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醫院實習報告三篇

精選醫院實習報告三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醫院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院實習報告 篇1

  本次調研於*******醫院骨傷科病房見習期間完成,主要是以同患者訪談問答的方式來完成調查。旨在透過與患者的溝通,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從而瞭解患者內心需求和他們對醫院、醫務工作者的意見及建議等。這次調研不是僅僅為了完成一次見習作業,更是為探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緩解醫患關係的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據。 調研背景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醫患糾紛時常發生,緩解正處惡化中的醫患關係迫在眉睫。據研究,醫患關係惡化的原因很多,但最本質的原因在於醫務工作者和患者間的溝通不當或缺失。因此,增強醫務工作者和患者之間的交流,及時瞭解患者的需求,並增強患者對醫務工作的理解度,我們必須重視。

  調研時間:20xx年6月23日至30日

  調研地點:**************醫院骨傷科病房

  調研物件:****醫院骨傷科住院病人40人

  調研目的

  透過和患者溝通交流,瞭解患者的需求,以及醫院服務的不足之處,為醫院提高服務質量、醫療質量以及促進醫患交流提供依據。 調研結果

  本次對患者需求的調研結果可概括為:交流、理解、說明、改進。

  一、交流

  這裡所指的“交流”主要是指醫務工作者與病患的交流,這也是本次調研的最根本基礎所在。它可以被分成有聲交流與無聲交流兩個部分。

  有聲交流是交流中的核心部分,也是醫患溝通的主體。****醫院的護士們在這一點做得十分人性化。在查房時往往不僅態度平易近人,而且語言也並不是冷冰冰的詢問,而更像是患者家屬的噓寒問暖,這讓飽受病痛折磨的病患深感溫暖安慰的同時也增加他們對醫務工作者的信任,有利於治療的實施進行。在進行一些比較敏感的操作時,更是要注意與患者的有聲交流以緩解病患的緊張情緒。以給成人進行肌肉內注射為例,在進行一系列準備工作後準備扎針要在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後並在說話的時候就將針頭扎入。由於給成人推針往往比較緩慢,期間如果一言不發只會使患者更加緊張不利於溝通,這個時間段內護士可以詢問一些家長裡短的小問題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要竭力避免無聲操作、重視人文關懷。

  在****醫院,我不得不為醫護工作者的智慧稱讚。護士在發藥的時候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而患者經常會在她們發藥的時候詢問一些問題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她們透過對新加坡醫院的學習,採取了一個十分巧妙的措施——發藥護士身穿一個紅色馬甲而上面則用顯眼的黃字註明:“我正在發藥,請勿打擾”。這種無聲的交流徹底而不失禮節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護士也能更加專心地發藥從而減少工作失誤、避免醫療事故。

  二、理解

  醫務工作者如果想要真正地站在病患的角度為其著想,那麼首先就要學會理解對方。就醫務工作者對病患的理解而言,可以分為情感上的理解與觀念上的理解。

  情感上的理解是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我與見習同學在幫助老師做一些基本的檢查工作時由於準備不充分而頻繁地去病房進行檢查,大部分病人很配合也理解我們的不足之處,但是有少數病人很不耐煩要趕我們走,對我們的到來很是反感。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能充分理解病人而是一味地只看到自己受的委屈,與病患的溝通就會出現障礙。我為了緩和病房裡沉默僵持的氣氛,主動對著他低頭鞠躬、輕輕地說了聲:“對不起,打擾您休息了”。他當時有點詫異。第二天我們再來進行一些常規的檢查時,他表現得相當配合,神情甚至還有些不好意思。有的時候如果醫患之間存在一些矛盾,醫務工作人員有義務主動向患者主動道歉而不是追究對錯,應對病人進行情感上的理解而不是僅僅從常理對錯上對病人的一些行為進行簡單的判斷。

  觀念上的理解,****醫院的醫護工作人員也做得相當出色。醫院內有一個註明病患資訊的腕帶,能夠幫助醫生和護士及時地瞭解病患的相關資訊。但是一些老年患者會經常將其剪斷,護士們很是不解,一經詢問才知,因為腕帶是白色的,而老人家認為只有死人才戴白腕帶,戴白腕帶不吉利,故將之剪斷。發現這個問題後,醫院的腕帶全部被換成了粉紅色,不僅不再讓老人家忌諱更因為可愛的外觀而備受歡迎。

