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範文(通用13篇)

關於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範文(通用13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1

  商貿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體現了我國城市現代化的水平,同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視窗。商貿服務業是我市經濟結構最佳化的主導產業,也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隨著義烏經濟逐漸融入國際化浪潮,義烏商貿服務業正進入一個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的重要發展機遇期,進一步提升商貿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勢在必行。

  一、我市商貿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我市商貿服務業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和最佳化。XX年,全市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億元,同比增長18.3%,創近幾年來新高,在全省經濟強縣中增速和總額分別位居前列。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我市以中國小商品城為龍頭的商貿業持續繁榮的背景下,除市場外的其他商貿服務業發展則相對落後,與其它相關行業相比,明顯不協調,與進入小康社會追求高質量、時尚生活的居民需求明顯不適應。主要體現為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商貿設施明顯滯後;結構層次尚欠合理,特色商貿明顯短腿;現有企業規模不大,商貿品牌明顯短缺。

  二、我市商貿服務業的發展潛力

  義烏城市性質和發展目標決定了我市必須具有較為發達的商貿服務業。“國際性商貿城市”戰略的實施,為商貿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城市經濟、城市自身的特點蘊含了有利於商貿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

  1、宏觀經濟環境有利於我市商貿服務業加快發展。隨著服務業對我市經濟社會貢獻日益加大,政府越來越重視商貿產業的發展,把商貿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加以大力扶持。我市今年出臺了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批准了城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為商貿服務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商貿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一個城市的商業發展程度與其城市規模是緊密相關的。我市已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的總體目標,城市化程序正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已達到了60%以上,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7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一大批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建成。城市的集聚、輻射、帶動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形成了對服務行業強大的規模需求。

  3、居民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升級為商貿服務業發展奠定了一個更為堅實的需求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增加服務性支出將是居民消費支出的重點,服務含量高的消費需求將成為新的熱點。特別是一些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務產品,在較高收入水平時才能形成大規模消費。

  4、資本投入足以保障商貿服務業的發展。民間資本雄厚的資金實力加上我市悠久的經商傳統、濃厚的商業氛圍,為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外資的強力注入給服務業帶來新的活力。以商貿業為主體的服務業將繼續成為下一輪發展方向和新的投資機會,預計將有更多的人投資、從事商貿業。

  5、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力帶動和支撐了商貿服務業發展。旅遊、會展業的發展對商貿服務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也產生了更多的關聯效益,旅遊、交通、賓館、百貨、餐飲等服務行業的經濟效益將得到大幅提升。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2

  目前××區家庭裝修材料、家居用品等建材家居商品經營商戶主要分佈六大片區:

  1、人民路的建材商業街

  2、以中山東路及中山西路為中心的建材商業街

  3、香江家居建材大市場

  4、天一園家居廣場

  5、凱震建材大市場

  6、四方園建材家居廣場

  各片區分佈狀況及商業特徵:

  1、人民路片區

  a.人民路經營戶沿街分佈,店面較小,均在15m2左右,主要經營瓷磚、地板、門類、潔具等

  b.該片區已有二十來年經營歷史了,在消費者中印象較深,但因店面較小、檔次較低、商業形象差,已形成不了市場效應。

  2、中山東路及西路片區

  a.該區商戶沿街分佈,由經營戶自發性組合。中山東路20xx年初始經營,由於入駐的經營戶多,市場形成周期較快,在20xx年市場經營形成一定氣候。中山西路為東路的延伸,後又逐漸向井岡山大道北南側蔓延,該市場在消費者中形成較深印象。

  b.屬中心城區,人流量較大,主要以燈具、五金水暖、低壓電器、板材經營為主,目前經營狀況相對較好。

  c.由於沒有統一規劃,經營較零亂,沒有停車場地,且城市建設道路拓寬後,人行道變狹小,消費者購物不方便。

  3、香江傢俱建材大市場

  a.位於城南井岡山大道46號,市場建築面積2300m2,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由214間商鋪和大開間的二樓商場構成,於20xx年建成開張;二期由一、二樓大開間的商場和三~六樓商務公寓構成,並於二oo六年五月全部完工。

  b.一期二樓和二期一、二樓主要經營傢俱,其餘為建材、廚衛潔具、裝飾材料等經營場地。

  c.一期二樓是較早的傢俱市場,有一定的名氣,現經營設施已顯陳舊。目前該市場向太平橋延伸,經營不鏽鋼材料、鋁材批發,商鋪不多,但交易量大。

  4、天一園家居廣場

  a.位於韶山中路,佔地面積2萬m2,營業面積1.3m2,於20xx年10月8日開業。

  b.該場地為商住式建築結構,一樓為經營店鋪,目前有30家商戶在經營,主要經營商品種類為傢俱。

  5、凱震建材大市場

  a.位於××大道與韶山西路交叉口處,營業面積3萬m2,首期推出170間商鋪,於20xx年10月1日開業。

  b.主要經營建材、家裝飾品等。因進場商戶免兩年租金,故無空置商鋪;近期有6000m2倉庫推出使用。

  6、四方園建材家居廣場

  a.該市場位於××大道正丙角,20xx年8月開始建設,佔地面90畝,營業面積76000m2,總投資人民幣2.1億元,於20xx年8月1日開業。

  b.一層共有商鋪323間,按商品類別分七個區:板材、線材、油漆塗料區、陶瓷區、地板區、建材超市區、管材、型材、頂材、小五金區、石材區、衛浴區。二、三樓主要經營傢俱、廚具等。

  c.初具規模,一層近300間商鋪已開張營業,37000m2營業面積已裝修,地下層3000m2倉庫近期推出交付使用,市場定位:以建材家居為主,形成贛中地區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的、集展示、交易、資訊、倉儲、服務為一體的建材傢俱貿易集散中心。

  建材傢俱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組織化程度低,存在散、亂、差、小現象。全區建材傢俱市場大小七個,由商品市場整合運作產生,存在著散、亂、差、小現象。散:七個市場盲目發展,難以形成中心。亂:人民路和中山路片區由於沒有統一規劃,經營的商品種類比較雜亂。差:購物環境差。經營戶經營在場地內切割瓷磚、金屬材料,送貨車輛隨意停放。小:臨街的店鋪面積小,特別是20xx年城市建設人民路和中山路主車道拓寬後,人行道變狹小了,這些地段商戶經營也自感沒有以前方便,也無發展空間,已不適應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

  二、管理模式滯後,缺乏市場整體推廣意識。目前我區較大的建材家居市場都是開發商在市場內建設若干單個商鋪,然後或出售、或出租、或出售後市場代出租、或業主購買後出租、自營;經營戶租賃(購買)商鋪自主經營,市場統一管理,業界稱為“攤位制”經營模式。這種模式往往經營與管理相分離,特別是市場始建初期,採取初始的物業式管理模式,管理停留在保安、保潔服務水平,缺乏現代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且市場整體經營、品牌意識不強,難以發揮大市場優勢。

  三、商品價格透明度差,售後服務不規範。建材家居商品的消費具有特殊性,絕大部份消費者都是首次消費,對這些產品缺乏辨別能力,精明的消費者貨比三家後,往往是賣方出價,買方砍價,價格透明度差,出現同一商品價格在不同的市場差距很大的情況。價格不透明影響了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市場競爭也處於價格競爭低水平。售後服務也打折扣,推銷商品時把商品說得天花亂墜,一旦貨物出手,商家自己就變成“上帝”,消費者想要退貨比登天還難。

  幾點建議與思考: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超市化經營模式。與市場“攤位制”經營模式相比,超市化經營更具有全新的經營方式:商品全部統一採購、統一經營、統一定價、統一銷售、統一配送、統一結算,提供導購、網上購物、加工定製、無理由退貨等特色服務。超市化經營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合理的價格和完善的服務,目前在全國很多城市大行其道。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建材家居超市會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二、提升市場經營管理水平。隨著四方園家居廣場的開業,標誌著我區的建材家居市場的硬體設施上檔次、上規模,而市場的治理模式、經營理念、營銷策略成為當前需要提高的重要軟體因素。提升軟體因素一是市場發展定位要高,要以立足吉安市、面向全省、輔射周邊的高度,打造江西省的知名品牌。二是明確經營模式:市場化經營、商場化管理。市場化經營就是攤位商戶自主經營,商場化管理就是把市場當作商場經營管理,是經營與管理相結合,要把商戶自主經營、市場經營和管理相結合,三管齊下。三是建立完善質量與服務監督制約機制,完善規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強化培訓,持證上崗。

  三、加大行政引導力度。目前我區的建材家居市場建設、經營模式與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相比,已顯現滯後和不協調,迫切需要政府予以適度引導,整合重組市場層次,促進規模經營發展。一是儘快出臺《吉安市城區商業網點規劃》,規範城區商業網點建設秩序,市場建設有章可循。二是歸行入市,將人民路和中山路經營戶遷入大市場內經營。三是給予大市場內經營戶一定期限減免稅金、租金待遇。四是加快市場結構調整。四方園家居廣場和凱震建材大市場同處××大道,兩市場相距僅一公里,市場細分化,將兩個市場分別改a區、b區合併經營,商品歸類化分,資源最大化應用。五是幫助建立建材家居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協商解決經營主之間和經營業主與物業的矛盾,制訂出臺統一管理和收費標準等。

  商貿流通業在引導生產、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等方面的作用日趨顯著,已逐漸成立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先導型產業。××區建材家居市場作為整個商貿流通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從零星小攤點,到人民路、中山路專業街,到香江綜合商場,再到凱震、四方園廣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為××區的經濟持續發展、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相信××區的建材家居市場建設透過各方方面面的努力會更上一層樓向前發展。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3

  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保持家庭關係和睦穩定、促進老年群體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統計局走訪了相關部門,對全市健康、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健康服務業發展現狀

  (一)發展資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來,由市發改委牽頭,爭取健康服務業類專案290個,獲得資金14084.26萬元。其中,醫療服務類(衛計)專案286個,獲得上級補助資金12154.26萬元;健康健身類(體育)專案1個,獲得上級補助資金1430萬元,為我市健康服務業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強

  20xx年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7.4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4.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12.43萬人,工傷保險11.59萬人。擁有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3299個,其中,醫院49個,衛生院232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27 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82個,村衛生室244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 個,衛生監督所(中心)6個。衛生技術人員14011 人,增加94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749人;註冊護士4424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4624張,增加1165張。我市實行“非禁即入”鼓勵社會興辦健康服務業,並在土地、醫保、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營醫院36家,開放床位2366張;新審批巴中肛腸專科醫院、巴中東大肛腸醫院、巴州外科醫院等民營醫院,新(擴)建XX市中心醫院南壩院區、XX市第一人民醫院(ppp模式主體竣工)、巴中中醫醫院迴風院區(XX區人民醫院)、XX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XX縣中醫院(已投用)等建成後,將切實緩解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三)商業保險產品得到豐富

  在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的基礎上,鼓勵商業保險公司提供多樣化、多層次、規範化的產品和服務。積極推行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意外保險等多種形式醫療責任保險,年內,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參保率達80%。20xx年全市保險業保費收入22.06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6.25億元,佔全市保費收入的73.66%。小額人身保險保費收入2309.73萬元,參保人數77.01萬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費收入8347.61萬元。

  (四)中醫藥保健服務全面發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設進展順利,市、縣(區)中醫醫院均已設立“治未病”科,XX市中醫醫院設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群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85%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

