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5篇)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5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

  專 業風景園林

  班 級風景1201班

  學 號

  姓 名曾

  成 績

  20xx年 10月 3日

  “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關於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目的與意義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業化、城鎮化程序的加快,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農民工的子女們,無論是那些留在家鄉農村、還是隨父母進入城市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安全環境等很多問題都亟待關注,他們是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最需要關愛的特殊少年兒童群體之一。本次對於農民工子女的調查報告主要是透過調查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現狀,在學習方面的需求,為社會對他們進行幫助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調查方法及物件

  使用封閉式調查問卷、個人訪談、小組訪談方式對附近的農民工子弟進行調查分析。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成因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程序的不斷推進,圍繞解決“三農”問題和增加農民收入,加之城市勞動力的缺乏,廣大農民紛紛進城務工就業。隨之而來的人口遷移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日趨突出。

  (二)農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問題

  1.心理問題突出。文化背景各異、學習方式不同, 農民工子女心理發展不平衡。農民工子女大多來自經濟條件較差、物質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農村,且農民工子女都是從農村的學校直接進入本地,介於城市和農村這兩個群體之間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無法短時間內適應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學進度及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們的成績較本地孩子差,使農民工子女易自卑、自控能力不強、意志力薄弱、戒備能力強等不良心理。

  2.安全無法保障。流動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穩定,工作變動導致了居住場所的不固定,所租住房往往是在環境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這樣一來,學校

  和家庭無法建立穩定的聯絡方式,致使家庭和學校無法有機結合起來,學生脫離家長監護問題非常突出。

  3.教學內容相異。一般來說, 農民工子女大多是從農村的學校轉入學校。他們的文化基礎較差,不同的教學進度、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學習環境導致流動兒童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現了不能適應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學習熱情,缺乏成就感,情緒不穩定,如忍受性低、孤獨感強等;二是缺乏團體歸屬感,易產生不良情緒。同時, 農民工子女還普遍存在自信不足、自我評價偏低、自卑、自閉、壓抑等心理特徵。這些原因導致流動兒童產生厭學態度。

  4.家長思想觀念落後。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上的幫助對學生有顯著影響。調查表明,大多數家長對其子女的教育還是非常關注的,但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家長不能對子女的學習進行有效輔導。他們多半來自經濟、文化較為落後的農村,較低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上的壓力讓他們沒有能力、時間和精力來教育孩子。

  (三)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建議

  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的解決,不僅是對農民工子女權益的尊重,更關乎國家、社會的長期穩定和長遠發展,因此全社會應一起來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讓所有的農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藍天下一起成長。

  1.加大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教育強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方針,但還不能落在口號上,而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增加教育和投入比例,特別是要加大農村基礎教育,改善現有的教育基礎設施,提高農村教育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能讓教育人才安心在農村工作,從而讓農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學習教育,有較好的素質,這樣才能從上長遠的解決農民工的問題。

  2. 建立民工子女學校:民工子女學校作為政府承辦的專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論是從師資力量,軟硬體裝置,教學能力和質量,學費徵收,伙食和住宿等學校條件上,還是從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優秀人格培養上來講,對於民工子女都是最適宜的選擇。

  四. 作為大學生,我們的行動

  農民工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一樣,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並不僅僅是政府的義務,更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要努力回饋社會,造福社會,因此,我們應儘自己的最大力量參與到關愛農民工子弟的行動中來。比如可以積極的參加由我校青年志願者中心的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行動,堅持從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愛心捐贈等多種志願服務,以這些行動為載體,將關愛傳達到農民工子女。

  透過調查我們發現,這些孩子的家長們,對於只有知識改變的命運的說法深信不疑,他們大多表示,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不是太差,自己就會盡力供應孩子上學的需求,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必須指出,民工對當地城市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一般從事繁重甚至危險的的工作。因此,希望以此次調查研究活動的資料和結論為基礎,向社會大眾傳達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的理念,喚起社會對此問題的重視,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愛農民工子弟的隊伍中來,給與他們一些學習上的幫助,更好的關心農民工子女的問題,使他們能儘快地融入到城市中來,能真正快樂健康地學習、生活、成長。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2

  七月二十三號,在重慶天空的太陽還未西落的時候,我踏上了開往鞏義的火車,開始了一段讓我期盼已久的旅程。在旅途中,生在江南水鄉的我,看慣了小河流水人家,河畔楊柳依依,露出了對山水的那份特貼的感情,一路上總是凝視著窗外的那山山水水。那抹深綠,那弘清澈,依舊在我的腦海中時常浮現。那怡人的風景,我匆匆走過,來不及再回頭看上幾眼。在次日的晚上,我走出鞏義火車站,我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正式宣告開始了。

  而今天就是我們暑期三下鄉實踐結束的日子,回想起我們的度過的這幾天,收穫頗感良多。我們一行十人來到黃河岸邊,莊嚴宣誓。在那我們留下了十人的共同的心願,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奮鬥。那誓詞談不上什麼豪情壯語,但就是那簡短的幾句話卻支撐了我們的整個活動,支撐了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我們走出大學,走進社會;來到農村,來到基層。當我們一走進農村時,就深深的體會到了農村的那份質樸和那份純真。村民的那份淳厚深深的打動著我們,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主動的幫助我們準備好相關的事宜。一切活動都在順利進行,即使是在小學講課考慮不周全的環節時,我們也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快的找到了一個補習班,及時調整了我們的活動安排,順利完成既定的任務。

  當我們走近農村的孩子們時,看著他們那雙雙充滿期望的眼睛時,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可以做到什麼。我們想透過我們所能盡力的幫助他他們,因為知道他們需要我們。然而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他們的那份天真讓我們回到了童年,重溫了童年的純真。當我們在和他們一起玩嬉戲遊戲的時候,我們早已忘了自己是比他們年長十幾的大學生了,那時我們都是孩子,心中的沒有任何的顧慮,在那我們盡情玩耍,盡情放鬆。

  活動中我們還進行了調查報告,作為我們暑期三下鄉活動的理論成果。在那我們和村民交流一些生活中的感受,一些對家鄉的特殊的感情。我們從心裡真正瞭解了農民的世界,他們是那麼的淳樸憨厚,他們又是那麼的堅毅奮進。他們深切的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艱辛,但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簡單但又時常忘卻的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工作,又何嘗不是一樣,春來播種,秋來收,沒有努力,就不會有收穫。其實我們收穫的可能比他們還要多些,因為我們談的只是一些生活必備的知識,而他們卻用自己的生活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在這幾天中,依然讓我難以忘卻的就是隊友之間的那份深厚感情。尤其對我而言,我的感受更加的深刻。作為隊員的我,原本應是和他們一起趕往去鞏義的火車,可是因為種種原因要遲到兩天,當我八點下火車時,原本以為面對我的是一個陌生的城市,不過我的隊友全都在火車站門口等著我,剛出站我的行囊就被他們提走了,心裡感覺有種回家的感覺,那時火車的疲憊之感也頓然而消。,拒絕採集!回想起組隊之前,我們雖是同在一個班級,但在生活上大家彼此都不是很瞭解,但是在我們活動開始籌劃之後,我們之間感情就迅速的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原本就像是一杯白開水一樣,但是在擱進“三下鄉”這顆香濃奶糖之後我們的感情變得香醇甜蜜,一切都在不經意間改變了。只是當我們回首時才驀然發現我們這十個人走在了一起,成了兄弟姐妹,成了一家人。

  時間在沙漏中很快的流走了,剩下只是回憶,回憶那些我們留下的點點滴滴。美麗壯闊的黃河水,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村民純真質樸的故事,一切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我將會將這次鞏義之行珍藏在記憶中,如佳釀一般,多年後翻出再那些發黃的照片時,嘴角依舊會泛起幾絲微笑,幾分溫馨。!它也將是我人生路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我發現了奮鬥的源泉,找到了成功的路徑。幾分耕耘,幾分收穫!