  三、說明

  在我與病人們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病人們最需要醫務工作者說明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裝置安全性與檢查必要性。

  在病人對裝置安全性的信任程度進行調研時我發現,病人普遍在進行MIR檢查時容易心慌。根據我的調查,其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核磁共振檢查時沒有其他人在場比較安靜而機器運作的轟鳴聲比較駭人;第二,患者擔心機械裝置工作時的輻射會對其身體產生輻射傷害。我自己對這一方面瞭解不多,希望醫務工作人員能給予解釋。另外,我也希望醫院工作人員能夠一起建言獻策,如何才能緩解在核磁共振檢查的過程中沉悶的氣氛,來改善病人檢查時的緊張情緒。

  部分病人對胸透檢查存在疑慮。其中一名是膝關節滑膜炎病人。她認為胸透檢查就完全是多此一舉。在此,我也談談自己對其胸透必要性的看法:首先,是考慮到其所患病症的'特點,她的膝關節滑膜炎有可能是結核桿菌感染所致,故不排除其患有肺結核病的可能性,秉著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我覺得胸透是有必要的;其次,在第一點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考慮醫院其他病人以及衛生工作者的健康,而肺結核是傳染性疾病,胸透檢查結果可以為一些預防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據。當時我並沒有告訴她我的看法,而是告訴她,醫院是為了她和醫院其他病人的健康有一個保障才會進行這樣一系列的檢查。畢竟疾病預防與治療同樣重要。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希望醫生及相關醫務人員的態度和善,能夠耐心的解答心中的疑問,這也應該是醫院對於醫護人員的基本要求。

  四、改進

  就“改進”這一主題而言,在此來做兩方面的展望。一方面是在措施上,另一方面是在技術上。

  在措施上要避免繁瑣,儘量減少對病人不必要的打擾。量體溫時,一名病人對我們頻繁地來病房表示不耐煩:“你們一天到底要來幾次啊!”我當時心裡感到十分委屈甚至有些憤懣,但是我自己再冷靜下來想一想,假如我是這名患者,在飽受病痛折磨的同時或許還沒有休息好,而我們這樣頻繁地打擾他的休息。檢查病人的腕帶、詢問二便情況、測量體溫與脈搏等本可一併執行。首先,我們應該在感覺自己受委屈的同時換位思考,其次我們從自身反省自己在措施上存在的問題並思考出改進措施。我們換位思考是讓自己冷靜下來,避免讓自己的個人情緒影響後期的思考分析,從而更好地改進相關措施。

  病人們對檢查人體的裝置比較擔憂,而其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很多人不能區分胸透與胸片的區別。胸透的輻射量較大而對人體影響較大,不僅在中國禁止幼兒進行該檢查,在美國等國家更是已被淘汰,但是成本較低;而胸片正好相反,輻射量較小,對人體影響不大,可是成本較高。在這一方面,需要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如何降低胸片的成本或者尋求一種安全性更高的檢查方法來代替現有的方法。這已經是一個技術上的改進了,難度是比較大的,但是也因此更需要醫務工作者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另一方面,相關科學技術的研究需要國家、政府的支援與重視。這點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援,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才能在相關問題上更快、更好取得突破進展。

醫院實習報告 篇2

  見習醫院:xxxx人民醫院

  見習主題:醫學影像——放射科

  醫院等級:二乙

  活動時間:

  7月5——8月5

  簡要過程:

  在放射科見習一月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見到了很多病的臨床表現,症狀體徵,瞭解了患者的心理狀態,深入的手法必須靠在臨床上的實踐才能不斷進步,熟悉了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人員的分工及工作職責。

  時間雖然短暫,卻開闊了眼界。在此謝謝各位老師的關愛及教育。

  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繼續努力,爭取理論結合實踐,早日做一名優秀的影像工作人員。

  學到的知識:

  1影像裝置的操作方法與技巧。

  2瞭解不同檢查部分的不同擺放姿勢

  3熟悉了常用醫療無菌,汙染物品的處理方法,

  4積累了與患者溝通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覺悟。

  不足之處:

