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調查報告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村小學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口語交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而小學階段是兒童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由於重知識輕能力,重書面輕口頭的傾向根深蒂固,聽說教學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

  縱觀我們的高效課堂,不難發現,仍有相當數量的學生總是不善於清楚地、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的話語無倫次,不著邊際或不合情理,常缺少中心,用詞不當,存在重複、間歇、脫節等現象。還有少數學生往往不願意發言,很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在被動點名後,往往也是顯得侷促不安,表意不明,更不要說把握機會積極參與口頭交際能力的訓練了。這樣,久而久之,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逐步削弱、萎縮,在高效課堂中的對學、群學、展示環節中就會有許多語言障礙。那麼口語交際在小學生心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口語交際教學如何開展才有效?基於此,我對小學生的口語交際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物件

  我從戶縣電廠小學1——6年級共抽取了24名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問卷回收率達100%。

  三、調查內容和方法

  調查內容:主要從學生對口語交際能力方面進行調查,為了開啟學生心門使問卷反映的資料更加真實可信,所有問卷均不記名。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共設計了16道題。

  四、調查結果分析

  ㈠ 調查結果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一般,存在的問題較多。

  ㈡ 分析

  透過回收問卷的逐題統計,發現:

  1、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一般。

  2、學生能夠堅持使用普通話交流,但是使用率比較高的是課堂, 部分學生因為遭到同學們的鬨笑後對口語交際課不感興趣,再不想上臺發言了。

  3、從資料來看,戶縣電廠小學學生的口語交際習慣比較好。如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面對同學發言的錯誤,能夠等對方把話說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當同學在發言時,89%的學生能夠做到認真聽。多數學生與人交流時,能使用禮貌用語。

  4、學生的口語發展能力有待加強。從資料上顯示,54%的學生表示口語交際能力有所提高,6.4%的學生與原來一樣,3.7%的學生變得不敢說話了,這須引起重視。

  5、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的形式喜歡程度有分化現象。學生對精彩的口語交際課堂記憶深刻,喜歡一些感性的,有興趣的,引起大家共鳴的課堂交流。有不少學生期待教師的語言幽默風趣,在話題的選擇上能夠貼近生活,並希望老師也主動參與進來。

  五、原因剖析:

  透過與學生進一步交流和自我反思,發現造成部分學生口語能力發展緩慢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脫節。學生往往在課堂上因為有任務驅動,迫不得已使用正規的普通話,但是一脫離課堂這一語言環境,就使用方言交流,沒有形成時時說普通話的習慣,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訓練。

  2、從中也可以看出我校教師對口語交際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認為課堂中只要學生明白意思即可,知道怎樣做就行,沒有以培養、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為目標。

  3、口語交際課的形式有待多元化,而不僅僅停留在學生喜歡的表演和討論,沒有給學生充裕的時間,急於完成教學內容,只要有學生說,有交流就此打住。學生無法從容地把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充分地進行討論交流,也沒有時間對他人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4、影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強的另一個原因是學生口語交際的意識不強,不能主動地與家長、同學交流,如個別學生不敢在高效課堂中發言,怕被別人笑。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學生在交往時處於被動位置,不輕易和別人說話,致使口語表達能力低下。

  六、對策與措施

  根據調查的結果分析,如何激發學生喜歡口語交際課,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堅持在校內、校外使用規範的普通話,是我校改善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現狀的一個切入點。為此,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多賞識學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多讓學生觀察生活,鼓勵他們大膽說;話題即時生成,多和學生聊聊他們喜歡的話題。

  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小學生的口語在很大程度上受語言環境的影響,而良好的語言環境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建議一開學便要求全體師生課內外和校內外一律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從而形成說普通話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

  3、加強課堂口語交際教學。在各科中,牢牢把握口語交際課程目標,根據教材現有的教學資源,在語言發展和交際兩大塊落實。認真對待每次口語交際課,在話題的選擇上貼近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讓學生有充分說話的機會。高效課堂是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說規範語言的主要陣地。教師要重視課堂發言,把學生對學、群學、展示看作是一種特殊的說話練習,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層次的訓練。

  5、密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爭取家長配合,在家多與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對全校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的調查,使我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這也引發了我對各個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探究的興趣,展開相關的課題研究,以提高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2

  《農村小學學生學習方式現狀分析》調查報告

  一、 調查的背景:

  本課題組以省“xx”規劃課題《農村小學創新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實驗方案為切入口,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努力下和有關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立足學校實際,深入開展課題的調查研究,紮實推進實驗程序,初步瞭解學生學習方式的現狀。

  二、 調查的目標:

  以平鄉縣常河鎮中心小學、平鄉縣西位明德小學兩所農村小學為實驗學校,對近1100名學生,18個班級展開調查。採用訪談、調查問卷等形式,瞭解學生的學習態度,瞭解學生學習的方法,瞭解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瞭解學生自主學習時蒐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初步瞭解農村小學學生學習方式的現狀。

  三、調查的方法:

  訪談法:教師交流訪談、實驗班學生訪談

  調查問卷法:對兩所實驗學校全體學生進行調查問卷。

  四、 具體實施:

  1、教師交流、訪談: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學生實際、學科特點和任課教師及家長展開交流和座談,初步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常河鎮中心小學由王濤和賀慶江負責,西位明德小學由郭巧格和閆震負責。(xx年12月28日上午9:00在西位明德小學進行訪談,xx年12月29日上午9:00在常河鎮中心小學進行訪談,29日下午整理材料,將整理好的材料交馬軍鋒。)

  2、學生訪談: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詳細瞭解學生的學習態度,瞭解學生學習的方法,瞭解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瞭解學生自主學習時蒐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對常河鎮中心小學的五年級三班和六年級四班,兩個實驗班共103名學生進行訪談,由馬軍鋒、吳曉敏、王素華負責。對西位明德小學的二年級一班和三年級一班,兩個實驗班共141名學生進行訪談。由閆震、閆禕寧、馬寧負責。(xx年12月30日上午進行訪談,xx年12月31日將訪談的結果整理好,形成書面報告,和訪談記錄一起交給王濤。)

  3、問卷調查:對常河鎮中心小學和西位明德小學近名1100學生,18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西位明德小學由閆震、閆禕寧、馬寧負責發放和收集,常河鎮中心小學由馬軍鋒、吳曉敏、王素華負責發放和收集。(xx年1月4日發放調查問卷,xx年1月6日上午第二節課,課題組全體成員在課題研究辦公室,整理調查問卷,做出資料分析。)

  五、調查分析:(xx年1月9日—xx年1月12日)

  (一)學習興趣和態度:

  1、課堂表現:

  問題一:在課堂上,你能積極回答問題嗎?

  a、從不回答 b、偶爾回答 c、經常回答

  選擇:a、0.4% b、64.4% c、35.1%

  2、教學手段:

  問題一:你喜歡老師利用多媒體上課嗎?

  a、不喜歡b、還行c、特別喜歡

  選擇:a、8.8% b、36.1% c、55%

  3、解決問題:

  問題一:解題時,你是否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

  a、不是 b、有時是 c、基本上是

  選擇:a、3.5% b、41.9% c、54.4%

  問題二: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你會怎麼做?

  a、直接不理睬 b、能解決就解決,不能就放棄 c、自己動手、動腦力求自己解決

  選擇:a、0.4% b、38.1% c、61.4%

  問題三:在學習中,你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怎麼辦?

  a、放棄、不理睬 b、請教老師,請教同學 c、提出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選擇:a、1.3% b、74.7% c、23.9%

  問題四:你在做題時是否經常只注意結果而不關心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

  a、從不這樣 b、有時這樣 c、常常這樣

  選擇:a、40.4% b、44.4% c、15.1%

  4、作業情況:

  問題一:你的學習主動性如何?

  a、主動完成佈置的學習任務,有時間的話會自己尋找新的學習任務

  b、能夠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

  c、有時候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選擇:a、44% b、40.9% c、14.9%

  5、課後複習:

  問題一:你學習過的知識,是否還會複習?

  a、不復習 b、有時複習 c、經常複習

  選擇:a、1.7% b、57.5% c、40.7%

  6、課後反思:

  問題一:學完課文之後,你是否嘗試不看書而回想出它的要點?

  a、不是 b、有時是 c、基本上是

  選擇:a、16.7% b、39.6% c、43.6%

  問題二:你學習後經常反思嗎?

  a.無 b.有時 c.經常

  選擇:a、7.8% b、51.7% c、40.3%

  (二)學習方法:

  1、發現新知識:

  問題一:、在學習上,當你發現新知識時,你能?

  a、不理睬b、有興趣就會學習 c、及時分析,並學會新知識

  選擇:a、0.8% b、28.9% c、70.1%

  2、知識記憶:

  問題一:在學習必須記住的知識時,你是否會考慮它是什麼意思?

  a、不考慮 b、有時考慮 c、基本上考慮

  選擇:a、0% b、32.8% c、67.1%

  問題二:在記憶新知識時,你是否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a、不是 b、有時是 c、基本上是

  選擇:a、0.4% b、33.4% c、66%

  3、小組合作:

  問題一:在學習上,你願意與其他同學合作嗎?

