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經營

[拼音]:turang fenbu

[英文]:soil distribution

土壤在地球表面(或一定範圍內)的排列狀況及其規律性。由於受成土條件的制約,不同的土壤在地球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空間,即地理分佈區。整個分佈區內的各種土壤總稱土被。與地理分佈區中熱量帶和溼潤度分割槽嚴格相關的土壤稱地帶性土壤或稱顯域性土壤;反之,則稱非地帶性土壤或稱隱域性土壤。有關土壤分佈的各種資料是量算、統計和評價土壤資源以及進行土壤區劃、農業區劃和自然區劃的基礎,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依據。

地帶性土壤的分佈一般地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的規律性。

土壤水平分佈規律性

指地帶性土壤在地球表面分別向南北及東西兩個方向呈帶狀排列的規律。即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分佈規律。

土壤的緯度地帶性分佈規律是指土壤型別在地球表面隨緯度而變化的規律。以歐亞大陸為例,在溫帶以北,各類土壤的排列及其變化大致與緯度的變化平行,並呈若干弧形包圍著中心的荒漠土。這樣就在歐亞大陸的中部、東部和西部形成不同的土壤緯度帶(地帶)譜。在大陸中部,由北而南,依次分佈著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棕鈣土、溫帶荒漠的灰棕漠土和灰鈣土;再向南,或經暖溫帶荒漠地區的棕漠土,或跨越青藏高原到亞熱帶和熱帶的磚紅壤性紅壤、磚紅壤和磷質石灰土等,構成特定的緯度地帶譜。在東部太平洋沿岸,從北向南,依次為冰沼土、灰化土、暗棕壤、黃棕壤、紅壤(和黃壤)、磚紅壤性紅壤、磚紅壤等,構成具有溼潤地區特點的緯度地帶譜。在西部,由於受溫和的大西洋型和地中海型氣候以及陸地的破碎等因子的影響,其緯度地帶性不及東部明顯。從北向南依次為冰沼土、灰化土和棕壤等土類。再向南,進入非洲北部則為一系列亞熱帶和熱帶的荒漠土被(見圖)。

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自北而南為依次由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黃棕壤、紅壤(黃壤)和磚紅壤所構成的緯度地帶譜。

土壤的緯度地帶分佈規律性主要是由於土壤接受的太陽輻射能量隨緯度的增大而減少,從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生物氣候帶,進而發育成不同型別的土壤。通常根據地面的熱量等值線並參照土壤型別的分佈界線來確定生物-氣候帶之間的界線。

土壤的經度地帶分佈規律性是指土壤在地球表面隨經度而變化的規律,這實質上是距海遠近導致溼潤度變異引起的土被分異,也可稱為土壤的地方性、區域性、相性或省性規律。在北半球,由東向西,即由溼潤的沿海到乾旱的內陸,依次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以及它們之間的過渡性土壤。極地帶和寒溫帶因研究資料不足,尚難區分其經度地帶;但在溫帶及其以南的土被則有明顯的經度地帶分異。以歐亞大陸為例,溫帶東部由東向西直至荒漠地區,是由暗棕壤、黑土(草原化草甸植被)、黑鈣土、慄鈣土、棕鈣土和灰棕漠土組成的經度地帶譜。西部與東部的土類相似,但排列順序是由西北向東南。在暖溫帶(主要在中國境內),從沿海向西直到青藏高原也有明顯的經度地帶譜,系由棕壤、褐土和黑壚土所構成。歐洲西部的經度地帶譜則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由棕壤、褐土、草原灰褐土、灰鈣土和棕漠土構成。在亞熱帶和熱帶,由於受中國西部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面積抬升的影響,經度地帶譜的發展受到限制,只是在北部(北亞熱帶)有黃棕壤(東)和黃褐土(西)兩個地帶組成的經度地帶譜。

土壤水平分佈規律性在不同大陸上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與歐亞大陸土壤水平分佈不同,在南北美洲,由於主要山系呈南北走向,土被地帶譜順經度方向排列的表現比較突出。而非洲大陸則平行於赤道的緯度地帶譜和由沿海向內陸荒漠過渡的經度地帶譜從東向西表現明顯。澳大利亞的土被在沿海地區由森林土壤和森林草原土壤組成,呈環狀,中心由荒漠土壤組成。