  (五)積極促進全民健身

  20xx年我市擁有體育場地2724個,體育場地241.32萬平方米,在建的XX市體育館游泳館佔地88.78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內設4500人座籃球場一個和2000人座游泳池一個。近年來,我市新開多家健身俱樂部,為廣大熱愛健身的市民提供了很好的室內健身場所。我市體育系統緊扣發展新要求,圍繞“山地運動休閒”戰略,結合“生態”和“文化”兩個品牌,不斷夯實山地運動城市建設。依託山地優勢,以山地馬拉松、山地網球運動、山地腳踏車運動作為三個相對固定的代表性專案,啟動全市山地運動專案發展規劃工作。啟動了20xx年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相關工作,已開始器材採購工作。不斷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組織,加強體育社團建設,成立了市戶外運動協會、市羽毛球協會、等體育社團2個,全市體育單項協會社團協會達28個。積極推動鄉鎮老年體育工作,市老年體協召開全市老年體育協會會員大會,向鄉鎮、社群覆蓋延伸。著力打造全民健身“一地一品牌”活動,努力把正月十六登高節與文化、旅遊、招商、產業發展相結合的綜合性活動,打造為巴中全民健身特色品牌。籌備成立XX市體育文化促進協會,藉助相關賽事加大山地運動城市的宣傳推介力度,提升巴中體育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六)培育健康服務業相關支撐產業

  大力支援藥品、醫療器械和其他相關健康產品的研發製造和應用。一是科學編制規劃。組建專班、落實專人,與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合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編制了《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二是開展招商活動。編印《醫藥產業招商推介手冊》和《四川省XX市食品產業招商推介手冊》,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慶等地開展食品藥品招商引資推介活動,西部國際醫療器械城、四川科倫醫藥貿易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先後到巴中進行了投資考察,四川科倫醫藥貿易公司擬在巴中投建制藥企業。三是加強跟蹤服務。對引進的秦巴中藥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指導幫助,該公司在XX區6200多畝皂角、丹參、玫瑰種植,在XX縣皂角示範園建設,在恩陽區完成了示範基地選址。

  (七)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

  一是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巴中職業技術學院開辦了農村醫學、護理和助產三個中職專業。新辦的三個醫護專業已透過省教育廳、省衛計委的審驗批准,20xx年秋季實現自主招生,將為巴中健康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二是促進人才流動,加快推進規範的醫師多點執業。我市醫師多點執業的方案正在制定中,出臺後,將大大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平穩有序流動,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八)夯實健康服務業發展基礎

  一是推進健康服務資訊化。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方案已起草完畢,今年計劃發放20萬張;20xx年全市擬採購健康一體機2474臺,實現每個村(社群)配備一臺;市中心醫院、XX縣人民醫院、XX縣人民醫院、XX縣人民醫院已建立遠端會診醫療平臺。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編制健康服務業重點招商專案44個,投資總額達156億元;充分利用各項平臺活動和小分隊招商活動,重點推出31個健康服務業招商專案;建立投資巴中微信平臺,加大健康服務產業投交專案推介力度;促成長城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北京有慶御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眾安集團、中信信託等來巴考察生態康養產業專案。

  二、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推算,我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已超過10%,按照聯合國測算老齡化程序標準,我市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程序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支援力度,不斷最佳化養老設施建設,積極創新養老服務形式,逐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養老事業發展保障機制不斷完善

  我市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通知》、《關於印發20xx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工作安排表的通知》、《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管理辦法(試行)》、《關於加快落實20xx—20xx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市級相關部門按照市政府總體部署,相繼出臺了《XX市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辦法(試行)》、《XX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試行)》、《XX市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實施方案(試行)》、《關於減免養老和醫療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XX市民政局關於委託各區民政局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檔案,明確了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監督管理和保障措施,切實抓好全市各項養老工作措施的落實,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構建全市養老服務體系,依法維護老齡人的合法權益。

  (二)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穩步推進

  截止20xx年底,我市公辦養老機構82家,其中市本級1家,XX區12家,恩陽區17家,經開區2家,XX縣22家,XX縣12家,XX縣16家。民辦養老機構12家,其中XX區2家,恩陽區1家,XX縣2家,XX縣4家,XX縣3家。公建民營5所。日間照料中心105所,其中XX區17所,恩陽區15所,XX縣16所,XX縣41所,XX縣16所。由市民政局牽頭將“醫養融合”納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供養型、醫護型、老年公寓等業態多元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護型養老機構,支援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定醫療機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截止目前,全市建設“醫養型”民辦養老服務機構3家、床位950張,其中:XX縣老年康復中心、XX縣大椿養老康復中心已建成450張並已投入使用。啟動“XX市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以巴城“一城兩翼”為重點,按照“規劃先行、定位明確、城鄉統籌、合理佈局”的總體原則,聘請專家團隊開展編制工作,並對健康養老服務發展進行重點規劃,於年底前完成規劃編制。同時,積極指導各縣(區)加強與本地規劃、住建、國土、衛生計生等部門的聯絡和協調,紮實做好本地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積極透過政府購買服務和開發公益性崗位的方式,對60週歲以上失能老人和8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三)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1.擴面徵繳成效顯著。我市先後解決了被徵地失地農民、代課教師、退伍軍人、城鎮集體企業養老保險問題。將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新生代農民工、城鄉居民等符合參保條件的群體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透過政策激勵、宣傳促進、執法監督等方式,提高各類人員參保意識,引導其及早參保、高額繳費、連續繳費。截止20xx年底,全市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共141.95萬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8.19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8.7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04.97萬人。“十二五”期間,全市養老保險費累計徵繳收入90.3億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25.25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1.56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49億元。上級財政補貼收入42.24億元,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上級補助18.18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財政補貼14.06億元。

  2.積極落實養老政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連續上調,20xx年人均養老金992.7元/月,20xx年人均養老金水平達1341.59元/月,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55元/人·月增長至75元,年均增長率為7%。四年來,按時足額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累計發放養老金105.84億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25.3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6.87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3.67億元。XX縣將80-89歲老人納入高齡補貼範圍,每人每月發放補貼30元,將90-99歲老人的高齡補貼由60元提高到100元,將100歲及以上老人的高齡補貼由100元提高到300元,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 “十二五”期間,全市共13.49萬離退休人員全部納入社群管理,累計撥付喪葬撫卹補助金1.29億元,實現了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全市五保老人13018人,五保老人在自願前提下免費入住敬老院,全市機構供養五保老人9364人。

  三、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地方政府配套資金難到位,產業扶持政策難落實

  殘疾人康復、公益性養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公益性健康服務機構,屬政府性投資專案,除使用國家或省級專案資金外,均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而我市財政配套能力薄弱,部門專案存在建成一個專案負債一個專案的現象。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這些政策很難落到實處。比如民辦養老機構建設用地問題,省政府檔案張要求“在年度用地計劃中優先安排保障養老機構建設用地”,但是在辦理過程中,條款規定多,程式複雜,時間長。

  (二)健康服務機構行業監管亟待加強

  民政、殘聯、衛計委和社會資本均可興辦健康服務機構,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但由於部門管理職能交叉、“多頭管”,結果導致對健康服務機構規範執行監管乏力。

  (三)健康服務機構政策保障難以跟進

  健康服務業屬於新興產業,公益性健康服務機構需要人員、編制、投入、醫保等政策性保障,隨著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對各方面的保障需求日益旺盛,保障壓力也將日益增加。我市現有國家編制政策、專業技術力量、公共財政能力、醫療保障水平,難以支撐健康服務業健康、永續發展。我市現有醫療機構尤其是縣級以下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醫療技術和裝置以及人才等,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要求。

  (四)養老服務業總體資源不足,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

  我市社會養老復甦體系存在總量匱乏,結構不合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專業化服務程度不高等問題,社會養老服務供需矛盾仍較突出。作為新興產業,部分企業對健康服務業發展認識不足,不太願意將資金投入健康服務業領域。目前我市養老主要還是公辦無償為主。

  (五)養老產業市場沒有充分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滯後

  目前我市養老仍是家庭式為主。據調查,我市入住養老機構每月費用約在1200元-3000元左右,雖然不少老人有進入養老機構的願望,但農村老年人因家庭經濟能力有限、思想觀念不適應、照顧家庭等原因不能不願入住養老機構,城市老年人因鄉鎮敬老院條件不理想不願入住農村區域養老機構,實際進入養老機構的較少,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受到市場制約。居家養老需要社群工作人員、社工、志願者、透過政府購買服務厚實的人員或者其他按照市場發展配置的服務人員上門入戶提供養老服務。而我市社群尚不具備相應的能力,也未能建立社群社工組織。目前社會自發形成的家政服務所提供的服務缺乏專業性、規範性和系統性,覆蓋面很小,難以滿足居家養老的要求。在農村,作為社會福利性質的居家養老服務尚在起步,絕大部分老人沒有得到過政府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

  (六)日間照料中心管理難,工作人員工資難保障

  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有專項資金,建成不難,但是由於沒有落實管理經費,後續管理有難度。雖然部分社群日間照料中心採取收取一定費用、社群工作人員服務和老人自助相結合方式運轉良好,但這種模式在農村和人口較少的城鎮社群行不通,所以不少日照中心解決不了誰來管理,誰來服務,誰來買單的問題,故而緊鎖大門,置之不用。對於敬老院,沒有落實敬老院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工資,如果我市集中供養率要達到50%,那麼所需的管理和服務人員工資將達到幾千萬元,我市財政解決起來有難度,缺乏剛性支撐保障。

  四、促進健康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形勢更加嚴峻,老齡人口問題也顯得更為複雜。健康的國民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礎,國民健康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民族興旺的重要保障。為此,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推進,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社會公益、全民參與的原則,大力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制定規劃,確保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有序推進

  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公辦、民辦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職責分工和具體實施辦法。尤其是要全面落實國家養老產業扶持政策,為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優勢。強化政府主導,加強部門統籌協調,加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訓和科研投入力度,強化土地、編制、財稅、醫保等保障,促進健康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二)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服務業領域

  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範的健康服務業准入制度,深化改革、創新發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養老服務領域,最佳化醫療服務資源配置,充分利用我市旅遊、森林和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現代中藥材種植和加工,積極探索股份制、公辦民營、ppp等方式興辦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大力開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

  (三)創造健康、養老服務業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強人才培養交流,規範執業行為。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健康與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立人才充分有序流動機制和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養老機構的合作機制。加強對醫療、養老、體育健身機構服務質量、服務行為、收費標準等方面的約束和監管。維護各類投資主體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健康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四)建立以居家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

  當前我市按照“9073” 格局,構建居家養老、社群養老、機構養老等多種模式。我市應在全力打造“巴山新居”的基礎上,完善居家養老政策支援體系,鞏固家庭養老功能,減少老年空巢現象。強化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加強社群養老院、醫療衛生機構、文體活動場所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為老年人構建安全、舒適、便利的居家養老生活圈。加強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完善硬體設施,增加服務專案,配齊服務人員,提高人員待遇,落實經費保障。

  (五)加強農村老年活動場所建設

  我市城鎮化率低,農村人口多,農村留守老人也很多,但老年活動場所較少。針對農村實際情況,以“巴山新居”建設為契機,將老人活動場所建設納入總體規劃中,建設完善文化、體育等必要的活動設施,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農村,加強對老人問題活動的培訓和指導,引導農村老人積極、健康的生活,不斷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4