  分手總是難捨的,活動的既定的安排計劃已經結束了,我真的很想在這古鎮再多待上幾天,在鄭州這個千年古城周玩幾天再回去,一品這的湯圓,飽覽這的名勝古蹟,不枉我的鄭州之行。不過因為時間原因,只能暫且給下這些。再見了,留著我無限悵惘的黃河,再見了,鞏義!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3

  20xx年的第一個暑假,我大學第一個漫長的假期就要到來了,在外呆那麼長時間真的很想念家,但是此時學校下達了一個通知學校一年一度“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如果此時參加這個實踐就意味著我們還不能放假之初直接回家,我們要在外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活動,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回家,選擇不參加社會實踐,但是濃濃的好奇心還是讓我參加了這個有著深刻意義的社會實踐。

  這次的實踐主要是以大二的學姐學長為主,所以在最初的日子裡感覺自己真的沒有幫上什麼忙,只是從開始的會議瞭解到的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形式開展社會實踐,去什麼地方進行社會實踐等等,就這樣每次的探討之後結果、方向還是收穫甚少、知之甚少。

  不過實踐最終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學長、學姐努力之後定格,我們確定了主要的負責老師,明確了我們調查問卷的主題“有關蕪湖市養老產業模式的問卷調查”,想必你也能從我們的問卷主題中瞭解到我們的實踐方式也主要是問卷調查,在我最初看來真的沒有什麼亮點,會有多大的意義那?真正實踐之後我不再認為它的簡單。

  每一年的暑期“三下鄉”不僅僅是我們那學校堅持的品牌,也成為我們大學生主動接觸社會,瞭解不同地域人文地理的良好機會。因此學校對每個團隊都是進行嚴格稽核,這次我校的團隊有走向外省的“五四青年學校陝西下鄉支教隊伍”等等,我們在本市的養老產業團隊當然也得到學校、學院大力支援,獲得“學校重點團隊”稱號,所以我們的在其中的實踐調查也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的調查方式主要是以問卷為主,因此我們耗費較長的時間進行問卷的製作與修改,問卷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18-60歲的青年、中年群體,另一種是面向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種問卷形式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不同群體對養老產業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也方便之後的資訊整理。

  真正的調查開始之前我們進行了活動的啟動大會,對相關的人員、地點進行進一步的安排,老師在會上也給我們提出較高的要求,希望我們獲得突出成績。此刻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和激情……(第一天我們滿懷鬥志踏上“南瑞”的調查之旅)

  第一天我們滿懷激情上路。

  我是學習社會工作的專業的學生,也開始剛剛接觸了問卷的製作,在課下也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因此我感覺我們這個問卷調查還是蠻簡單的,不就是做做問卷,訪問幾個人就可以的事情嗎?其實非也,在實際的調查中,首先: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群,之前我們的問卷是在校園中進行,大部門同學還是很願意和我們進行合作,現在我們的問卷是在學校外進行,有的人會忙於手中的工作不想搭理我們,有的人認為我們這樣的表面性的調查不能產生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因此也不會配合我們,其次,每次的入戶,那些冷不丁的回答,那些拒之門外的行為真的很受打擊,這種種的碰壁之後可能會降低我們原本的積極性。原來每一項工作的背後都會有它的無以言表。

  這樣伴著一天奔波的勞累,伴著第一天突如而降的雨水,載著那種對社會的小小感慨,載著那種稍稍的同情之心,就這樣五味般的心情結束了第一天的調查之旅。

  就這樣回去靜靜地坐在那裡,不知多了怎樣一種心情;就這樣回去慢慢的沖洗,想要衝洗這一天的不快和複雜;就這樣又奉命去開今天的總結大會。

  每個負責的組長道出今天的調查經歷,進行調查交流,分配之後的任務,偶爾的嬉笑聲中傳達了內心觸動之後的放鬆。

  晚上一個人的宿舍,想起了今天的調查。

  一個六旬以上的老奶奶站在垃圾桶旁邊,遠遠地就看著我們這些尤為顯眼的學生,我走過去,說明我們是安徽師範大學的`學生正在進行一項有關“蕪湖市養老產業模式的調查”,不知能否有時間接受我們的訪問,她竟然很欣喜的答應,在訪問過程中,我瞭解到她現在是一個人生活,除了政府每月的280元補助沒有其他的生活來源,加上兒女不孝順,平時也只能撿些垃圾進行自我補助,當我問到:“您願不願意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時候,她說自己身體還算健康,自己一個人生活很好,追其原因是擔心生活方式的不同,擔心對子女造成的麻煩。像這樣的回答在調查過程中我聽到很多,雖然當今中國還是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大部分的老人還是認為自己如果身體健康還是不願意麻煩子女。

  在調查中有一個小區幾乎就是個老年人小區,裡面有很多的獨居老人,他們一方面對我國的政府養老,社群養老存在較大的不認可,另一方面又儘量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選擇獨自生活。儘管他們有時孤獨,就這樣一個人,但是還是一如既往努力為子女著想。

  還記得那個40歲左右的阿姨家裡有一位老人,老人不能自理臥病在床,自己下崗照顧老人,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像老人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多一點關懷,好好照顧他,像我自己有一個小孩,以後要承擔著四個老人,等我老了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那時候我還是會選擇去福利院……

  今天我們中國的養老模式主要有家庭養老、政府養老、社群養老。今天的城市家庭當然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出現的一些家庭等問題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養老不能滿足當前或者以後的養老。

  其實我們的政府養老、社群養老現在還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現在社會在不斷髮展,老齡人口也不斷增長,今後我們也會面臨想發達國家、城市一樣的老齡化問題,我們如何解決?如何讓老人在晚年快快樂樂?如何讓家人社會對我們的養老方式放心?這些都是真實可見的問題。

  今天我們的養老模式調查是一個面向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僅僅是想讓我們的調查獲得多大的成績,還想真實的看到我們調查之後反映的社會問題儘早的得到關注。希望這些在青年時做出眾多貢獻之後,社會在他們老年時仍舊給於關心關注。

  今天的我們不僅是要好好學習,也要努力學習關心他人,關心父母,報答社會。

  後記:

  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社會實踐,第一次這樣認真的接觸真實的社會,雖然讓我有幾許失落,有時想過放棄,但是他給我了深深的記憶和學到了難忘的人生道理,我也期待再一次社會實踐。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4

  根據校團委的總體部署,為積極響應校團委關於開展暑期大學生“三進三同”及“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我和我們當地的大學生組成了一個活動小組開展了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往往我們以前的社會實踐總是在自己家鄉的農村裡開展,而且形式單一,不外乎做家教,下地幹農活,所以,這次本著創新的原則,我們活動小組商議著去其他城市的農村開展實踐活動。

  但又總不能做無頭蒼蠅,隨便找地方亂竄,正好小組內有幾個同學是在南京審計學院浦口區上學,便商議著去那邊的農村,也不至於人生地不熟的,而且那邊的農家都是以種植小樹苗、賣小樹苗為生,我們過去後可以幫著他們養護小樹苗。

  7月10號我們便踏上南京之旅,在路上我們還是有些忐忑,畢竟這是我們第一次去異鄉實踐,總是有些擔心別人是否會接受我們。三個小時的汽車之旅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在其他幾位同學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當地的村委會,跟他們說明了我們的來由後,他們很是歡迎我們,我們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了。熱情的村長將我們帶到了一戶農家,這戶農家只有爺爺奶奶在家,據說是兒子兒媳都在市區打工,偶爾才會回來,兩位老人在家也甚是無聊,便將我們安排在這家住下。 就這樣,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始了。

  第一晚我們幾個都異常興奮,想著明天就可以真正體驗種植小樹苗了,我們都唧唧喳喳個不停,都想大展拳腳一番。

  當我們真的開始時才發現,種植小樹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小樹苗就像小孩子一樣脆弱,你必須細心呵護,不能當遊玩似的。而且種植小樹苗有許多的注意點,不能有一點兒馬虎,這下子搞得我們都有些畏手畏腳,不知怎麼辦了,好在農家爺爺奶奶他們都是種植小樹苗的能手,他們給我們講解了許多了有關種植小樹苗的注意點,什麼時候澆水、施肥,如何移植、整形修剪,尤其是夏季修剪可採用摘心、扭梢等技術,促進花芽分化,這樣更能促進小樹苗的生長。 本以為相當簡單的事情竟然包含這麼多的工序和知識,真是都不可輕視,需要我們用心學習才能種植出健康的小樹苗。

  一個星期過去了,在爺爺奶奶的指導下,我們都逐漸熟悉了小樹苗的習性和種植的注意點。在一個星期的學習和實踐中,我們都愛上了小樹苗,感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都想去看看有什麼變化,這要是擺在以前聽說這種事兒可能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搞笑,不就是小樹苗嘛,至於這麼勞師動眾,還天天去看,可當自己真正經歷的時候,才發現實踐後真的會愛上這些可愛的小樹苗。 只剩下三天的實踐時間,我們都有些不捨得,既不捨得我們精心種植的小樹苗,更捨不得這些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最後我們幾個商量在最後一晚我們要給爺爺奶奶們一個“驚喜”。

  我們小組內有個揚劇高手,便提議將我們自己家鄉的“特產”送給爺爺奶奶們,那就是我們的揚劇,而且這樣還能弘揚我們地方文化,一舉兩得,所以大家一致透過。

  揚劇是中國戲曲大家族的一員,是江蘇省主要劇種之一,是揚州的地方戲,唱唸做打是揚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唱,是揚劇的看家功夫,排在第一位,雖