  a、不願意 b、無所謂 c、願意

  選擇:a、1.7% b、17.5% c、80.7%

  問題二:小組合作交流時,你覺得哪種方式最合適?

  a、不聽也不發言 b、爭著說,搶著說 c、認真聽,輪流說

  選擇:a、0.8% b、3.5% c、95.5%

  4、學習方法總結:

  問題一:問題解答後,你是否重新檢查和總結解題方法,並把它記住?

  a、不那樣做 b、有時那樣做 c、基本上那樣做

  選擇:a、3.4% b、50.2% c、46.3%

  問題二:你是否定期做學習總結?

  a、不是 b、有時是 c、經常是

  選擇:a、21.1% b、52.1% c、26.7%

  問題三:你是否經常制定學習方法?

  a、從不 b、有時 c、是

  選擇:a、11.4% b、51.3% c、37.2%

  問題四:你的學習方法是怎樣的得出的?

  a、老師講解 b、學習同學 c、自己總結

  選擇:a、38.2% b、18.3% c、43.4%

  問題五:當你學會新的學習方法後,你的心情如何?

  a、無所謂 b、一般 c、開心

  選擇:a、3% b、11.8% c、85%

  問題六:你認為好的學習方法對於你學習新知識的幫助大嗎?

  a、沒有幫助 b、有點幫助 c、幫助很大

  選擇:a、0.4% b、13.5% c、85.9%

  問題七:你是否對某些科目有獨特及有效的方法?

  a、全部都沒有 b、有一部分 c、全部都有

  選擇:a、5.1% b、72.7% c、22.1%

  (三)課後自主學習:

  1、獲得資訊的途徑:

  問題一:你課後獲得資訊的最主要的途徑是?

  a、教材書籍 b、報刊雜誌 c、電視和廣播和網路媒體

  選擇:a、27.3% b、7.7% c、64.8%

  2、上網交流:

  問題一:你認為和同學最佳的交流方式是:

  a、寫信 b、電話聯絡 c、qq聊天

  選擇:a、17.3% b、31.4% c、51.2%

  (四)校本課程:

  1、經典誦讀:

  問題一:每天課前的“經典誦讀”你是怎麼做的?

  a、不認真讀 b、基本上認真讀 c、認真讀

  選擇:a、2.8% b、30.8% c、66.2%

  2、英語對話:

  問題一:在英語課上你經常用英語對話嗎?

  a、不是 b、有時是 c、經常是

  選擇:a、45.3% b、45.8% c、8.8%

  班 刊:

  問題二:你閱讀“班刊”嗎?

  a、從不讀 b、偶爾讀 c、喜歡讀

  選擇:a、19.2% b、48.2% c、32.4%

  3、教師講壇:

  問題一:學校開展的“教師講壇”活動,覺得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嗎?

  a、沒有幫助 b、有時有幫助c、 有很大幫助能學習到課外知識

  選擇:a、2.1% b、17.1% c、80.7%

  (五)綜合實踐:

  問題一:你喜歡綜合實踐課嗎?

  a、不喜歡 b、喜歡 c、喜歡並且積極參與

  選擇:a、5.7% b、55.7% c、38.5%

  六、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調查中,透過訪談、問卷調查、課堂教學觀察和教師訪談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學習方法、課後自主學習、學校校本課程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學習興趣和態度方面:我們課題小組針對課堂表現、教學手段、解決問題、作業情況、課後複習、課後反思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態度不積極。對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在課堂上發言不主動,對待問題時依賴性強,不能主動地進行思考問題和想辦法解決。課後不能堅持經常複習,對學過的知識不經常進行反思。

  學習方法方面:我們課題小組針對“發現新知識”、“知識記憶”、“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總結”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一部分學生有興趣就會學習,有一小部分學生對新知識不感興趣。在知識記憶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對知識的意義不進行思考和了解就是死記硬背,缺少記憶的方法。在小組合作方面學生願意和其他同學交流,缺少交流的資訊資源,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說。在學習方法的制定學生不經常總結,自己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依靠老師和同學介紹學習方法,自己不總結。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方法比較陳舊,學習方法的運用不夠靈活。

  課後自主學習方面:學生喜歡上網和老師同學交流,在網上也能獲得學習的資訊。

  校本課程方面:我們課題小組從經典誦讀、英語對話、班刊、教師講壇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比較高,但是存在課程資源準備不足,對身邊的校本資源、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不夠深的現象,不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綜合實踐方面:學生喜歡綜合實踐課,但不知道如何去參與。只有少部分學生參與活動,還是學校綜合實踐課程少,教師缺少實踐意識,不能把綜合實踐和各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

  七、實施建議:

  我們課題小組針對農村小學生存在的問題和現象,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進行研究。

  (一)、開發和利用校本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挖身邊的學校文化進行校本課程研究。

  (二)、利用網路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三)、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學習

  (四)、改變學校課程結構,從興趣入手創新學生學習方式。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3

  一.農村小學基礎設施有所欠缺

  在經濟發展飛速的今天,農村的經濟也在迅速的騰飛,但是在農村對小學教育的投資並不象城市一樣。在調查的學校中發現,在農村中小學的基礎設施並不是很完備,尤其是在體音美和計算機教育設施上,教育設施不完備,甚至根本沒有。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滿意嗎?

  滿意40.5%

  較滿意45.5%

  不滿意14%

  學校的基礎設施是否夠用?

  夠用48%

  基本夠用50%

  不夠用2%

  學校是否有多媒體教學設施?

  有30%

  沒有70%

  ------

  體音美教學裝置是否夠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無7%

  農村小學教育基礎設施的落後歸納分析以下幾點原因。

  1.當地經濟的發展決定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農村經濟也在迅速發展。但是,農村由於歷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環境的因素,也導致農村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總會慢於城市的發展。所以當地政府的收入始終處於平均水平狀態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會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況下,政府在對教育的分配和投資上顯然低於城市,所以當地的經濟發展決定當地政府對教育的投資。

  2.市政府的教育投資傾向於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資,大部分被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礎較好的城市學校,尤其是其中的重點中小學。因此,必須逐步取消城鄉分割的教育投入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加大對縣級、尤其是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

  3.小學學校的收入來源少

  國家對中小學進行改革後,“一費制”的實施,避免了學校的亂收費情況,減輕了家庭的負擔,但是學校的收入也相對減少。在學校有限的收入中,用於大額教學設施的建設就會減少,或者是根本不會用於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造成學校發展的滯後,從而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二.農村小學師資力量的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教師甚至一人帶幾門課,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調查情況如下表:

  調查結果 調查問題

  結果百分比

  你的認課教師是否大學畢業?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歡老師的課嗎?

  很喜歡49.5%

  一般48.5%

  不喜歡1%

  你的老師負責任嗎?

  負責任45.5%

  一般38%

  不負責任16.5%

  你們老師是一個人帶多門課嗎?

  基本上是15%

  個別70%

  一人一門課25%

  1.工資待遇不高,難留人才

  在實踐過程中,經過走訪我們發現,在農村小學中,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有合同編制的教師在農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著沒有編制的民辦教師。對教師待遇的不公平,造成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到農村落腳或者人才外流。

  2.環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農村地理位置偏僻,衛生條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觀原因,對一些知識層次相對比較高的人來說不是理想的生存環境。在教師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學畢業或者是在外地上過學,在以前的生存環境的影響下,地理位置、交通、衛生等社會環境是自己選擇生活的一個重要參考和標準。在他們的思想中在農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個過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腳點。所以,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到農村工作,也有一些優秀的教師外流或轉業。

  3.發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趨向性

  很多人畢業後邊願意到農村工作,不僅因為農村的各方面環境的問題,還有以後的發展問題。農村的社會活動和空間比較狹隘,相對城市來說發展空間狹隘發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師這個行業不僅工資和福利待遇好、社會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較好,並且有更多的擇業空間和機會。所以,大部分畢業生畢業後願意選擇城市,造成農村教師缺乏,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4

  一、調查研究物件、內容和方法:

  調查物件:Xx縣Xx中心小學學生(22名五年級學生,16名六年級學生)

  調查內容和方法:

  調查研究內容主要是農村英語教學現狀和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

  方法:發放調查表,與學生對話。

  二.調查結果

  該地區位西安市Xx縣Xx,地理位置離縣城較遠,按規定學校必須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英語教學,但學校的專業英語教師只有一人,學校沒有語音等教學裝置。在參與調查的28人當中,對於如何解決英語學習上的困難,75%的同學認為請教老師;對於利用網路解決英語學習困難的問題和英語互動教學,沒有同學知道這回事;大約90%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師資和英語學習氛圍很差。調查中發現90%的同學沒聽說過什麼是“英語角”這樣的活動。

  三、調查情況

  在本次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農村小學英語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有以下幾個較為突出問題:

  問題之一:縱觀我鎮六所小學, 這些小學中均開設了英語課程。英語課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小學英語課程。就我校來說整個學校只有三名固定英語教師,每週只有兩節英語課。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校根本不學英語,小學英語課課時及教師配備是學生學習英語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生進入初中後,由於對英語學習的要求有所提高,學習英語對他們來說是一大難題,因為沒有興趣或著第二興趣培養還沒完成,在單詞,背誦,句型理解和語法等問題前無法招架,開始放棄對英語的學習。

