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

藥材名稱:泥鰍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鰭、鰍(《爾雅》),鰍魚(《本草拾遺》),和鰍(《泉州本草》),鰌(《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

基源:為鰍科泥鰍屬動物泥鰍的全體。

原動物: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ntor)

形態:體呈圓柱形,長約15cm,前段略呈圓筒狀,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尖,吻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馬蹄形。眼小,須5對,吻須1對,上下頜須各2對。鱗極細小,圓形,埋於皮下,側線鱗150左右,頭部無鱗。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前或相對,臀鰭起點在背鰭末端之後,腹鰭短小,尾鰭圓形。體背兩側灰黑色,體部、頭部和各鰭上均有許多黑色斑點,尾柄基部有一黑點。

生境與分佈:棲於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中,多居於靜水底層。除西部高原地區外,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生藥

採集:四季捕捉,捕後洗淨,剖除內臟陰乾研粉,或鮮用。

化學性質

每500g肉中,含蛋白質17.3g,脂肪67g,碳水化合物4.5g,灰分2.2g(Ca、P、Fe等)。

參考文獻

中國藥用動物志.第1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