文獻

[拼音]:Deguo gudian zhexue

[英文]: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德國哲學從I.康德、J.G.費希特、F.W.J.謝林、G.W.F.黑格爾到L.費爾巴哈哲學的發展階段。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

產生過程和基本特點

德國古典哲學是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獨特條件下產生的。當時西歐正經歷著重大的社會經濟變革,從英國開始的產業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德國也面臨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但由於德國經濟的落後和政治的不統一,新生的德國資產階級極為軟弱,它雖然嚮往資本主義制度,卻缺乏勇氣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統治,傾向於自上而下的改良。作為德國資產階級利益和願望的理論表現,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它的辯證法,反映了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劇的社會變化,但也表現了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它的理論往往具有抽象的、思辨的形式。

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以前哲學家們的思想成果,對它有直接影響的主要是:以R.笛卡爾和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派、德國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和以G.E.萊辛為首的啟蒙運動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在總結前人哲學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並探討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學問題,把哲學思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但是,德國古典哲學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學派。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康德是二元論者,費希特是主觀唯心主義者(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費希特後來已傾向於客觀唯心主義),謝林和黑格爾是客觀唯心主義者,費爾巴哈則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然而德國古典哲學又有其內在的首尾一貫的發展規律,康德開始了德國哲學的革命,經過費希特和謝林的努力,最後由黑格爾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完成了包羅永珍的哲學體系。到了費爾巴哈,德國哲學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費爾巴哈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批判和清算,重新確立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但同時也充分暴露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已不可能繼續前進了。這樣,德國古典哲學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宣告終結。

發展線索

貫穿德國古典哲學整個發展過程的最重要的哲學問題,是關於思維和存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問題。幾位哲學家對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日益深化。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提出並著重探討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以前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都各有偏頗,陷於不同的片面性,無論是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的“獨斷論”,或是D.休謨的懷疑論,都未能解決人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因此應該尋找新的出發點,即在開始認識之前,應當首先研究人的認識能力本身和認識的可能性。康德承認在我們之外有某種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東西,他稱之為“自在之物”,亦即“本體”。這是他的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但是,他又認為,“自在之物”本身究竟是怎樣,這在原則上是無法認識的,我們所能認識的只是由“自在之物”作用於我們的感官而在我們心中產生的表象,即現象;而現象界卻離不開人們的先天的認識能力。它在某種程度上是意識自己的創造物。這樣,康德就在“自在之物”和“現象”之間劃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把人的認識侷限於現象界,從而把思維和存在形而上學地割裂開,陷入了不可知論。從這種觀點出發,康德建立了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學說。在他看來,人的知識是由先天的知識形式和後天的感覺表象相結合而成的,這就是他所說的“先天綜合判斷”;在他看來,哲學的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回答“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康德把認識分為 3個階段:在感性的階段上,人藉助於先天的感性直觀的純形式,即時間和空間,把自在之物作用於感官而產生的感覺的混亂狀態整理出秩序,使之成為時空中的現象;到了知性的階段,人使用先天的知性的純概念或範疇對感覺表象進一步加工整理,使之帶有條理性和規律性,而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正的知識;知性的範疇只能用於整理由感性所提供的現象,人也只能認識現象。所以當人們不滿足於知性所獲得的知識而進入理性的階段,試圖超越現象界去認識“自在之物”,如靈魂、世界、上帝之類的東西時,就必然陷於自相矛盾而遭到失敗。康德把思維和存在絕對地對立起來,認為理性無力去認識世界本身,人的認識不可能達到“自在之物”,認識的物件是藉助人的主觀意識、即先天的感性直觀形式和範疇而構成的。在他看來,帶有普遍性、因果性的規律並非客觀世界所固有,只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知性不是從自然界抽引出規律,而是為自然界制定規律。康德提出要根本推翻過去的一切認識都必須與物件一致的假定,而應該假定物件必須與我們的知識一致。這是用先驗唯心主義的觀點去解釋人的認識,把自然界和人分隔了開來。特別是,康德限制知識的範圍和貶低理性,為信仰留下了地盤。但是,在歷史上,康德的認識論對於推翻過去陳舊的形而上學、駁斥宗教神學的一切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來說,起了積極作用。他提出的一些重大的認識論問題,對後繼者也富有啟發性,推動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