  法律服務業,是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鑑定、基層法律服務以及國家司法考試等服務專案的統稱。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是中央和省委從推進法制建設的全域性和戰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司法鑑定、基層法律服務以及國家司法考試工作者,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支新生力量,這支力量在維護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隴南法律服務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為隴南的法治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為了更好地推進隴南法律服務業的科學發展,隴南市司法局透過深入調研,現將隴南法律服務業現狀、問題、建議等報告如下。

  一、隴南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概況

  隴南法律服務業是隨著改革開放程序和民主法治建設的加強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

  (一)從無到有的發展歷史

  (二)近幾年隴南法律服務業快速發展

  二、隴南法律服務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服務領域狹窄、發展缺乏層次。由於隴南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欠發達,我市法律服務業務的主要內容還停留在傳統的訴訟代理這一服務領域,非訴訟法律業務一般侷限於法律顧問業務,其他非訴訟法律業務開拓不足,參與專案論證等事前預防性的法律事務不多。涉外法律事務較少。對一些新興的經濟領域,缺乏超前研究,缺乏新經濟知識和相關的法律專業知識,幫助服務物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欠缺。同業發展缺乏層次。全市尚缺乏起行業領頭作用、具有相當規模和檔次的律師事務所,即缺乏龍頭企業。全市各律師事務所基本上處於同一檔次的業務競爭,缺乏高階法律服務,層次不分明,特色不明顯。

  (二)縣級司法局監管職能偏弱,法律服務業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現行的法律服務行業的管理職能,高度集中在地市級以上司法行政機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無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權,出現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上下兩張皮現象,管理實效大打折扣。現行的法律服務業實行業務歸行業協會管理,行政事務歸司法行政管理的雙結合管理制度,由於縣級未設行業協會,業務管理對縣級來說就存在空白點。導致縣級監督管理職能未能充分發揮,出現監管不到位的現象。各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屬從事法律服務的中介組織,現在稱其為新社會組織,不是機關、事業單位,它們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法律服務行業應追求的社會效益,導致利益至上的不良傾向,出現諸多行業弊病。在此,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個人利益與行業整體利益相統一,難度大,辦案質量的監管更為重要和迫切。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5

  為深入瞭解我市三產服務業發展情況,查詢存在的問題,市統計局於20xx年8月份專門組織人員就圍繞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情況開展調研。透過實地走訪、集中座談、部門瞭解查閱報表資料相結合的形式,走訪有關企業17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服務業發展的基本現狀。

  現狀:20xx年上半年我市三產增加值總量為118844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增幅回落4.5個點,佔全市gdp總量的36.9%。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為1.1個百分點,拉動力比去年同期下降1.6個百分點。總體拉動作用減弱,但已開始略有回升的趨勢。20xx年三產生產的主要特點是:經濟形勢與去年相比穩中有升。 運輸市場逐步升溫。各行業需求增加,對三產提升有拉動作用。

  1、交通運輸行業雖有回暖,但問題也不少。交通運輸行業是貴港發展第三產業的主力軍,也是承接貴港重要發展環節的關鍵行業。本年以來公路運輸週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2.5%,水路運輸週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1%,公路水路運輸週轉量同比增長19%。交通運輸業相比去年有所上漲。增長的主要原因由於各型別市場回暖,貨源保證,水源充沛。但阻力及問題不少。

  (1)公路客運受區內動車開通執行影響,客運衝擊巨大。由於動車不斷完善,逐步增開列車,且價格相對班車低,執行時間短,長途客運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3的班次。而市內計程車客執行業雖然受到高鐵帶來的遊客量拉動有所回升,但是受公共汽車、黑車影響嚴重。在對“XX市運通計程車公司”的調研中瞭解到該公司擁有計程車380輛,是XX市最大的計程車公司。首先出租車自身管理不夠完善,不打表、亂喊價等現象普遍存在。其次公交車線路的增設,使得原本客源就小的計程車客運市場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再者 “殘疾人三輪車”“無營運執照面包車”“兩輪摩的”等非法運營車輛隊伍的壯大,使得客運市場更加混亂不堪。以往每輛計程車每月純利潤兩三千元左右,如今受到上述因素影響,每輛計程車月收入僅一千多元,難以維持生計,很多司機已考慮轉行,計程車市場發展形勢嚴峻。

  (2)雨水充沛、河道航行暢通,航運市場回暖、各行業需求回升。在對“XX市水運七公司”“桂平東運水運公司”的調研中得知,今年水運市場相比去年已呈現回暖趨勢,主要因為經過去年一年的低迷期,許多大公司著手最佳化升級自身基礎,“以小換大,以舊換新”,提高運力,將原本低噸位的船隻改良、淘汰,換用大噸位船隻運營。市場方面“華潤”“臺泥”等水泥企業陸續供貨正常,廣東的投資專案相繼開工,水泥、河沙等產品需求量回暖。廣東回頭的船隻都有充足的煤炭、零擔貨物等往回運輸,極少數出現空船回港情況,雖然相比去年每頓貨物的運價降至3-5元,但由於貨源充足,也彌補了運價的差距。且由於水位提升,許多船隻可以跑柳州線,柳州線運費較高。

  2、物流行業競爭力太弱。我市發展物流行業地理位置優越,獨特,交通便捷。我市地處華南地區與西南地區的結合部,面向粵港澳,背靠大西南,聯通東南亞,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黎湛鐵路、南梧高速、南廣高鐵以及西江航道交匯貫通全境,是連線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橋樑和紐帶,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我市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海關等口岸聯檢機構齊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噸級船舶,30個小時即可直達粵、港、澳,全市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貴港港是華南地區和西部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隨著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蒼梧至龍邦高速公路、荔浦至鐵山港高速公路的建設,貴港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承接產業轉移的區位交通優勢將更加突出。但我市物流行業剛起步,各環節問題諸多。物流公司少而小、亂而散,抗壓能力差,競爭資本弱。大多數公司名為物流公司實際是運輸公司,缺乏相關配套業務。

  如我市的 “景泰物流公司”,其中的“景泰物流園”佔地就有約3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8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該專案建成後,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該專案集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資訊處理為一體。但是由於資金鍊斷裂,該園區尚未完工,無法正式開業,各方面配套設施不完善,現在只能承擔一點零星的倉儲業務,未達到預期設想。

  3、商務服務業依法經營受到衝擊。如 “XX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是目前XX市最大的市場服務中心,其下包括北門市場、石羊塘市場、建材市場、煤炭市場、豬苗市場、景泰果批市場等幾家規模較大的市場。在對“XX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調研時發現,該中心營業收入同期下降20%,主要原因是受“五亂”問題所影響。攤位外租率低、收取租金少、無管制許可權。

  (1)攤位外租率低,商戶較少選擇市場內經營。由於人流多集中在市場外圍,且受許可權管理問題限制,市場外治理成“三不管”區域,很難集中商戶到市場內規範經營。

  (2)市場周邊擺賣,佔道經營,交易秩序混亂,人流擁擠不堪,堵車現象嚴重。更影響市場內部運營。

  二、服務業發展遇到的困惑。

  1、20xx年服務業佔經濟總量的37.45%,比重較低。20xx年服務業年增長6.2%,低於同期gdp增長速度2個百分點,高於同期一產增長速度1.3個百分點,低於同期二產增長速度4.9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水平嚴重滯後。

  2、服務業發展環境有待改善。服務業涉及的門類眾多,範圍廣泛,目前,我市對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認識還需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的發展方向、重點以及目標不夠明確,措施不夠具體。同時在財政、金融、土地、稅收、價格以及人才引進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援。

  3、服務業重大專案嚴重不足。服務業內部集聚度不高,競爭力不強,缺乏大企業、大集團的引領。我市雖然有了像景泰物流重大物流專案,但由於企業自身管理水平不高,決策也脫離自身實際,各方面扶持不到位,導致資金鍊嚴重斷裂,使得該專案無法如期完成。

  4、服務業人才匱乏。服務業發展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服務業基本處於缺乏有效引導狀態,忽視了其作為一個獨特行業所具有的產業特徵。有效挖掘職業教育資源培養專業人才的機制尚未形成,尤其是創意設計、戰略策劃、資訊諮詢高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儲備嚴重不足。

  三、強化措施,努力做大做強我市物流產業

  1、樹立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意識。20xx年全國三產總量佔gdp的46.09%,XX市三產總量佔gdp的76.85%,XX市三產總量佔gdp的62.24%,XX市三產總量佔gdp的48.05%,XX市三產總量佔gdp的47.89%,而我市三產總量僅佔全市gdp總量的37.45%。從資料中發現發達地區的三產佔gdp比重中佔據主要位置,最佳化結構,提高三產發展勢在必行。發展現代物流,壯大三產總量,提高三產佔gdp比重。萬元gdp能耗低的地區必定是三產發達的地區。降低萬元gdp能耗,應成為我市各級黨委政府經濟工作方面著重考慮的重心問題,至少要在“十三 五”規劃中得到高度重視。

  2、圍繞西江經濟帶物流中心做好各類專業市場,園區的規劃建設。按我市產業佈局及港區功能定位情況,規劃建設好煤炭、建材、糧食、農林副產品臨港工貿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一批煤炭、水泥、鋼材、糧食、食糖、禽畜、蔬菜、傢俱、林產品等專業交易中心,使專業市場成為貿易增長主要亮點並給物流業創造發展空間。

  3、加強物流園區和專業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現代物流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市的物流業基礎設施薄弱,必須統籌推進我市的各物流園區及專業市場的規劃建設,加快市場、道路交通、資訊平臺等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建成高速運轉的運輸網路和港城聯動的物流網路。

  4、千方百計引進和培育物流龍頭企業。利用我市交通區位優勢,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透過獨資、合資、合作模式,參與我市物流建設。加速推動現有物流企業的重組,組建我市特色物流企業集團。

  5、加快培養和引進物流專業人才。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作用,對口培養物流專業人才。也可以從成功的物流企業中引進高階管理人才。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6

  一、紅山區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繁榮興盛的服務業一直是紅山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紅山區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赤峰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政策措施,將加快服務業作發展為全區的重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不斷突出重點,最佳化結構,創新機制,強化落實,使我區服務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20xx年我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2億元,20xx為45.6億元,20xx年為52.4億元,年均增長17.4%。20xx年上半年,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均衡協調發展,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其它服務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現代物流業、資訊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為最佳化我區服務業產業的結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今年1—6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21.1億元,同比增長19.5%;餐飲業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它行業實現0.5億元,同比增長13.5%。

  二、紅山區促進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經驗做法。

  (一)舉全區之力搞好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多年來,紅山區的服務業發展始終處於層次低、規模小、佈局散,新型業態發展緩慢的狀態。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資訊流、資金流、商品流和車流相對集中這一特點,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於20xx年6月正式啟動了內蒙古紅山物流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全面啟動5100畝規劃區範圍內的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800畝。共引進各類企業118家,其中73家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完成各類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車貿易、建材交易、貨物倉儲同步發展的經營格局。20xx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交易額26.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額55億元,稅收1.2億元,安置就業達到1萬人。

  一是將規劃先行作為首要原則。作為自治區批准立項的首家大型物流園區,紅山物流園區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招商,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資質較高的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園區可研及建設規劃,園區由最初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調整為75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基本服務半徑約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務距離超過1000公里。是集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資訊處理於一體,輻射蒙冀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

