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耳

藥材名稱:海蘿

名稱出處:《爾雅》

概況

異名:赤菜(《福建漳浦縣誌》),鹿角、猴葵(《南越志》、《綱目》),鹿角菜(《食性本草》)。

基源:為海蘿科海蘿屬植物海蘿的全藻體。海蘿屬全世界約有7種,中國現有2種。

原植物:海蘿Gloiopeltis furcata(Post.et Rupr.)J.Ag.,又名牛毛、毛毛菜、牛毛菜(山東),紅菜(福建、浙江),膠菜、紅毛菜、石花菜(廣東)。

歷史:本品見於晉郭璞所注的《爾雅》雲:“

,海藻,註雲藥草也,一名海蘿,如亂髮生海中。”《綱目》列於“海藻”釋名項下。古代文獻中的“海蘿”可能指各式各樣的“亂髮”狀的海藻,其中也包括本種。中國長期以來,一直用“海蘿”作Gloiopeltis furcata的中文名稱。沿海居民常採集海蘿作為食品,或用作漿料,因其膠質良好。現為制膠原料。

形態:藻體紫紅色,高4~10cm,可達15cm;自盤狀固著器叢生,具不規則的叉狀分枝,分枝處常縊縮。枝可達4mm寬,亞圓柱形。內部組織疏鬆或中空,中軸由長圓柱狀細胞組成向四周放射式分枝,末端為念珠狀小細胞組成皮層。幼期或分枝的頂端,常有中軸的痕跡,較老的部分則不見中軸,體內變成中空,因而藻體有時出現扁塌的現象。四分孢子囊散佈在皮層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很小,圓球形或半球形,突出表面,密密地散佈在藻體上。(圖見《中國經濟海藻志》.圖版Ⅷ.57)

生境與分佈:本種是暖溫帶性海藻。生長在中潮帶和高潮帶下部的岩石上,常叢生成群。只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除中國南北沿海都有分佈外,還生長在原蘇聯亞洲部的堪察加東南岸、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沿岸、千島群島、隆哈林島南部、日本、朝鮮、太平洋東岸(美國奧勒岡)。

化學性質

含由半乳糖所形成的多糖[1]、脂肪酸[2]。

參考文獻

[1] CA 1975;83:2953a。


[2] CA 1986;104:10622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