費希特是在康德的影響下開始研究哲學的,但很快就對康德哲學感到不滿,提出了自己的所謂“知識學”的哲學體系。費希特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從右面批判康德哲學。他否認康德所說的“自在之物”,認為它是毫無意義的“幽靈”。他也反對康德把思維和存在割裂開,而主張思維創造存在,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建立二者的統一。按費希特的說法,哲學的第 1個要求就是: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從周圍收回來,回到你的內心,因為哲學所要談的不是在你外面的東西,而只是你自己。因此,費希特把“自我”作為自己哲學的出發點,他的“知識學”的第 1條基本原理就是“自我建立本身”。在他看來,“自我”的存在是不證自明的,它是唯一的實在,不依賴於任何別的東西,而是自我產生、自我肯定的;第 2條基本原理是“自我建立非我”。與“自我”相對而言,周圍世界的一切事物是“非我”,“非我”以“自我”的存在為前提,歸根結柢是“自我”的創造物;第 3條基本原理是“自我建立本身和非我”。它把“自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統一起來,而達到了某種完全無條件的、不受任何東西決定的絕對主體、“絕對自我”。在這個階段,“自我”與“非我”的對立得到了解決。這樣,主客體之間的對立就被理解為由“自我”本身產生的對立,最後又在“絕對自我”中得到統一。費希特用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

謝林開始是費希特哲學的信奉者,但隨後轉而對費希特採取批判態度。謝林反對康德在思維和存在之間劃下不可超越的界線,但他認為象費希特那樣把“自我”作為哲學的出發點和至高無上的原則,主張一切從“自我”出發,把“非我”看作“自我”的產物,是一個錯誤。因為“自我”不能離開“非我”而存在,不能說“自我”產生“非我”;同樣地,“非我”也不能離開“自我”而無條件地存在,也不能說是“非我”產生“自我”。他說,要真正解決“自我”與“非我”的關係,就必須尋找一個超出於二者之上的最高的原則,它既不能是主體,也不能是客體,更不能同時是這兩者,而只能是絕對的同一性。在這種同一性裡,“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思維和存在都融合為一,沒有任何差別;只有這種原始的無差別的同一才是真正的絕對。這就是謝林所提出的“同一哲學”。他企圖用“同一哲學”去超越以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實際上他所說的“絕對的同一性”仍是一個精神實體。他明確地指出,這個“絕對的同一性”仍不外乎是“自我意識”。他只是用一個更高的精神實體代替了費希特的“自我”,以其作為世界的本原。尤其是,他把“絕對的同一性”說成是某種宇宙精神的特殊的無意識狀態,認為它不是知識的物件,是“完全不能稱謂的”、“絕不能用概念來理解或言傳的”,而只能加以直觀。因此,謝林的“同一哲學”還帶有強烈的非理性主義的因素。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在黑格爾哲學中得到了完成。黑格爾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哲學思想,建立起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對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關係這一哲學基本問題作了他自己的回答。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出發,把所謂絕對精神或絕對理念說成是第一性的永恆的本原,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從精神中派生出來的。絕對理念由於自身的發展而外化為自然界,又通過進一步發展克服了外化,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回到自身,最後在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絕對精神中認識了自身。他用這種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駁斥了康德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由於他對康德的批判貫徹了辯證法,因此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黑格爾首先指出,康德企圖在認識之前先考察認識能力是完全錯誤的,正如要求人們在學會游泳以前切勿下水一樣可笑。黑格爾認為,只有在認識過程中才有可能對人的認識能力進行考察,因為考察認識能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認識活動了。在他看來,人對世界的認識過程也就是思想本身的辯證發展過程,這就從更加徹底的唯心主義立場反駁了康德對思維和存在的割裂。黑格爾特別有力地批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指責它是“不真實的、空洞的抽象”,因為它擺脫了一切規定,所以就等於“無”。他反對康德把現象同“自在之物”絕對地隔離開,認為現象和本質之間有著辯證的聯絡,而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表現在現象中,而現象則是本質的顯現。認識了現象也就可以進而認識現象的本質,因此所謂 “自在之物” 是可知的。黑格爾對康德不可知論的批判是深刻的。凡是從唯心主義觀點所能說的,對駁斥這種錯誤觀點具有決定性的東西,都已經由他說過了。黑格爾對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觀點也進行了批判。黑格爾認為,費希特的“自我”並不是真正地自由和自發的活動,而仍然需要來自外界的“非我”的刺激,才能達到自覺,因此並不能真正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爾也對謝林的“絕對的同一性”感到不滿,指出這種取消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一切差別的“絕對”,只不過是“空洞無物”,正如在夜間觀牛、一切皆黑一樣。黑格爾在批判前人的基礎上建立了他自已的哲學體系,但他的體系同時又是從康德、費希特、謝林所提出和探討的問題出發的,並且吸收了他們的思想成果。