  二是不斷最佳化政策環境。認真落實赤峰市人民政府《關於赤峰市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赤峰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紅山經濟開發區、紅山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審批及有關優惠政策問題的會議紀要》所提出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了針對紅山物流園區簡化建設專案審批程式的配套措施,全力推進紅山物流園區專案建設。優惠的扶持政策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援,林業、國土部門先後完成林地審批5019畝、土地審批4488畝;發改、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為園區爭取產業專案扶持資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園區建設資金緊張問題。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為園區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紅山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投資5.9億元,完成了3800畝範圍內“七通一平一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道路27條,總長度21公里,總面積46萬平方米。20xx年,園區三期首批620畝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共建設道路5條,總長度2.3公里,形成了“築巢引鳳”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綜合辦公樓,將工商、稅務、公安、物業等部門引入園區聯合辦公,實行“一體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專業物流資訊平臺系統。啟動建設了佔地70畝集商務、會展等功能於一體的商務廣場,滿足商戶產品會展需求。同時在廣場北側新建一處8400平方米的資訊中心綜合樓,滿足資訊中心發展的空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城區物流資源,將城區內近120家配貨站全部引入園區,實現了區外長途運輸、市內短途運輸及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吸引商氣人氣。園區地處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偏僻,人氣不足,商氣低靡,建設初期投資者對園區發展信心不夠,使園區最初招商十分困難。為了擴大園區知名度,增加園區的商氣、人氣,園區採取了“物流+市場”的經營模式。對園區入園企業實施“2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稅,2年後再減半徵收3年;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辦理相關手續費能免則免,不能免按最低標準收取”等的優惠政策。同時,視入駐企業規模、發展潛力、投資大小、經營種類收取不同標準的配套費,特別是對能夠起到拉動作用的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給予以一定靈活的優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入園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園區的“窪地”效應逐步顯現。

  五是強化管理保障園區運轉有序進行。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園區規範化發展。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四個嚴格”,

  1、嚴格功能區劃分,按功能區定向招商;

  2、嚴格准入,確保入駐企業具有活力;

  3、嚴格合同約定,確保施工進度;

  4、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確保園區工程質量。為規範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和管理,區政府出臺了工程招投標、材料採購、資金管理、工程審計等管理辦法,保證所建專案的質量和工期。完善了園區規劃監察管理辦法、水電暖管理辦法、綠化管理辦法、廣告牌匾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強化了園區管理。同時,加強服務企業力度,全程協助新入駐和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建工、消防、土地、房產等審批手續以及證照等相關經營手續;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融資,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二)千方百計行進服務業商貿聚集區和特色市場建設。

  一是以專案建設帶動進一步鞏固新華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市商貿零售業的龍頭地位。紅山區新華商業步行街地處城區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區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始建於20xx年,歷經9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了774延長米主街和1579延長米的輔街建設和改造。截止20xx年6月整個新華商業步行街內共較大的綜合類百貨商廈23家,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從事各種經營的大小商戶4000多戶,總營業面積近19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在盤活步行街現有資產,調整經營業態,實現步行街商貿業提檔升級的同時,紮實推進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東西兩翼擴充套件工程,啟動了航宇商務中心,蒙中商貿中心,華興商貿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購物廣場等一批商貿業重點專案,全力打造以步行街為主體,輻射兩翼的中心城區核心商貿區。

  二是強化市場體系建設。幾年來始終堅持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推進市場建設,透過開展商務、公安、安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聯動,集中對酒類、糧食、成品油和定點屠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經營行為,淨化和規範商貿流通領域秩序。目前紅山區現有各類交易市場20餘家,西城市場、同興市場、天越市場、千禧建材市場、果菜糧市場、古玩市場、解放街小商品市場、萬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場9家市場交易額超過億元。其中,赤峰果菜糧批發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最大的區域性專業糧油批發市場,具備了對全市及周邊地區成品糧油交易的調空能力,市場多次被評為市和自治區文明市場,成為了全市糧油供求的晴雨表,雜糧外銷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場始建於1994年,佔地面積由最初的50總髮展到近200畝。西城市場現與全國200多家大型農貿市場聯網,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指定資訊採集點,全國農貿市場協會會員單位,是我市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化農貿龍頭企業,是內蒙東部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內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透過加強市場建設,形成了以市場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安置富裕勞動力,集聚資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氣抓好社群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幾年來,從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社群發展較快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社群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透過引進市場化運作體系,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區級社群服務中心——紅山區社群服務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社群服務紅山模式不斷成熟和完成,已經形成了一個社群服務中心配套十個社群服務平臺、一百個社群服務站的社群服務網路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以下七個方面為重點開展社群服務和養老工作。

  一是順應居民實際需求,建立完善了社群服務系統。中心投資40萬元,建立並完善了社群服務資訊網路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呼叫系統。針對許多居民家中沒有電腦的這一實際情況,開通了8666666熱線電話,居民有服務需求時,透過撥打該熱線電話,中心工作人員即可對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確答覆。日前,已有400個服務企業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類諮詢達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為根本,開展了貼近居民的社群醫療服務。20xx年投入36萬元成立了三西街社群衛生服務站,針對部分社群居民存在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實際困難,實行對轄區居民20%—40%的優惠就醫承諾,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社群”的辦站目的,滿足了城區居民就醫就診的服務需求。

  三是靈活採取多種方式,開展了居民較為滿意的物業管理服務。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原則,成立了心連心物業公司,共接管了城區14幢棄管樓和1個棄管小區,為部分居民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在改變了這些舊老小區原有的髒、亂、差的環境面貌的同時,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託現有服務資源,開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務。中心投資16萬元組建了自己的家政隊伍,根據城區廣大居民和社群單位的具體要求,透過兩套服務系統,分別採取有償、低償、無償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在城區分散設點,就近派出服務。

  五是大力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介服務。針對居民房屋買賣、就業求職等方面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務大廳,設立婚姻介紹、職業介紹、房屋介紹、家政服務、法律諮詢5處諮詢服務處,實行一廳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居民交友、買房、法律訴訟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裝置,開展了居民廣泛關注的社群培訓服務。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具體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為廣大居民開展英語培訓150期,自我保健護理培訓11次,保姆、鐘點工培訓4期,大型健康知識講座3次,參加培訓人員達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群為單位,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日託養老、管家登門、家政保姆、健身康復、代購配送、休閒娛樂等服務內容。同時在社群開展居民旅遊、異地養老、養老機構中介、老年大學、低償或無償體檢,併為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辦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務檔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顧社群內空巢老人,另一方減輕社群居民子女生活負擔。中心還聯合赤峰市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共同實施“全國百歲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為我區低保戶、孤寡老人、軍烈屬、殘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務。

  三、紅山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

  當前,紅山區服務業執行總體情況良好,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現代物流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有效第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執行中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市場的規模、檔次不是很高,市場輻射力小、網路化、資訊化程度低。農村消費啟動緩慢,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農村消費水平。

  為此,我們將以自治區、赤峰市有關要求為指導,加強服務業的區域合作和融合。針對我區服務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採取紮實措施,加快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積極有效地推進現代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繼續搞好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物流園區三期建設工程,加快鐵路專用線、高速公路介面、保稅倉儲區、汽車租賃區建設及園區政務資訊綜合樓、商務廣場、園區監控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是儘快開工建設紅山區蒙中商貿中心專案、航宇商務樓等建設專案。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把業態調整和專案落到實處。使哈達街中段經營環境明顯改觀,經營檔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體設施均有明顯改善;推動步行街周邊的草原明珠購物廣場建設專案,力爭啟動古玩文化藝術市場、華興商貿中心專案,確保按計劃開工建設。

  三是加大對服務業重點建設專案工作的專項推進力度。對確定的商貿重點專案實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蹤服務,抓好商貿專案排程、統計、服務工作。同時把握國家政策取向,認真策劃、包裝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優勢的商貿建設專案,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緩解我區商貿企業投融資壓力。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7

  今年以來,我鎮服務業發展切實抓住城市產業轉移的有利契機,立足實際,攻堅克難,務實創新,統籌發展,全鎮服務業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新的增長。

  一、今年以來發展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12月份,我鎮完成服務業納稅營銷196865萬元,同比增長99.92%,佔年計劃目標的116.87%;完成國地兩稅5712.04萬元,同比增長39.86%;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6206萬元,佔年計劃目標的80.46%,其中,完成經營性投入5550萬元,佔年計劃目標的55.5%。從主要經濟指標分析,我鎮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增長速度較快,基本達到或超過了進度要求,這主要得益於新引進公司的快速見效。其中新引進的3家運輸公司預計今年可新增銷售15000萬元,新引進的3家貿易公司可新增銷售8個億;同時,透過良好的服務,派克貿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銷售3億元。在抓好現生產的基礎上,我們還大力抓了招商引資,目前,有xxx銷售公司、著名汽車4s專賣店等一批專案正在洽談之中,保證了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服務業重大專案建設推進情況。

  按照年初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我鎮對重大專案高度重視,專人負責,層層落實,各專案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1、大合速二期專案。該專案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

  (1)、登山步道。總長874.9米,已於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別墅。其中三棟別墅總建築面積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轉入外場施工,確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綠化、裝潢,並交付使用。

  (3)、汽車通道。該通道連線尚書灣和安定寺,總長6800米,計劃於月底前全部完工,溝通刪節號景區。

  (4)、會議中心。該專案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xx十八灣旅遊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專案相關規劃圖紙正在設計中,計劃於明年2月份啟動建設。

  2、xx生態休閒農莊專案。該專案總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總投資13059萬元。目前,大棚主體、內部各功能區工程建築已基本完成,內部設施正在除錯之中;道路路面瀝青攤鋪也已結束;外場綠化正在加緊施工中,已鋪設草坪磚9000平方米;山體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務員培訓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相關手續也正在加緊辦理之中。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援下,9月5日由xxx專門召集有關部門在xx召開協調會,對資金、工程進度及相關手續辦理進行了專題協調。整個專案計劃在明年10月份竣工,並投入執行。

  3、環鎮北路商貿街店面專案。該專案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xx萬元。目前,該專案主體建築已完工,外牆裝飾已全部結束,外場綠化施工正在緊張施工中。同時,已開始招租拍賣準備工作。全部工程計劃明年10月份完工並交付使用。

  4、集鎮1號拍賣地塊。該專案位於集鎮環鎮西路與人民路交匯處,總佔地面積74畝,總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由市富安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一期佔地4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已開工建設,售樓籌備處也正在建設中。

  三、服務業發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鎮服務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仍存在著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為:一是地處遠郊,服務業受城市輻射的影響較小,長期以來處於一個相對侷限的範圍內發展,發展服務業人氣不足;二是由於園區建設還未達到一定的規模,園區建設的帶動效應、小城鎮建設的集聚效應、十八灣生態修復帶來的積極影響還未體現,鎮區人氣聚集度不高,制約了三產服務業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三是由於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土地進一步嚴格控制,同時,資金的不足也制約了物流園的啟動建設等等,似的服務業發展缺乏載體。

  四、下階段工作的主要思路及重點。

  下階段,我鎮將進一步立足胡埭實際,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發展,加快形成“一帶二區”的發展格局,具體為:

  1、以沿山沿湖自然資源為依託,以市建設“山水名城“為契機,按照湖光山水旅遊城市的發展方向,保護生態,突出自然景觀的建設和文化底蘊的挖掘,高水平發展休閒度假、現代農業、觀光旅遊業,逐漸形成劉閭路以東的“生態休閒觀光旅遊帶”。

