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

  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時,我們需要帶著創新精神去開展調查,並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那麼調查報告要注意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1

  內容提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的普及率開始升高,而且使用者範圍也開始擴張,還記得前幾年,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還是大人們的事而已,大學生、中學生……想也別想,中學生手機調查報告。但是20世紀的今天,卻不同了,在學校裡,手機幾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訊工具,接著是中學生,小學生,父母為了跟兒女第一時間聯絡,紛紛給兒女們買起手機來,有得學生身上還有兩部手機呢,那更不用說手機電話卡了。

  從以前的“水壺”到現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機,無論從功能到外表都是一個大飛躍,但是,價格卻成反比,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買機好時期,所以不少學生趕上了這好時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簡訊服務的開通和各種手機SIM卡的出現,手機不再是一種高身份的象徵或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成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通訊工具。

  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做了一個關於中學生手機調查。

  調查目標

  (1)瞭解中學生使用手機現狀

  (2)研究怎樣解決手機一族問題

  調查方法

  (1)採訪調查

  (2)問卷調查

  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就購買手機的心態、中學生擁有手機的總體利弊以及校園實現手機普及這一社會現象的正常與否和影響中學生購買決策的因素等。

  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在學生中進行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別構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佔52%,女性所佔比例是48%。經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其結果分析如下。

  調查分析:

  調查中發現,80%的同學已經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手機,就算暫時還沒購買手機的同學,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在學裡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機。下面是我們對中學生使用手機情況的分析:

  1、手機的品牌、價格、檔次及考慮因素調查發現中學生所購買的手機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三星,索尼愛立信,諾基亞倍受中學生青睞,三者共佔調查總數的55%。而國產手機問津者很少,如國產王牌TCL、波導,所購者也不多,兩者共佔12%,可見中學生在手機品牌上基本傾向於洋品牌。中學生所購手機價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間,約佔總數的76%,高於3000元和低於2000元共佔20.30%,1000元以下的低檔手機則無人問津。調查還發現決定中學生購買手機的主要因素是手機的質量,其次是價格和外觀。

  2、資金來源主要來源於父母的約為71.19%,8.26%的中學生是自己打工掙的錢,11.23%是勒緊褲腰帶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9.32%是別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別人借錢或銀行貸款購買手機的現象。

  3、忽如一夜春風來——校園裡的手機消費情況調查顯示,選用充值卡在大學生中仍佔大多數,這樣可以保證每月的話費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範圍內,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間。簡訊費所佔月通話費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學每月簡訊費都超過了話費總額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每月的簡訊費佔話費總額的60%以上。簡訊息已經成為目前大學生通訊的重要手段。

  4、購機目的及交往物件中學生購買手機36人是為了通訊,佔總人數的38.70%,是因為社會發展的趨勢,有6.45%的人是因為受別人的影響,23人是因為看中了手機的功能;而另有21人,約佔22.58%購買手機是沒有原因的想購買就購買了,約有7人選擇其他,約佔7.53%,中學生購買手機主要用於同學朋友之間交流的約佔64.1%,而用於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學生是追求個性的群體,在手機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學生中意拍照手機,34.0%的學生使用下載的流行音樂作為鈴聲。隨著彩屏和攝像手機的普及率上升,學生也開始更多的使用下載圖片或者自己拍攝的圖片,甚至自己製作的圖片作為待機圖片。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手機的普遍使用,為了某些原因,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擁有手機。手機在方便他們與家長和同學溝通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其他的不便,甚至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在數字產品的衝擊下,人們的生活只會越來越數字化,要想電子產品完成推出作為學生的年青人人的生活,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由於手機的強大功能,又不多不少會影響到中學生的學習。權衡利弊,到底應該怎樣去處理好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就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希望能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一個提示。

  二、調查物件與方法

  我和同級同學在路上發不記名的問卷調查,只要求顯示被調查學生的性別。同時告訴學生這次調查是不記名調查,不會影響他們的隱私,儘量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答卷。