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表述了自己哲學體系的中心思想,即“實體就是主體”。他認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絕對”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和表述為主體。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和基礎的“絕對理念”,既是實體又是主體,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通過自我運動辯證地發展的。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無非是“絕對理念”的自我展開和不斷髮展的產物。無論是從時間上或是從邏輯上說,都是理念、精神在先,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則是後來發展出來的。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對這一精神的自我發展過程的描述,它從精神、純思維開始,經過自身發展而轉化為物質世界、存在,然後又回到精神、思維。與此相應,黑格爾的體系包含“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 3部分,論述了精神發展的3個基本階段,即邏輯階段、自然階段和精神階段。“邏輯學”是哲學知識或科學本身,是研究絕對理念本身的發展的,是“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的真正的靈魂,在某種意義上,“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則是“應用邏輯學”。在邏輯階段,自然界和人類都還沒有出現,“絕對理念”只是作為抽象的純思維、純概念而存在和發展著,它的自我運動表現為一個概念、範疇向另一個概念、 範疇的過渡和轉化,從 “有”經過“本質” 而達到 “概念”。到自然階段,“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採取了感性事物的形式,依次經過“機械性”、“物理性”、“有機性”,最後出現了人,於是就進入了精神階段。在自然中,精神墮落為物質,“絕對觀念”處於同自已格格不入的外在的形式下。由於人的出現,“絕對觀念”才重新以適合於自身的精神形式表現出來。精神階段也分為3個小階段:“主觀精神”指的是個人意識;“客觀精神”是指社會意識,包括法律、道德、倫理;“絕對精神”則是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通過藝術、宗教和哲學最後徹底認識了自己,認識到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而展現的全部豐富內容原來只是精神自身的產物。黑格爾用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建立的這個龐大的體系,把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的各種形態都包括在內,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思維與存在的辯證統一的過程,是主體建立客體而又把客體據為己有的過程。黑格爾以這種方式解決了康德以來的德國古典哲學所提出的問題。

19世紀20年代,黑格爾哲學在德國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但是,到30年代末,黑格爾學派發生解體,分裂為右派、中派和左派。其中黑格爾左派用激進的觀點去解釋黑格爾哲學,並開始對某些原理提出懷疑。費爾巴哈是黑格爾左派中最傑出的人物,他從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對以康德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費爾巴哈堅決反對康德的不可知論,他認為思維和存在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物質世界是客觀地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並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而人的認識、思維則是客觀世界在頭腦裡的反映。在他看來,物質世界在原則上是可以認識的,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費爾巴哈還有力地駁斥了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認為空間和時間是物質存在的根本形式,規律性和因果性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為自然立法的產物。特別重要的是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哲學的同時,把黑格爾哲學看作是登峰造極的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它是近代哲學的完成。因此對黑格爾的批判實際上意味著對整個唯心主義哲學的批判。他抓住哲學的基本問題,深刻地揭露黑格爾哲學的錯誤實質,認為它根本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的關係。他指出,黑格爾錯誤地把精神、思維看成是一種脫離人腦而獨立自在的東西,並進而顛倒本末,把自然界和人都說成是從精神、思維中產生出來的。這種從精神推出自然、從抽象的東西推出現實東西的做法,不過是一種概念遊戲,但這正是黑格爾思辨哲學的祕密所在。與黑格爾相反,費爾巴哈提出,“思維與存在的真正關係只是這樣的:

