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拼音]:Sajia Si

[英文]:Sa’gya Temple

中國古代藏傳佛教薩迦教派寺廟。在西藏薩迦縣仲曲河兩岸,分南北兩寺。薩迦,藏語意為灰白土,以其土質呈灰白色而作寺名。薩迦北寺由薩迦教派創始人貢卻傑布建於1073年,後經歷代薩迦法王增建,逐漸形成大型宮殿式建築群。薩迦南寺由薩迦派第五代師祖八思巴委託薩迦本欽釋迦桑布建於1268年。南寺建成後,八思巴於1276 年在此聚衛藏僧徒 7 萬餘眾,興曲彌法會,自任薩迦法王,實行“僧俗並用,軍民兼攝”,是為西藏實行僧侶貴族統治之始。該寺是現存西藏元代建築重要例項之一。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薩迦北寺已毀,薩迦南寺儲存完好。南寺平面呈方形,總面積約 14760平方米。四周有灰土版築而成的高大寺牆,東西長約166米,南北寬100米。寺牆以紅、白、藍三色條紋為飾,分別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為薩迦寺建築特色之一。寺牆置四角樓,牆頂女兒牆開有垛口。正面城門東邊有高大的敵樓,門洞內有閘門,門道狹窄成丁字形。圍牆以外築有低矮的土城──羊馬城,城外設有石砌塹壕一道。

薩迦南寺主體建築是平面方形的大經堂,中央為一院落,四周圍繞殿堂。面積達5775平方米,四周版築土牆高16米,厚 3.5米。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撐。前排中間的 4根柱子被認作四大名柱:忽必烈皇帝柱、猛虎柱、野牛柱、墨血柱。其中忽必烈柱傳為忽必烈所賜。院內立高大的幡杆。北側有 5座靈塔和一些銀鑄佛像的卓瑪頗章靈塔殿,南側有兩座靈塔和貢噶寧布等人塑像的平措頗章靈塔殿。再北側是歐東拉康,內供歷代法王靈塔11座,泥塑佛塔6座。寺內還有長廊、四合院(薩迦後裔父子相承的“喇讓”官邸等 )等建築。各類建築的牆壁上繪有精美壁畫,記述著建寺的歷史和宗教信仰。

寺內文物極其豐富,其藏書之多,居藏區諸寺之首。其中,天文、歷算、醫藥、文學、歷史等方面的藏文典籍和一些著名的喇嘛傳記,基本上是元、明的手抄本或手稿,有 2 500函。沿牆疊放為法牆的大批經書,南寺大殿存 2萬餘函。還有珍貴的貝葉經等。另外,寺內有2 萬多尊銅佛像(“文化大革命”中損毀一部分),其中包括鑄有“大明永樂年施”款識的佛像數十尊。還有大量瓷器和琳琅滿目的唐卡 (卷軸畫)、印章法器、供器、元朝紙幣和中央政府給薩迦法王的封誥、詔書等。各類文物典籍中,宋、元、明時期的作品均佔很大部分,是研究宋、元以來祖國統一和西藏發展歷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由於所存圖書、壁畫堪與敦煌文獻藝術相媲美,薩迦寺曾被譽為第二個敦煌。

參考文章

薩迦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