  這次我們總共發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達到了100%。問卷分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為有手機的同學填寫,而第二卷為沒有手機的同學填寫。人工統計所有選項的答案,進行累加。然後用Excel對所得的資料進行處理,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點。

  三、調查內容

  學生使用手機所會涉及到的一些問題:使用手機所要付出的費用,學生對手機功能的期望和利用方面,使用手機的目的和學生認為使用手機是否會對學習造成影響等方面去進行調查。

  四、調查結果分析與建議

  (一)調查結果的分析

  根據上面的調查結果,知道在回收的30份調查問卷中,填寫了第一問卷的總共有25個學生(不分性別),而填寫第二問卷的只有5個學生(不分性別),可以看出在中學生中擁有手機的學生還是佔了絕大部分,只有很少部分的學生沒有手機,而沒有手機的原因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分析一下有手機的學生對使用手機的一些情況。有超過74%的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是來自家長,而接近5%的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是來自親戚,而還有超過20%的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是來自其他方面的。那麼說明了家長在對學生擁有手機這一情況並不排斥,甚至有的家長會自願提出給子女購買手機。同一性質問題第8題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很多學生購買手機的目的都是為了方便與家長和朋友聯絡,這一部分的學生高達90%,這就更加肯定了家長願意給學生購買手機的費用是為了更多隨時隨地地與子女保持聯絡。而在第9題中,可以看到有25%的家長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態度是“不管”的,而只有66%的家長會“稍加詢問”,只有9%的家長才會是“嚴加干涉”子女使用手機。從這些方面都體現了家長對子女使用手機的默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更多的學生擁有手機。在擁有手機方面看學生的態度:同樣是在第8題中可以看出,中學生使用手機更多的是與家人與朋友的聯絡,但是也不排除他們會使用手機來進行其他方面的活動。例如有2%的學生是為了炫耀而購買手機的,而同樣也有2%的學生是受了周圍同學的影響去購買手機,6%的中學生是為了交異性朋友而購買手機。從這裡可以看出,炫耀的攀比和受周圍同學的影響而隨波逐流抑或是交異性朋友可能會釀成早戀,這些都是不好的結果,在這裡已經初見中學生使用手機弊端的倪踹。因為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沒有發育成熟,他們對好與壞,罪與惡的判斷還沒有成熟,過度使用手機往往會引起更大的其他的事端。而在學生方面對擁有手機這個問題,基本超過一半多也就是56%的學生認為學生應該擁有手機,而38%的學生對是否擁有手機沒有明確的態度,只有6%的學生堅決認為中學生不應該配備手機。綜合上面家長和學生的意願和態度,可以推測,中學生擁有手機並不是某一方的意願,更多的是出於家長和學生雙方的選擇結果。

  而中學生的購買手機是一般關心和注重的問題有以下一些:中學生在購買手機時更優先第考慮的是手機的效能這一因素,對這一因素的關注高達61%。而價位排第二佔20%,品牌第三佔13%,服務和流行趨勢分別佔5%和2%。關聯第3題學生可以接受的手機價格中,可以看到1000元以下的佔44%,1000—1500元佔39%,1500—2000元佔12%,2500元以上的只佔6%。可以看出中學生在選擇手機的時候更偏向於低價格多功能,而在這裡手機的功能性越多越受到中學生的影響,從中可以看出,中學生使用手機更多時候是為了娛樂而不是隻是用於通訊聯絡。在第6題中問到有關於手機功能的使用中,最希望手機具有的功能,有24%的學生都選擇了上網功能,在這裡更深一個層次的凸顯出中學生使用手機是用於娛樂,而有20%的學生會希望手機能用於即時的翻譯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手機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做用,但是總的來說,他們使用手機更多的是為了娛樂,因為他們更希望手機具有MP3播放功能和拍攝的功能都達到20%以上。

  在使用手機方面:中學生一般手機月消費為50元以下,這部分的學生佔調查人數的69%,佔了調查人數的絕大部分,而在50—80元之間佔21%,80—100元佔6%,100—200元佔2%,而200元以上只佔1%。在這裡可以看出,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消費額還是不少的。因為即使是50元以下的部分佔了絕大部分,但是比較高層次的消費的比例也不少。作為沒有收入的中學生每個月假如都要消費50元左右的手機通訊費,無疑對一般家庭也是一個比較大的經濟負擔。