存在

主體

思維

賓詞

。思維是從存在而來的,然而存在並不來自思維”。這樣,費爾巴哈就從堅持物質第一性的唯物主義立場對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作了截然不同的回答。費爾巴哈還把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同對宗教的批判緊密地聯絡起來。他用無神論的觀點揭露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之間的血緣關係,指出它們二者是互相支援的同盟者,是一對雙生子。他認為,黑格爾的 “絕對理念” 就是從虛無中創造世界的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無非是轉化為哲學的神學,是“理性化了的有神論”。因此,費爾巴哈尖銳地提出,要拋棄神學,首先必須拋開黑格爾哲學,因為“黑格爾的哲學是神學最後的避難所和最後的理性支柱”。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雖然擊中要害,但卻把它連同辯證法的合理核心一起拋棄了。他自己的唯物主義學說也帶有人本主義的歷史侷限性。他認為只有自然和人才是真實的存在,而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正體現為人的肉體和靈魂的統一。他的哲學以人作為核心,稱為“人本學”。但他所理解的人主要是生物學、生理學上的自然的人,是脫離具體歷史和社會關係的抽象的人,仍然未能擺脫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因此,列寧說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是關於唯物主義的不確切的、膚淺的表述。

主要成果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前,辯證法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得到了最詳盡而全面的探究,雖然這種辯證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大成就,是從世界觀的高度用辯證法代替了形而上學。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反對把世界看作固定不變、沒有矛盾的東西,而把它理解為具有矛盾發展的不斷變化的運動過程,這就從根本上推翻了長期以來統治人們頭腦的形而上學世界觀。這一哲學革命的帶頭人康德早在“前批判時期”所寫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就提出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認為目前所有的天體都從旋轉的星雲團產生,因此地球和整個太陽系都表現為某種在時間的程序中逐漸生成的東西。這就動搖了認為自然界在時間上沒有任何歷史的觀點,在主張宇宙永恆不變的形而上學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從而為辯證的自然觀開闢了道路。後來康德主要探討了認識論中的辯證法問題,提出“先驗邏輯”作為普通的形式邏輯之上的邏輯的高階形式,含有辯證法的因素;提出了12個範疇並將其分成4組,每組3個範疇,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辯證聯絡,他多少已經猜測到每組中第 3個範疇是前兩個對立範疇的綜合。特別是他提出的關於理性企圖去認識“自在之物”時,必然陷於自相矛盾、即所謂“二律背反”的學說,揭示出人的思想認識在一定範圍內發生內在矛盾的必然性,並且探討了象有限與無限、簡單與複雜、必然與自由等概念之間的矛盾,刺激了以後辯證思維的發展。

辯證法在費希特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費希特承認矛盾對立是發展的必然環節,“自我”必須要設立自己的對立面“非我”,才能存在和發展,並通過矛盾鬥爭而達到新的更高的統一。他明確地提出了正、反、合的辯證法,作為發展的基本原則。特別是,費希特著重探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他強調“行動”,認為“自我”不僅是認識著的主體,而且更重要的是行動著的主體,因為行動才是生存的目的。在他看來,主體的能動作用不僅表現於“理論認識”,而且表現為“自我”憑自己主動的力量去克服“非我”的“實踐活動”,“自我”就是“理論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統一。費希特的這些思想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思維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由於他的唯心主義基本立場,他所說的主觀能動作用和實踐活動,始終只是自我意識範圍內的活動,而不是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因此主體的能動的方面只是被他抽象地發展了。

謝林哲學中也有不少辯證因素,他比較明確地提出了對立統一的思想。在他看來,物件本身含有內在的矛盾,正是矛盾的對立面構成物件自身的同一。例如,“自我”不是如費希特所說的那樣去設立“非我”,而是本身之中就含有自己的對立物“非我”,對立的雙方互相依存,沒有一方就沒有另一方,而“自我”的一切活動就是由這種矛盾出發的。謝林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認識到事物發展的動力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對立,認為這是一切運動的“最終根據”。他還用辯證的觀點去解釋象自由和必然那樣的重要哲學範疇,指出它們並不是絕對對立,而是辯證地同一的,即“自由應該是必然,必然應該是自由”。但是,謝林哲學就其總體來說以無差別的“絕對的同一性”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因而他的辯證法思想只是在整個形而上學的體系允許的有限範圍內活動。

