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源保障

[拼音]:ransushuo yu yanghuashuo

[英文]:phlogiston theory and oxidation theory

歷史上解釋燃燒現象的兩種相互對立的化學理論。按照燃素說,燃燒是一種分解過程,物質燃燒時釋放出一種叫做“燃素”的東西;按照氧化說,燃燒是燃燒物與空氣中氧的化合過程。

人類很早就學會用火,但對燃燒現象的解釋卻經歷了漫長的曲折過程。直到17世紀,德國化學家J.J.貝歇爾(1635~1682)對有機化合物的燃燒作了研究後認為,燃燒是一種分解作用,動植物燃燒後,留下的灰燼是成分更簡單的物質。他略微修改了醫化學家的硫、汞、鹽三要素說,提出化合物所以有千差萬別,原因都在構成它們的“土”的比例不同。他把“土”分為“玻璃狀土”、“油狀土”與“流質土”,認為物質燃燒時,“油狀土”逸出。貝歇爾的學生G.E.施塔爾(1660~1734)繼承了其老師的觀點,他改稱“油狀土”為“燃素”,並系統地闡述了燃素學說。燃素說認為,燃素是一種具有微粒性的火元素,它在物質燃燒時逸出。例如,金屬燃燒,便有燃素逸出,金屬變成金屬灰。金屬灰與燃素重新結合,又還原成金屬,所以金屬比金屬灰的成分更復雜。金屬中逸出的燃素消散在空氣中,植物能從空氣中吸收燃素,動物又從植物中獲得燃素。所以,動植物含大量的燃素,而且木炭中燃素的含量極為豐富。燃素說被人們用於解釋當時所知的化學現象,使化學有了一個統一的系統,它曾一度在化學領域內佔據統治地位。

但燃素說解釋不了金屬燃燒後增重的事實。因為按照燃素說,金屬燃燒放出燃素,成為金屬灰,但金屬灰的重量反而比金屬的重量增加了。為了說明這個事實,就必須認為燃素具有負重量。但是,這種看法與當時物理學上物體的質量、重量不可能為負的觀念相矛盾。1775年,法國化學家A.L.拉瓦錫在氧的發現基礎上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氧化說指出,物質燃燒(包括金屬煅燒)不是分解反應,而是與空氣中氧的化合反應。它既解釋了燃素說所能解釋的所有現象,又解決了金屬增重這個難題。燃素是一種不可捉摸的神祕物,而氧則是具有確定性質、可量度、可採集的氣體物質。氧的存在已是無可懷疑的事實,氧化說最終取代了燃素說,這在化學史上被稱為“化學革命”。

這場化學革命的意義超出了化學領域,促進了生物學、特別是生理學等學科的發展。自從氧化說把燃素趕出化學領域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原性說”觀念在化學中的影響被最後消除。恩格斯曾把燃素說與氧化說的關係,比作G.W.F.黑格爾的辯證法與合理的辯證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