  2、以環湖公路、xx高速、xx鐵路的建成為契機,進一步發展沿路經濟,合理定位,發展現代物流業,並結合xx地區性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以物流為載體,依託工業安置區發展生產資料的交易、流通,逐漸形成“綜合物流區”。

  3、以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為方向,以經營城鎮為重點,依託集鎮區的土地優勢和人口向集鎮集中的機遇,藉助區外資本的力量加快發展房地產,逐步推出部分地塊,走向市場,積極引導農民居住向集鎮集中,增加集鎮的人氣;同時,以工業園建設為帶動,加快配套,發展辦公、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業,逐漸形成“集鎮中心商貿區”。

  透過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市場化運作,做到重點突破和全面發展相結合,以人為本,科學布點,努力謀求胡埭服務業新的突破。一是抓好在建專案的快竣工。主要是四隻重大專案的竣工執行。二是抓好意向專案的早落實。主要是xx銷售公司、著名汽車品牌4s店的落實簽約。三是抓好策劃專案的規劃推介。目前,我鎮已邀請上海設計院對我鎮的服務業專案進行規劃設計,爭取早日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同時,進一步做好對外推介招商。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8

  服務業又稱第三產業,主要包括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證券、旅遊、房地產、教育、文化、衛生等在內的提供服務的行業。發展服務業是促進市場經濟發育、最佳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效率的重要途徑,認真分析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理性思考,合理定位,全面營造良好的服務業發展環境,對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市服務業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服務業發展迅速,但總體發展水平相對滯後。衡量服務業發展程度的主要指標有兩個,一個是動態指標即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反映的是服務業發展的快慢;一個是靜態指標即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反映的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從發展速度來看,20xx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為31.16億元,到20xx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80.91億元,是20xx年的2.6倍。從增長規模來看,“十五”期間的大多數年份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高於gdp和一、二產業增長速度,但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仍然偏低,這與我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不相適應。根據國際通行慣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時,服務業的比重應達到37.8%以上。20xx年我市人均gdp為1825美元,城市化率達49%,服務業的水平應在37%以上,但是20xx年我市服務業佔gdp比重僅為30.5%,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但拉動作用不明顯。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反映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標誌。20xx年,我市服務業實現稅收6.49億元,佔全市稅收的27。4%,其中服務業提供營業稅4。1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服務業已成為新的增長亮點,對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在增大。但從我市三次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第二產業的貢獻率長期以來處於60%左右,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貢獻率在30%左右,我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遠遠落後於第二產業,還未與工業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動,從“工業經濟型”社會向“服務經濟型”社會轉變還任重道遠。

  (三)服務業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重要渠道,但其潛力仍沒有發揮出來。“十五”以來,我市的就業結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就業基本穩定,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稍有上升。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和城鎮化程序的加快,服務業(第三產業)將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主渠道。20xx年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達24.98萬人,比20xx年增加6.78萬人,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從業人數的比重由20xx年20.6%提高到20xx年的25.4%,上升了近4.8個百分點。儘管我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在持續下降,但就業比重仍高達33.9%,與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9.9%不相稱,這表明我市服務業在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的潛力遠未發揮出來。

  (四)傳統服務業較為發達,但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平衡。近年來,我市服務業在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的同時,其內部結構明顯改善,服務業結構轉換與升級速度加快。從我市服務業內部各行業增加值來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所佔比重最高,在全部服務業增加值中的比重高達49.4%;房地產業達到10.6%,成為全市新興服務業的骨幹支撐力量;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金融保險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實現的增加值佔服務業的比重為29.2%;而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一批新興行業比重僅佔9.8%。可見,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發展極不平衡,部分新興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服務業內部結構亟待調整最佳化。

  (五)農村服務業發展落後。我市農村服務業總體上看處於萌芽、分散狀態,仍是傳統服務業多,現代服務業少,農村服務業供給不足、比重偏低、結構落後、質量不高、競爭力差,已成為推進我市城市化程序和新農村建設的瓶頸。我市服務業單位主要在城市,面向農村的較少,且農村服務業主要以農村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等傳統行業為主,而與“三農”工作關係較大的科技、資訊、農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諮詢等行業相當缺乏。相對於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而言,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不能滿足農民、農村的客觀需要。

  二、制約我市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鎮化程序滯後。服務業的發展要求人口須達到一定規模,服務企業才能盈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這就是服務業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專家認為,一個城市最低的規模經濟人口是50萬,而我市不把湘東10萬人口統計在內,中心城區的常住人口約46萬。城鎮化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發展所需的集聚效應,影響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

  (二)市場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煤氣、公路、自來水、公交、電力、衛生等行業,市場準入門檻高,存在著部門或行業壟斷,民營經濟難以介入,從而使這些服務領域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制約。20xx年,萍鄉服務業非公有經濟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

  比重雖然高達55%以上,但主要是批發零售貿易、住宿餐飲業和房地產業中非公有經濟佔比分別達96.2%、94%的貢獻,而在其他行業如郵政,水利、公共設施管理、文教衛體和社會福利等行業國有經濟投資繼續佔絕對比例,同時,文化、商業系統、物資流通業、旅遊、廣電等體制機制不活,改革步伐緩慢,技術市場、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物資市場、人才市場、勞務市場等服務體系培育還不完善。

  (三)製造業粗放式擴張,導致生產型服務需求不足。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賴於物流與營銷、研發與人力資源開發、軟體與資訊服務、金融與金融保險服務、財務法律中介等生產型服務需求的拉動,它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造業鏈條上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及售後服務等環節的分工、分離與專業化,但我市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科技含量低,對第三產業需求不旺,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四)現代服務業投入不足。20xx年,服務業內部各行業投資的比重分別是,交通運輸業佔12.4%,批發零售餐飲業佔24.9%,房地產業佔25.7%,而文化藝術和娛樂業佔4.1%,衛生和社會福利業佔2.7%,租賃商務服務業佔1.5%,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佔1.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0.2%。從投資的行業分佈情況看,傳統服務業投資比較集中,現代服務業投資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務業發展或結構最佳化的困難,對服務業的加快發展形成制約。

  三、加快發展我市服務業的建議

  (一)制定出臺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性檔案,為推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7號檔案)的規定,結合實際,儘快制定我市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措施,明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相關措施,對我市的服務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並與工業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與點線面結合起來、與近中期和中遠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我市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成立相關機構,負責指導和協調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方針政策,部署涉及全域性的重大任務。

  (二)突出重點,發展本市特色服務業。透過抓重點、抓特色帶動全市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鞏固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對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服務行業進行技術改造,以改造增壓力,求動力,強活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的競爭力。二是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進一步依法放開各類市場,放寬經營範圍,鼓勵社會資本辦教育、醫院、研究所、體育、旅遊、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培育和壯大新興服務業產業鏈,建立和完善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的社會投資及法律保障體系。三是推動為農服務的服務業發展。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建立以生產銷售服務、科技服務、資訊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村水利、交通、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和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透過發展園藝業、特種養殖業、鄉村旅遊業等,發展農村生活服務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四是發展特色服務業。我市要著力從旅遊業、物流業、社群服務業中創造特色,增加服務業的競爭力。旅遊業要著力建設生態武功、紅色安源、楊岐名寺、義龍洞等四大旅遊區以及中國儺文化園主題公園,突出“工業搖籃、綠色家園”主題特色。物流業要按照“城市大商場、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構建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社群服務業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挖掘特色,發揮優勢,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創辦養老、托幼、健身等各種便民服務業。

  (三)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擴大服務業發展空間。要依託雄厚的工業基礎,重點發展生產服務業,儘快把研發、資訊、物流、營銷服務的水平搞上去,爭取把生產性服務環節的利潤更多地留在萍鄉,走出一條製造性與服務業互相促進、良性發展的富有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同時,透過加快工業化程序,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在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時,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促進傳統服務業的發展。還要把發展服務業與實施城鎮化戰略結合起來,鼓勵引導農村居民進入城鎮社群居住,提高中心城鎮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費需求,促進服務產業向中心城鎮集聚,擴大中心城鎮服務業的經營領域,使中心城鎮服務業發展成為城鎮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帶動周邊小城鎮及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完善服務業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降低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放開競爭性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條件,逐步放鬆對非自然壟斷服務的市場限制,透過引入市場機制防止非自然壟斷服務業壟斷經營。二是按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原則,進一步推進服務領域的產業化、社會化程序。加大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科技、體育與事業單位中的營利性服務和非營利性機構改革工作,營利性服務機構要向企業化轉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對非營利性服務機構,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強監督,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會議服務、公共交通、物業管理、環衛保潔、食堂等內部服務工作社會化,以及內部服務機構向獨立法人企業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加大服務業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網路、渠道和格局,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本著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吸引一批有規模、有實力、有優勢的省內外民營企業來我市投資服務業發展。

  (五)培養造就一批服務業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是加強服務業崗位技能培訓,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從事服務業的再就業培訓工作,全面推行服務業資格證書制度。二是大力引進物流、旅遊、教育培訓、商貿流通、文化傳媒、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領域急需的高層次策劃、管理、經紀人才,依託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增設服務業緊缺專業,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是財政設立服務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具有發展前景的服務業企業,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服務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9

  為掌握全縣服務業發展情況,根據縣政府安排,我們對全縣服務業進行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服務業發展現狀

  1、主要特點

  一是服務業的經濟總量不斷提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我縣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2.5億元,比增長13.2%;比的7.6億元增加14.9億元,增長2.9倍,年均增長12.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7億元,比上年增長18%;國內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構成比35.1:37.0:27.9。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二是服務業內部結構不斷最佳化,新興服務業不斷湧現。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批發零售貿易、餐飲住宿、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服務業在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一定進展;連鎖經營、電子資訊、房地產開發等新型服務業態得到了初步推廣;金融保險、社群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潛力逐步顯現。從服務業的增加值行業構成來看,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21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9.8%;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4.83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21.5%;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14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5.1%;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4.73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21.0%;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2.43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10.8%;教育實現增加值2.33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10.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實現增加值2.23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9.9%。以上七大行業佔服務業增加值的88.5%。

  三是服務業比重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全縣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統計資料顯示,我縣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2.5億元,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7.9%;實現稅收(繳地方財政)1.51億元,佔全年財政收入的66.72%。服務業成為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對稅收收入的貢獻日益增加。

  四是服務業成為增加就業、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渠道。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服務業的從業人數不斷增加,逐漸成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成為吸納勞動者的新的增長點。不僅吸納了新增就業人口,而且承接了從一、二產業轉移出來的就業需求。據統計資料,全縣單位數332個,在崗職工31082人,而服務業單位數235個,佔全部單位數的70.8%,從業人員為19367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為62.3%,比提高3.1個百分點。根據調查,從事服務業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2504個,從業人員26580人,服務業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2、服務業內部產業結構狀況

  一是商貿服務業穩步增長。全縣商貿企業法人單位共218家,其中批發零售業186家,住宿餐飲業32家;實現社會銷售收入58.7億元,實現增加值7.26億元,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32.3%。

  經過多年發展,商貿流通體系逐步健全,商業設施日趨完善,全縣逐步構建起縣鄉村三級服務網路。宏盛購物廣場、如海超市、家家福超市已初具規模,銀橋小商品批發市場輻射能力逐步提高,以金橋傢俱為代表的商中路北部傢俱市場、東方汽車商貿城為代表的銀河路汽車、摩托車市場、富東蔬菜批發市場、趙奎元棉花市場、白橋大蒜市場、商南農貿市場、展旺蔬菜市場形成全縣市場體系基本構架。