  然我們都是地道的揚州人,但對這些傳統文化還不是很瞭解,所以我們幾個只好在最後幾天惡補一下,只要一有空閒我們就向會的人討教討教。接下來“做”也是我們的一大難點,好些個動作跟平時可都不一樣了,就拿“手”來說,以旦角這行當來說,一般都用“蘭花指”,即手的形狀像蘭花一樣好看。它的要領是食指用力伸直,大拇指和中指對上,無名指和小拇指微微翹起,這樣指出去,既合乎生活邏輯,又美觀。手的動作不是孤立的,所謂“手眼通心”,“心到、手到、眼到”。比如我們欲往右指,必須伸出右手隨著偏身,左手託袖,從右肩而過,眼隨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手”、“身”、“眼”全都用上了。如果不是這樣,右手抬起直筒筒地伸出去,身體、眼睛全不配合,那就很難看了。更為關鍵的就是我們的眼神了,戲曲界有句俗話,叫做“一身之戲在於臉,臉上之戲在於眼”。在表演中,眼睛是刻畫人物、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器官。我們在舞臺上表達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神態,都是要透過眼睛來表達的。眼睛運用在於傳神,即我們平時說的“眼神”。眼神來源於心,所謂眼為心之苗。“心”,也就是我們對於人物和劇情的感受。光聽著這些要求就有些讓人傻眼,但好在我們幾個都具有“小強精神”,堅持不懈。練的時候大家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指出不足,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我們最後決定選擇大家夥兒還聽過的有些熟悉的曲目——《王樵樓磨豆腐》,而且這曲詼諧幽默,輕鬆搞笑,肯定會受爺爺奶奶們的歡迎,想著可以給爺爺奶奶們帶去歡聲笑語,我們幾個就幹勁十足,在最後這幾天狠下功夫。

  到了最後一晚,我們幾個把附近的爺爺奶奶們都拉了過去,跟他們講我們將有個“小禮物”送給他們。

  爺爺奶奶們看著這陣仗,再看看我們那身裝扮,也猜出了幾分,都紛紛搬起凳子去看我們的“演出”。

  雖然我們的表演還有些生澀,但爺爺奶奶都仍看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的鼓掌,這就是給我們最大的鼓舞了。

  就這樣,我們暑期社會實踐的最後一晚就在這歡聲笑語中過去了。

  總體上說,我認為我們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受到了什麼表揚等等,而是每位同學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為他人著想,切身體會到了“實踐出真知”的現實意義。

  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非常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短短的十天,我明顯提高了一下幾點:

  1、積極主動 做好準備

  我當學生幹部時間也不短了,以前總是等問題出現了再及時彌補過錯,不會去主動發現問題。經過這幾天的團隊生活,我明白只有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一件事情

  2、樂於奉獻 關心他人

  以前都是大家有事了在一起,沒事了各幹各的,從來沒有這麼親密的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天。通過幾天的相處,我學會了多為別人做一點,多為團隊付出一點,也是一種快速增加感情的好方法。

  3、不斷學習 豐富自己

  幾天的實踐活動讓我明白,自己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即使是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或者是在我們周圍的不起眼的事物都包含著許多的知識,所以我

  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這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請教他人,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少走彎路。

  十天的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時的喜悅與好奇到如今的懷念與不捨,種種感想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七天裡,從我的心裡飄過飄過,難以忘懷!這七天的暑期實踐經歷,我獲得了很多,有友情,有經驗??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5

  習慣在一點一滴中培養,短短的幾天下來,我們志願團成員的生物鐘都向前提早了一個刻鐘。不用鬧鐘的提醒與催促,我們早早起床,準備洗漱。今天天氣不好,鉛灰色的天空飛舞盤旋著幾隻雛燕,但是,我們依然士氣昂揚,對今日的行程充滿期待。環境氛圍對人的心態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擁有好的心態即使處於惡劣的境地我們也可以如沐春風,出色地完成任務。

  雨淅淅瀝瀝,帶走夏日的暑氣,同時又升起絲絲寒意。可是我們的心卻是炙熱而溫暖的,紮根基層,奉獻自己,幫助他人,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品質。前往目的地,路況愈發坎坷,坑坑窪窪的路面,飛揚迷漫的灰土,有些成員在顛簸中強忍著身體的不適,不掉隊,不離隊,以大局為重。

  到達老龍村,我們的車輛卻開不進村子。李桓老師迅速組織我們穿上雨衣,報上物品,步行入村。泥濘的小路,大家不怕髒,慢慢前行。腳步串串,愛意滿滿。在老龍村站點,義診及宣傳活動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李桓老師耐心地面對病人的諮詢,志願者們熱情地為老人服務。

  大多數的老人都帶著孩子,為了使老人安心就診,志願者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主動承擔起責任,帶著孩子們一起玩耍。並且,我們會教授她們簡單的醫學小常識,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在活動中,我感受最大的是和一位老阿姨的談話。我對她進行用眼健康狀況的調查時問的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出現眼部疾病,您會選擇什麼樣的地方就診?阿姨認真的思考後對我說,我們沒啥好賴,在小診所看看就行了,孩子就要到專門的大醫院,這樣對孩子好。普普通通的大白話,卻讓我體會到親情的偉大。愛在農家人嘴裡說不出來,卻真真切切地融合在點點滴滴的行動中。

  我們不僅有知識,而且有力量。為了村民們能便利的出行,我們志願者一行,在義診結束後,紛紛擼起袖子,幹起鋪磚墊路的體力活。看看自己骯髒變形的手指,再看看整齊劃一的新路,我們的笑容滿面。

  也許你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道路感到恐懼甚至抗拒,也許你對於一直重複著固定的東西感到安心,但是,沒有改變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未來。一點點的嘗試都可能帶來無限的驚喜。改變自己,追求未來。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6

  大一大二的時候就想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參加這個活動的機會,還好在大學的最後一次機會,我抓住了它。並在這個火熱的八月實現了我的夢。參加暑期三下鄉這個活動,讓我成長了很多。從前期的準備到後期的開展的過程中,我都努力認識自己的不足,改正我的缺點。爭取向優秀的隊員靠齊,雖說我現在他們還有一定的差距,相信經過我的不懈努力一定會成為和他們一樣優秀的隊員。八月十五的這一天,我帶著對三下鄉所有的期待,從學校裡出發了。現在想想當時的心情那是相當的激動。我知道三下鄉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令我們頭痛的事情,也會非常的苦。但我想說的是在我競選的那刻開始我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也做了吃苦的決心。我想作為我們當代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我想說;不管我們富有與否,我們都沒有經歷苦的日子。

  畢竟我們沒有出生在哪個艱苦的年代。有人說過一個人只有經歷過磨難,才能成大器。三下鄉正好給了我這個機會,去體驗,去感受。在出發的時候我看過這幾天的天氣預報,預計這幾天不會有什麼好的天氣,不出意外情況,應該是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天天三十八度這種型別。想想下鄉去沒有電扇,怎麼捱得過,說實在的心裡還是有一點點後怕。畢竟現在我的身上還長了痱子。不過既然是吃苦我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來。初到的第一天我就發生了點小的意外,只是我所未預料的。本來我平時就不敢在碎石扎堆的公路上穿著拖鞋行走。我出去的時候還給杜單說;我這樣出去怕會踢到我的腳哦,果不其然我真的把我的腳與一塊石頭來了個親密的接觸,當時那個悲壯啊!鮮血直直的冒了出來,最後在覃嶺的幫助下,我們來到當地的一個小診所,巧的是阿姨是我們川北醫學院的校友,她當時看到我們還挺興奮的,走的時候還硬是不收我們的錢,最後還是在我生拉硬拽的情況下才收的。第一天我就出意外。當然也成為了當晚全隊批評的物件,呵呵,在此真的好感謝我的隊友對我的親切關懷,特別是覃玲同學真的好感謝你。

  未來的幾天都進行的很順利。記得我們第一天的義診,由於那天是趕集日,來的人那就不用說了,看到那麼多的老太太,老大爺前來詢問,檢查,我想我們的活動算是成功了吧!這一天我被安排在負責裂隙燈的協助工作。任務不是很重,還可學到許多眼科知識,心裡挺美的。中途聽他們說;外面做調查的同學太辛苦了,於是我就和他們換了一下工作,也開始做起調查的工作,一做才知道做調查的辛苦。因為很多老年人不僅眼睛有問題,而且耳朵還不好,更嚴重的是他們的地方方言還很重,和他們交流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我每做一份調查我就必須用我最大的聲音去和他們交談,有時候還要將同樣的話重複很多便。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就發覺我的嗓子快要冒煙了。雖說義診挺累的,但收穫還是挺多的。終於等到下鄉走訪了。以前就聽同學們說下鄉走訪的樂趣。我呢對下鄉走訪充滿了期待。

  這一次我一共下鄉走訪了兩次,在我走訪的過程我我真的快要愛上當地的村民了。他們實在是太熱情太可愛了。我們每到一處地方,都受到他們熱情地,他們搬凳子,開電扇,端茶遞水。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看到我們幾乎都說;你們下鄉來了啊,這麼大的太陽,你們熱不啊。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已經認識我們,接受了我們。雖說我也被有些人誤以為我們是騙子,但在我們細心的講解下,他們還是接受了我們的調查。在第二天的走訪中,當地的村民主動要求用車送我們回來,並且在沿路返回的路上,很多村民主動和我們打招呼。我們當時那個感動啊!

