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要明白,大多數人愛佔小便宜,但不愛欠人情

阿拉伯語難學,漢語也難掌握,這兩個難學的語言碰在一起,是難上加難,但中國有句成語叫 “難能可貴”,越是難的東西,你若能掌握它,那就愈發顯得寶貴。

——馬堅

“每一天,我們都會以各種方式,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 被稱為“自我暗示之父” 的愛米爾·庫埃,曾用這句充滿了魔力的暗示之語幫助了無數病人,使他們在身心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

對於困難,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害怕和恐懼,即便是算不上困難的事,也能被人想象成巨大的難以戰勝的困難。就像在黑暗裡,人就會不由自主地害怕起來,想象各種可怕的事情將會發生。有人說:“把室內的燈開啟後,我們不禁懷疑,黑暗有什麼好怕的。” 要知道,有些時候,我們都是在自己嚇自己。

有人曾經向美國橄欖球教練傑米·約翰遜詢問,他是怎樣將達拉斯牛仔隊這個爛攤子改造成一支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超級盃冠軍隊的,約翰遜這樣回答: “相信自己能贏,就一定能贏!” 此外他還舉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約翰遜說: “幾年前,德克薩斯技術大學一位叫阿爾伯特·金的研究生做過一個實驗。他召集了一幫勞工,辦了一個電焊培訓班。金告訴教電焊的老師,班上某某等人具有電焊天才,是好苗子。其實,金只是隨便點了幾個人的名字而已,他自己對這些工人的才能如何一無所知。但是,老師卻把金的話記在心裡。他真的把那幾個人看做好苗子,經常用肯定和鼓勵的話促其上進,並明確無疑地對其寄予很高的期望。結果,培訓班結束後,那些最初被金點過名的人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約翰遜又說: “不論我是把一個球員看做一個勝利者,還是將整個球隊看做一支冠軍隊,或者是將教練助理視為甲級隊中最聰明、最勤奮的人,關鍵是我樹立起了球隊的自信,這才是我們贏的真正動力。”

傑米·約翰遜樂觀心態的小故事:反覆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古語有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其中自知的意思是說,正確認識評價自身的實力與侷限,正確選擇力所能及之職。但很多人卻誤將其理解為 “知道自己的不是與不能”,因此當他們不想做或逃避某些事情的時候,總是抱著 “自知者明” 的態度為自己推脫,“我真的幹不了”、“我清楚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這種消極的表達,打擊了他們的自信,並讓他們真的以為自己不行了。

幾年前,美國一家知名度很高的雜誌,對美國前500 家大企業的領導人做了一次調查研究,發現這些人身上的第一個共同點是: 他們都重視自我激勵。他們有的把激勵自己的話錄下來; 有的抄在小本子上隨身攜帶; 有的寫在紙上,張貼在自己視野所及的地方; 有的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面對鏡子反覆朗誦那些令人振奮、令人自信的語句。就是因為他們善用這樣的方法激勵自己,所以他們才走向了成功。

心靈導師卡耐基指出: “潛意識就是已經習慣成自然,不用有意控制的心理活動。” 根據大自然的構造,人類完全能夠控制經由各種感覺器官進入潛意識的各種資訊刺激和物質力量。語言本身具有左右潛意識的驚人力量,而潛意識的強大能量又可以把被指令的所有事情變為現實。一句激勵的話就能改變一個人。

當一個人不斷接收 “我不行” 這樣消極的暗示時,他大多就會開始不斷地懷疑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縮手縮腳,不敢傾盡全力,那麼最後,他就真的會一事無成。

無數例子告訴我們,永遠都不要給自己下 “我不行” 的結論。如果你真的想做成某件事,那麼就應該對自己說 “我行”,並總是暗示自己 “我行”,然後去積極嘗試,那麼最後你真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