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學習開題報告

自主性學習開題報告

  大學生活要接近尾聲了,大學生們一定都對畢業設計充滿畏懼,一般做畢業設計前都會要求先寫開題報告,怎樣寫開題報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主性學習開題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主性學習開題報告1

  一、課題名稱:農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

  (一)政策依據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構基礎教育課程已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我國在20xx年6月正式頒佈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這標誌著中國進入新課程改革的時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而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指導策略也就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現實依據

  我校是一所地處丘陵的農村學校,學生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家庭。

  1、由於農村的實際情況所限,學生從小到大,只會在老師的要求下學習,而不會主動去學習。學習很被動,學習效率也不高。

  2、進入初中過後,由於課程的增多,學習負擔更加繁重。加上家庭原因,家長為了生存忙於掙錢,對孩子的飲食起居沒有時間照顧,對孩子的學習更是不重視,而他們是一群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由於缺少約束力和自制力,也就無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校聽完老師的說教,回到家沒有人來約束,這些都導致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差,學習效率也越發低下,厭學情緒越來越重······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家長放棄了,我們不能放棄。

  而要改變這些,就要求我們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從而改變對學習的態度,增加對學習的興趣。這都迫使我們老師要在交給學生學習方法上動腦筋,下功夫。

  3、我們雖然是一所農村初中,但同樣面臨著周圍同類學校的強烈的競爭。優勝劣汰,這是社會的必然。教育質量的低下,勢必危及到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市區教育主管部門也在積極開展向課堂要效率的“聚焦課程課堂,內涵特色發

  展”的各種相關活動。這些都促使我們在課堂上尋求改變:改變教師教法,改變學生學法。我們的課題研究也正是順應這種改變的一種嘗試。

  4、透過調查瞭解,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在學習中存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共性問題:學生的預習(自主學習)較少,未做好課前的延伸;上課單純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進行,學生的知識達成低;作業統一且量多,分層佈置較少;不同層次學生間合作交流意識差,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以上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嚴重脫節。

  因而,在初中階段,要大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和教師的主導,做到學、思、疑、問相結合,逐步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走出一條新路來,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在初中各學科教學中開展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

  (三)理論依據

  1、主體性教育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物件)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透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在學校進行創新教育,實際上就是實施主體性教育思想的具體表現。

  2、發現教學理論。

  發現教學理論的創始人布魯納認為,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的過程。“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學習者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發現”的積極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3、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換為小組之間的競爭的探究活動,是由教師設計教學,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程序的活動。

  (四)前期研究情況

  立足於現代教育的高度,針對傳統班級教學存在的弊端,近年來我國教育

  工作者從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角度出發,將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對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展關係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並將“合作”觀念引進課堂教學,創設了合作學習這一新的教學形式。

  即使如此,我國目前對合作學習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①對合作學習理論基礎作系統研究、深入研究得少,對合作學習的形式與實質關係、合作基礎環節缺乏明晰的認識;②對各國合作學習的產生背景、國內外教育教學條件差異以及實施條件研究不足;③對合作學習本身蘊涵的現代教學理論特徵研究不夠,不能深入揭示合作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內在聯絡。尤其在我校,近兩年來,透過聽不同的課我們發現,我們的教師所組織的新課程教學看似很熱鬧,仔細觀察後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首先,我們教師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一味重視教學的形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效率也不是很高;其次,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好學生髮言機會較多,學困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得到鍛鍊的機會較少,有些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第三,教師沒有很好地參與到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中,只是由過去的“滿堂灌”變成現在的“旁觀者”;第四,我們的教師還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深入適應新課程教學與學生主體性發展的內在聯絡,因而帶來實踐中的盲目性等等。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新課程理念的實效性。因此,如何轉變教師觀念,遵循教為學服務的宗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是我們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三、課題的界定

  1、農村初中學生:指在農村初級中學就讀的'學生。

  2、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以自己為主體,獨立、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願意學,樂於學,學得有興趣;二是學生能獨立自主地學;三是學生會學,有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具體地說,在學習前,學習者有著積極的學習心向,有明確的近期和長遠的學習目標;能自己制訂出學習規劃和詳細計劃;在學習中能正確應用學習策略,取得良好學習效果;能運用所學技能與能力積極進行交際活動;在學習遇到不利情況時能及時進行心態、方法等方面的自我調整;在學習中和學習後能獨立思考,富有創新精神。

  3、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

  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指有指導地進行小組教學,讓學生在一起學習,透過集體智慧的充分發揮,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佳化。