  時間過得還真快的,我們的三下鄉也快接近尾聲了,在最後的上午我們走訪了當地的敬老院。看著他們我心裡還是挺酸的想象著一個月三十元的零用錢。實在是想不出他們是如何用下來的,真的想給他們多一點的幫助,晚上的文娛節目如期而至,開始我們都有點失望,都快要七點了,居然沒有人來看我們的表演,我們當時的心挺寒的。最後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二十幾人來到碾婭鎮進行宣傳,邀請。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官職來的還挺多的,整場晚會可謂高潮迭起,精彩不斷,我想這與我們同學們艱苦排練是分不開的,我呢作為其中的一員,算是獻出了我的個人舞臺處子秀吧!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收穫了很多,不僅僅是個人專業的提升。個人辦事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收穫了許多難得的友誼。三下鄉初期大家都還不是很熟悉平時也只是和認識的同學交流,幾天相處下來大家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大家還記得飯桶族嗎?哪些相互夾菜,相互分任務吃飯的日子。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大家一起排節目,一起做調查,一起搭舞臺的日子,至今歷歷在目。在我們一起共事的日子裡,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真的好難忘,好留念。25個人聚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在於大家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更加懂得如何去和別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與人交流。如何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相互協助。

  在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中我還收穫了我的另一份禮物。我們這次活動所做的社會實踐是關於我們專業的,所做的關於眼睛方面的更是我們所熟悉的,第一次將我們的專業用於實踐,我們開始還是有點不適應。不過在我們老師的指導下,也慢慢逐漸開始的適應了,能夠較為熟練的用我們的專業去服務群眾,雖然在別人眼裡這或許沒有什麼。但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透過對專業知識的一點一點的積累,一定會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7

  【論文摘要】:

  我們整天呆在學校裡與書本為伴,只知道學文化得獎學金,不知道實踐的重要性。透過這次實踐讓我明白了學習好並不代表將來就有能力、就有本事、就能做好工作。我們應該注重能力,多去實踐,多去接觸社會,做一名有文化有能力的大學生。

  【關鍵詞】:責任、學習、認識

  在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活動的主要單位是某家園建設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受到了教育、服務了社會、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就絕不能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的投身於社會實踐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是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介紹有關我這次實習所要涉及到的監理職責。

  1、監理員職責。

  (1)在專業監理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展現場監理工作。

  (2)檢查承包單位投入工程專案的人力、材料、主要裝置及其使用、執行狀況,並做好檢查記錄。

  (3)複合或從施工現場直接獲取工程計算的有關資料並簽署原始憑證。

  (4)按設計圖及有關標準,對承包單位的工藝過程或施工工序進行檢查和記錄,對加工製作及工序施工質量檢查結果進行記錄。

  (5)擔任旁站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並向專業監理工程師報告。

  (6)做好監理日記和有關的監理記錄。

  2、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職責。

  (1)負責總監理工程師指定或交辦的監理工作。

  (2)按總監理工程師的授權,行使總監理工程師的部分職責和權力。

  3、現場監理安全職責。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標準。

  (3)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或暫停施工並報告建設單位。

  (4)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標準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承擔建立責任。

  4、監理人員職業道德守則。

  (1)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按照“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執業。

  (2)執行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規範標準和制度,履行監理合同規定的義務和職責。

  (3)努力學習專業技術和建設監理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監理水平。

  (4)不以個人名義承攬監理業務。

  (5)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監理單位註冊和從事監理活動、不在政府部門和施工、材料裝置的生產供應等單位兼職。

  (6)不為所監理專案制定承建商、建築構配件、裝置、材料和施工方法。

  (7)不收受被監理單位的任何禮金。

  (8)不洩露所監理工程各方認為需要保密的事項。

  (9)堅持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二、彙報暑假生活。

  我第一天被公司派到某財經學院進行實習。到了那裡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按圖紙 算外牆保溫面積。我一聽讓我算面積,心想:“誰不會算面積,是個小學生都會算面積何

  況我現在是一名大學生,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於是我就拿

  出紙和筆進行計算,可沒想到我還沒開始就遇到難題了,我

  不會看藍圖。在傍邊的劉工似乎看出什麼,對我說:“我來教

  你看圖吧。要想算準確你首先要認真研究圖紙,其次在進行

  計算。而不是盲目的進行計算。”就這樣我在劉工的幫助下我

  學會了看圖紙。這是我看圖時拍的,看我挺想一名工程師吧!

  我對自己的理想更加堅定了,我要為我的夢想努力。我現在

  會看圖了,那算圖應該沒問題了吧!可我算了三天,每天的

  結果都不一樣,算出了20多種答案。我越算越難受,甚至覺

  得自己沒用。我從興致勃勃變得垂頭喪氣。回到家也沒精打

  採的,父親看到我這個樣子就對我說:“怎麼了,幹了幾天就

  不行了,就這樣被困難打到了。是誰說要為夢想努力的,是

  誰說困難擊不倒,越擊越猛。要知現在何必當初說這樣的話,自己好好想想吧。”父親走後,我想了很久,最後我決定明天還去,我段昕不是這麼容易被困難擊倒的。第二天,我一去就翻看圖紙認真研究了一番,終於發現自己哪裡出錯了。原來我忘了加外牆保溫的六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公分和窗框了。我高興極了,便四處轉轉,看到那些工長和技術員們都在辦公室看書,這時我才認識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還有太多的不會,需要好好的學習,更需要好好的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這也讓我想起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有一樣東西是珍寶,那就是知識,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那就是無知。”我應該向他們學習,他們當中有的已是一級建造師,可他們還在學習,這不由得讓我思考:我們當代大學在假期不是打工就去和同學出去玩,能有幾個真正在家學習的。而那些在工地裡忙的人卻在閒時拿出書看,我們是否應該深思;我們現在是否應該改變以下我們的想法;我們是否應該找回我們最初的夢呢?看圖計算我已完成,接下來我要實地測量,最後把實際的結果和按圖紙計算的進

  行比較,看看有多大的差距。經比較差距並不大。

  我作為一名監理,我的主要職責就是對質量的把關。我

  和其他倆位監理一起去14號和15號學生公寓進行檢查與審

  查。當時我並不知道該看些什麼,如何檢查質量,只是傻傻的

  跟在後面。這時我才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傻瓜。回到家,我向父

  親和母親訴說了今天的事。父親說:“你剛上大一有些不知道

  是很自然的,會的就說,不會的就要虛心的問他們,我這次讓

  你去實習的目的是讓你學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讓你知

  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你認清你自己;更讓你明白一些道理,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透過這次實習我和你母親也想鍛鍊鍛鍊你,你從來沒打過工,

  沒獨自面對過一些問題,我們覺得該是我們放手的時候了。陶行知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在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人力勝天工,只在無事問。”聽完父親的話,我受益匪淺。回想白天,我好想問又怕他們笑話,自己太看重面子了,那麼好的學習機會就因為怕丟面子而失去了,到頭來想想面子能值多少錢呢?我自己真是太愚了。我應該改變這種想法,同時也讓我想到是否其他的大學生也存在著跟我一樣的問題,我想跟那些同學說:“面子不值錢,我們應該珍惜大學生活,在有現的時間裡學無限的知識。請大家把面子丟開,虛心學習吧!”

  眼看工程就要竣工了,心裡感到美滋滋的,不知用什麼來形容此時的心情。我每天看著拉土車把土一車一車的拉進來,再用鏟土機和挖掘機弄平。看在眼裡美在心裡呀。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在這次實習中,我還學會了使用經緯儀、如何整理資料、如何摺疊圖紙,更重要的是我積累了工作經驗,也認識了一些老朋友和大朋友。總的來說這是我最快樂的假期。

  三、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這些天的工作中,我發現工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1)浪費問題嚴重。在工地中隨處

  可看見堆棄的廢物,我仔細看過有些還可

  以用,卻被堆在室外遭受著風吹雨打,即

  使能用也用不了。還有就是工人幹活時的

  失誤也造成了浪費。他們為了趕工,工作

  幹得馬馬虎虎,最後質量不合格導至了反

  工,仔細算算也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呀!(2)

  工人的素質低。工人在樓房蓋好時就會搬

  進樓房,白天工作晚上居住。他們每天把吃剩的就從窗戶倒出,這樣做會影響建築物的美觀,也會汙染環境。今年我們呼和浩特市正在建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我們建築行業也應該加入這一行動中。

  四、我對解決工程問題有一些想法。(1)面對浪費問題,我們應該嚴把材料關,確保每一材料都能充分利用。我們也可以開展節約材料活動,看誰的工作又好又能節約材料,對節約材料多的工種進行獎勵,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2)面對工人的素質問題,我們應該倡導一起學文化,以文化充實大腦。這就需要國家的幫忙。國家可以投資開辦一些培訓班,讓那些農民工走進教室進行學習。

  五、“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個人感悟。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這個暑假,一個多月的歷程,對於我,或許是將成為影響一生的財富和力量。第一次以大學生的身份參加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第一次真正地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瞭解社會和探索社會。