  問題之二:對於日常用語,模仿對話錄音部分,學生掌握較牢固。但由於學生自己沒有磁帶,課後不能進行聽力複習,不熟悉原音發音,因此有些學校出現教師教讀、領讀、朗讀的現象,完全替代了原聲磁帶的作用。這樣下去,不利於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更不利於學生以後的英語學習活動。

  四、解決方案

  1、 組織辦英語手抄報

  以小組為單位辦月報,以班級為單位辦週報,在各班選拔優秀小編輯辦校報。

  2、 組織辦英語板報

  要求板報資訊量大,更精煉,易於讀者接受與喜愛,並且制定固定的更新週期和輪流出版制度。

  3、 學習英文歌曲

  利用晨會課、校園廣播站定期、定時播放英語歌曲,讓學生逐漸得到美的旋律及西方國家文化知識及社會風情的薰陶。

  4、英語興趣活動

  (1)英語競賽

  英語競賽的專案有很多,如知識搶答、聽力測試、筆試等等,透過豐富多彩、緊張激烈的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2)英語遊戲

  英語遊戲活動形式多,也便於開展及學生的廣泛參與,深受學生的喜愛。應加大在這一方面的組織力度、深度與強度。

  (3)英語興趣小組

  組織各班英語愛好者組成英語興趣小組,利用業餘時間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面,提供英語實踐與交流的時間與空間與機會。

  (4)英語角

  在校園中營造一個英語天地,師生之間自由自在暢所欲言,就英語學習的各方面進行交流與分享。同時,吸引更多同學參與進來,進行語言交流。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5

  目前, 我們小課題組在開展實驗教學、研究利用新的教學法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開展了配合教學的各項活動,對學生問卷調查就是其中一項活動。我們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精心設計了調查問卷。共發放小學六年級問卷30份和七年級問卷100份,共收回一百三十份有效卷,我們就問卷進行了統計,同時課題組成員還對問卷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了一些現象現象及問題,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看法及解決的方法。

  調查表明:

  六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61%的學生對英語有點興趣。只有49%的學生參加過英語筆試,另有51%的學生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考試。這種教學過程還會造成學生不會聽課的後果。即學生上課不用動腦筋思考,只需跟著老師簡單地重複。

  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

  進入初中後,新課程標準要求陡然增高,教師教學質量壓力大。由於考試機制和形式、內容的束縛和影響,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往往側重於把英語知識教給學生,多采取高強度的筆頭訓練,學生在小學時培養起的英語學習興趣受到壓制。相當部分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挫。調查顯示:進入初中七年級第一學期的後半學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有30%的學生對英語基本或者不感興趣。75%的學生學習英語不是來源於自己的主動性,而是家長、學校要求學,必須學。另外,小學生和七年級學生都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74%的學生有偶爾預習的習慣,另有55%的學生偶爾課後複習。

  小結:

  透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小學六年級就對英語沒有濃厚的興趣。到了中學,起初,由於中學階段的新鮮生活,學生英語興趣增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考試知識難度的增加,漸減就對英語失去了興趣。這種興趣隨著年級的增長和學習內容難度的加大,兩極分化現象日益明顯和嚴重。到了八年級下學期有一半學生就不學英語。因此,興趣成為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

  我們還發現,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七年級,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要求有了很大的改變。隨著學習環境的改變,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負擔的加重,對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會產生較大的波動,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和不穩定性,從而出現了差異。作為中學教師不能用中學生的要求和方法來要求這些學生,更不能用單純的知識訓練方法來對待這些剛進入中學校門的學生,應該適當瞭解他們小學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靈活施教。教學方法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有趣生動的教學方法。同時還可藉助圖片、卡片、錄影、多媒體等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必須使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英語,這樣,才能真正完成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

  【內容導航】第1頁:農村小學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現狀調查報告第2頁: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這是一份關於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調查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改進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做好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希望你能積極支援。請你認真閱讀此問卷,按照你的真實情況選擇,將選項填在括號裡,各題均只能選擇一個選項。

  謝謝你的幫助!

  ( )1. 你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A. 我喜歡英語 B. 我要出國留學

  C. 父母說英語很重要 D. 學校有這門課程,要考試

  ( )2. 你的英語老師上英語課時用英語講課還是用漢語講課?

  A. 幾乎全部講英語 . B. 大部分時間講漢語

  C. 大部分時間講英語 D. 幾乎全部用漢語

  ( )3. 你喜歡用英語做遊戲嗎?

  A.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不喜歡 D. 非常討厭

  ( )4. 你和小夥伴玩耍時用英語交流嗎?

  A. 經常 B. 偶爾 C. 很少 D. 從不( )

  ( )5. 你會背英語課本上的小歌謠嗎?

  A. 全部會背 B. 會背很多 C. 只會幾個 D. 基本不會背

  ( )6. 你會唱英語課本上的英語歌曲嗎?

  A. 全部會唱 B. 絕大多數會唱 C. 會唱幾首 D. 基本不會唱

  ( )7. 你喜歡聽英語故事嗎?

  A. 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不喜歡 D. 非常討厭

  ( )8. 對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你會:

  A. 搶在其他同學前面回答 B. 思考好了之後舉手回答

  C. 老師不點名,一般不回答 D. 擔心同學嘲笑我的英語,一般不敢回答

  ( )9. 你遇到英語問題時,你一般:

  A. 請教老師或同學 B. 自己獨立思考解決

  C. 很想問老師或同學,但是不敢 D. 不管它,以後會解決的

  ( )10. 你在課堂上能和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嗎?

  A. 絕對不能 B.一般不能 C. 一般能夠 D. 完全能夠

  ( )11. 你會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嗎?

  A. 不知道怎麼制訂 B.很少制訂

  C. 經常制訂計劃 D. 完全能夠

  ( )12. 你能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與你平常的生活聯絡起來嗎?

  A.一般不能 B. 一般能夠 C。完全能夠 D. 從不

  ( )13. 你閱讀過課本外的英語故事或看過其他英語課外讀物嗎?

  A. 經常 B. 偶爾 C. 很少 D. 從不

  ( )14. 假如你的英語老師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師,你會怎麼稱呼她?

  A. Teacher Wang B. Wang Teacher C. Miss Wang D. Mr Wang

  ( )15. 英語課上,你的老師說你: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會對她說:

  A. Really? B. I’m very happy.

  C. Thank you! D.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16. Halloween 是西方一個重要的節日,每年的________,人們慶祝它。

  A. 12月25日 B.10月31日C. 2月14日 D. 7月4日

  ( )17. 下列選項中哪一個是慶祝感恩節的主要食物?

  A. Coloured eggs (彩蛋) B. French fries (炸薯條)

  C. Pumpkin pie(南瓜餅) D. beef and mutton (牛、羊肉)

  ( )18是哪一個國家的國旗?

  A. 加拿大 B. 美國 C. 英國 D. 澳大利亞

  ( )19上圖是哪一個國家的重要標誌物?

  A. 加拿大 B. 美國 C. 英國 D. 澳大利亞

  ( )20你特別渴望上中學接受更多的英語學習嗎?

  A. 非常渴望 B. 無所謂 C. 走著看 D.想放棄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6

  一、調查目的:

  瞭解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現狀。

  二、 調查方法及時間: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抽樣調查。調查時間是20xx年7月。

  三、調查物件及範圍:

  我校四.五.六年級學生,收回有效問卷30份。

  四、調查情況:

  問卷共設定了十五個問題,從調查可以看出:

  1、從問題2.3看出,80%的學生對數學興趣很高,80%學生偶爾有自主學習的習慣。

  2、從問題4看出,55%的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有主動預習的習慣,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是很理想。

  3、從問題5可以看出,30%的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能自發地對所要學的內容思考並提出問題,70%的學生偶爾能提出問題。 由此可見自主思考學習的同學很少。

  4、 從問題6可以看出,20%的學生預習方法是弄懂新知,劃出不懂得問題,70%的學生是掌握有關的知識,10%的學生知識看一看書。

  5、從問題8和9可以看出,80%的學生在學完新知識後習慣性的總結,有80%學生在上課時習慣於記錄筆記。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6、從問題10可以看出,60%能積極主動地找同學、老師加以解決。40%的學生是有時候能。遇到不懂得知識能主動詢問老師及同學,給人的感覺是學生多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習要靠自己認真思考,多動腦筋,積極嘗試,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7、從問題11可以看出,有70%的學生對完成數學作業積極性很高,一般佔30%。

  8、從問題13可以看出,有70%的家庭作業都是在完成任務草草了事,自覺完成作業的只佔30%,由此可見學生的自覺學習很不理想。

  9、從問題14可以看出,極少的一部分學生都能掌握一些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大部分同學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依靠於老師的講授。

  調查結論

  從問卷可以看出透過調查認識到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還需進一步培養,要充分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的讓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研究,循序漸進地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7

  一、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家長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程度,同時也為了瞭解家長對學校發展的期望,以便及時掌握廣大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看法與建議,從而更好地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XX年6月末我校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全校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65份。調查問題的設定主要包括對孩子的在校表現、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校的管理、對學校的教育質量、對教師的評價。調查物件為我校在校學生家長,被調查的學生家長對此調查給予了較大的重視和支援,收回調查問卷989份(部分家長因工作衝突未參加校園開放日活動),較好地實現了此次調查的目的。