  4、農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指:教師引導農村初中生主動、自主學習,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改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個體學習潛能,促使學生主動知識建構,在互補中共同提高的學習方式。

  四、課題的初步認識與實驗設想

  該課題教師人人參與研究。根據農村中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分梯度進行探索。同時要突出研究重點,抓住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重點學科進行攻關。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向會指導、善指導努力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絡課外。

  五、研究目標:

  (一)總目標

  透過研究,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教學的調控和指導,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進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幫助廣大的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透過研究,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自尊、自信、自主、自強,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子目標

  1、透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教學中“自主——互助——展示——反饋”大迴圈的教學模式,全力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2、透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與策略。

  3、透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與策略。

  4、透過研究,探索構建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

  (三)預計突破的重、難點

  1、重點:研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最佳化學習行為,提高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進行教學全過程的改革,逐步構建“自

  主——互助——展示——反饋”大迴圈的教學模式。

  2、難點: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

  這是最重要的環節。將研究如發揮教學目標的激勵、導向作用: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如何創設情境,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深入地思考;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發表不同見解;如何使課堂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加力器等。

  六、研究範圍和研究內容

  (一)研究範圍

  福洪中學全體師生

  (二)研究內容

  為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我校利用兩年時間,透過課堂中“自主——互助——展示——反饋”大迴圈的教學模式,引領學生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深入實踐和研究,最終形成各學科的“導學案”。

  透過創設和諧、民主課堂氛圍,搭建“合作學習”的合作探究平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掌握各學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不斷縮短學生原有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1、進行課堂教學中“自主——互助——展示——反饋”大迴圈的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進行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與策略的實踐研究。

  3、進行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與策略的實踐研究

  4、進行農村初中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的實踐研究。

  七、研究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處於指導的地位,教師的教代替不了學生的學,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意識。

  2、整體性原則。實驗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監控等方面的培養。要在語文、數學、外語、政治、化學、物理等各學科中全面展開。

自主性學習開題報告2

  一、本課題提出的背景

  當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已是深入人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新型學習方式也為大多數教師所認識,可是課堂上的一時熱鬧,並不能代表這種學習方式真的就在學生中生根發芽了。細究一下我們當下的大多數學生,教師們佈置了才做,安排了才讀,號召了才行動的現象是多麼的普遍啊。——可他們的自主學習呢?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呢?離開了老師的目光,離開了老師的指導,他們的中大多數學生是無所適從的!尤其是農村的學生,很多是留守兒童,本來在思想學習上的“監護”就不夠,又大都隨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隔輩親”的觀念使這些“小公主”“小皇帝”們“嬌寵”有加,如果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在各種誘惑充斥的今天,哪個能主動在課餘時間去“甘守寂寞”呢?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講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是為了不‘教’。”這個觀點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把學生培養成能自主學習的人,以滿足其終身發展的需要。從培養學生全面素質來看,從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來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已成為重要的、亟待解決的課題。基於此,我提出了本課題的。

  二、研究的目標與意義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貫徹新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會學生學習,把學生培養成能自主學習的人,以滿足其終身發展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一、整合課堂教學模式。把“激勵機制”引入到“小組學習”當中去,把學生們學習的“自主性、興趣性”激發出來。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透過多種途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最大的學習自覺性,並把這種“自覺性”用之課外。

  三、改進學生課業評價。注重“結果”,更看重“過程”;注重學習的“共性”,更看重智力的“個性”。

  四、革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二)本課題的意義:本課題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應用價值。

  (1)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講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是為了不‘教’。”這個觀點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把學生培養成能自主學習的人,以滿足其終身發展的需要。

  (2)現代的教學,有的教師停留在“因教而教”,而不是“因學而教”,很多人這樣堅定地認為:“師者,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千方百計地去“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教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而不去過問學生學到了什麼和學到了什麼程度。而學生的學,也因家長、老師“要我學”,所以“我得學”,從來不問“我為什麼要學”和“我要怎樣學”,總是被動地接受,沒有主動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和動力。本課題就是研究如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他們自身的巨大潛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適應二十一世紀對新教育、新人才的要求。

  三、研究的理論基礎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是:新課程理論,合作學習理論,現代教育學,現代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社會認知學,人本主義自主學習理論等。

  四、研究的途徑、方法和步驟

  (一)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運用文獻法,案例法,文卷調查法,觀察法,對比分析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測驗法等方法手段,進行多個輪迴的研究。

  拓展開題報告閱讀:《農村初中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實踐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