  說老實話,這一過程很苦,中途好幾次想過退出,甚至覺得自己選錯了專業,特別是在遭遇到自己無法解決或無法理解的事情時,如在我檢察某財經學院學生公寓時,我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膩子刮的不均勻、地磚鋪的磚縫不齊、洗漱間的地面與走廊的地面一樣齊等問題。我就去找負責工程的工長,工長卻說沒事,只要能滿足居住即可。我對於他的回答很是接受不了,俗話說:滴水穿石。就是由於我們常常不注意那細小的問題而導至重大的問題。我總覺得既然我們決定了幹這行,我們就應該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時刻嚴格要求我們。老師曾說過:“我們這行要不出事故,一出輕者重傷重者死亡。”我時刻牢記老師地話語。我經常思考工長的話,有時也覺得是不自己的看法有點不全面、有點偏激。在工地上我整天是髒兮兮的,有時甚至沒有午休,吃得更不用說了。但我卻仍然走到了最後,沒有給自己留下較大的遺憾,究其原因,或許是緣於自己對苦的認識吧。

  看過一篇文章,是談吃苦要趁早這一話題的。有段話寫得很好:苦是年輕人最不應該拒絕的事情,過於順利的成長像一顆過著巧克力的慢性毒藥,消解了人底意志,迷惑了人的心智。吃苦才是一劑良藥。苦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吃苦的經歷卻能讓人沉澱出智慧和力量,讓心靈變得強大而寬闊,表現出生命的張力和豐富。

  很受啟發,絕大多數處於校園內的學生,都像是籠內圈養的金絲雀,沒有經歷過大的風浪,沒有真正體味過生活中苦的真諦,因而每每有擔子降臨在自己肩上,能承受住、堅持住的不在多數。生活需要不斷地錘鍊才能產生美,而這一過程摻雜的苦很多。只有學會去堅持,去奮鬥,去挖掘內心的源動力,在勞苦中追憶奮鬥過程中美好的點滴,匯聚成甜蜜的旅途,才能使之塑造成為人生中的一方里程之碑。

  作為學生,十多年來,我們大多數的時間和空間都被鎖定在校園這片方寸之地,可以真正接觸社會,感知社會變化的機會不多。到了你真正走入社會,你才會突然發現,原來現實中還有很多我們不曾瞭解到的。

  這個暑假,我將我的身份暫時定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者。在社會實踐中,體會著城市的變化的同時鍛鍊自己表達溝通能力,增進與社會的聯絡和了解,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範和能力。

  歷經一個多月的探尋,人性的真善美我感知到了,社會的冷暖情我目擊到了,我以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感和熱情,融入了自己的特長和專業發展方向,去了解了社會,服務了社會,最終在自我的成長過程中造福了社會,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於我,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

  或許這短短的經歷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我相信,它卻能給我帶來不能用言語來表達幸福之感。透過這次三下鄉的活動,結合今後我漫長的人生道路,我將感悟更多更多。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8

  我參加這次三下鄉,其實是一種偶遇,一種巧合。我很感謝這份突如其來的巧合,讓我大學四年不枉此行,更加精彩。

  我參加的是華南師範大學青協組織的“心繫祥山謀發展,服務農村促和諧”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期十天。我算是“插班生”,在隊伍裡主要是支教板塊的,還有參加文娛晚會、慰問敬老院老人等活動。總的來說,我覺得我收穫了很多很多,我發現我成長了。期間有我的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會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以下我會一一進行剖析。

  首先,先說說我的成長戰功。

  一、熱情十足,堅持到底。

  對新事物或者是沒有嘗試過的事情,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我很喜歡。由於某種原因,我在青協三下鄉的前兩天才決定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什麼都沒有準備,什麼都不瞭解。我被我的一個同學打動了,心血來潮說要去參加。當時我很興奮,風風火火地忙了兩天,熬夜準備好五份教案。第二天就收拾東西踏上了三下鄉的旅程,我一路上滿懷信心,很激動,很佩服自己這次壯舉,打心底也相信自己能做好。而在祥山小學的十天裡,我的熱情一直沒有減退,即使無情的颱風差點讓校長請我們回校,我還為此心裡罵了校長一頓。後來我們堅持留下來,這是一次勝利。面對自然災害的我們,沒有了廚房,我們大家想盡辦法,想到校長把一間房子當成了臨時廚房;沒有電,大家買蠟燭,燭光晚餐。我為我是隊裡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我為隊員的團結而感動了。我心中的那把火燃燒著,越來越旺。這一直影響到我接下來的教學當中,熱情點燃了我的教學,讓我每天一早起來精神奕奕地走上講臺;熱情讓我在疲憊中得到了能量;熱情讓我享受著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我用笑聲回報我的隊友。

  二、快樂下廚房。

  颱風的侵襲,讓學校唯一的廚房塌了一角,校方考慮到安全問題,最終把一間房子當成是臨時的廚房。原本簡陋的廚房,現在就只能是像野炊一樣的爐灶,房子不通風,切菜的桌子很不牢固······條件很惡劣。但在我們眼裡,這才有下鄉的滋味呢!本來我只是個幫手,後來一個廚師要回校上輔修,廚房幫手少了,大家你推我讓的,就是不敢施展自己的廚藝。猶豫的我鼓起勇氣走進了廚房。我負責切菜,每天一上完課,我就鑽進廚房幫忙切菜,我的刀功還被人稱讚過呢!廚房有一個廚師,一個燒火的,一個切菜,後來被稱為“三劍客”,刀神、火神和廚神。我就是刀神,很開心有這個稱號。每天在廚房裡,雖然很熱,很多黑黑的煙塵粘得滿身都是,但我們的笑聲也不絕於耳,我們談笑風生,很享受著廚房的空氣。每天一道道色香味全的菜,讓隊友們吃得很香,雖不是山珍海味,但我想他們吃到的的是一份愛。我為我能在廚房為大家服務而感到開心。

  三、文藝匯演排練。

  為了最後一天的文藝匯演,我們準備了一支舞蹈和一首歌。每天晚上,我們吃完飯,開完會之後,就是我們的練舞時間。天氣雖熱,但我們的熱情更高。文娛板塊負責人滿頭大汗地在辛苦教其他隊友學跳舞。本來就會跳的我也想幫一下忙,分擔一下負責人的工作,也自告奮勇地提出幫忙教。這幾個晚上,有的是我們的汗水,我們的筋疲力盡,也少不了我們的歡樂。最後的文藝匯演圓滿成功,少不了我們大家的一起努力。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9

  為了充實自己的暑假,也是為了鍛鍊一下自己。我參加了化學與環境團委組織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作為我自己來講,非常榮幸能得到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能讓無聊的假期變的更加豐富而有意義。前期我們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因為是在考試期間,大家也都很辛苦。七月十四日我們正式開始下鄉,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希望能給南澳小島帶來一些積極的東西,也不讓自己的努力白費了。

  來到南澳島之後,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作為宣傳組的一員,我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前期,所以我也可以每天跟著支教組的同學參加支教工作。南澳的孩子就像南澳的天空一樣沒有過多的雜質,我們也很容易的就可以跟他們相互熟悉。我們不希望我們之間的內容不僅僅是熟悉,我們跟希望能給他們傳達一些有用的資訊。就像我的趣味物理課,其實課上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學生們以後也會接觸物理課,要教會他們很多知識是不大可能也是很不現實的。所以我把主要想讓孩子們認識物理的奇妙,讓他們愛上物理這門學科。我們為他們帶去知識,這當然是我們去支教的首要目的,但我更希望給他們開啟一道門,讓他們看到另一片天空。

  來到這邊,遇到困難,我們就只能相互幫助了。我們二十三個隊友就像一家人一樣,有快了一起分享,有困難一起解決,洗衣粉一起使用,開飯就站成一排靠著陽臺吃。下鄉期間,如果講知識,我們可以學到的並不很多,真正可以學到的是怎麼與隊友交流,怎麼與學生交流,怎麼與當地的陌生人交流。我們從大城市來到一個陌生的小地方,我們需要更努力的去交流,才可以更快的適應這裡的環境。我清楚的認識到,只有當我能跟隊友相互協作,能跟當地的學生打成一片,我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協作互動的環境下,我也收穫了很寶貴的友誼。其實來到這裡就是要吃吃苦,遠離家裡的空調電視。我也絲毫不會抱怨住宿環境差,飯菜不好吃或者其他什麼的。我很清楚我是來三下鄉的,學會吃苦耐勞也是一種成功。

  來到這邊,我們是頂著學校的名字來的,所以我的一言一行也不忘自己的身份,為學校爭榮譽,宣傳自己的學校。隊伍裡面有很多未來要做老師的同學們,在他們的身上我也可以學會很多。每個隊友的身上都有很好的個人品質,我能做的是儘量去學習。下鄉的日子確實很短,我們在短短十天裡收穫到的也遠遠不止這些。告別了南澳天空乾淨明亮的那些星星,告別了南澳土地上那些海的兒女,真正留給我的是他們對生活熱情認真的態度。無論在怎麼樣的環境裡生活,我們都應該努力去工作,認真的享受我們身邊的一一切。每當我想起下鄉的日子,我腦子裡都會浮現孩子們合唱“大海啊故鄉”的場景,在大城市生活了那麼久,希望海島小鎮的那些美好和純淨,能伴隨我更久更久。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0