  二是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企業29家,從業人員325人,營業收入5.27億元,實現增加值2.21億元;年底全縣機動車達到66701輛,比增長了48.1%,其中從事客、貨營運的車輛分別是206部、2508部,比增長了219%和337%;道路運輸行業完成的客運量、客運週轉量,貨運量、貨運週轉量分別為125萬人、1.3億人公里,290萬噸、3.01億噸公里分別為的1.6倍、2.6倍、1.4倍、1.4倍;在客運線路中,跨區線路已達24條(其中跨省線路5條、跨區線路8條、跨縣線路11條),高階車55輛,從事農村公交線路13條,中型普通客運車輛86部,營運里程334公里,日傳送668個班次,覆蓋全縣962個行政村。新增城區公交車3部,安排2條經營線路,運營里程19.8公里。

  三是房地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全縣房地產開發企業共17家,從業人員563人,房地產開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9億元,實現增加值4.73億元,上繳稅金4139.33萬元。以來,完成房地產投資額為10億元,開發面積50.01萬平方米,銷售面積41.34萬平方米,入住面積23.91萬平方米,上繳稅金8631.4萬元;進行土地招拍掛11宗,拍出面積1244畝,土地出讓金收益4.02億元。總之,三年來,房地產業為財政貢獻4.883億元,年均1.63億元,不僅如此,對我縣的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等行業也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推動了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是金融業穩健發展。全縣金融保險業48家企業,從業人員405人,實現增加值1.14億元,稅收1212萬元。現有金融機構6家,包括農行、建行、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農發行,齊魯銀行入駐商河,下設1個營業部;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分別於1999年、撤併至濟南。目前在機構網點、從業人數、業務發展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的是農村信用社,擁有城區網點30個,在各個鄉鎮駐地均有營業機構;郵政儲蓄銀行設有2個物理網點,21個鄉鎮郵政所均為其代辦金融業務。截止末,縣各項存款餘額459849萬元,較上年增加80420萬元,增幅21.20%;各項貸款餘額264803萬元,較上年增加73594萬元,增幅38.49%。

  保險機構9家,其中人壽保險5家,主要包括中國人壽、中保人壽、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平安人壽,財產保險4家,包括中保財險、大地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安邦財險。保險業務收入12500萬元,業務支出6562萬元。

  五是新興服務業快速推進。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理念的更新以及資訊科技的發展,一些新的產業比如文化產業、科技服務業、資訊產業、中介服務業等迅速興起。據統計,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業企業單位達11家,從業人員增加24人,主營業務收入達207萬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達50家,從業人員增加257人,主營業務收入達5031萬元;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企業14家,從業人員157人,主營業務收入達7.9億元;文化、廣播電視等企業13家,從業人員95人,主營業務收入達4.36億元。

  六是非盈利性服務業職能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市政公用、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社群服務等得到了重點發展,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強化,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據統計,非盈利性的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達297家,從業人員增加1780人;非盈利性的教育行業達133家,從業人員增加6058人;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單位數達1548家,從業人員達13314人。全縣非盈利性服務業增加值為5.29億元,佔全部增加值比重23.5%。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1、編制並實施服務業及專項規劃,發揮規劃引導作用。

  我縣編制並實施《縣“十一五”服務業發展規劃》,之後完成《縣教育事業發展規劃(20xx)》、《縣區域衛生髮展規劃(20xx年)》,近期初步編制完成商業網點規劃、鎮村體系規劃、溫泉服務業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等專項規劃,規劃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

  2、實施城鎮化戰略,構築服務業發展平臺。抓住濟南市“北跨”戰略實施的有利時機,以環境建設為總抓手,制定加快小城鎮發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投資力度,發揮重點小城鎮的示範和帶動作用,使我縣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投資環境極大改善,逐步形成了“縣城—中心鎮—一般鎮”三級城鎮網路。懷仁、玉皇廟、龍桑寺、鄭路等小城鎮進一步完善,賈莊鎮“城鎮建設行動”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3、開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改善服務業發展環境和條件。

  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修建縣鄉及城區道路,逐步完善城鄉交通網路體系,打通商東路,改建田園路,完成鑫源路、青年路、興隆街、富民路、商中路北段等城區道路整治,完成文昌河景觀整治和濱河公園建設,新增綠化面積68.8萬平方米,城市容貌景觀顯著提升;新型計程車投入運營,弘德街及弘德片區、田園路裝飾建材特色產業街專案開始啟動,鋪設雨水、汙水、供熱和煤氣管線20.3公里,新安裝路燈607杆,城市功能有新的提高。科學開發利用地熱資源,地熱研發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規劃建設溫泉服務業基地,升級改造城區公交出租車輛,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市容市貌發生明顯變化。加強公共交通體系建設,龍懷路、商胡路、白玉路西段竣工通車,新建行政村內主幹道90.7公里,完成危橋改造9座,城鄉交通環境有了新的改善。為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4、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房地產業發展。

  城區環境的'改善及市民房產消費觀念的不斷更新,促進了我縣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隨著我縣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區環境的改造,招商力度的加大,一大批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相繼進駐我縣,給我縣房地產業帶來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我縣樓盤開發的品質和檔次,推動了全縣房地產業的有序競爭和良性發展。

  5、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政策,做大商貿服務業。

  一是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健全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按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嚴格標準、整體推進的思路,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認真開展布局選點,著重抓好規範,全面推進農家店的建設工作。截止底,建設鄉鎮直營超市一家,新建和改造日用品農家店798家,農資店145家,全縣行政村農家店覆蓋率達到了89%,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進一步完善,承辦企業的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對農村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二是全面落實“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惠民惠農政策,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嚴格工作流程,規範運作,把好網點備案稽核關,加快補貼稽核進度,及時兌現優惠政策。截止到6月,全縣家電下鄉備案銷售網點有41家,錄入系統的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達到54333臺,累計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達10279萬元。家電以舊換新銷售備案網點15家,錄入系統的以舊換新產品銷售量575臺,實現銷售額229.97萬元。

  三是狠抓農村市場專案建設,帶動服務業檔次提升。立足引進大商場、大市場等大專案,引進和培育大品牌,同時培育自己的品牌把重點企業做大做強。

  6、落實國家擴大內需任務,加大投入,推進社會服務業。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文昌實驗學校、實驗中學西校區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3萬平方米;加快推進三級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縣醫院病房樓交付使用,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縣中醫院病房樓建設順利推進,六個鄉鎮衛生院擴建工程全部竣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城市展館投入使用並對外開放,改造建設文化大院10個、農家書屋110個,12個鄉鎮文化站透過市級驗收;五保供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新建和改建了12處敬老院,幾年來,累計投入敬老院建設資金2100萬元,各類房屋共計1156間,建築面積達3.4萬平方米,其中院民宿舍956間,容納床位1912張,可滿足全縣90%集中供養率需要。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10

  為深入全面瞭解xx縣養老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探索解決城鄉人口老齡化的途徑,xx縣老齡辦與有關部門聯合成立調研組,深入基層進行調研,摸底調查,重點對居家養老、住養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幾個方面進行認真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養老服務業機構的基本情況

  xx縣轄22個鄉鎮(辦事處),截止xx年底,全縣總人口121.4070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16.953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3.96%,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魯政辦發〔xx〕25號檔案)和市政府《進一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菏政發〔xx〕42號檔案),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特別是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全縣各級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形式、多渠道投資,成立不同檔次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大力發展農村五保供養事業。截止xx年3月底,全縣城鄉養老服務機構29處,其中:現有住養服務機構(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服務中心)共20所,共有床位2429個,全縣五保物件達5193人,鄉鎮(辦事處)敬老院集中供養物件1572人,集中供養率為30.27%,老年公寓、老年服務中心兩處養老人員240人,平均收費標準分別為450元/月、710元/月。全縣居家養老服務機構5處,老年康復護理服務機構4處,護理人員153人,隨著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家庭條件好、子女務工在外的“空巢老人”需要養老服務的越來越多,我縣目前正在加大對部分鄉鎮敬老院的投入,進行改建、擴建,加大對五保物件的供養率,使老年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養老服務能力不足。全縣養老服務機構中、住養機構佔20所,但由於住養機構大都是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基本上接納的有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的農村老人。全縣養老機構沒形成規模,養老服務機構少,入住率不高,農村敬老院的硬體設施跟不上,由於資金缺乏,從環境、床位和設施上,與養老服務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一定差距。

  2、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缺乏。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工作人員的配備,大多是民政助理員擔任院長,工作人員既當管理人員又當護理人員,且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專業程度不高等問題,面對五保物件孤寡老人是社會弱勢群體,管理工作難度較大,難以溝通,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年青人和專業人士不願幹護理,再加上護理人員感到責任重,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不高,加之受傳統世俗觀念影響,很多人認為服侍老人又髒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導致護理人員不足,護理人員難招。

  3、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年來,國家為發展養老服務相繼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本意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老年服務業,為政府、社會、家庭分憂,但是有關政策都屬於指導性檔案,沒有具體的優惠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強,比如:我縣xx縣老年公寓是民辦機構,投入大量的資金,是屬於福利性企業,收入標準低,利潤少,再加上水、電、暖的供應,水和電的管理屬企業,這就造成老年公寓很難享受水、電等優惠政策問題,由於養老服務業機構是微利甚至無利,很多民間資本不願投入養老服務等相關產業。只能靠政府投入來解決這些問題。

  4、政府投入不足。由於我縣是在經濟欠發達的情況下進入人口老齡化,民辦養老機構透過收費的方式增加收入畢竟有限,而且可能由於提高收費而提高了民辦養老服務的“門檻”,再加上農村老人收入相對較低,把一些低收入老人檔在門外。農村五保物件靠敬老院來供養,但由於鄉鎮(辦事處)資金投入受到影響,經濟水平落後,使得養老投入不足,全部供養五保老人很難達到,由於受床位、條件的限制,很難滿足農村五保物件及以外的養老需求,無法滿足社會養老的需要,也制約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5、居家養老、康復護理在農村屬於空白。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由於受到人居環境區域的影響,農村相對分散,城區人口相對集中,鄉鎮(辦事處)農村居家養老、康復護理是空白地帶,城區主要是服務於有一定收入的退離休人員和有經濟來源的“空巢老人”,但面對社會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很難滿足社會養老需求。

  6、臨終關懷服務缺乏。xx縣老年住養服務機構入住老人大部分是能夠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病人,但目前情況來看,對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缺乏臨終關懷的服務機構,由於臨終關懷護理工作相對辛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糾紛,管理難度大,對這樣的服務機構民間資本一般不願投入。

  三、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針對社會上還存在著對養老服務人員的偏見,要大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教育,把傳統孝道的精髓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賦予新的內涵,形成新型的孝文化。要廣泛培育和樹立新時代敬老先進典型,把老齡宣傳納入社會宣傳的重要內容,透過開展養老服務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樹立為老服務光榮的理念,提高民辦養老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穩定養老服務隊伍。

  2、加大政府指導、支援力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

  一是要認真研究制定加快養老機構發展的宏觀規劃。把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優先立項,統籌安排,調配資源,整合力量,從根本上保證養老機構的快速發展。

  二是在新修建住宅小區時就把老年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要求有一定的公共室內活動面積,透過制定規劃、合理佈局,充分利用現有閒置資源,運用市場經營機制,利用文化大院,聯合利用服務設施和服務專案,提高養老服務設施使用率和服務率,逐步形成為老服務網路。

