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樓

[拼音]:dougong

[英文]:bracket system

亦作枓栱或斗拱,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建築中獨有的構件。用於柱頂、額枋和屋簷或構架間,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鬥科,通稱為斗栱。鬥是鬥形木墊塊,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鬥,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樑外端,分別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簷重量以增加出簷深度的作用。唐宋時,它同樑、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起源和演變

目前對斗栱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井幹結構的交叉出頭處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穿出柱外的挑樑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擎簷柱演化為託挑樑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中國木構架建築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形制演變的重要標誌,也是鑑別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斗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戰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鬥和45°斜置栱的形象(圖1)。漢代的石闕(見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象。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柱頂有斗栱承託檁、樑或樓層地面枋,挑樑外端的斗栱承託簷檁,各個斗栱間互不相連。漢代以後開始在柱間用斗栱,最初是一種在現代稱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上置一斗,承託簷檁。至初唐,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栱(圖2)。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這個時期斗栱的主要特點在於柱頭斗栱所承託的樑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樑架拉結在一起,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栱也和井幹狀的柱頭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築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側兩面的樑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點。這時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簷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水平框架現在稱為“鋪作層”,用於殿堂型構架柱網之上,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現存唐代五臺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圖3),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例項。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栱與樑架結合,已不如唐代緊密,但仍類似(圖4)。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開始,柱頭間使用大、小額枋和隨樑枋,斗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加密。清式建築的樑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壓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簷桁(圖5)。因此,斗栱發展到明清以後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簷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柱間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組增加到六至八組。

形制和構造

斗栱三個發展階段中,第一階段尚未定型。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形制和構造,可分別以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為例說明。

宋式

《營造法式》中每一組斗栱稱一朵,在柱上的叫柱頭鋪作,角柱上的叫轉角鋪作,二柱之間闌額上的叫補間鋪作(圖6)。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組斗栱的大斗,稱櫨鬥。櫨鬥一般用在柱列中線的上邊。櫨鬥上開十字口放前後和左右兩向的栱,前後向(內外)挑出的稱華栱,左右向的稱泥道栱。華栱可挑出一至五層,每挑一層稱一跳;挑向室外的稱外跳,挑向室內的稱裡跳。同華栱成正交的栱稱橫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華栱頭上的橫栱稱令栱,用以承託外簷的橑簷方(即枋)和承託內簷天花 (平棊或平)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間各跳跳頭(即華栱頭)上的橫栱,都稱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託方木,也可再加一層橫栱,稱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稱羅漢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構件除華栱外,還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體平行於屋面,昂尾壓在樑下或(即檁)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條件下增加挑出長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長度的條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層栱間用鬥墊託、固定,鬥位於栱的中心、兩端或栱與昂等相交處。華栱頭上的鬥叫互動鬥,在橫栱中心的叫齊心鬥,兩端的叫散鬥。斗栱以榫卯結合,出跳栱昂的卯口開在下方受壓區,橫栱的卯口開在上方。栱上的鬥用木銷釘與栱結合,斜置的昂則用昂栓穿透到下層的栱中進行固定。

宋《營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規定房屋建築的尺度、比例,均以“分”為基本模數(見材份)。這個基本模數同斗栱就有關係。所謂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斷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栱本身各個分件的斷面大小、長短比例,也是用“分”來度量的。比如,單材栱斷面高15“分”,寬10“分”;足材栱高21“分”,寬仍為10“分”。足材栱高度多出的6“分”恰為上下栱之間由鬥墊託而出現的空隙的高度──一栔 (6“分”)。泥道栱上有慢栱時,兩栱之間空隙裡通常用稱為暗栔的木條進行填充,它的斷面被規定為高6“分”,寬4“分”。又如,第一跳華栱長60“分”,由此確定了華栱出跳,最長為30“分”;泥道栱、瓜子栱長62“分”;令栱長72“分”;慢栱長92“分”。

