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脈

[拼音]:qizhizheng

[英文]:Stagnation of Qi

體內氣行障礙,氣運不暢所引起,臨床以胸腹脹悶疼痛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多見於胃脘痛、胸痛、脅痛、腹痛、鬱證、瘕聚、痛經,以及西醫的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腸炎、潰瘍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綜合症等疾病。

《內經》中雖無氣滯證名,但論述了由情志不暢引起的“氣結”和“氣閉”。元代朱丹溪十分重視氣機鬱滯,強調“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丹溪心法》)。

氣運行於全身,貴在流通舒暢。如情志不遂,感受外邪,飲食失調,則會導致氣行障礙、停滯不通而形成氣滯證。若元氣虧虛,氣行無力,或瘀血停聚,阻礙氣行,也可導致氣滯證。

氣滯證的臨床表現以脹悶、疼痛為主,疼痛的基本特徵為脹痛、竄痛或攻痛。辨證時要審症求因,確定部位。如胃脘脹悶疼痛,噯腐吞酸,甚則厭食,大便臭如敗卵,多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食物停滯胃脘所致;胸悶嘆息,胸脅、乳房、少腹脹痛,是情志不暢、肝氣鬱結、經氣不利的表現;如項背強痛,伴有無汗、惡風等症,多因風寒侵襲肌表,足太陽膀胱經氣行不暢,不能輸布津液以濡養絡脈造成。

血和津液屬陰主靜,其正常執行有賴於氣的推動。氣行則血液暢行、津液布化;氣滯則血行不利,津液停滯,形成氣滯血瘀、氣滯水停、氣滯痰凝和氣鬱化火等證。而血瘀、水停、痰凝又可阻滯氣機,加重氣滯。氣滯證的治療以行氣為主,常用通氣散、五磨飲子等。因氣滯證的病因病位比較複雜,臨床還應結合病位、病性及與其他病證的關係加減用藥。

參考文章

面癱肝鬱氣滯證如何辨證用藥?神經與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