  二、調查結果

  透過對回收的 989份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如實地掌握了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看法和建議。調查顯示學生家長對我校的總體滿意度普遍較高,具體評價情況如下表:

  序 號調查內容“比較滿意”及“滿意”以上人數所佔比例

  1對孩子的表現83784.6%

  2對孩子的學習成績79680.5%

  3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96297.3%

  4對學校的管理88589.5%

  5對學校的教育質量93594.5%

  6對教師的工作97298.3%

  現對調查統計結果並結合我校實際工作作簡要分析:

  (一)對孩子的表現比較滿意,認可學校管理

  透過此次調查,“對孩子的表現”比較滿意和滿意的調查問卷共有837份,佔84.6%.學校各項活動的開展和教育教學的嚴格管理促使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我校地處開發區,生源大多數為農村小孩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很多孩子平時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主要教育來自學校教師。家長把教育孩子的更多期望放在了學校和老師身上。學校從實際出發,在辦學的起始階段一直以“規範”為抓手,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養成教育措施,透過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堅持在活動育人,使廣大學生養成了良好了的行為習慣。為此,廣大家長對學校的教育工作、學校的管理工作表示肯定。

  (二)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滿意,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達到預期期望值

  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廣泛的認可。有796位佔80.5% 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滿意或滿意。我校生源大多數為農村小孩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很多學生原來就讀於村小或外來民工子弟學校,成績等各方面都表現得不夠理想。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我校就讀,經過幾年的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穩步中提高,家長對此比較滿意。但也不排除個別學生學習習慣等仍舊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家長不夠重視,家庭因素的影響,新近轉學來的基礎差,或者是身體缺陷導致。所以,我們廣大教師更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將目光更多地關注於後進學生的發展。

  (三)對教師工作評價甚高

  調查顯示,有 972位佔 98.3% 的家長對學校教師的工作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普遍認為廣大教師工作認真、對學生負責。認為我校的師德師風良好,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教師的責任心強。學校提出的“做老師就做好老師”的理念留給廣大家長很深的印象。

  總的來看,透過我校幾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與發展,學校整體實力不斷提高。從學校在公眾中的形象到學校的內外管理,從學風到校風,從育人環境到社會評價逐年攀升。正朝著品牌學校的目標不斷邁進。

  三、家長對我校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此次調查不僅是為了掌握對學校的評價的第一手資料,更重要的是透過此次調查也建立了家長與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樑。透過調查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寶貴意見。綜合來說,家長們認為我校正處在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的過渡階段,在重視教學質量的同時,更要思考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的發展;更要重視學校走內涵發展的路線,打造品牌學校。以下是家長提出的主要意見與建議:

  1.教學方面:要加強教學與研究的結合,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自學能力和知識運用於生活能力的培養。

  2.特長培養方面:希望學校能多開展一些課外興趣活動,鍛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溝通能力。

  3.家校多聯絡:因為校園安全問題,現在家長只能在校園開放日的時候進入校園,一學期聯絡一兩次覺得太少,對孩子在校表現瞭解得不多。學校今後要充分發揮家訪、家校路路通等溝通交流方式,和家長取得儘量多的聯絡,使家長更放心。

  綜上所述,此次調查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大力支援。顯示了學生家長對我校工作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在肯定我們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為我們學校的發展提出了諸多問題與寶貴建議。家長的認可,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激發了我們打造品牌學校的信心和決心。“沉穩邁進每一步,靈動發展每一天。”學校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努力加快發展,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爭取儘快實現“建一流品牌、辦特色學校”的近期辦學目標,在此基礎上為實現“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學校”的中長期辦學目標而不懈奮鬥,給家長和社會一個滿意的答覆。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8

  按照《關於開展**活動的通知》,我採取個別走訪、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細緻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各小學課程開設齊全,執行從簡。

  各學校雖然都能按照國際教育部及省、市、區級要求開齊,開足科目,但是能夠真正貫徹落實的除語數英以外的課程微乎其微。體育、音樂、美術、科學、資訊科技、綜合實踐、班會等等,很多課程既缺乏專職的教師也沒有專門的教室,沒有落到實處的必要條件。如資訊科技,各學校微機室的電腦早已廢棄、淘汰,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微機室,怎樣將資訊科技課上好?科學課,雖然有些學校實驗室的裝置異常齊全,但是根本沒有能夠領著孩子們去做實驗的老師,每一次科學課都在教室進行,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們的科學素養能夠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樂、美術既無專職教師也無獨立的教室,樂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會被長期束之高閣。

  二、學校道德教育虛浮,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輕視道德教育。

  各學校的德育時間僅停留在週一升旗儀式、思想品德課及班會課中,還常常要除去被代課教師佔用的課時,而且即使是上課,也僅停留在說教、灌輸層面。沒有學生自己的活動,沒有道德教育的陣地,沒有保證活動開展的必要措施。學校、班級幾乎不組織德育活動,更談不上持課內外結合,形式要靈活多樣。這種缺乏體驗,閉門造車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三、撤點並校,安全隱患增多。

  學生上放學路途遙遠,學校沒有校車,很多小學生因無人接送,自己騎腳踏車上學;更有甚者,路上攔車上學;還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負責接送,這部分人群的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另外,上放學期間道路擁堵,汽車、電動車、腳踏車,老人、年輕人、小學生瞬間擠滿街道,同樣存在安全隱患。

  四、留守子女問題突出。

  農村各小學留守兒童所佔比例逐年攀升。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家長們紛紛出外打工,將孩子留給家中老人照顧。因為觀念和意識的侷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愛心理,另一方面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對於孩子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養著實有限。留守兒童在校打架、上網、違反紀律、不完成作業現象極為普遍。

  五、校長素質堪憂。

  校長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長沒有自己的辦學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鬍子一把抓,漫無目的。如此辦學,貽誤子孫後代。

  六、教師工作缺乏激情。

  這是長久以來的痼疾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農村學校條件艱苦,待遇缺乏優勢,要求不斷提高。長久以來,到相橋的教師有條件的選擇機會進城,沒條件的尋找機會進城,留下來的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七、學校教育與社會脫節。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育人網路的構成僅限於最多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學校教育脫離時代,脫離社會,閉門造車。

  綜上所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橋教育將不僅僅輸在文化課上,學生的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動手及社會實踐能力的缺憾也會日益增多,如不及時改良現狀,相橋將有更多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9

  一、調查背景

  在教學中,我們一線老師會發現,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凡是在課前做好預習的,課堂上就能積極參與、大膽發言;而沒有在課前進行預習的,就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不能產生共鳴,直接影響了學習新課的效率。我們都知道,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有效途徑,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學習就會事變功倍。而且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

  針對以上現狀,我組覺得很有必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進行一番研究。於是,對本校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本校中高年級學生目前的課前預習現狀,尋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進行有效的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調查內容

  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主動性、預習的有效性、預習內容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四、調查物件與方法

  1.調查物件

  本校三、四、五、六年級隨機各抽30名學生。共發出問卷120張,收回有效問卷120張,收回率100%。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五、調查結果分析

  1、你認為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可見,學生們普遍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並且在動機上也認為應該對新課進行提前預習。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於預習的重視度仍然不夠,,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好習慣。

  3、你喜歡預習嗎??

  可見,作為旁觀者,學生認為預習有必要;但作為實施者,在主觀認知上卻不喜歡預習。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為?

  由圖可見,少部分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為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學是為了完成老師或家長的任務,這樣的預習目的不利於預習習慣的養成。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可見,被動預習現狀仍然很嚴重。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主動預習意識強,預習習慣良好。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可見,只有極少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很關心。大部分學生家長完全不關心自己子女的學習,或是將子女完全交與學校和老師。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29.74%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51.46%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18.81%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可見,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提出問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學生預習的內容和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8、預習中你使用過教學參考書籍嗎?

  可見,在課前預習中,學生缺乏獨立性,表現為過多地依賴參考書進行預習。

  9、使用參考書是為了?

