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髓

藥材名稱:白竻遠

名稱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概況

異名:白茨葉(《分類草藥性》),白竻花葉(《福建中草藥》)。

基源:為五加科五加屬植物白簕的嫩枝葉。

原植物: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

餘項參見“刺三甲”條。

藥性

性味:苦、辛,涼。 ①《本草求原》:“苦、辛,微寒。” ②《豐順常用中草藥》:“辛、苦,涼。” ③《杭州植物園藥用植物名錄》:“苦,寒。” ④《全國中草藥彙編》:“苦、澀,涼。” ⑤《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苦、辛,寒。”

功效:止痛,消腫,解毒,生肌。

主治:胃痛,癰腫,疔瘡,疥癩,溼疹,面板熱毒,創傷。 ①《生草藥性備要》:“梗:洗

癩。” ②《本草求原》:“梗:治爛腳,

癩,消瘡。” ③《分類草藥性》:“葉:塗刀傷,生肌。” ④《生草藥手冊》:“洗面板熱毒。” ⑤《福建中草藥》:“消腫解毒。” ⑥《杭州植物園藥用植物名錄》:“消腫解毒。治蛇頭疔,項癰等。” ⑦《中藥大辭典》:“治癰腫,疔瘡,疥癩,創傷,胃痛。” ⑧《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溼疹,疥癩,面板熱毒,煎水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閩南民間草藥》:“治腿膿瘍;鮮白竻薳適量和冷粥搗爛敷患處。” ②《福建中草藥》:“治項癰:鮮白勞花嫩葉加紅糖、食鹽、冷米飯,搗爛外敷。” ③《閩南民間草藥》:“治蛇頭疔:鮮白竻薳適量,冷飯少許,共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