辯證法在康德、費希特和謝林那裡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只是到了黑格爾,才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作了充分的、全面的闡述,把它作為系統的、自覺的思維方法和客觀的發展規律。黑格爾明確地指出,辯證法是推動實在世界中一切運動、一切生命、一切事業的原則,又是知識範圍內一切真正科學知識的靈魂。在哲學史上,他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闡明瞭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併力求給以普遍的應用。恩格斯認為,黑格爾的巨大功績就在於他第一次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描寫為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的序列,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絡。黑格爾關於整個世界的辯證發展的思想,徹底打破了形而上學世界觀的統治,其真實意義在於它永遠結束了以為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黑格爾以辯證發展的思想為基礎,探討和論證了關於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和否定之否定等辯證法的基本規律,特別著重闡述了矛盾學說。他責備康德對世界採取一種“溫情主義”的態度,誤認為矛盾不屬於物件,而只屬於理性本身。在他看來,矛盾是客觀的、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矛盾,“天地間絕沒有任何事物,我們不能或不必在它裡面指出矛盾或相反的規定”。沒有矛盾,就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黑格爾還強調指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在泉源,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他說,事物只因為本身之中包含著矛盾,它才會運動,才具有趨向和活動,否則它就不是活生生的統一體。矛盾和同一也不是根本對立的,毋寧說矛盾是從同一轉化而來的,同一本身就孕育著矛盾,因此在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黑格爾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對以往哲學家們所探討的許多哲學概念和範疇,都作了新的辯證的解釋。如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有與無、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可能性與現實性、必然性與偶然性、因果關係與相互作用、自由與必然等等。黑格爾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把辯證法應用於認識論,把真理和人的認識看做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並且提出了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思想。關於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思想,也在黑格爾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發揮。他強調主體的積極能動作用,這表現為主體從自身中樹立起對立面,自身分裂為二,異化為客體,然後又克服和揚棄這種異化,征服客體。所以他指出,人不僅要理解世界,而且還要去“宰制”世界。在理論活動中,人研究世界,獲得知識,以糾正自己的主觀片面性;在實踐活動中,人要按自己的觀念“陶鑄鍛鍊”世界,認識就是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統一。

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他所說的矛盾辯證發展的主體始終是精神,而不是物質世界。因此,他只是在觀念的辯證法中猜測到了事物的辯證法,他不是從自然界和歷史中引出辯證法規律,而是把辯證法規律強加於自然界和歷史。這就把辯證法頭腳倒置了。辯證法在本質上是革命的,它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保守的體系發生著經常的矛盾,這種體系與方法之間的矛盾構成了黑格爾哲學的基本矛盾。辯證法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根本不承認有什麼終極的絕對真理,而黑格爾的體系則要求設立一個發展的終點,似乎到了絕對精神的階段,特別是在黑格爾本人的哲學中,精神就完成了自我認識的運動而達到絕對真理,一切發展也就此完結了。這樣,在他的保守體系的重壓下,辯證法終於被窒息了。

黑格爾的辯證法在其現有的形式上是完全不適用的,需要對它進行徹底的唯物主義的批判改造。但費爾巴哈在這方面卻完全無能為力,他根本不理解黑格爾辯證法的真實意義,因此批判改造黑格爾辯證法的歷史任務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擔負起來的。

歷史影響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直接繼承者,馬克思主義這一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登上了世界歷史舞臺。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辯證法從他神祕的哲學體系的束縛下解救出來,同時又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吸取了他的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核心。他們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開闢了哲學史上的新紀元。德國古典哲學的巨大歷史意義在於它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理論前提,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

德國古典哲學對以後資產階級哲學思想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但資產階級哲學家們完全不能正確地分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精華和糟粕。他們曲解或根本拋棄辯證法,著重發揮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的唯心主義、不可知論以及一切神祕和保守的思想。產生於19世紀60~70年代的新康德主義者O.李普曼、F.A.朗格、H.柯亨、P.納托爾普、W.文德爾班、H.李凱爾特等人,出現於19世紀末的新黑格爾主義者F.H.布拉德雷、B.鮑桑葵、B.克羅齊、R.克羅納等人,都是直接從德國古典哲學出發,從右面來繼承和進一步發揮康德和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的。一些現代資產階級哲學流派,例如法國哲學家科熱夫、伊波利特用存在主義去曲解黑格爾,力圖把黑格爾哲學和存在主義結合起來。

參考書目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