  可見:55.73%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為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30.01%的孩子是為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裡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為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動機不利於預習習慣的正確養成。

  10.你認為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可見,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對於課前預習的效果是親身體驗到其價值的。

  11.你認為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

  可見,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為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對於預習內容能正確認識。

  12、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著完成課後問題。由此可見,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六、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存在不少問題:

  1.不重視課前預習

  老師不佈置預習任務,有些學生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進行了預習,但只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屬於被動接受,不是從自身的需要主動進行。學生對課前預習普遍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學生對新課的預習內容側重於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學生預習任務完成後,主動去做課後習題進行檢查的很少。絕大部分學生所採用的方法比較單一。更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發現問題並質疑問難,而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是沒有創新精神的,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在預習,但卻不善於思考,流於表面形式。由於沒有精準的目的性,所以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夠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

  4.不善於內化資料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往往不透過相互間的合作、交流來解決,喜歡藉助於參考資料。參考教輔資料解決相關問題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預習方式,但絕大部分學生照本宣科,不能將 所參考內容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對思維會產生束縛,不利於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成。

  七、調查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情況來看,我覺得應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我們要在思想上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並透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要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動態,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同時,更要讓學生不要依賴教參,要多方位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2.對於預習,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其興趣。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同時,我們對於學生的預習內容要及時評價,注意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等,從而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前預習。

  3.在研究開始階段,我們對於學生預習的內容、預習的步驟要進行適當的指導,要明確預習的要求和目標。此過程的指導要有“扶”有“放”。對於預習內容,我們應讓學生逐步指導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把預習的問題用標誌記下來,透過各種方式尋求解決的渠道;對於預習步驟,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預習時應該以各種方式的讀為基礎,爭取將預習任務在讀中完成。閱讀是理解的“知音”,我們要讓學生讀多讀、有任務的讀。

  4.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中高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預習水平也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因材施教,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5.要有多角度的教育機制。我們應建立全面覆蓋的聯絡網,應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教育的輔助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裡完成的,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的配合監督。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0

  繼我校《少先隊活動研究》(縣“九五”課題)結題,學校被評為“成都市紅領巾示範校”後,我們選擇發《農村小學少先隊陣地建設研究》作為課題研究組和少先隊的工作重點,以期深化德育內容,豐富德育陣地,增強德育功能。

  一、調查內容及目的

  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1、目前我校少先隊陣地建設的種類及形式;2、學生對少先隊陣地建設的認知性、情感性及行為傾向性層面;3、學生行為與陣地建設的關係;4、教師素質與陣地建設的關係等。

  調查目的是為了瞭解並掌握調查的內容,全面分析我校少先隊陣地建設的現狀,為制定二、三階段計劃提供工作依據,從而進一步探索農村小學少先隊陣地建設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模式,促進我校少先隊陣地建設的發展。

  二、調查方法及物件

  根據本課題的性質及研究目的,採用的調查方法主要有:

  1.實際考察

  課題組認真全面地對學校陣地建設情況進行考察,以收集資料,瞭解現狀。

  2.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

  根據少先隊陣地建設情況設計問卷調查表,調查學生對陣地建設的認知性層面,情感性層面及傾向性層面,並進行統計分析,評估。

  3.抽樣實驗與統計分析

  對進行無序抽樣實驗調查學生行為習慣與陣地建設的關係,並進行統計分析評估。

  4.個別調查

  課題組對教師進行“多時段”、“緩節奏”的個別調查研究教師與陣地建設的關係。

  調查物件包括我校師生230人,其中教師30人,佔教師總數的54%,學生160人,佔學生總數的20.5%。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實際考察結果與分析

  經課題組教師認真、全面地對學校陣地建設情況進行考察,並組織師生座談進一步蒐集資料,我校少先隊陣地建設情況如下:

  1.校內少先隊陣地:

  ①美麗的校園環境。學校建立了優美的育人環境,並在美化、綠化、淨化上積極健康地發展。

  ②豐富的文化陣地。學校沒有比較齊全的各學科功能室,實驗室、活動室;建有內容豐富的宣傳櫥窗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板報、牆飾。

  ③多彩的活動陣地。我校先後建立了紅領巾廣播站、紅領巾監督崗、小記者站等十餘個活動陣地。

  2.校外少先隊陣地:

  學校在校外先後建立設立了種、養殖基地、紅領巾示範街、假日溫暖小隊活動基地等,與甘孜羅霍縣上羅珂瑪小學共同建立了“手拉手”活動基地。

  注:我校於XX年5月開展了“讓學校亮起來,學生動起來”的活動。

  調查至此我們認為,我校少先隊陣地資源比較豐富,既有培養學生興趣的陣地,也有鍛鍊學生能力的陣地;既有讓學生參與的顯性陣地,也有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隱性陣地。

  但是我們也發現,我校的陣地全部是由學校建立或帶領教師建立的,缺乏教師指導建立的陣地,更缺乏學生獨立自主建立的陣地,課題組計劃在課題研究的二、三階段研究這個問題。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前一調查表明我校少先隊陣地資源豐富,課題組隨即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表(見附件一),調查100名學生對陣地建設的認知性、情感性、傾向性三個層面,調查結果統計表(見附件二)表明:

  認知性層面 情感性層面 傾向性層面

  從認知性層面和情感性層面的資料可以看出,學生對少先隊的陣地認知程度和情感程度分別達到80.3%和72.7%,特別是喜歡少先隊陣地的佔知道少先隊陣地的同學的比例是90.5%,說明學生對少先隊陣地的情感程度較高,希望參與到這些陣地的活動中來。

  但是,從傾向性層面的資料可以看出,學生參與陣地活動的比例低,只有32.8%,而我們從統計表(附件二)的分類統計中更發現,單項參與面30%以下的就有5項,對學生參與專案的調查表明,56%的學生只參加過去1—2項,37%的學生參加過3—5項,7%的學生參加過6項以上。

  實際調查許多陣地活動,固定由某些學生參加,也就是說我們的陣地資源豐富,一定程度上只是形式、種類的豐富,而不是實際參與的豐富,這有悖於“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需要在今後的研究工作中轉變觀念,改變現狀。

  (三)抽樣實驗與統計分析

  為了瞭解陣地建設與學生行為習慣的關係,我們以學校牆壁上的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的牆飾為測評元素。在四年級的三個班中各隨機抽取20名同學(班上剩餘同學協助老師跟蹤調查),組成對比組,實驗甲組和實驗乙組,對比組的學生不作要求,實驗甲組的學生組織學習牆飾,實驗乙組的教師設計相關教育活動。隨後一週的跟蹤調查結果表明(詳見附件三),三組未遵守檢測專案的學生人次比為47:30:7,約為7:4:1。

  雖然在抽樣實驗調查過程中由於受主試水平的限制和無關顯性隱性因素的干擾,可能會給我們的實驗結果帶來一定的誤差和影響,但實驗結果仍佔很大程度上說明了陣地建設不僅要建立健全,更要充分利用其教育功能開展活動,強化其德育功能。

  (四)教師素質個別調查結果分析

  課題組對教師進行“多時段”、“緩節奏”的個別調查,發現落後的教育觀念和教師傳統的說教模式嚴重影響著少先隊陣地建設的發展。

  具體表現在德育管理上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婆婆嘴”的說教管理方式上,不善於依託現有的陣地建設雛形組織開展豐富的陣地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和鍛鍊學生,更不善於根據德育形勢及學生行為習慣發展規律,建立並指導學生建立各種活動陣地。

  四、對策

  調查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根據調查情況,特提出如下對策:

  1.進一步確立少先隊陣地教育觀念,提高少先隊陣地的德育活動頻率

  少先隊陣地教育是透過陣地培養隊同們熱愛少先隊的思想感情,增強組織觀念的有效途徑,少先隊陣地建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各類陣地建設,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因而,透過以學校環境陣地相關的環保講座,開展“美化教室、校園”的活動,成立“校園環保隊”,培養學生保護良好環境的習慣。透過學生自己參加陣地建設,提高熱愛勞動與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如我校對亂扔紙屑現象,以六二中隊為頭,搞了“垃圾堆裡有文章”的主題活動,對垃圾堆中紙的成分進行了分析,開展了“校園紙屑回收站”的全校性德育活動,深化了活動主題,德育效果明顯。

  2.進一步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德育教師的理論學習,培訓提高德育教師的管理能力,摒棄落後的德育教育觀念,豐富德育教育模式。引導德育教師利用少先隊陣地組織開展活動,提高德育實效。建立以中隊為單位的陣地建設小組,以在顧全為領導的陣地建設機構,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陣地建設與陣地活動競賽,讓陣地德育功能進一步深化。學校還可舉辦陣地建設與活動同步的藝術節,使少先隊陣地建設不斷創新和向前發展。

  3.進一步加快少先隊陣地建設步伐

  少先隊陣地建設包括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兩在部分。從硬體上說,陣地建設主要是指學校投入的校園環境建設、文化氛圍的載體建設、活動場地的建設。從軟體上說,主要是指陣地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師生在陣地建設方面的觀念、內容、方法、形式等。

  明確陣地建設的重要作用及意義,認識到陣地建設是為了德育活動而存在,有活動有教師有意義的陣地才具有生命力。根據德育形勢及德育教育的需要,我們可以增減德育陣地,轉變少先隊陣地的教育職能,靈活地保持陣地建設的內容與方式的統一。在組織形式上,保證學校全域性安排的情況下,逐漸實現學校建立、教師建立、師生共建、學生自建的過渡。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1

  為了更客觀地瞭解西南地區小學生冬季“缺衣少穿”的現狀,進而使相關公益資助服務更加貼近當地受助者的實際需求,中國青基會發起了關於“雲南省福貢縣農村小學生冬季衣著和鞋履情況”的小型調查,該專案得到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蘇楊研究員的業務指導。

  調查的初衷是反映中國西南省份小學生冬季“缺衣少穿”的客觀現實。因西南省份緯度較低,地理位置接近或穿越北迴歸線,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冬季相對溫度較高,零度以下天氣零星散見。這種總體的氣候狀況容易導致一些人認為,這些地區“缺衣少穿”只是正常現象;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在那些海拔相對較高的山區,氣溫仍然很低,單薄的衣衫和拖鞋並非冬季的正常著裝。帶著這些相互衝突的觀點,我們調查組進入實地展開了調研。