  1部分理論掌握不熟練。

  2臨床經驗少,與患者溝通能力欠佳。

  歷時一個月的見習已經結束,坎坷而溫馨的醫院生存之旅業已過了大半,感慨頗深。

  暑假之始,懷著激動又憧憬的心情,我來到了人民醫院,我很榮幸的來到了自己所學專業的科室見習。一年的學習,我也只是基本上掌握了醫學的基本知識,但是我並沒有因為專業知識的缺乏而膽怯,而是讓我更虛心的向科室裡面的前輩們學習。不過從他們親切的問候和熱切的舉動中,我摒棄了多日來的揣測及不安。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好好的實習,與醫院融為一體,不辜負老師們對我的期望。

  感謝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給我見習的機會,也感謝各位代教老師在工作忙碌之時,還要帶領見習生,教導我正確的方向;也很高興與其他醫務人員,在緊湊的實習生活中不但互相學習,並且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雖然實習時間安排緊密,難免覺得疲累,但這段時間卻給了我無比大的收穫,除實務工作上的學習外,人際關係的拓展、職場文化的百態、還有一些活動的參與都讓我獲益良多,這樣充實的生活,我想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

  實踐,是一種磨練,是對自己感受醫院環境,瞭解醫院事務的一種鞏固理論知識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對自己醫療夢想的期前準備。

醫院實習報告 篇3

  黃家駟院士總結協和辦學經驗是提出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嚴格要求、嚴密方法、嚴肅態度”這一“三嚴三基”的方針,在國內醫學界得到普遍認同,為我國醫學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這樣的基礎是怎樣一回事呢?年輕醫生們怎樣才能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呢?

  首先要明確的是,打基礎是一個過程。老醫學專家們認為,臨床醫生們的這一過程需要5-10年時間才能完成,可以稱之為“基礎年”。這一階段主要是當好住院醫師,打下的醫學基礎質量最高,含金量最大。吳階平院士認為,這10年是醫生們的自然成長階段,主要是感性認識,逐步取得經驗積累和業務進步。

  可現實中,許多年輕醫生對從醫頭10年的基礎積累過程缺乏認識,缺少思想準備,收穫與進步不大,有不少人甚至停滯不前了或後退了,很難攀上第二或第三個10年的高層階梯。

  看一看前輩的做法,瞭解他們當年是怎樣打基礎的,無疑會對我們大有裨益。吳階平院士講自己做實習醫生、住院醫師時的經歷,核心是“為做好醫生學本領”。當時,不論在病房見習還是聽課、讀書,吳老都是本著學本領的目的,對臨床中的所見所聞,教師和上級醫生的言行舉止,分析問題的方法,各種學術活動,都進行觀察和思考,努力從中學到本領。他舉例說,診療了幾例闌尾炎後,感到臨床表現、病理表現、手術難度有不少差異。遂給自己提出要求,術前儘量分析炎症的程度,腹膜腔內的反應,闌尾內有無糞石,闌尾的位置等,在病歷中記錄對上述問題的看法、根據。為達目的,在病史採集、體檢、臨床分析中更加細緻周到。同一個病例,有意識地對待後,所取得的經驗遠多於一個簡單的診斷。因此,學本領成為他成長的開始,也是人生的轉折的開始。因為第一個10年的基礎打好了,就很容易攀上吳階平院士所說的醫學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即自學成才階段。

  吳英愷院士做實習醫生、研究生、住院醫生時的做法和體會斯,不著急、細心看、多思考、當好助手,從多幫到多會。他常常在鞋盒盒抽屜中練習打結的基本功。重視學會和掌握好“床旁藝術”,即細心聽取病史介紹,系統進行體格檢查,反覆進行臨床觀察,在此基礎上進行臨床分析,做出臨床判斷。他要求自己每進一步都要在學術上有所進步,刻苦鑽研,自強不息,勇於攀登。王澍寰院士做住院醫生視也重視學本領,他介紹的鑽研闌尾炎診治絕活,其過程和方法有如一副精彩的金字塔攀登圖。

  初入醫門,搭基礎就是學本領,學的是臨床專業技術的基本功,並不斷實踐,總結成自己的經驗。同時,還要兼顧其他多個方面的基礎學習和訓練,如科學思維能力、與同事和病人交流溝通的能力、應用臨床流行病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臨床科研能力等,不斷從理論上提高認識。經驗和認識發生了質變,就會使自己的臨床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客觀地說,在5-10年的臨床過程中,每位成功的醫生都會有幾次或多次這樣的質變,每次都會登上一個新的臺階。基礎攀登的過程,就是這樣的歲月的時空中不知不覺地逐步走完了它的歷程,醫生們也逐步地走向成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