  一、本組活動概況

  為了積極響應校團委、學生會提起的20xx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展示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增加對身邊社會的瞭解,增廣自身見聞,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我們依然參加了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下鄉,也就要求我們走進基層,深入瞭解群眾,去看一看、體驗一下真正的鄉村生活。考慮到山東省範圍很大,地理、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一些差異,所以我們很慶幸五名成員來自五個地市,東到膠東的青島,中間有濰坊、淄博,再到魯中的濟南、泰安,橫跨近400公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結果的侷限性、片面性。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去調查更多的地方,深入瞭解,,而且我們成員來自不同地市,所以我們在活動中不能像一些小組那樣集體行動。而我們選擇了儘量讓每個成員負責自己所在的地區,有條件就也調查其他地區。這樣既避免了一起活動的不便與不現實性,又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二、我們的目標與實踐

  我們的成員大多居住在城區和郊區,對鄉下生活很缺少了解,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鄉村,全面瞭解山東,增強社會責任感,我們也會盡可能得做到廣泛、深入,真正“下鄉”。

  既然要全面客觀,又要廣泛深入,那麼我們的調查方面要儘可能全面。我們大致上可以分農業、工業、環衛、基建、文化等。農業,細為田間地頭的勞作和景觀,天氣影響,水源問題,收穫情況等;大面上,可以是當地作物的種植結構等農業概況。工業,,可以包括當地工廠數量,型別,對當地的經濟、就業、環境衛生的影響等。環衛可以是當地的綠化。垃圾處理、路面硬化、空氣水源、給排水等。基建,可以多注意居民住房、道路建設、通訊、能源供應等各類基礎設施。文化,可以是村民的一般娛樂活動,文化廣場,圖書館,廣場舞等,最好可以在鄉下住一段時間,觀察人們衣食住行。

  上文中說到,因為我們的成員的家都在城區或者郊區,所以下鄉時會面臨一點點的不方便,特別是不能在鄉下多住幾天,讓這調查更清晰真實。所以我們必須很珍惜時間,加快效率,多去些地方,多走訪一些人。這些天,我們的成員既去過田間地頭,又進過工廠瓦舍還走過許鄉間小路和衚衕,又去過熱鬧的集市。

  我們既要自己去走訪,感悟,讓心中有自己對鄉下的印象與認識,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感性、片面的,所以我們還得從別人身上獲取資訊。這就要求我們做問卷調查。因為我們要了解的東西太多太多,而考慮到人們的時間、文化水平等因素,又要求我們的問卷儘可能簡單明瞭,所以這就成了一對矛盾。而且最好各地市根據自身的情況量身定做自己的問卷。

  因為成員分散,帶來一些不便因素,又為了讓我們成員盡興自在發揮,所以我們並未要求步調一致,根據各地狀況與特色,從自己認為合適的方面開始做。有時,這種無為而治的效果也不錯。

  三、心得體會

  鄉下的情況與城市相比,自有另一番天地。如果不認真對待,僅僅是透過城市裡的“城中村”去了解鄉下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乍一看去,鄉下給人很均勻的感覺,無論是從居住區到農田的自然過渡,還是表面難以看出的巨大貧富差距。儘管各地情況各異,但我們有個共同認識:鄉下綠化很好。除了大片的綠色農田,還有一些雜草叢生的荒地,而且街上有綠化帶,衚衕裡,還有家裡,都有人們自家種的花草樹木。儘管如此,各地空氣質量還是參差不齊,這就是因為有些地方工業太多,特別是濰坊、淄博。看上去,人們之間的距離很融洽自然,和諧,在路邊上兩個人見面認識打招呼的機率很高,而且人們聚在一起打牌的下棋的比較普遍,不像城市裡,都集中在公園裡。有一件事你是看不出來的,那就是驚人的貧富差距。在交流中,有位村民說有的家庭裡有差不多20億!可是並沒有在當地看到特別繁榮的商業,或者大工廠。後來在瞭解中得知,雖然有一點誇張,但有的人缺失十分有錢。那家人壟斷河邊砂礦廠和運輸業,家產以億計還是沒點問題的。而窮著,老村落舊房裡的老人,見那些低保戶。至於醫療、文化、衛生、環境等,鄉下自然是有很多路要走的。

  但是,如果在鄉下能有一份穩定工作,那麼他的日子可以比在城市裡的一般白領好一些,因為鄉下的房子問題不大,而且消費水平很低。放假初期,七月中旬,那時候天氣很乾旱,地裡的莊稼都奄奄一息,認為今年的收成算完了。後來八月前後開始頻繁降水,並伴有大風,致使玉米大面積倒伏。所幸,現在看來,莊稼長勢看起來還不錯。

  居民住房一般為平房和小樓,有錢人家可以該四五層,這在城市裡看來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們有的成員很羨慕。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1

  七月的烈日總帶著澎湃的激情,七月的酷暑卻未曾擋住我們三下鄉的腳步。一直覺得三下鄉是神聖的,在學校裡呆了很久的我們似乎只記得重複的公式運算,似乎忘記了理論聯絡實際,似乎忘記了要和最廣大的基層群眾在一起,這次的三下鄉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以專業為依託,科技為指引,全面的瞭解高分子材料在兩型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啟動儀式上,我很榮幸的作為代表領誓,那時的我就在思考,這次去的目的是什麼?不同於其他兩隊的留守兒童,我們是到技術科研的最前沿,是走到科技生產的最前面,我們要學些什麼,獲得些什麼呢?同時,看著身上穿著的湖南大學的文化衫,我漸漸感到了使命的份量,這次出去時代表學校,而不再僅僅是自己,我們承載的是湖南大學的風範,是材料學院的榮耀。

  整個過程中,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我們強大的團隊,整個團隊的和諧運轉是我們這次活動不能不提到的部分。葉拓作為組長,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但總以貼心的提醒讓我們每個人都積極的完成每一項既定的任務,我與劉鳳丹負責新聞與宣傳,曹英堯和李之洋負責溝通與交流,李駿馳負責技術及相關事項。整體的和諧帶動了每一個人的熱情,在短短的兩天裡我們收穫的是友誼,還有三下鄉的我們共同的酸甜苦辣。

  以專業為背景,技術為依託,我院的指導方針現在看來是十分正確的。在當前的以科技發展,自主智慧財產權發展為重頭的發展潮流下,來到株洲南車時代集團,這樣的將技術快速轉化為生產力的企業,是極具代表性和指導意義的。特別是株洲新材,該企業注重與高校相結合(現已與國防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實施聯合培養模式),注重產學研一體化,實現企業與高校的雙贏,這樣的模式也十分有助於兩型社會模式的探討與研究。

  其實,這次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在株洲工塑,徐副總工和我們座談時說道:我們要“走好兩條鋼軌,走出兩條鋼軌”。這對我們的企業概念和發展方向都是指導性的。做為企業,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做到一流,做到壟斷,不斷擴大在該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同時,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要做到統籌兼顧,還要開發新的產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做為個人,也是如此,在保持個人優勢的時候要不忘發展新的優勢。

  本次參觀的企業均以高分子材料為背景,對於我校高分子專業的人來說,深入生產第一線的參觀對於其對高分子行業的理性認識,今後從事的專業方向及今後的發展方向都是非常具有啟發性和借鑑意義的,它從多方面讓我們瞭解到了從生產準備到整個流程結束的過程。同時,再考慮個人就業問題時,部分員工在我們問其為何要選取此公司時答道,或許這個公司提供的薪水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企業文化深深地感染了我;並且,它提供的平臺更是和你多企業不能比擬的,現在的大學生更多的選擇了公司,而忽略了今後的發展前景,可以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樣的話,對於很多正在進行或者修改大學生生涯規劃的人才來說,是很值得借鑑的。

  有些遺憾,有意思的三下鄉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條件沒有想象的那麼好,但是,我們是去吃苦的。我們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期間碰到了很多困難,如與地方單位的交流溝通問題導致部分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事先準備不充分導致和企業的想法不一致等,但一切困難與一切問題我們都透過我們您的合作與老師的合理排程而解決了。我們也利用了現有的專業知識對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進行了分析與歸納,並完成了調研報告。我們相信,我們也會在隨後的學習生活上越走越好,三下鄉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了,但是它的精髓我們會銘記於心,指導我們的生活實踐!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2

  為貫徹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等5部門《關於組織開展xx年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我校團委於6月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xx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通知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作了全面的闡述,並對活動主題、內容形式作出了初步的規劃;校團委緊接著又在七月下發了“南京農業大學xx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方案對暑期社會實踐的安排作了周密的部署,各學院結合專業特點,採取不同的方針路線,開展豐富多彩,不同內容的實踐活動。透過實踐活動,旨在加強我校青年同學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他們將在實踐活動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院組織“新農村建設”博士生考察服務團於7月8日至11日在連雲港東海縣進行為期四天的新農村建設實地考察。同學們本著“磨練自我,服務農村,造福社會”的宗旨,認真紮實地組織開展了本次暑期“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活動。