  12 月上旬,調查組赴雲南西北怒江州福貢縣進行了相關調查。該調查目的縣的選擇,由諳熟雲南全境基本情況的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推薦。由於福貢縣可以呈現出西南邊遠貧困地區的一些典型特徵,因而頗具代表性。

  縣情背景介紹

  該縣是少數民族聚集縣。傈僳族(75%) 在境內人口最多,怒族(20%)是世居民族, 漢族是該縣的少數民族。這裡與緬甸接壤,緬甸籍的打工者在怒江全州都頗為常見。

  該縣為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所夾持,居民沿怒江峽谷而居。傳統草編民居多搭建於半山,農業也大都集中在陡峭的大山上,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土地掛在山坡上”。雖然屬於中國南方,但地處山區的福貢縣氣候成垂直分佈。境內河谷區域屬亞熱帶,半山坡屬溫帶,高山屬寒帶。縣內最高點在碧羅雪山上,海拔4300米;最低點是海拔1010米的怒江江面,相對高差超過3000米。

  1、經濟背景

  根據統計年報,怒江州在xx年雲南省共16個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排名中倒數第一;而福貢縣則是倒數第一(怒江州)中的倒數第一:該縣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460 元,在雲南省縣市區排名中為最末一位——第129 位。福貢縣現任縣長曾用“邊區中的邊區,貧困中的貧困,落後中的落後……”來總結福貢縣的縣情。xx年12月初,國務院扶貧辦釋出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xx-20xx 年)》提出,未來十年將對14個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扶貧攻堅主戰場。福貢縣屬於《綱要》所提及的14 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滇西邊境山區。

  與經濟相對睏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物價畸高,與北京等大城市相差無幾。而由交通不便導致的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得部分商品價格甚至還高出北京的同類商品。高物流形成的原因是路網的缺乏,地處峽谷地帶,怒江州府六庫至福貢只有一條主幹道。

  去往福貢的交通情況和所耗時間可以直接體現物流的艱難。六庫在怒江峽谷南端,離六庫最近的機場是南部的保山市或西邊的大理市,到達這兩個城市機場一般需從昆明轉機。自保山市或大理市進入六庫,高速車程三四個小時。而六庫一路向北去往福貢縣,120 公里車程同樣需要三四個小時,而且常伴有堵車。當地官員介紹,越向北海拔越高,地理位置越偏僻,交通運輸成本自然越高,物價也就越高。比如一雙在州府六庫售價約五十元的雜牌皮鞋,到了福貢就會漲價,而再往北邊的貢山縣就會賣到一百元。

  物流成本的昂貴對於此次調查的資料分析尤其重要。

  2、教育背景

  福貢縣對教育極為重視。儘管xx年縣財政收入只有2658萬元,但當年教育投入高達983 萬元。而且,據教育局領導介紹,福貢縣已經達到並超過國家教育改革綱要所提出的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4% 的目標。

  近年來,福貢縣的基礎教育相關投入在持續加強,“兩免一補”全覆蓋,“邊疆補貼”全落實。每個在校小學生每月補貼95元,由學校統籌安排,基本可實現住校學生吃住全安置。在學校裡不僅免除學雜費,作業本、筆等文具也由學校發放,就餐質量也不錯,“零負擔”下的家長如今願意送孩子上學,該縣小學生階段輟學率小於1%。因為家長們多數漢語不通,現在鼓勵孩子“讀了書過得更好”。而鼓勵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也是地方政府的宣傳重點之一,“磨刀不誤砍柴工上完初中再打工”的大標語直接刷在了山體上。

  現在對家長來說,孩子主要的花費就是日常衣物,此行調查的20 位家長每年為孩子的支出從一百元到數百元不等,其中主要的內容就是衣物,部分家庭條件略好或有搭車途徑的學生會從家長那裡拿到交通費。

  調查的物件、內容及方法

  這次調查的物件主要為二年級到六年級的小學生,共計197人,這些學生分佈於6 所學校,其中包括:4 所完小(含1 所中心完小)和2個教學點。雖然學生的穿著情況與年級並無直接相關性,但調查仍然儘量覆蓋了幾乎全部年級,一年級因漢語學習時間短(入學僅3個月)而沒有實施問卷調查。完小和教學點的比例選擇兼顧了總體的學生數和宏觀並校趨勢。

  此外,我們還就相關問題對20 位學生家長以及6 所學校校長做了結構式訪談。

  此次調查的內容主要是福貢縣農村小學生冬季衣著和鞋履情況,此外也涉及一些相關問題。就學生的問卷調查而言,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資訊;第二部分為上學狀況,包括是否住校,上學的交通方式,需要多長時間等問題;第三部分為冬季鞋履情況,包括鞋子的型別,新舊程度,價格以及數量;第四部分為冬季衣著情況,包括冬季穿衣的件數,是否有棉衣,所穿衣服是否能保暖,身上最保暖衣服的價格,以及增添衣服的需求等問題。

  為了跟學生的調查問卷形成對照,我們也對一些家長做了結構式訪談。訪談內容既包括子女的衣著和鞋履狀況,還增加了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對子女的經濟投入狀況。在校長的訪談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的硬體與軟體方面的設施狀況、財政投入狀況、以及對資助的需求情況。

  方法上,我們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在定量研究層面,設計了學生問卷,以及針對學校校長和家長的結構式訪談問卷。考慮到學校地理分佈的特殊性和調查團隊人力上的限制,抽樣上我們放棄了機率抽樣而採取了立意抽樣的方法。

  我們依據學校型別(覆蓋完小和教學點)、地理分佈、交通狀況以及調查人員人數,抽取了6 所農村小學中的197 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定性研究層面,我們具體採用了非結構式訪談和民族誌的方法。一方面,我們對典型學校及5個左右的典型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另一方面,我們圍繞調查主題,在當地市場做了衣服和鞋子價格的調查,並且在村莊中做了很多村民日常生活的參與式觀察。這些定性的調查對於我們的資料分析極為重要。

  調查資料的分析

  1、學生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資訊

  調查樣本中,傈僳族學生佔絕大多數, 而漢族學生最少。其中,92.4% 的學生為傈僳族,5.1% 為怒族,1.0% 為漢族,1.5% 為白族。學生年級分佈於二年級到六年級,平均年齡分佈在9 歲到14 歲(見下表1):

  從表1 的均值上看,二年級學生平均年齡為8.97 歲,說明他們的上學年齡普遍偏晚。從樣本標準差上看,高年級(四、五、六年級)的標準差明顯大於低年級(二、三年級),說明在高年級中,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差異較大。以六年級為例(標準差為1.12),其中,最小的學生11 歲,最大的學生則達到17 歲。資料表明,到了高年級, 有些學生可能因為學習進度跟不上,出現留級現象。

  學生家庭成員數平均為5.4,75.1% 的學生家庭成員數為4~6 個。學生父母的職業狀況以務農為主,佔據92.8%;父母均為公職人員的佔5.6%,只有父親是公職人員的佔1.6%。在父母打工情況的調查中,66.3% 的學生的父母均在家務農,22.3% 的學生的父母中有一個在外打工,11.4% 的學生父母都在外打工。

  2、學生的上學與鞋履狀況

  調查樣本中,住校學生佔57%,全部來自完小,教學點無住校生。住校學生休息時間比較靈活,有的上十天學放三天假,有的放半月假或月假。在上學方式中,走路上學的佔95%,騎腳踏車和坐公交車的各佔2.5%。在上學時長一項中,47%的學生上學時間超過1 個小時,17.1%的學生超過2 小時,13%的學生走路上學超過3 個小時。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計時工具的缺乏和時間概念的缺失,部分被調查小學生對時長缺乏概念。而典型特徵是大大縮短了其走路時間,某班多位學生都自認為走路時長為半小時,而瞭解情況的班主任根據其居住村落判斷為3 小時甚至更長。

  在過冬所穿鞋子型別中,赤腳佔1%,拖鞋佔了27.6%,運動鞋(或其他可保暖鞋類)佔71.4%。在學校型別和鞋履型別上,可以發現:穿拖鞋學生主要集中在教學點。(見表2)

  在鞋履型別與上學時長的關係上,我們也發現:赤腳走路上學的學生,上學所需時間確實相對短些,因為他們來自於教學點,家校距離較近;而穿運動鞋上學的學生,上學時間相對最長,說明家校距離最遠;在上學時長上,性別差異並不明顯(見圖1)。

  圖1:性別、鞋履型別與平均上學時長

  但是,從圖1 來看,即使是教學點,赤腳走路上學平均時約23 分鐘。這在我們看來已不可思議了,但在小孩子那裡還屬能忍的範圍;超過45 分鐘時,他們才選擇穿拖鞋; 對他們來說,超過1 個小時的時候,運動鞋才成為他們的選擇。可見,運動鞋對他們是多麼的珍貴,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學生不輕易穿。在冬季所穿鞋子的新舊程度(以購買時間衡量)一項中,約25.9% 的學生鞋子是最近一個月剛買的,49.7% 的學生買了才半年左右(見圖2)。