宋式斗栱中每挑出一層為一跳,每增高一層為一鋪。斗栱的大小等級就是以出跳數和鋪數多寡來排定次序的。宋《營造法式》狘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1/243717.html' target='_blank' >白芷套鞔渦頡碧豕娑ǎ骸俺鮃惶街鈉套鰨雋教街迤套鰨鋈街套鰨鏊奶街咂套鰨鑫逄街似套鰲保紗絲梢災爛慷潿窵淼鈉套魘鎏?,即n(鋪作數)=x(出跳數)+3(常數項)。關於常數項3有多種解釋。一種是:櫨鬥、耍頭和襯方頭;一種是櫨鬥,最上一跳跳頭上的令栱和令栱上的橑簷方或算桯方;一種是柱列中線上的方木,泥道栱(單栱造時用櫨鬥)、慢栱(單栱造時用令栱)和羅漢方。斗栱組合中有慢栱的稱重栱,沒有慢栱的則稱單栱;跳頭上有橫栱的那一跳稱計心,沒有橫栱的那一跳稱偷心。此外,還有兩種不出跳的,一種叫“單鬥支替”,是在櫨鬥上加替木以承下平;一種叫“把頭絞項作”,是櫨鬥上用泥道栱承託下平,用於柱頭上,樑與泥道栱相交出頭。還有一種最簡單的出一跳斗栱,稱“鬥口跳”,是樑與泥道栱交叉後出跳做為華栱,直接承託橑簷方。它雖出一跳,但鋪疊不足四層,所以有一種意見認為跳和鋪的關係並不總是跳數加 3為鋪數;也有一種意見,認為它不足四鋪,不典型,所以被排除在“總鋪作次序”之外。

清式

從宋式演變而來,但名稱、構造和在構架中所起作用都有變化。宋、清斗栱部位、名稱變化如表:

清式每一組斗栱稱一攢,每個瓜栱上都用萬栱,如宋式全計心造。瓜栱和萬栱又依所在位置冠以正心或裡、外拽的稱謂。如用在正心瓜栱上的萬栱稱正心萬栱;用於斗栱前邊(或室外)的稱外拽瓜栱、外栱萬栱;用於斗栱後邊(或室內)的稱裡拽瓜栱、裡拽萬栱。萬栱上的枋子,也依所在位置稱正心或裡、外拽枋。清式小鬥除表列名稱外,用於正心相當宋式散斗的不叫三才而稱槽升子。昂在清式裡仍稱昂,但只是把翹頭刻成下折的昂嘴形式,不再是斜亙內外的構件。清式斗栱每出一跳稱一拽架,最多也可挑出五拽架。清式有斗栱的建築改以平身科斗口的寬度為權衡構件比例的基本模數,挑出的翹、昂和正心枋,內外拽枋均高2鬥口,相當於宋式的足材,每一拽架為3鬥口。每兩攢斗栱間的最小間距稱攢擋,為11鬥口,建築面闊即以攢數而定,明間一般平身科六攢,加兩邊柱頭科各半攢。斗栱形制以踩(跴)數計。踩數指斗栱組中橫栱的道數。清式斗栱每拽架都有橫栱,故每攢斗栱裡外拽架數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栱枋,即每攢的踩數。清式斗栱形制的表示方法為:幾踩幾翹幾昂(但以“單”、“重”表示一、二)。最簡單的斗栱是不出踩的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交麻葉,最多為五拽架的十一踩重翹三昂,但實際上,明清北京紫禁城宮殿的正門午門,正殿太和殿的上簷斗栱也只用到九踩單翹三昂。清式斗栱中還有一種“鎦金斗栱”,用於外簷或重簷建築下簷的平身科,前面有昂,後尾為斜起長一步架的秤桿。它是由宋式下昂演變來的,秤桿即昂身,但外簷部分改為平置的昂頭和螞蚱頭,整個構件做成曲折形,構造不如宋式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