  中學生使用手機有40%的人是用於上網,其次是29%的人用於打電話,接下來的是用於發簡訊。在使用手機發簡訊的這一部分中,有84%的學生每天收發的簡訊在十條以內,而超過十條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有52%的學生都是在校外才使用手機,但是也有22%的學生想用就用,不論時間,也有16%的學生曾在上課的時候使用過手機且影響老師的講課。只有18%的學生會在上課的時候一定關機,而65%的學生都會把手機調成震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上課的質量,在對手機對上課質量和學習效果的影響中,認為影響不大的人佔45%,而認為影響很大的人佔24%,這在一定的程度上說明了,認為手機對上課和學習有影響的學生還是佔絕大部分的,只是由於他們都沒有學會很好地處理好使用手機的問題。

  在第22題中提到一個敏感的問題,那就是是否使用過手機作弊。調查結果顯示,有15%的學生曾經使用過手機作弊,而剩下的85%的學生是沒有用手機作弊過的。可以看出,手機作弊的情況並不稀奇,從中可以看出,手機的廣泛使用使學生的誠信度也出現了問題。

  在對於沒有手機的`學生的調查中,在298份回收的問卷中,只有80份是填寫第二卷的。在沒有手機的原因有50%都是因為家長不同意,而38%是因為學生自己本身不感興趣,而12%是因為家庭的經濟不允許。而68%的學生都表示偶爾想過希望擁有手機。51%的學生對上課時候其他同學的手機來電持無所謂的態度,但是也有42%的學生認為這樣打擾了自己的學習。在沒有手機的學生調查中,假如他們擁有手機大部分使用也是與家人和朋友聯絡,也有佔少部分的人會使用於娛樂。在對中學生應否配備手機的問題上,認為應該和不應該的比例持平,分別為45%和55%,而認為不應該配備手機理由大多都是怕使用手機會影響學習,而且手機的使用會增加日常的消費。

  (二)建議

  透過上面的結果分析,可以知道中學生使用手機有很大部分是家長為了方便聯絡子兒,而給學生配備手機。但是學生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並不是都很很好地處理好手機對學習的影響這一問題,所以建議學校應該和家長、學生多溝通,使學生能正確認識到手機在生活中的作用只應該用於有必要的聯絡和溝通,而不是把手機用於娛樂。還有,學校有必要為中學生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的課程,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滴了解自己,瞭解周圍的社會,對目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做一個規劃,讓學生樹立一種健康的心理。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3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迅猛,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成年人的消費問題成為社會輿論話題。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因此總是滿足孩子的要求。(家長也是很無奈。)青少年花錢的開銷結構:

  零花錢是青少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主支配的開銷,尤其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消費意願和傾向。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零花錢開銷結構有三個最為顯著的方面:一是購買書型這是開銷最主要的部分(累計佔72.4,排第一位)其中用於購買課外書報的支出大於用於購買學習輔助書籍的支出;二是購買體育娛樂方面的高科技產品,如CD/音樂磁帶,電腦軟體/電子遊戲軟體,以及VCD/DVD/影帶(累計佔52%排第二位);三是購買零食/飲料(佔48%,排第三位)。學習;求知和迷戀新奇事物是青少年時期人們的主要特點。因此,用於精神追求或生理需要的支出佔據了說要方面,而購買零食/飲料也是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的表現。

  當今青少年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出了更多的獨立化,成人化的特徵等等,喜歡名牌服裝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而這種心理又是對服裝的作用的認識為基礎的。“對於人靠衣裝”這句話有多大的程度的合理性?調查表明:11.9%的被調查者認為“非常合理”,49.6%的人認為“較為合理”,表示中性的“一般”態度的人數比例為29.1%而有5.1%人認為較不合理,1.9%認為“極不合理”,另有2.4%認為“不清楚”。總體上看,當今的青少年對於人的外在層面的東西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應該說這與對人的內在層面的東西的重視並非對立的,而且在後面我們還將看到,這種對外在方面的強調是自我取向性質的,即主要是為了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感受。