  圖2:所穿鞋子的新舊程度

  但是,這絕不表明學生特意追求時尚,經常買新鞋。要理解這一資料,我們必須聯絡到當地市場背景。據此行的市場調查,二三十元的鞋子充斥市場,而這些價低的鞋子並非“物美”。有位班主任老師說,二十元的運動鞋在不總穿的情況下,都未必穿得過一個冬天,還不如十元錢的人拖鞋耐穿。另據云南省青基會理事長沈光鑫介紹,整個雲南省邊遠地區等貧困鄉鎮,都是假貨氾濫。

  也就說,鞋子之所以新,首先是因為鞋子本身質量差;再加之農村學生經常走山路,致使鞋子易磨損,不得不經常重複購買低價低質量的鞋。一位家住鄉鎮的家長在訪談中說,他只給孩子買50 元左右的運動鞋,因為25 元的運動鞋只能穿15 天,而50 元的能堅持5 個月。該學生家長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在鄉鎮集市上買賣貨物,其清晰的數概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些家長的計算中,如果買不起更好的鞋,還不如穿拖鞋。

  在鞋子價格的調查中,59.9% 的學生鞋子價格低於20 塊錢,30.2% 的學生鞋子價格在21-50 元之間,也就是說90.1% 的學生鞋子價格不到50 元。就此,還需要參考當地的物流背景:由於交通不便導致的物流成本增加,使得這裡的物價水平幾乎與北京持平,部分商品價格甚至高於北京的同類商品。調查時某年輕老師腳穿一雙國內二線品牌運動鞋,花200 多元在縣城買的,而同樣品牌、鞋款在大城市的實際購買價格只需150 元。所以,不管真貨、假貨, 這裡的價格都相對較高。近6 成的學生鞋子低於20 塊錢, 可以想象其耐穿性如何。

  在鞋子數量方面,22% 的學生常年只有一雙拖鞋, 67% 的人除了拖鞋,只有一雙其他鞋子可換(通常是運動鞋,當地人叫常通鞋),而這雙鞋子大部分時間不輕易穿著,除非是上體育課,或者走較遠的山路,平常大部分時間還是拖鞋。而這兩部分人佔到了樣本總數的近90%。所以,冬季穿拖鞋的學生真實比例要遠遠大於之前統計的27.6%。

  3、學生衣著狀況及需求

  在冬季所穿衣服件數的調查中,約62% 的學生所穿衣服不超過兩件(見圖3)。在福貢,由於海拔相對較高,溫差大並常有山風,冬天早晚氣溫常低於5 度。對於四處透風,沒有任何供暖裝置的教室和宿舍來說,薄薄的兩件衣服顯然不足以保暖。而且,觀察中可以看出,學生們所穿衣服不僅少,且十分破舊,有的看起來幾個月沒換洗過了。據某教學點點長介紹,有些看上去不太合身的衣服是民政局聯絡捐贈的二手衣物,這裡的學生不挑穿,有衣服遮體就可以湊合過冬。

  圖3:冬季所穿衣服件數

  在是否有棉衣選項中,沒有棉衣的學生佔57.6%,剩下的42.4% 的學生雖然有棉衣,但也顯得十分破舊。在冬天所穿的最好(最保暖的)衣服的價格調查中,價格低於30 元的佔51.3%,30 至50 元之間的佔35.4%。也就說,冬天學生身上所穿的最好衣服的價格低於50 元的佔了86.7%;而價格超過100 元的只佔2.1%。在冬天所穿衣服是否能保暖一項中,61%的學生不能保暖。在進一步問到冬天還需要增添什麼衣服的題目中,12.1% 的學生需要保暖內衣,19.3% 學生需要棉衣,10.7% 的學生需要運動外套,57.9% 的學生以上都需要。

  為了為此次調查留下照片記錄,每到一校我們都從多角度拍攝學生照片。面對鏡頭時學生們有時靦腆有時雀躍,回看自己的照片是最興奮的一刻。不過我們也發現,拍照時很多孩子面對鏡頭微笑前總要習慣性的吸一下鼻子,鏡頭拉近時,會清晰的看到不少學生人中處的清鼻涕痕跡,顯然,早晚的天寒、單薄的衣衫讓部分學生們引致感冒。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大山阻擋日照時間短,該地區冬季大部分時間溫度偏低,最低氣溫甚至低於零度,早上上學路上平均氣溫都不到10度,學生們穿著單薄的衣衫走在山間小路上。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2

  一、調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我們於XX年3月份對我市農村小學開展了調查訪問,關於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調查組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配合。這次調查,採取聽彙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範圍主要在兩所小學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後三次召開座談會。

  二、調查目的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小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調查步驟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座談法和家訪談話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對家長專項調查的要點是:你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都是對的嗎?你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透過回收調查表,研讀家訪、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關於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

  四、調查物件

  1、家長的職業:農民佔57.5%;幹部和工人佔38.8%;個體戶佔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群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築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佔6.3%;中專文化佔12.1%;初中佔66%;小學文化佔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初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佔83.8%;收入較好的只佔2.5%;經濟困難的佔12.5%;特別困難的佔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佔91.2%;再婚的佔2.5%;單親家庭佔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佔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佔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並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佔25%左右。這些並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五、調查結果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農村責任田的承包、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明顯改善,他們有能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又使農村獨生子女劇增,從情感上他們願意為孩子奉獻一切。現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上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於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並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絝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麵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3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與學生學習的需要。而當今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開展?其效果怎樣呢?為此,我在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小學進行了實習教學,並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小學六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所以,閱讀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認真研究閱讀教學,並搞好閱讀教學。

  (二)閱讀教學的現狀

  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普遍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閱讀教學的認識方面也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閱讀教學沒什麼好的方法,帶領和要求學生讀書就是了,學生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實際上,在讀的方法和讀的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應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指導,不然學生亂“吃”一通吃壞了肚子那就麻煩了。

  我對平安縣平安鎮東村小學三至六年的學生在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材料、閱讀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掌握了一些資料,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閱讀興趣不高。多數同學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看的同學也相當馬虎,做摘記的同學很少。另外,從同學們的閱讀時間上反映出,同學們平時上課期間的閱讀較少。說明同學們學習負擔過重,這也應該是同學們不很喜歡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學們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閱讀物件單一。學生大多喜歡故事書,對其它的書涉獵很少,如文學書籍、科技書記和生活書籍等。雖然,這不能說不好,但我想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積極的引導,把更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書籍推薦給學生,讓他們在健康書籍的海洋裡健康成長。

  據瞭解,小學生大多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都不熟悉,文學積累薄弱,他們對文學作品故事的瞭解,大多都是從電視劇中得知的,如,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第三,閱讀數量不夠。從該校的情況來看,進行了課外閱讀的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學生沒有很感興趣的課外書,這與本地區的經濟環境,語文教師重視程度有很大關係。二是和現在的考試製度關係密切,個別教師一味追求考試成績,這也直接的'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時間,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健康成長。

  第四,閱讀環境較差。學校與家庭,教師和家長共同構成了學生的閱讀環境。家長文化素養高,愛看書讀報,對學生能起到積極而良好的影響。所以,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壞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文化素養很有關係。在家庭環境中,家庭文化氛圍濃,書籍報刊豐富,那麼學生有書可讀,其課外閱讀狀況就好,反之,則無書報可看,課外閱讀只是紙上談兵。另外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愛讀書看報,對孩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影響力是很大的,反之,學生家長文化素養低,愛好庸俗,不讀書不看報,沉醉與打牌酗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閱讀教學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變閱讀觀念

  在對待閱讀的問題上,有的領導和老師認為,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會耽誤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和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我認為,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要真正搞好學生的閱讀學習和教師的閱讀教學,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閱讀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對待閱讀教學 。

  (二)創造閱讀條件

  要搞好閱讀教學,必須具備必要的閱讀條件,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必要的閱讀條件,如安排好閱讀所必須的時間,指導好閱讀的方法和閱讀書籍的購買等。沒有必要的閱讀時間,沒有適當的閱讀方法和必要的閱讀材料,那閱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對於閱讀材料的準備,可以讓大家捐一點組成班級圖書角,自己買一點互相交流著閱讀,去學校圖書室借書閱讀等。另外,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作為學生的家長還應給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帶頭進行廣泛的閱讀,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以便與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開展閱讀活動

  學校在開展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閱讀學習和閱讀教學的效益,還應積極開展各種語文閱讀活動和閱讀競賽等,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如講故事、自辦手抄報、寫讀書筆記等比賽活動。除此以外,班級語文教師也應在班級內儘可能多地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閱讀成果展示等閱讀活動。

  (四)課內外閱讀結合

  閱讀,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它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搞好課內的閱讀教學,指導好學生對課內經典課文的閱讀學習,又要搞好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如書籍和學習方法的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等。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一個有益的補充。

  為了更好地搞好我們的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更好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語文教師應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搞好語文閱讀學習和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職責,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它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4

  一、調查原因及目的: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內容,在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語文學習的內容與形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並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透過課外閱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文學習水平的目的。

  我於20xx年5月,對我所在的白壩鄉中心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狀況進行了調查。透過走訪、與師生交流、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力求探索出有效的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調查目標

