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電轉復

[拼音]:weixiaomoqiao taochong bing

[英文]:hymenolepiasis nana

微小膜殼絛蟲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腸道寄生蟲病。又稱短膜殼絛蟲病。臨床表現主要為胃腸系統和神經症狀。本病呈世界性分佈,溫熱帶較多。前蘇聯南部,中、南美洲及印度等地均有流行。中國的北京、山西、河南、江蘇、湖北、遼寧、吉林、青海、廣東、臺灣等11個省、市也有報道,新疆及臺灣的某些地區感染率較高,兒童發病多。

微小膜殼絛蟲(Hymenolepis nana)或稱短膜殼絛蟲,為一種小型絛蟲,屬圓葉目,膜殼科,膜殼屬。蟲體長5~80mm,寬0.5~1.0mm。頭節呈球形,有4個吸盤和1個能伸縮的頂突,頂突上有20~30個小鉤,排列成單環狀。頸節細長,鏈體節片數約100~200個,體節的寬度大於長度,成熟體節的生殖孔位於節片的同一側。本蟲寄生於人和鼠類的小腸內,脫落的孕節或蟲卵隨寄主糞便排出後,若被人吞食,可直接造成感染。蟲卵在小腸內孵出六鉤蚴,六鉤蚴鑽入腸絨毛之間,經2~3天發育為似囊尾蚴,2天后進入腸腔,靠吸盤定居於小腸下段,併發育為成蟲,且又可產生自身感染。感染後2~4周可從糞便中找到蟲卵。此外,蟲卵被鼠蚤或甲蟲等中間寄主吞食後,孵出六鉤蚴,併發育為似囊尾蚴。鼠類及人也可因吞入中間寄主而被感染。

感染早期,似囊尾蚴可引起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腫脹、變性,結締組織和上皮細胞增生。成蟲對腸粘膜的機械性刺激及其毒性分泌物的作用,可引起腸粘膜充血及壞死,有時形成的潰瘍深達肌層,並伴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感染輕者無明顯症狀,重者出現右下腹疼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頭痛、頭暈、失眠等,嚴重者可發生驚厥和癲癇。多數病人有貧血,少數有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糞便中查出蟲卵或孕卵節片可確診。治療的首選藥物為吡喹酮。此外,氯硝柳胺(滅絛靈)、硫雙二氯酚(別丁)及甲苯咪唑效果亦佳。連續服藥3~5天或隔期重複給藥。預防在於加強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滅鼠可以消除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