  綜以上調查,中學生首先應該樹適度消費觀,其次,中學生要防止盲目消費;第三,中學生要抵制不利於健康的消費內容。

  過去人們說“清貧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勞儉樸的生活觀,中學生應當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學生使用手機的調查報告4

  研究目的: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手機也普遍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學生也逐漸成為手機一族。但社會上對中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有不同的聲音,我希望透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活動,正確地認識中學生帶手機的利與弊,正確地看待及使用這現代科技的產物。

  以下是我調查的情況

  1)問卷調查記錄情況

  學生

  ①中學生該不該帶手機進校園?佔調查總人數比

  a、應該66.9%

  b、不應該28.1%

  c、無所謂5%

  ②覺得應該的原因是?佔“應該”總人數比

  a、和父母聯絡方便20%

  b、發信息、聊天40.35%

  c、上、玩遊戲20.16%

  d、可以顯示自己的身份12.9%

  e、其他6.59%

  ③那覺得不應該的原因是?佔“不應該”總人數比

  a、基本上沒多大用處54.56%

  b、影響學習10.73%

  c、經濟負擔,交不起話費20.34%

  d、其他14.37%

  ④你有手機嗎?佔調查總人數比

  a、有56%

  b、沒有44%

  ⑤如何得到手機?佔“有”手機總人數比

  a、親人贈送64.78%

  b、用自己的零花錢買15.46%

  c、其他19.76%

  家長

  ⑥你同意孩子帶手機嗎?佔調查人數的比

  a、不同意45.74%

  b、同意43.22%

  c、其他11.04%

  ⑦您同意的原因是?佔“同意”總人數比

  a、離家遠,可隨時聯絡41.1%

  b、讓親子之間更容易溝通10%

  c、隨時掌握孩子的行蹤25.6%

  d、經濟允許,可以讓孩子方便聯絡13.3%

  e、其他10%

  ⑧那不同意的原因是?佔“不同意”總人數比

  a、上課注意力不集中45.73%

  b、怕孩子上和壞人打交道,不健康的資訊影響22.3%

  c、手機輻射不利於健康15.74%

  d、怕孩子形成攀比的心理9.15%

  e、其他7.25%

  2)採訪記錄情況

  1、家長:經濟條件允許就帶。

  家長認為帶手機最大的好處是聯絡方便,以便自己更好地確定自己的孩子在什麼地方幹什麼。而且,在科技發達,手機話費降低,又出現小靈通和校園卡,所以只要條件允許,給孩子配一部是可行的。

  2、老師: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

  老師認為,一節課才僅僅的40分鐘,對於傳授知識時間已夠緊的了,可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玩遊戲、發簡訊,低著頭手指動動一堂課就這麼過去了。所以,帶手機進校園是不可取的。

  3、同學:帶手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

  有了手機,我們不僅可以更好、更快地聯絡到想找的人。特別是對於遠離家來這裡上學的學生,手機方便了自己與家人的聯絡,至於會影響上課聽講問題,

  只要自己剋制一下自己,就不會有影響了。

  個人見解:

  我透過這次的活動充分地認識到手機的利與弊,我個人覺得學校也不能一味地禁止學生使用手機,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叛逆心理,越不能做的就越做,老師和家長要正確地引導才能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我體會到中學生帶手機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科技的發展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問題,中學生有手機已不再是新鮮事,手機話費成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同時扭曲了他們的消費觀,造成了攀比的心理。

  一個新產品誕生的時候,人們在盡情享受的同時,也要留,它所給我們利弊,我們應該保持頭腦的清醒,學會保護自己,不輕易相信手機簡訊中的中獎資訊,防止受騙,科學使用手機,讓自己成為手機的主人。

  現在的我們不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了,我們也需和外界聯絡,只要有自制力,並開發適合學生用的手機,也是可以使用的。我們要從各個角度看待它的使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