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標根

藥材名稱:竹葉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淡竹葉(《別錄》)。

基源:為禾本科剛竹屬植物的葉。剛竹屬全世界約50餘種,主產亞洲東部;除少數種外,均產中國。

原植物:正品竹葉一般為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Phyllostachys 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廣群芳譜》),白竹(江蘇),毛金竹(浙江)。另有兩種也較廣泛地作為竹葉應用:人面竹Phyllostachys aurea Carr.ex A.et C.Riviere,又名

竹(《綱目》),布袋竹(《臺灣植物誌》),篌Phyllostachys.nidularta Munro,又名花竹(貴州),槍刀竹(浙江),筆筍竹(廣東)。

歷史:始載於《別錄》,被列為中品,載:“大寒,無毒。主治胸中痰熱。欬逆上氣。”唐甄權《藥性本草》論竹葉:“吐血,熱毒風。止消渴。壓丹石毒。”《綱目》論淡竹葉曰:“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據畢培曦《竹的藥用價值初深》一文除論及竹葉的效用外,還稱:本草內提到的品種有

竹、淡竹、苦竹、和甘竹;但

竹未審是那個品種,而Perry(1980)則指甘竹為篌竹(掃把竹)。傳統上以淡竹的葉為上,甘竹的葉則次之。”

餘項參見“竹茹”條。

生藥

採集:隨時採鮮者入藥。

鑑別:葉狹披針形,長7.5~16cm,寬1~2cm,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mm,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薄而較脆。氣弱,味淡。以色綠、完整、無枝梗者為佳。

藥性

性味:甘、淡,寒。 ①《別錄》:“辛、平,大寒。” ②《藥性論》:“甘。” ③《履巉巖本草》:“苦、甘,微寒。” ④《本草正》:“甘、淡,氣平、微涼。”

歸經:入心、肺、膽、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肺、胃三經。” ③《本草匯言》:“入手太陽經。” ④《藥品化義》:“入心、肺、膽三經。”

功效: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主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癇,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瘡。 ①《別錄》:“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②《藥性論》:“主吐血熱毒風,止消渴。” ③《食療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痺,除煩熱。” ④《日華子本草》:“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並懷妊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⑤張元素:“涼心經,益元氣,除熱,緩脾。” ⑥《綱目》:“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痺,並小兒風熱驚癇。” ⑧《重慶堂隨筆》:“內息肝膽之風,外清溫暑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⑨《本草再新》:“涼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聰耳明目。”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

臨床應用

配伍應用:①配生石膏,治肺熱咳嗽,氣逆不得平臥,口舌生瘡,口乾渴。 ②配竹茹,治胃經溼熱泛惡嘔吐,心煩,溺少色赤,黃疸。 ③配荷梗,治夏日中暑,身熱,胸悶,口渴,小便短赤,或溼熱發黃。 ④配木通,治熱盛心煩,心移熱於小腸,口舌生瘡,尿赤澀痛。

方選和驗方: ①竹葉湯(《聖濟總錄》)治霍亂利後,煩熱躁渴,臥不安:濃煮竹葉汁,飲100~200ml。 ②竹葉湯(《金匱要略》)治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60g,葛根40g,防風14g,桔梗、甘草各14g,桂枝14g,人蔘14g,附子(炮)1枚,大棗15枚,生薑60g。上10味,以水適量煮取至1/4,分溫3服。溫覆使汗出。 ③淡竹葉湯(《奇效良方》)治諸淋:淡竹葉、車前子、大棗、烏豆(炒,去殼)、燈心、甘草各4.5g。上作1服,用水400ml,煎至7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④導赤散(《醫方簡義》)治心移熱於小腸,口糜,淋痛:淡竹葉6g,木通3g,生甘草2.5g,車前子(炒)9g,生地黃18g。水煎服。 ⑤竹葉玉女煎(《溫病條辨》)治婦女溫病,經水適來,耳聾,乾嘔煩渴,脈數,甚則邪陷發痙者:石膏18g,生地黃、麥門冬各12g,知母、牛膝各6g,竹葉9g。水1200ml,先煎石膏、生地黃,得750ml再入餘藥,煮成300ml,先服150ml,候6時覆之,病解後停服,不解再服。 ⑥竹葉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精實極,眼視不明,齒焦發落,形衰,通身虛熱,甚則腦中

痛,煩悶,洩精:生乾地黃185g,芍藥148g,黃芪、茯苓、澤瀉、炙甘草、麥門冬各110g。為末,每服4g,加生薑3片,淡竹葉10片,水煎,不拘時服。 ⑦竹葉瀉經湯(《原機啟微》)治眼目澀痛,視物微昏,內眥按之有膿液流出:柴胡、梔子、羌活、升麻、黃連、大黃、炙甘草各2g,赤芍藥、草決明、茯苓、澤瀉、車前子各4g,黃芩12g,竹葉10片。水煎,食後服。 ⑧竹葉柳蒡湯(《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治痧疹透發不出,喘嗽,煩悶躁亂,及咽喉腫痛者:西河柳20g,荊芥穗、蟬蛻、薄荷、甘草、知母(蜜炙)各4g,炒牛蒡子、葛根各6g,玄蔘8g,麥門冬12g,竹葉10片。甚者加石膏20g,冬米(即晚粳米)10g。水煎服。 ⑨竹葉黃芪湯(《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治癰疽發背,各種疔毒,表裡不實,熱甚,口乾大渴者:人蔘、生黃芪、煅石膏、制半夏、麥門冬、白芍藥、甘草、川芎、當歸、黃芩各3g,生地黃8g,竹葉10片。加生薑3片,燈心20根,水煎,食遠服。

食療:淡竹葉粥(《聖惠方》):“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60g,粳米適量,茵陳15g。作粥食之。”

醫藥家論述

①繆希雍《本草經疏》:“陽明客熱,則胸中生痰,痰熱壅滯,則咳逆上氣。竹葉辛寒能解陽明之熱結,則痰自消,氣自下,而咳逆止矣。仲景治傷寒發熱大渴,有竹葉石膏湯,無非假其辛寒散陽明之邪熱也。” ②賈所學《藥品化義》:“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經》曰,治溫以清,專清心氣,味淡利竅,使心經熱血分解。主治暑熱消渴,胸中熱痰,傷寒虛煩,咳逆喘促,皆用為良劑也。又取氣清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涼血分之熱,除柏葉不效。” ③黃宮繡《本草求真》:“竹葉據書皆載涼心緩脾,清痰止渴,為治上焦風邪煩熱,咳逆喘促,嘔噦吐血,一切中風驚癇等症,無非因其輕能解上,辛能散鬱,甘能緩脾,涼能入心,寒能療熱故耳。然大要總屬清利之品,合以石膏同治,則能解除胃熱,而不致煩渴不止。竹生一年,嫩而有力者良。”

參考文章

棉花田裡出現的竹葉草怎麼防除效果好?經濟作物百合竹葉片發黃的原因及解決方法觀賞園藝竹葉蘭的繁殖方式觀賞園藝竹葉蘭的分佈區域觀賞園藝李時珍認為淡竹葉有何功用?中醫防止水竹葉尖發黃的三個方法觀賞園藝轉運竹葉子發黃的原因分析觀賞園藝文竹葉片發黃的原意及處理觀賞園藝富貴竹葉片焦邊怎麼辦觀賞園藝淡竹葉的栽培技術觀賞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