  (一)籌措準備階段——未雨綢繆、加強組織

  1、認真動員,精心組隊。按照慣例,本次的實踐活動除博士生外,主要由xx級本科生組成。由於本科生對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相對有限,因此加大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必要。透過檔案通知,材料學習,使得全院本科二年級的同學對社會實踐有了全新的、更為深刻的認識。早在6月底,本科生部的報名工作就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報名人數眾多,遠遠超出需要的人數。經過對所有報名者各方面能力與素質的綜合評定,最終確定了成員名單。7月7日,在院團委學生會例會上,輔導員莊森老師就暑期“三下鄉”人員名單進行了口頭通知,會後學生會辦公室正式下發通知,正式確定了高傑、陳瓊、甘立勝等十名本科生成為隊員。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實踐服務工作的不同需求,學院還召集了不同年級,不同的學歷的成員,總共有兩位老師、四名博士生、一名碩士生和十名本科生組成了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

  2、加強組織、明確分工。考慮到服務團成員特殊的專業背景和應對考察的實際情況,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一行17人被分成兩個小組,每一組有一位老師帶隊,分別前往連雲港市東海縣不同的鄉鎮進行實地考察。在深入各個村走訪農戶的時候,分工則更加細緻,每個小組都又被分為三個小分隊,分別前往不同的農戶家進行調研。同時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考察團內部也成立了專家組、宣傳組、博士組、本科生組等,各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便於社會實踐工作的順利開展。

  3、熟悉情況,擬定實踐內容。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在下鄉之前,就透過因特網查詢了東海縣以及石榴鎮、房山鎮的詳細情況,結合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情況,擬定了以科技支農和農業區域規劃為主的活動內容,選擇了農業經濟發展情況瞭解、農村現狀問卷調研和召開新農村建設主題座談會三個調查步驟。

  4、領導重視、專家指導。學院歷來十分重視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在動員大會上,院領導對此次“三下鄉”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要求各隊在“三下鄉”活動中不但要規範化,還要基地化、科學化,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領導的一席講話鼓舞了“三下鄉”志願者,也使得我們在下鄉過程中要注意許多以往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學院還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帶隊進行指導,保證實踐工作的順利完成。另外,還邀請前兩年參加過暑期“三下鄉”活動的同學在全院召開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經驗總結交流會,為這屆服務團成員提前熱身。

  5、積極準備調研問卷、宣傳資料。為將此次考察活動進一步深入進行,考察服務團精心準備了調查問卷。指導老師和隊員們一起,在學習黨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和材料的同時,透過網路、相關書籍、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條文,以及學院專家、學者的建議,編輯整理了“新農村建設”調查問卷。另外為達到“送科技到戶”目的,服務員團結合當地實際,透過精心挑選,還帶去很多科技宣傳資料,向當地群眾發放。

  (二)實地考察階段——不畏艱苦,依託專業為農民服務

  1、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農業生產排憂解困

  7月9日上午,在團縣委李書記的帶領下,第一小組前往縣城郊石榴鎮進行參觀考察。鎮韓書記負責接待工作。農經站範站長對石榴鎮農業生產狀況作了一個簡要介紹。石榴鎮地處城郊,利用地理位置及交通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現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種植以簡易拱棚等為主。農業企業,大戶養殖少,種植面積廣。接著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參觀了當地的蔬菜種植基地和果樹栽培基地。

  行動二、參觀楊圩村果樹栽培基地。該鎮桃樹種植面積達80畝。據包產大戶李蘭廷介紹,當地土質適於種桃,尤其是黃桃,品質好,個頭大,成熟期早,頭年畝產達20xx斤,第二年就能達4000斤,第五到第七年就能達10000斤。他已投資7萬元在自已的40畝桃園上。但在實際栽培中,他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他種植的黃桃雖然口味香甜,但是因為侵染病蟲害,賣相不好,只能銷往罐頭廠進行深加工。除此之外,由於黃桃採收後,果肉容易變軟,在自然條件下貯存期限不宜超過一天,大大影響了其經濟價值。他也曾請了技術人員幫其處理,但是光治蟲不治病,效果並不明顯。見到南農大學生,他分外熱情地介紹了自身情況,並希望師生能為他提供幫助。實踐隊員們返校後經過多方求證,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並以信件的方式告知了李蘭廷。

  與此同時,第二小組一行7人在縣農業局刑局長的帶領下,由農學院段平華老師帶隊,前往房山鎮。在房山鎮政府,尹鎮長對該鎮的農業生產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後,隊員們先後走訪了興谷村和山前村。透過與農戶的深入交談,隊員們瞭解了該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情況,在調研的同時服務團還針對農戶的需要發放了一些農業科技書籍、回答了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受到了農民的廣泛歡迎。

  2、走訪農戶,深入進行訪問調查

  7.9下午,新農村建設博士考察服務團一行17人兵分兩路分別去東海縣不同的鄉鎮深入農戶進行調研.第一小組7人跟著帶隊老師去了石榴鎮.上午參觀了蔬菜種植基地和桃園之後,隊員們就馬不停蹄的帶上調查問卷,農業科技讀物和一些贈與農民朋友的相關資料開始了調研工作。

  第一小組又分成了三個小分隊,開始入戶調查。一開始村民有牴觸情緒,覺得調研是搞形式主義,經過隊員們的耐心開導,和農民朋友們坦誠交流,他們才逐漸不再拘束不安,而且還向隊員們訴說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在調查中大家發現村子裡大部分村民的生活還算富足,但是貧困現象還是客觀存在的。

  農戶乙,51歲婦女,喪失勞動能力,家庭生活也不和睦,經常因為經濟問題而發生爭執,說到這裡,乙潸然淚下,為自己的悲慘遭遇而感到痛苦不堪,她很希望能夠住到鎮上,但是因為沒有錢,這個願望不能實現。

  農戶丙,以前的老村支書,備受大家的愛戴,是大家公認的不貪汙,不受賄,不拿公家的一針一線的好乾部。但是退休以後基本生活卻得不到保障,他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救濟。

  農戶丁,他種植的西紅柿因為病蟲害而潰爛,嚴重影響了西紅柿的經濟效益。目前,這一病蟲害沒有辦法根治,丁希望得到時間隊員們的幫助,解決這個難題。隊員們已經把情況詳實記錄下來,並在返校後的第三天透過多種途徑找到了解決方法,並告知了農戶丁。

  村民中部分人不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況,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知之甚少,並沒有親身體會到實際效果,覺得只是一個形式而已。但是由於近年來上級加大了檢查力度,亂收費現象有了很大改觀。可是村民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公共設施十分欠缺,教育情況也不容樂觀,村裡只有小學一到三年級,看病也只有一家小小的門診,每家都是用自家建設的簡易廁所,不但不衛生,而且不方便,環境衛生狀況令人擔憂。村裡的垃圾長期沒有人清理,很影響村容。

  第二小組在房山鎮進行問卷調研。透過調研,隊員們瞭解到,該地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在規劃好的350畝地上建設好整齊的房舍、便利的交通、完備的公共設施等,真正達到新農村要求的“發展生產、經濟增收、管理民主,整潔衛生、鄉風良好”的標準。調研的同時隊員們和農戶熱情交流,可以看到農戶對新農村建設的滿意和對未來的期待。

  3、舉行座談,加強與地方政府聯絡

  新農村建設考察服務團多次與當地政府舉行座談會,既交流了經驗,也加強了與當地政府的聯絡。

  7月8日晚,服務團與東海縣團縣委和縣農業局的各位領導共同召開座談會,會議就如何實施和開展“新農村建設”這個中心問題展開,雙方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會上,邢局長簡要向大家介紹了東海縣的當前農業發展狀況和農村建設情況,客觀的分析了當地農村建設以及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徵對這些問題,大家展開討論,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方案:新農村建設不僅要趨利,更要弊害。優勢要進一步發展,問題更需要儘快解決,而服務團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解決問題的。

  東海縣團縣委和農業局的領導們肯定了服務團此行任務的重要性和艱鉅性,明確表示要大力支援服務團的工作,並積極配合接下來的的下鄉調研活動,給隊員們的工作減輕一些壓力與負擔.縣團委和農業局表示一定輔助和配合服務團的新農村建設服務工作,並儘可能得為大家提供一切能夠提供的資料和文獻.

