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攤鋪機

[拼音]:Yixing taoci

[英文]:Yixing ceramics

中國江蘇省宜興生產的陶瓷。產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工業陶瓷、陳設藝術陶瓷等,其中以日用陶瓷和陳設藝術陶瓷最為著名。

新石器時代晚期,宜興已燒製陶器。商周時期,宜興陶器在燒製技術上已從敞口窯進步到封閉窯,使窯腔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春秋戰國時期,能燒製出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秦、漢時,比較熟練地掌握了施釉技術和燒製工藝。宋代,著名的紫砂陶器問世。明萬曆年間(1573~1620),宜興陶業逐步繁榮。清代中葉,宜興已成為重要的製陶基地,所生產的紫砂陶器隨中國茶葉遠銷歐洲,為歐洲人所賞識並爭相仿製。20世紀30~40年代,宜興製陶業趨於蕭條。50年代後,逐漸得到恢復並取得較大的發展。目前宜興已經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品種門類繁多、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協調的綜合性陶瓷基地。

宜興日用陶瓷現有紫砂陶器、宜均、宜興青瓷、宜興精陶、宜興美彩陶5大類產品。

紫砂陶器

用宜興丁蜀鎮北黃龍山產的陶土──紫砂泥製成的陶器。紫砂泥原礦外觀呈紫紅色,質軟緻密,主要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土、石英碎屑、赤鐵礦等,並具有良好的可塑成型效能。生產的品種有餐茶具、文具、雕塑和陳設工藝品共2000多種,年產800萬件。其中以賞用兼優的紫砂茶壺最具特色,不僅造型典雅大方,色澤古樸渾厚,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品,而且也是一種優良的飲茶用具。

宜興紫砂陶器的造型大體可分為幾何形體、自然形體、筋絞形體和仿古代器皿造型等幾大類。通過點、線、面的巧妙組合與泥色的渾然配置,集造型、色澤、書畫、詩詞、雕刻諸藝術於一體。後又出現了絞泥、浮雕、鏤刻、填泥和銀絲鑲嵌等裝飾手法,使紫砂工藝品更加別具一格。

宜均

宜興燒製的受宋代鈞窯影響並具有獨特風格的陶器。又稱均陶。生產始於宋代,盛於明代。以明代歐氏製陶匠燒造的均陶最為著名。宜均色彩豐富,有均紅、均藍、縞白、古銅、黛青等各種彩釉,釉料中含鈣、磷,裝飾於器皿之上,於端莊古雅中顯示出生機。清代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1),又製造出一批宜均名品,其中綠釉暗環耳瓶及藍窯六方水盂等精品被收藏家所珍藏。80年代以來,宜均品種從原來的缸、盆、瓶、缽等發展到各式均釉花盆、花瓶、園林陶瓷、藝術壁畫等多種。

宜興青瓷

盛於唐代,宋代以後中斷失傳,1961年恢復生產。仿宋代哥窯紋片釉是宜興青瓷的一大特色。宜興青瓷在宋代哥窯原有的灰白、灰青兩種紋片釉色的基礎上發展出月白、黛青、粉青、鱔魚黃、橄欖綠等10餘種珍貴釉色,片紋交錯,似冰開裂,古樸端莊。宜興青瓷在繼承古青瓷厚釉失透、青白結合的特色的基礎上,追求釉色青中泛藍,色澤青翠的效果,美國稱之為“東方的藍寶石”。

宜興精陶

1962年開始生產的宜興陶瓷新產品。裝飾土是宜興精陶有特色的裝飾。在各式器皿上分別塗上粉紅、墨綠、豔黑、銀灰、天藍、檸檬黃等不同色澤的裝飾土,再經刻、雕、堆,描繪出各種圖案。用裝飾土裝飾燒成的製品不退色、耐磨、無毒,特別適宜於製造精美的餐具。

宜興美彩陶

釉色有紅、藍、黃、白、黑20多種單色釉以及茶末釉、金星釉、毛皮釉、疊翠釉、雨點紅等50多種高溫變色釉,各種色澤的釉料在燒製中流串、熔化、聚散,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宜興美彩陶有日用器皿、花瓶、工藝檯燈、動物雕塑、藝術掛盤等多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