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產品合格認證

[拼音]:luodian qiqi

[英文]:mother-of-pearl lacquer

用經過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作為鑲嵌紋飾的漆器。中國傳統漆器品種之一。

在陝西西安鬥雞臺和河南陝縣、洛陽等處的西周墓,河南濬縣辛村衛國墓中發現的螺鈿漆器及其殘片,有的以方、三角、橢圓、圓錐等狀的貝殼片平鑲在漆器上,有的貝殼片微微凸起,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西周時期螺鈿漆器的代表作是北京琉璃河燕國墓發掘出來的罍、豆、觚、壺、杯等多件螺鈿漆器,磨製和鑲嵌技法甚為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自從西漢盛行彩繪和嵌金箔、銀箔漆器以來,促進了螺鈿漆器的發展。唐代,螺鈿髹飾技法有了新的發展,尤其作為銅鏡背面的裝飾,大放異彩。代表性的實物有1955年在河南洛陽唐墓中發現的人物花鳥紋鏡。日本奈良正倉院也藏有唐代螺鈿漆器五色琵琶等。蘇州瑞光寺塔發現有五代木胎螺鈿漆器花鳥紋黑漆經函。這些螺鈿漆器所用的貝殼片都相當厚,稱為厚螺鈿漆器。薄螺鈿漆器約創始於北宋。所謂薄螺鈿是將貝殼研磨、裁切成薄片,鑲嵌出精細的畫面。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待詔畫家蘇漢臣在《秋庭嬰戲圖》中已描繪了薄螺鈿漆木傢俱坐墩(原畫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外,周密也在《癸辛雜識·別集下》中記載了賈似道家中的螺鈿漆器屏風,上面鑲嵌著精細的人物故事畫面。在元大都(今北京)遺址中發現了廣寒宮圖薄螺鈿黑漆盤殘片,上面的樓閣樹木等景物細緻,而且運用了分裁殼色,隨彩而施的技法,發揮了不同貝殼、不同色彩的特性。明代,薄螺鈿漆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加金箔、銀箔、金屑、銀屑等成為常見的技法,使薄螺鈿漆器更加璀璨絢麗。明代最著名的螺鈿漆器匠師是江蘇揚州的江千里。他的代表作雲龍海水紋長方盒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代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江蘇揚州漆器能手盧映之及其孫盧葵生擅長多種髹飾技法,而厚螺鈿技法尤為所長,所嵌細片經過雕琢,高出漆面,有浮雕效果。約在清代晚期,薄螺鈿技法瀕於失傳。20世紀,先後在江蘇揚州、山西、安徽、上海等地得到恢復,並稱為點螺,即精心選用夜光螺等優質貝殼,將其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於漆器底地上,有時還間以金、銀的條、片、屑等,再經髹飾、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燦若虹霞,精緻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