  本次座談會取得了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為今後下鄉調研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思路,也加深了我們對當地實際情況的瞭解,使調研工作得以更加順利的展開。

  7月10日上午,服務團與連雲港東海縣當地政府召開座談會。會議由農業局黨組李書記主持,東海縣王副縣長在座談會上了發表了重要講話。

  王副縣長在座談會上對於新農村建設的相關問題作了重要報告,在報告中他對東海縣的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實施作了總體規劃,從糧食生產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政府政策引導到龍頭企業扶持等眾多方面做了詳細介紹。並且以圖表的形式分發給在座所有與會者,讓大家都參與到東海縣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大討論中。

  會上,實踐服務團的成員們就水稻種植,蔬菜栽培等問題和與會的作物栽培專家,植物保護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發展東海縣的特色產業蔬菜、瓜果生產獻計獻策。同時,對於農業產業化經營,集約化生產在東海縣的實施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高度評價了東海縣農業產業所取得了成果,並進一步展望了東海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前景。

  本次座談會是對這四天來的實踐活動的總結,肯定了大家在考察服務過程中做出的成績,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考察服務工作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

  (三)實踐總結階段——認真總結,讓實踐效果更加深入

  在xx年暑期炎熱的日子裡,在團省委的關懷指導、學院領導的關心以及連雲港當地政府支援下,在帶隊老師和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連雲港的農民朋友帶去了知識,帶去了技術;為當地農民朋友解決了一些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為農民朋友辦了幾件實事。

  2.和當地政府加強了聯絡,為以後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開了一個好頭。

  3.為當地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獻計獻策,為農業區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儘快實現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4.透過深入農戶問卷調研或得了很多有關新農村建設的第一手資料,為農村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材料。

  5.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不僅宣傳了農學院,更提升了南京農業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南京農業大學始終活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第一線上。

  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受到當地政府以及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受到社會各界以及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新華社、新華網、新浪網、中央政府入口網站、西部線上等媒體都對這次農學院赴連雲港考察進行了詳細報道,在我校新聞網的要聞導讀上也可以看到相關連結。

  實踐隊員們不怕苦不怕累,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專業特長,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為農民朋友辦實事。正如農學院黨委戴廷波副書記一再強調,“我們下去(到農村去),是去解決問題的,不是走走形式”。

  透過實踐,同學們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隊員們的人際交往經驗,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專業定位,堅定了人生的奮鬥方向。實踐隊員們用知識去貢獻新農村建設,用實際行動去服務“三農”,詮釋“八榮八恥”,實踐青春諾言。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3

  出發的那一日,是7月20日,風雨中的我們忐忑而又激動,一路的歡歌笑語和偷拍自拍,讓我們這群來自各個班級的“小蒲們”漸漸熟識。然而開往蓮塘的路是不平坦的,尤其是留隍鎮到蓮塘村的路,顛簸不斷之後更是山路十八彎,一路上,人和物都是東倒西歪的,這時,車上的我們卻是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因為快到目的地了。

  到達蓮塘,我有三個感覺。一是偏遠,從路途就可以看出它的偏遠。要想富,先修路。雖然村道是暢通寬闊了,但是從鎮裡通往村的路卻是難行,讓一個本身就偏遠的鄉村怎麼發展呢,這不禁讓我產生聯想,是不是正是它的偏遠造成了這個貧困的局面;二是靜美,不同於我常見到的鄉村,這兒的環境可謂整潔大方,路邊或是河面都難找到垃圾。村裡的平房、磚瓦房錯落有致,襯上各種果樹,景色恰是怡人;三是熱情,村裡的每一個人都很熱情。無論大人、小孩或是老人,見到我們,臉上都總是掛著真誠的笑容,讓我不自覺的就揚起了嘴角。

  在蓮塘,我們有科普支教,調研實踐,pc服務,主題活動……每一個成員都各司其職又相互幫助,每一日都是滿滿的,因此收穫也是滿滿的。科普支教的老師和孩子們漸漸熟悉,課上老師提問時熱烈的回應,課間科普老師和孩子不間斷的合影就是他們感情的證明。就是對我這個不是支教課堂老師也不善與孩子交往的姐姐,他們也是自來熟,熱情可愛地與我交流玩鬧。而隊員之間也從開始的不相識,到後來的一起逗一起鬧,短短的八天,培養了一群“小蒲公英”們深厚的感情。確實,對於共同經歷過一段時光的人,就會有著光陰也難以帶走的回憶和感情。

  在實踐開展的七天裡,每一天都是讓孩子的敲門聲叫醒的。他們在上課前半個多小時就到達了校門口,呼喊著我們。每次聽到,雖有有著些許的無奈,但更多的是歡欣,他們是喜歡我們這群哥哥姐姐的,每次他們總是推開校門飛奔進來,又是伴著下課鈴聲蜂湧出去。無論是對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都有著用不完的熱情和精力。相較而言,我卻還比不上這群孩子,一天下來身心疲憊。難道這是因為我長大了,還是因為我還沒有真正的成長呢?

  7月28日,我們離開了蓮塘。沒有傳說中的痛哭流涕擁抱話別,但是總是抹不去繞在心頭的一絲憂傷。就像是想用眼睛多記錄一下這個充滿難以忘懷的情感的地方,我一直看著車窗外。人與屋,樹與河,飛快地從身邊掠過。留下了一片情,帶走了一片情。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4

  三下鄉,一個讓人敬佩的詞語。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科技的推廣,農民科學意識的提高……

  然而,透過這次我自己的三下鄉的經歷,體會到了更多實質上的東西。僅在這裡分享一下。

  以前從一些去過三下鄉的同學的口中得知的三下鄉就是出去悠閒的耍,甚至可以理解為出去旅遊。但這次實際的經歷給我的感覺卻不是這樣的。沒有悠閒,有的卻是說不清的,難以表述明白的一種感覺。我想這種感覺就是這次最大的收穫。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走進鄉村,瞭解鄉村,鍛鍊自己。這也是開展三下鄉的目的之一吧。這次三下鄉可以說是大大的補充了精神營養,丟掉了以前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單幹的作風,多了一份責任心。我們要相信不管在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的團隊一起面對,群策群力,總可以解決的……

  團結是什麼?這次經歷又給了我一個更高的認識。那就是在隊伍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在自己的著力點上,發揮自己的最大功效,從而使得整個團隊變得強大起來。在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無不體現著團結,無不詮釋著團結的含義。每一個活動順利開展,又何嘗不是團結的完美表達呢?這些細節體現團結的同時,也在增進隊員之間的團結。使得我們可以跨越又一個高度,佔領新的平臺,我想這種精神會使我終身受益。

  三下鄉然我不得不從新審視我自己,從新定位自己。在在以前,我還是相當的不懂得思考,對自己的能力沒有做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對於很多的活動,我自己一個人參加,不會合作共贏。現在,自己看到了一些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而我自己正是卻這些。所以我得學習,需要補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在以後多思考一些,多學一些。

  畢竟一個人強大,不僅僅是指軀體的強大,更應該是指他的思維,智慧力量的無窮。我希望自己會是一個強者。

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15

  為期七天的湖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歡樂融洽的閉幕式會談中落下帷幕。從徘徊到實踐到總結,再次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心裡又有了不同的感慨和收穫。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不同的身份角色來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我接受的任務也不同。以前是在別人的指揮下做好的自己的本份,現在以過來者的身份引導、建議,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中儘量使我們的團體變得優秀。如何完成這一身份的轉變,真正在領導能力上完善自己,這是我的一份收穫。

  另外就是對“金融危機”認識的收穫。以前聽到關於“金融危機”的各種談論,危言聳聽,只知道感嘆“金融危機”的破壞性。當我真正下到企業,瞭解到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心態和採取的措施,我重新認識到了“金融危機”。“重新洗牌”,這是我在這次“金融危機”訪談中收穫的一個新鮮詞。許多企業樂對“金融危機”,把“金融危機”下的市場運作看做一次重新洗牌。金融危機一方面對我們的經濟發展進行阻礙,另一方面又在規範純淨我們的市場。“優勝劣汰”,有些企業在競爭中淘汰,有些企業在競爭中屹立。

  “金融危機”打破了以前價格戰的格局,企業更多的從商品質量入手應對“金融危機”,如何提高商品價效比,獲得消費者親睞來獲得消費市場。這讓市場的競爭走入一個良性迴圈的軌道。“金融危機”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在發展停滯的時期,企業存活的更多思考落在了企業的經營管理上。如何做好規劃,如何正確利用好人力物力資源成了企業走出“金融危機”的突破口。“變廢為寶,做精品爐料”,“金融危機”還促使公司企業在“兩型”方面做文章。如何貫徹落實“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節約企業成本,回收再利用企業資源,成了企業經濟復甦的必經之路。這樣看來,“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經濟和市場發展帶來了好處。

  雖說沒有帶隊,沒有帶團,真正的企業走訪我也只參與了一天,但是我收穫了一份難得的情誼。因為去年有過實踐經驗和宣傳經驗,我今年的大部分時間落在了辦公室的資料整理和後勤服務上。搜尋公司資料,幫助進行投稿和新聞撰寫,我和我們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了親密接觸。許多大家的第一次有我們共同分享,大家在激動和緊張之餘共同享受這份難得的歷練。第一次預約,第一次和企業老總座談,第一次遭受拒絕、、、這些許多看是平凡的第一次卻成了此次社會實踐大家不可磨滅的記憶。

  此次社會實踐大家總結的積極性也更高。是因為真的心裡感觸到了一些東西真真切切的想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吧。我們的宣傳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從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大家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社會實踐,學院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大家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工作,我們的付出沒有浪費學院給的這次機會。大家用收穫的笑臉感觸,這些炎熱,這些飢渴都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慢慢的沉澱,在心裡醞釀自己的收穫,感受自己的所得,最後變成芳香的美酒和大家一起分享。

  走了,散了,告別湘潭炎熱的夏天,告別早起貪黑的日子,離開艱苦,卻讓我們更懷戀艱苦。這讓我想到席慕容的一首小詩:“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我的雙眼保持著眺望,我的雙耳仔細聆聽,唯恐疏忽錯過,後來才發現,那些握過的手,唱過的歌,流過的淚,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而我們一起度過的“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歲月,那些艱苦的回憶,就是我們會永遠珍藏的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