  三是要對養老機構建設實施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公益用地和建設用地中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用地,加大政府對養老機構的資金投入,提高服務質量,增加老人入住率,最大限度的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養老機構,落實享受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興辦各類老年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場服務等。

  3、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加從業人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針對鄉鎮敬老院和養老服務業的特殊性,應該經過專業社工知識培訓的社會工作者參與,加快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步伐,以便更好地服務於老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4、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養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現有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況下,要進一步對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做為民生保障來重視,解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面對龐大的老齡隊伍,從社會各個方面來關注、重視老齡工作,加快為老服務建設步伐,彌補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使大多數老年人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11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線生產和消費的橋樑,其發展是衡量某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採取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援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經濟總量,改善了產業結構,服務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及時準確把握服務業發展現狀,對於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為打造活力、實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透過實地走訪調研,分析研究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剖析我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對提升我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對策思路作初步探討,並提出相關發展對策,供領導參考。

  一、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程序的不斷加快,我縣服務業邁入快速發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貿流通為基礎、金融房地產為支撐、旅遊休閒為亮點”的產業架構,已成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總量持續增長,規模不斷擴大。xx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服務富縣”戰略,透過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搭建融資和資訊平臺,加強與縣外企業合作,改善了投資環境,營造了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全縣服務業呈現出總量快速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良好局面,併成為我縣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推力。xx年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4.6 %,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和xx年相比,提高了4.1個百分點,達到37.1%,拉動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xx年服務業國、地稅收入分別突破億元大關,達1.18億元和1.4億元,分別增長7.2%和31.8%,佔全縣稅收比例達40.58%。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21萬人,約佔全縣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總量的49%。xx年1-5月份,預計實現增加值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

  現代物流產業穩步發展。xx年,我縣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道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承運能力大大提高。全縣通車裡程達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1596.3萬噸,貨運週轉量460290.4萬噸公里,完成客運量1052.8萬人次,客運週轉量74543.6萬人公里。今年全縣共有物流企業38家,1-5月份,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989.2萬噸,貨運週轉量271460.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31%,完成客運量448.2萬人次,客運週轉量46570.5萬人公里,比去年增長39%,現代物流業發展穩中有進。

  商貿流通產業保持快速增長。隨著流通領域競爭加劇,超市、連鎖店、專賣店、便利店等新型經營模式不斷崛起,多元化的商貿流通競爭格局初步形成。許多縣外具有一定實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商業集團如:東方、百姓、金鷹、百成匯等紛紛入駐我縣,搶灘佔領市場。我縣商貿整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消費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消費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深入推進,下鄉產品銷售數量、銷售金額持續攀升,為拉動我縣農村市場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1-5月份,全縣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9279臺部,銷售金額1.47億元,補貼資金0.1911億元,同比增長159%。預計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1億元,同比增長16.21%。全縣批發業商品銷售額2.06億元,同比增長8.64%,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5.66億元,同比增長13.39%,住宿餐飲業營業額5.35億元,同比增長29.08%,商貿流通已成為我縣服務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技資訊產業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和資訊網路化的大發展,使科技資訊業成為服務業乃至國民經濟中最為突出的行業之一。1-5月份,我縣郵電業務總收入4422萬元,同比增長13.6%。通訊網路實現了由人工向自動,模擬向數、小容量向大容量、單一業務向綜合業務的轉變。全縣固定電話使用者達到9.88萬戶,移動使用者達到12.11萬戶,寬頻使用者達到5.08萬戶;1-3月份累計申請授權28項,專利60項,同期遞增81.82%,從事科技成果研究的廠辦、民辦科研資訊機構87家。科技資訊業已成為引人注目的高增長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增大。

  房地產產業逐年增大。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房地產開發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商品房消費持續擴大,居民購買房產繼續成為消費熱點。房地產開發投資逐年增大,xx年,我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1.7億元,佔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25.2%,全縣新上房地產開發專案38個,開發面積83.57萬㎡,同比增長31.7%,銷售面積23.1萬㎡,銷售額4.12億元,同比增長45%。進入xx年以來,隨著我縣《鼓勵低收入家庭進城購買商品房》政策的實施,房地產開發更加火爆,1-5月份審批129萬㎡,開工建設房地產專案21個,開發面積49萬㎡,預計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110萬㎡。

  文化旅遊產業迅猛崛起。近年來,我縣堅持把發展文化旅遊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著力點,採取“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民間參與、多方受益”的旅遊開發模式,努力將旅遊業打造成國民經濟的動力產業、優勢產業,並以此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發展服務業的突破口,確立了“打文化牌、唱生態戲”的旅遊業發展戰略。截至目前,已建成開放景區10處,其中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4個,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3個,打造了“智聖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閒勝地”的旅遊品牌。到沂南“逛漢街、遊竹泉、受教育、泡溫泉”已成為一張名片。xx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96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9.8億元,增長230%,全縣服務業產值佔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今年1-5月份,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85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9.25億元,增長18%。文化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我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金融保險產業穩步發展。隨著臨商銀行入駐沂南,目前全縣共有金融機構9家,保險機構27家,各種與金融機構發生業務的中小擔保民間融資機構7家。1-4月份,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121億元,同比增長12.7%,各項貸款餘額53.34億元,同比增長6.1%。保費收入1.561億元,同比增長38%。

  服務業重點專案投入加大。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交通、通訊、城鄉電網改造、房地產開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開發等方面的投入,服務業對一、二產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投資成倍增長,竹泉、湯泉、諸葛亮城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完工。今年1-5月份,全縣36個服務業重點專案,總投資達34.3億元,其中新開工專案15個,續建專案21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6億元。服務業投資增長成為擴大需求、促進增長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為一、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我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服務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但與全省及周邊兄弟縣區相比,仍存在著速度不快、層次較低、比重偏小、支撐力不強等突出問題。一是總量不足、比重偏小。xx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5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6.69億元,同比增長16.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4.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1%,與先進地區比較,佔比偏小。二是服務業的發展相對滯後,服務企業的基本狀況是“低、小、散、弱”,即檔次低、規模小、分佈散、競爭力弱,缺乏具有帶動區域性發展的規模企業。多數企業是自發投資形成的,小規模經營,服務內容仍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等行業,較高層次的知識、技術型服務業包括現代中介諮詢、物流、資訊等較為落後。三是我縣服務業行業之間發展也不平衡,傳統型、消費性服務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而金融業、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高技術含量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二)制約因素

  制約我縣服務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鎮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發展必須以城鎮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為基礎。我縣城鎮化程序較慢,目前縣城城區人口僅為15萬人,人口集聚度不夠,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及周邊縣區,導致對服務產品的需求不夠旺盛,制約了服務業快速發展。二是缺乏科學的規劃引導,服務業發展仍處於自發狀態。我縣服務業發展缺乏專門的規劃引導,絕大部分處於自發狀態,空間佈局不合理,區域分工不明確,空間資源開發無序,發展重點不夠突出,同質化競爭嚴重,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遠未形成集聚發展態勢。三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服務業發展需要有載體,需要有龍頭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的帶動,但我縣沒有叫得響的服務業企業集團。四是缺乏專業類人才。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像企業管理、市場服務、科技研發、技術推廣、資訊科技、電子商務、金融保險、綜合物流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的發展,更離不開高階人才的支撐。長期以來,由於我縣受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影響,多數服務行業人員主要由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城鎮下崗人員構成,文化程度普遍偏底,其素質和能力不能適應服務業迅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高技術等級的人才短缺,多數從業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服務水平低,成為制約服務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三、我縣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新一輪經濟增長為我縣服務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十二五”期間,我縣將加快產業調整速度,大力發展服務業已列入“十二五”規劃,服務業將成為沂南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外部條件和內部環境都為服務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我縣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更多的要求,從而促進物流、金融、研究開發、市場營銷、廣告諮詢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面臨的機遇是:

  消費結構升級,有利於服務業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間,我縣人均gdp將從xx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並逐步過渡到發展和消費需求的新階段。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將直接推動教育、旅遊、醫療保險、住宅、汽車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城鎮化程序加快,有利於促進服務業水平和結構的提升。城鎮化過程提供的結構轉換空間將為服務業產業規模擴張提供新的條件。到,隨著我縣城市化程序和工業化的加快,戶籍制度的改革,農村人口向城市不斷集聚,我縣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0%,城鎮人口進一步集聚,將有力推動城市房地產業、現代商貿業、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和提升,將推動我縣消費需求總量的擴大和結構的調整。

  市場需求,為服務業發展拓展了空間。近年來,伴隨著電動車產業園、製鞋產業園等一批重點園區的建設,沂南自身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各類服務產品的需求旺盛,這給生產性服務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飛躍,已開始追求高品味的休閒旅遊、高檔住宅、綠色健康等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這又給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創造了機遇。

  政策支援,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把加快服務業發展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國家、省、市分別出臺了《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檔案,xx年我縣也出臺了《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這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四、發展服務業的對策和建議

  1、依託工業產業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今後較長時間內,工業產業化將是我縣經濟發展的主流,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的支援。要正確處理工業增長與服務業增長之間的關係,依託工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的等級,形成協調發展的互動機制。在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中,必須以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聯動發展帶動經濟的全面、持續發展,突出服務業為第二產業尤其是為工業服務的力度。依託第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與之相匹配的交通、通訊、資訊、物流等服務業,構築完整的、統一的和競爭性強的資源配置市場平臺。

  2、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一方面,要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住宿餐飲等生活性服務業進行改造提升。對這些傳統行業要透過創新,完善商業零售業態的結構和佈局,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發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引進品牌企業,轉變只注重物質層面的傳統經營理念,積極塑造企業文化,打造服務業品牌,提升服務質量和城市品位。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資訊服務,大力推進領域資訊化、區域資訊化、企業資訊化和社會資訊化程序。第三,加強農村商品市場體系和商業網點建設,改革農村流通體制,活躍農村市場,促進農村流通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3、積極推進城鎮化程序,創造新的消費群體。一方面,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城市要素,在縣城西部繼續加大漢城建設的同時,結合東部新城區建設,規劃一片歐式建築群,達到“古洋”結合,昇華城市影響力,加快城市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不斷降低農民“進城門檻”,使進城農民在教育、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上享有同等權力。第三,加快改革現行戶籍管理制度。打破戶籍壁壘,進一步促使農民到城市、到城鎮落戶,不斷擴大小城鎮服務消費群體,增加服務業就業人口。

  4、加快培育服務業大企業集團,著力推進服務業發展。在培育和發展服務業大企業集團方面,要拓寬思路,可以探索性地去嘗試。如依託電動車、石英砂、肉類、蔬菜等產業集聚和交通優勢,整合現有資源,建設以運輸、倉儲、配送、資訊服務的物流型大企業集團。

  5、加快服務業人才培育,著力推進服務業上檔次上水平。當前,我縣正處在工業化的初期階段,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升級壓力加大、城市化深入推進的現實,迫切需要大批人才為我縣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招智引才”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讓其安居創業。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選送一批可塑性強,善於經營的優秀青年到著名院校、企業進行深造,使其儘快成長。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12