  1、學生現在的課外閱讀書量以及課外閱讀常識的情況;

  2、師生對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認識;

  3、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4、語文課外閱讀的作用。

  (二) 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學生所閱讀的課

  外書籍以及讀後所受到的啟發和閱讀評價等。問卷調查在我校四五年級中進行,共發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12份,有效率達84.8%。

  2、調查詢問

  主要針對三至六年級的部分學生進行了交談詢問,一是問學生,二是問家長,三是問老師。

  三、調查結果分析

  透過問卷調查和走訪詢問了解到:多數學生想讀書、愛讀書,但讀不到書,學生的讀書興趣有是有,但不濃厚,且閱讀方法單一,課外閱讀缺乏目的性,多數只是覺得內容很吸引人,但缺少對主題的深入理解和寫作方法的學習與借鑑。少部分同學有課外閱讀的條件,但缺少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不是很強,也有一部分同學透過課外閱讀受益匪淺,這些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課外閱讀教學發展的不均衡性

  透過調查我們發現,農村教師教育教學理念還有待於進一步轉變,多數老師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認為只要學生考好才是唯一目的,課堂教學多數是滿堂灌,再加上我校處於山後,教師的教學任務重,工作量大,根本沒有專門拿上課時間來給學生閱讀,也沒有精力來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不少學生無書可讀,也沒有時間讀書。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動性較差,有些同學也是隻憑一時興趣,閱讀時也只是注重內容和情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借鑑,學生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發展很不平衡。

  (二)客觀條件的限制和束縛。

  調查中發現,其實不少學生還是想讀書,但受到多方面客觀條件的制約,造成了學生難讀書,無書可讀,一是由於白壩鄉處於大竹縣邊遠地區,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家長的意識淡薄,農村家庭沒有錢也不願出錢給學生買課外書,從而導致學生閱讀量相對不足,學生的閱讀面較窄。二是學校雖然也有圖書室,但由於管理制度不健全,學生主動來借書的少之又少。三是由於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四、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展課外閱讀實踐的指導中,我們應首先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那麼怎樣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呢?首先是充分發揮圖書室的功用,提高圖書室的利用率。目前,我校在上級的關心下,已投入了四十多萬元,專門用於學校圖書室的建設。其次是設立班級圖書角。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學生買不起書,要買也只是買些作文書,有些學生覺得借書難。針對此情況,我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書拿出來放到圖書角,同學之間互相輪流閱讀,實現圖書資源共享。三是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做好動員工作。學生的課外閱讀多在家裡進行。因此,開展課外閱讀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援與配合。在開展課外閱讀前,老

  師透過家訪,家長會協商,讓家長捨得花錢買書給孩子,捨得花時間讓孩子參與課外閱讀實踐,共同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二)、激發濃厚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主動、自覺地閱讀課外書籍,在閱讀中品嚐讀書的樂趣,明白讀書的意義,真正發揮課外閱讀的效用。

  ⒈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小學生正處在純真的年代,讀什麼樣的書和怎樣讀書,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根據小學生的閱讀現狀調查分析表明,大多數學生喜歡閱讀教輔類書或故事類讀物,閱讀面不夠廣泛。因此我鼓勵學生博覽群書,廣泛閱讀,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一是結合教材內容,推薦讀物。將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如學習了小學五年級第七單元22課人物描寫一組後,立即向學生推薦《小兵張嘎》《范進中舉》《紅樓夢》等書籍,還有小學六年級中選自四大名著的課文,引導學生閱讀四大名著。二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推薦讀物。有些學生喜歡故事性強的書籍,就可以給他推薦一些小說或故事書。有些學生喜歡科幻,就給他推薦《哈利波特》等科幻類書籍,有些注重知識性的讀物,就給他推薦《十萬個為什麼》等知識性較強的書籍。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活動,我們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以活動促閱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閱讀,

  提高閱讀能力,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如開展故事會,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一系列的讀書競賽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舞臺,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閱讀成果,提高他們閱讀興趣。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自覺地參與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在閱讀中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去獲取。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中,我打算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閱讀習慣:一是合理安排課外閱讀時間,養成每天堅持讀書的習慣,要求做到持之以恆;二是善於運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的習慣,同時要有好問的精神;三是堅持做讀書筆記。

  (四)、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基礎保障。我主要培養學生以下方法:一是閱讀方式多樣化,如默讀、朗讀、湧讀、精讀、略讀等。要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閱讀方法;二是邊讀邊思;三是合作中閱讀,閱讀後要與別人交流討論;四是有選擇地閱讀,要自覺抵制那些低階趣味,庸俗的對身心健康不利的讀物;五是在實踐中閱讀,把從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學習生活中,如在作文、學校黑板報、文藝活動等,不斷提高閱讀質量。

  五、幾點建議

  1、要創造性的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教師要“善於準確把握兒童的閱讀期待啟用他們的已有經驗,及時滿足他們的表現衝動,因勢利導,讓他們盡情地將自己的閱讀感感受表露、溝通、碰撞,從而體驗到語語言的張力、閱讀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感受課外閱讀的樂趣,增長語文知識,提提高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全面提升語文素質。

  2、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要把握“適度原則”,謹防因為課外閱讀,人為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尤其是讀書筆記的書寫,要“輕形式,重實效”。學生可寫、可摘、可畫、可剪、可貼,千萬不可因為“強調寫”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最佳化自身素質,提高指導能力。課外閱讀課程否發揮最大成效關鍵在於教師。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大量閱讀泛涉獵,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如此,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啟用生閱讀的“內部動機”,實現課外閱讀教學的“雙贏之,經過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我發現閱讀面窄識儲備少是影響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量、語文能發展很不平衡。我認為課外閱讀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的確立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智慧的碧波,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讓書香伴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15

  關於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課外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一、二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 三、四年級階段的要求是“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 五、六年級階段要求學生能“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閱讀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課標》在“教學建議”中還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然而,由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涉及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的問題也很多,距離《課標》的要求還很遠。尤其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更突出,為了更好的瞭解農村陔子的閱讀情況,我對本校中高年級隨機選取100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

  一是瞭解我校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二是透過調查,瞭解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以利於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我校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透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

  1、學生課外閱讀量少。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讀過的課外書很少,其中沒有讀過課外書的佔27%,讀過2—5本的佔68.3%,讀過10本的佔4.7%。

  2、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能力低下。透過調查發現,喜歡課外閱讀的佔23%,絕大多數學生讀課外書只看情節,走馬觀花,能夠“查典或問別人弄清意思”的佔10%,“作讀書筆記”的佔5%。

  3、學生課外閱讀資源貧乏。調查發現,部分有閱讀的興趣的同學家中藏書5本以上的佔10%,2本以上佔53%,沒有藏書的佔37%。有44%的同學父母認為課外閱讀用處不大。

  (二)出現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

  一直以來,“課外書”被認為是“閒書”,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多大作用,沒有閱讀的興趣。同時,學生的課外閱讀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漠然視之,讀也是放任自流,使得學生不會讀。久而久之,學生對閱讀漸漸失去了興趣,更談不上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2、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來源匱乏。首先是學校藏書數量少,內容陳舊,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未向學生開放,學生想讀書卻無處借閱.其次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圖書,學生放學回家想看書卻無書可看,再加上有好多家長認為課外書是“閒書”。

  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各級學校教師不能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條件和機會,一味地應付抽考、會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語文和數學兩科的課業學習上,課外作業擠佔了學生的課餘時間,就連節假日也要對付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想讀書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同時,許多家長也認為讀課外書籍影響學習,因此,不讓學生看課外書,一旦發現,輕則沒收,重則毀掉,學生在家裡想看書也不敢看。

  四、調查總結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可能改變的辦法有以下幾點:

  1、培養興趣:不同的學生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所以教師不僅要熟知圖書的內容,更要加深自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圖書時才能遊刃有餘。在國外,如果孩子不喜歡閱讀,人們不會認為是孩子的問題,而把原因歸結為家長和老師沒有為他創設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沒有發現他喜歡和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那我們,要使學生的閱讀成為“悅讀”,該怎麼做呢?有愛看書的父母,才有愛看書的孩子。”家長讀書、看報、上網無疑是孩子無聲的榜樣,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更愛看書,寫作能力也強。如果家庭中缺乏讀書的氛圍,怎麼指望孩子喜歡看書呢?這種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家長自己放棄學習的情形目前在我校一些家庭中並不鮮見。

  2、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基礎教育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辦學條件,為農村中小學配套足量的圖書,建好圖書室、閱覽室,使學生有足夠的課外閱讀資源.

  3、各級學校領導、教師應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形勢,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這些都有賴於學生的課外閱讀,因為課內學習畢竟是有限的。

  4、科任教師要重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首先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有閱讀的內部動力。其次要進行閱讀指導。一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係;二要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三要讓學生每天花一定時間讀書,養成習慣;四要做好讀書筆記;五要定期舉行讀書會,讓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5、學校應積極與家長聯手,從改善家庭環境、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入手,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氣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例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的閱讀現狀,同時瞭解孩子在家中的閱讀情況。教師也應經常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家訪,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學生在家中的學習生活和課外閱讀等情況,教師與家長應該多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