土壤垂直分佈規律性

指土壤的排列隨地形高度的上升(或下降)而由山麓向山頂(或由山頂向山麓)呈現的規律性變化。這種規律性與地表熱量和水分狀況隨地形高度的變化有關。通常,地面每升高100米,溫度平均下降0.6℃,相對溼度相應增大,就必然出現不同的植被型別,形成不同的土壤。這種垂直地帶性變化與土壤水平分佈的規律性有相似之處,即從下向上的變化與從赤道向極地或從內陸向沿海的土被地帶變化相似。

在中國,中亞熱帶山地土壤從下向上的排列類似平原土壤向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極地的變化,即相應地為黃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等。在雪線以上還有原始土壤帶。它們組成了亞熱帶溼潤森林土壤地區完整的垂直帶譜。在不同地帶,因垂直帶譜的基帶不同,以及因山體的高度、岩石組成和在整個山區中的相對位置等差別的影響,組成垂直帶譜的土壤型別、垂直帶數目、排列次序和分佈高度等亦隨之不同。

中國西部海拔4000多米、位於標線上限的青藏高原,土被的地帶分異規律表現為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的統一,因而有其特殊性。整個青藏高原土被由歐亞大陸土被的垂直分異產生;而以高原面上的土被為基帶起點,還可觀察到沿緯度、經度和高度3個方向的土被分異:

(1)從南向北為亞高山土壤和高山土壤的緯度帶分異;

(2)這兩個緯度帶中從東向西又分別有亞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原土、亞高山荒漠土和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高山荒漠土的經度地帶分異;

(3)從高原面向上的山嶽和下切的河谷中有正、負兩個方向的垂直地帶分異。這種由垂直和水平分異統一組成的土被單元已不是按一個方向的分異提出的簡單的水平地帶和垂直地帶,而是三維空間中的層。土被的層與層的分異稱為土壤分佈的三維層性。高原土壤分佈是以三維層性的突出表現為特點的。實際上所有土壤分佈都應是三維的:平原土壤的水平地帶性乃是由於當地的高差尚不足以引起垂直分異;而山區的垂直地帶性則是由於面積不足以顯示出水平分異。二者都是三維層性的區域性或特殊表現形式。

土壤地帶內部的分佈規律性

土壤組合是中地形(一般指丘陵)變化引起的土類分異。如紅壤地帶丘陵區由高到低是由紅壤和水稻土形成的土壤組合;棕壤丘陵區是由棕壤和潮土形成的土壤組合;寒溫帶的灰化土地帶主要是由灰壤和沼澤土形成的土壤組合。土壤隨小地形或微地形變化發生的分異稱為土壤復區。在新沖積物上形成的土壤,其復區常表現為表土質地和質地剖面隨微地形變化的更替。在草原地區,微地形變化會使土壤產生很大的分異,如嫩江平原地表的起伏為20~30釐米,土壤由高處的不毛鹼土和低處生長羊草的鹼化草甸土組成復區。

耕作土壤的分佈規律性

耕作土壤由自然土壤在人類長期的農業生產活動影響下發育而成,同時也未擺脫自然力量的影響;因而其分佈兼受自然成土條件以及人類文化歷史和生產技術條件的制約。如水稻土是由人類灌溉植稻而形成的,在中國主要分佈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耕作年久的土、黑壚土和黃綿土等旱作土主要分佈在中國文化搖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潮土主要分佈在新沖積的江河平原;灌淤土主要分佈在黃河河套平原灌溉地區;由久經耕種的荒漠土、水成土和鹽成土形成的綠洲土主要分佈在乾旱的荒漠和荒漠草原土壤地區,等等。如把耕作熟化型別的土壤也包括在內,則還有耕作黃棕壤、耕作棕壤、耕作褐土,等等。它們在分類上分別作為土類中的一個型別,或大片或零星地鑲嵌於所屬土類的地理分佈區中。

至於非地帶性土壤則主要是與地帶性土壤形成組合而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水熱狀況的影響。例如水成土中的沼澤土雖然發育在易積水的低窪地形部位,但是它們的沼澤化程度則隨氣候寒冷程度的加強(向極地帶和向高山上部)而增強,並隨溼潤地區向乾旱地區的過渡而逐漸有水溶鹽積累。巖成土中的紫色土和黑色、棕色和紅色石灰土在中國也限於亞熱帶和熱帶的溼潤地區。鹽成土則限於沿海、內陸半乾旱和乾旱區。(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