  按照縣政府《關於開展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有關問題調研的通知》要求,為正確認識我縣目前現代服務業的總體情況,商務局精心組織人員對全縣現代服務業進行了調查及分析研究。現將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我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現代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並呈現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貢獻不斷增加。“十一五”期間,全縣現代流通增加值已由的6.89億元提高到13.63億元,增長49.45%,佔三產比重從相對弱勢的狀態提高到20xx年的17.23%。現代服務業城區個體業戶數由06年末的3127戶增加到10年末的4232戶;就業人數由06年末的11205人增加到10年末的25610人。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7家,從業人員380人,銷售總額13.33億元。全縣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4個,商品成交總額達到6.89億元,顯示出我縣現代服務業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二)主體突出民營。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流通領域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導致我縣大多數國營現代企業機構改制,使現代服務業組織和人員結構的重大變化,消費品市場經營多元化得到充分發展,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

  的態勢,使民營經濟迅速成長為現代流通領域的主力軍,在拓寬就業渠道、繁榮城鄉市場、活躍區域經濟、服務群眾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放開搞活彬縣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服務業的加快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20xx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3億元中,私營、個體、股份制和其他經濟型別佔到80%以上。

  (三)業態不斷出新。各類專業店、專賣店、便民店、大中型綜合超市等新的商業組織形式不斷增加,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興業態現代流通方式初步應用,已加快大眾化餐飲、住宿、美容美髮、洗染、家政服務、洗浴等生活服務業連鎖化步伐。目前,全縣擁有各類商業網點約8870個,其中大型超市3個、百貨店3個,主題商場4個,商品交易市場14個,農村集貿市場15個,賓館酒店45家(其中準三星級3個、四星級1個),各類專賣店32家,連鎖店12個,美容美髮店59家,洗浴6家,網咖15家,娛樂場所7家,住宿個體戶120戶,餐飲個體戶597戶,食品加工企業及加工點22家,貨運資訊配載站13個。

  (四)體系不斷完善。大力推進了現代服務業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新網工程等現代服務業民生工程;推進現代流通市場體系建設,並始終把發展流通服務業和促進消費放在突出位臵,積極引導建立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生產和流通體系。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萬村千鄉連鎖農家店”291個;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1900臺(件),銷售額達到了11579萬元,兌付補貼資金1308多萬元,位居全市前列;“新網工程”已建成農資龍頭企業19戶、農資連鎖直管店18戶、鄉村加盟店60個、專業合作社3個;彬縣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專案和高渠春蕾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農藥檢測專案正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農村現代化現代網路體系,並且效益初顯。

  (五)現代服務業發展不斷規範化和市場化。近幾年來,政府加強了對現代服務業市場的依法監管,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建立健全了一些行業協會組織,協調行業經濟活動。

  (六)旅遊規劃體系日益完善,景點開發穩步推進。完成了《彬縣旅遊業總體發展規劃》,初步確定了以川道盛唐佛教文化和現代工業旅遊線、南翼生態休閒旅遊線、北翼古豳文化旅遊線的“一線兩翼”現代旅遊發展格局。古城牆修復、紫薇山生態公園建設、公劉教稼苑祭祀區建設、大佛寺外圍環境保護、西苗頭森林公園山門建設、老君庵修復、程家川古民居恢復、花果山山體景觀建設等工程穩步推進。

  二、我縣現代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現代服務業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與國內先進水平相比較,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和問題:

  (一)市場建設缺乏總體規劃,佈局不盡合理。由於長期缺乏現代服務業整體發展規劃的指導,物業開發與現代規劃

  脫節,開發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開發商業地產設施,使商業設施開發建設與規劃脫節,商業設施開發建設與商業經營脫節,導致我縣現代服務業佈局顯得散亂、無序,網點設立隨意性較大,結構佈局不合理,缺乏特色。

  (二)傳統現代業態比重過大,現代業態發展不足。近年來,我縣各類私營、個體現代企業發展迅速,但業態結構仍以傳統為主,批發零售貿易、餐飲住宿所佔比重很大,連鎖經營、物流配送、會展業、電子商務、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發展滯後,業態水平不高。

  (三)整體層次偏低,缺乏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街區和專業市場。彬縣商業特色不明顯,定位上沒有明顯的品牌差異和特色差異,有百店一面的雷同化現象,沒有形成既體現都市特色商業形象,又符合規劃區域定位和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商業層面結構,如美食街、數碼通訊街、風情休閒街、旅遊商品一條街等特色街區。在現有的專業市場中,均無與本地特色產品相配套的專業市場。

  (四)商品專業市場設施差,交易方式落後。彬縣現有的專業市場、綜合市場存在檔次低、規模小、設施差、交易手段和方式落後、管理不規範。

  (五)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市場潛力有待挖掘。首先是城鄉發展嚴重不平衡。中心城區現代和市場發展速度很快,但農村商業網點發展卻比較滯後,特別是集貿市場建築簡陋,

  大棚式市場、露天市場較多,馬路市場現象較為嚴重,使農村消費潛力未能達到充分的引導和挖掘。

  (六)現代流通方式發展緩慢,制約現代流通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雖然我縣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但目前大部分市場仍處在攤位經營的初級流通形態,傳統現代形式居主導地位。特別是現代物流比較滯後,物流中介服務不發達,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在現代流通交易中應用極少,尤其缺乏集倉儲中心、配送中心、貨運中心、資訊網路中心、營銷策劃中心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配套物流基礎設施。

  (七)景點開發不足,接待能力不強,旅遊景點服務設施不齊全等原因制約著我縣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三、發展機遇和挑戰

  我縣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與挑戰:

  1、加快工業化步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商機。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提高現代工業競爭力、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動力來源。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工業越來越緊密的相互融合,使得產業經濟活動中服務業的比重逐步上升,附加價值提高,專業服務外臵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這就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2、加快推進城市化,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平臺。我縣縣城規模擴大,經濟快速增長,居民收入提高。

  服務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13

  目前,科技和創新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科學技術加速向服務業滲透,並衍生出全新的現代服務業,使現代服務業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中最具創新和活力的戰略性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一、xx區服務業現狀

  在北京市服務業發展表現出良好態勢的形勢下,xx區服務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從xx區服務業兩年整體規模分析,全區服務業單位數、資產總計、收入指標占有比例是增長趨勢。然而服務業人均創收05、06兩年均低於全區人均創收指標,反映出我區服務業與其他行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也應清楚地看到06年比05年服務業人均創收增加了42.35千元,說明xx區服務業整體實力是不斷增強的。

  從xx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57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0.7億元,較去年增長14.6,其他業務收入10.7億元,較去年增長51,利潤總額達9.3億元。稅金11.7億元,較去年增長20。經濟執行質量良好。

  北京市服務業總量增長較快,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漸增加,在這種大的環境下,xx區服務業不可逆轉的向前發展。xx區作為北京市的城鄉結合部,過去以農業為主,近幾年,隨著現代化新城區建設的加快,xx區的服務業所佔比例也在逐年遞增,隨著高科技和資訊產業的發展,為xx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xx區服務業開始從傳統的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化。

  二、xx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現代服務業是在工業化比較發達階段產生的新興產業,是主要依託資訊科技和現代管理而發展起來的服務業,是xx區服務業的發展方向。

  截止到11月底,xx園區規模以上服務單位286家,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6的份額引領xx區服務業。

  1-11月,園區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26.6億元,佔規模服務業的83.6,同比增長15.8。上億元單位44家,主營業務收入293.5億元,其中園區服務業企業37家,主營業務收入273.3億元,佔規模以上服務業上億元企業的93,園區服務業企業成為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流。

  從目前服務業統計上看,有三個類別和現代服務業相對應,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

  從收入指標來看,xx區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已基本佔據服務業主導地位,尤以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最為突出,1~11月份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2億元,佔服務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52。其中園區企業為14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8億元,佔此行業96.3(其中有23家上億元單位,實現收入168.1億元,佔園區此行業的85.9)。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資訊傳輸、計算服務和軟體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03.2億元、52.8億元、25.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0.38、33.6、15.6,這三個門類,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1.7億元,佔服務業總量的72。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的經濟總量,使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

  三、xx區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的差距

  1、xx區現代服務業知識密集程度不高

  現代服務業重要特點之一是產業融合,它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透過相互滲透,相互疊加,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xx區作為功能拓展區,定位之一是大力發展物流業,可從目前服務業統計範圍內的所屬20家物流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的單位情況看,收入總量與比例均偏低,這20家1-11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億元,只佔服務業0.92,較去年同期只增長0.6,其他業務收入0.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其主營收入增長緩慢。儘管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統計範圍,但xx區物流業企業經營規模小,科技和資訊含量的密集程度不高,沒有形成資源共享、產業融合的經營模式,實際上仍處在傳統服務業階段。xx區物流業距離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要求還很遠,沒能滿足xx區建設西南物流中心的發展需要。要引導和支援傳統物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升級,提高其網路化、資訊化、協作化的水平,不斷降低物流成本,不斷創造新的物流需求;要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物流企業和物流管理技術,推動全區物流的整體規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xx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缺乏主體行業的帶動

  現代服務業是在科技和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科技資訊融合為一體條件下的高密集的現代產業。

  xx區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其獨特的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航天部,自動化研究院都在xx轄區,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豐富的科技資源,關鍵是看如何使用。要解決好“有技術缺應用,或單一應用無成效”的問題,要加強現有核心技術的整合應用,加強行業技術整合、產學研的聯合以及技術整合應用示範平臺的建設,挖掘現有技術潛在的應用能力,系統地提升技術綜合應用水平。

  園區服務業在一定程度上是xx區現代服務業的代表,區現代服務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園區,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園區,在全區服務業中處於主導地位,但對於全區服務業的輻射和引導、帶動作用不明顯。

  透過對園區內服務業企業與非園區服務業企業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園區服務業在我區服務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園區服務業雖然具有一定規模,服務業單位數已達全區服務業總數50,從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區服務業83.6,園區企業人均創收59.6萬元比非園企業12.8萬元,高出46.8萬元,總體看園區是全區現代服務業的主導力量。園區服務業的主要模式是應用資訊科技,對轄區傳統服務業改造影響有限,未能形成以科技園區為龍頭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高科技資訊化服務業的產業鏈。

  3、xx區現代服務業融入外商投資不足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現代服務業是今後經濟發展的主流行業,也是現在和未來外商投資的重要行業。1~11月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外商、港澳臺投資企業共2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同比增長46.4。但是目前佔我區服務業企業份額較小,主營業務收入僅佔規模以上服務業的1.3。我區引進現代高科技外資服務企業,用現代管理模式,來帶動xx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xx區現代服務業的管理水平,應引起高度關注。

  總之,xx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但仍處在起步階段,科技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程度還有待加強,科技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仍不明顯,亟需透過新型的促進模式加速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來促進xx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四、xx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建議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從根本上提高對現代服務業的重視程度,要把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xx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點,要克服固有慣性,最佳化工作方式,積極開展自主創新。

  2、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資源,形成規模效益

  加強現代服務業與區域創新體系的緊密聯絡,加強科技對現代服務業企業的支撐作用。

  3、加強傳統服務業的科技促進和創新改造

  xx區現有的傳統服務業亟需各種形式的科技投入,要採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資訊化技術,結合行業特點,提高服務業的服務效率,不斷改革創新,以滿足使用者不斷更新的服務需求。發揮xx科技園區優勢,引領xx區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4、積極探索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律,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資料支援

  相關部門應樹立超前意識,及時監測xx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態勢,收集採編、研究分析、動態釋出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各類資訊,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資料支援。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必然,xx區應抓住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一契機,整合產、學、研資源,加速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大力扶植以高新技術和資訊產業技術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未來現代服務業必將成為xx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