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風草

藥材名稱:鬆根

名稱出處:《本草經集註》

概況

基源:為松科鬆屬植物油松、馬尾松、雲南鬆或同屬某些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

原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馬尾松P.massoniana Lamb.。雲南鬆P.yunnanensis Franch.

餘項參見“鬆節”條。

藥性

性味:苦,溫。《日華子本草》:“苦,溫。”

功效:祛風、止痛。

主治:筋骨痛,傷損吐血,蟲牙痛。 ①《日華子本草》:“補五勞,益氣”。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風溼骨痛,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研末1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湖南藥物志》:“治筋骨痛:松樹嫩根。水煎,兌白酒服。” 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治嘔血,打傷吐血:馬尾松根,去粗皮,焙乾炒黑,研成極細末,每次服3g,1日2次,用溫甜酒送下。”

食療:《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治風蟲牙痛:馬尾松秧(幼鬆)根30g,切片,瘦豬肉120g,水煎,臨睡前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