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1

  養老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組成部分之一,是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著力點,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建立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是我縣養老服務業必然趨勢。現就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作如下報告:

  ——人口老齡化趨勢逐年增加。我縣轄9個鄉鎮,94個行政(社群),全縣現有60週歲以上老人22139人(其中80週歲以上老人有3367人,90週歲以上有217人,100週歲以上有21人)。佔全縣總人口12.79%,我縣已完全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超過國際60歲以上佔10%的規定),預計“十三五”末老齡化將達16%以上。

  ——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初步改善。近年來,我縣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援下,縣委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和專案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共建有敬老院40個,床位593張。其中,縣級福利院1個,床位120張;鄉鎮敬老院7個,床位164張;村級五保村32個,床位309張,現實際入住五保老人369人,入住率為67%,集中供養率為37.3%。我縣從經費落實、工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養老服務機構功能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老年人福祉得到明顯提高。20xx年我縣出臺高齡補貼政策,對80歲以上100歲以下的高齡老人進行生活補貼,每月補貼費為80和120元,對100-109歲的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500元,110-119歲長壽老人每月補助費為1000元。每年重陽節、春節都對長壽老人進行慰問,併發放300-500元的慰問金。

  ——老年服務日常工作逐步強化。透過廣泛深入地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xx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在全社會營造敬老、助老、愛老的良好氛圍。透過發放老年證,讓7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全縣還建立了36個農村基層老年人協會,為他們提供健康娛樂活動和場所,促進了老人的身心健康,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縣養老服務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與人口老齡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因此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強研究,切實加以解決。

  ——社會認識程度不夠,存在養老誤區。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入住主要是農村五保戶、城鎮“三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全縣仍以家庭養老為主,絕大多數老人尚未形成選擇機構養老或社群生活照料的自覺意識,因此入住率不高。

  ——養老服務供需結構不合理。從我縣養老機構床位數供給情況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僅30張,達不到區政府的目標要求。由於資金缺乏,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功能不完善,服務設施功能不配套、服務質量不均衡。目前,全縣還沒有一所功能完善的養老服務機構,大部分鄉鎮、村沒有老年活動場所,現有老年活動室大多與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一室多用。從需求情況看,因老齡化發展迅速,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卻日益弱化,老人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我縣目前的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還很突出,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單一。目前,我縣社群養老服務還沒有啟動,服務網路結構單一,服務設施不完善,不規範,僅僅限於生活服務和日常照料,在飲食、衛生、醫療方面遠遠滿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只靠社會養老機構一隻“手”要做好養老服務這塊工作難度還很大。全縣還沒有一家民辦養老機構,很難使社會化養老業有快速的發展。

  ——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滯後 。我縣各鄉鎮養老院、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都是臨聘人員,專業化水平比較偏低,服務人員均未取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缺少真正瞭解老年人有效需求的人才,不能很好地為老年人在醫療、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方面服務。

  ——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我縣的養老保險工作雖然在積極推進,但還沒有很好的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等制度有效銜接、配套。老年人的醫療保障體系也還不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醫療保健服務等方面沒有有效開展,老年人健康檔案尚未建立,老年服務產業發展嚴重滯後,按照區政府要求:今後的重點是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而我縣目前還沒有一家正式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

  我國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又是一個急劇快速老齡化的國家。全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億,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5.5%,到20xx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19.3%。而我縣目前60歲以上老人達12.79%,到20xx年將達到16.49%。針對我縣養老服務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全力營造社會養老的濃厚氛圍。一是成立相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和

  辦公室。統籌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總結經驗等工作,充分發揮我縣榮獲中國“長壽之鄉”的大好時機,結合巴馬國際長壽旅遊圈大開發的機遇,適時制定我縣養老服務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把__大橋頭一帶和__打造成__長壽養生基地),制定老齡工作考評機制,將老齡工作納入縣直各單位和各鄉鎮的重要議事日程。並納入年終考評體系。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與發展養老服務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宣傳活動,與文明社群、文明家庭建立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在全社會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大力營造社會養老、敬老的濃厚氛圍。

  (二)整體制定養老專業規劃,把__和__天湖列入養老養生渡假區。

  (三)完善相關政策,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的原則,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加大社會籌集和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組織、民間組織進行社會養老服務。一是推進公辦示範性養老機構建設。利用我縣生態扶貧移民搬遷試點建設為契機,採取新建、改擴建、購置等方式,在城區建一所公辦示範性養老機構,委託各類專業化、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管理。要加大對農村敬老院的改造力度,整合現有學校、醫院等資源,努力將農村敬老院改造成功能、設施完善的養老服務中心,同時利用國有資源興辦的農村敬老院,依法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滿足優撫物件、農村五保物件、城鎮“三無”老人和低收入高齡、失能老人服務需求的同時,面向全體老年人,開展延伸性服務、有償服務、上門服務等,也可以借鑑“幸福大院”“互助幸福院”等模式,倡導鄰里互助、老年人之間互助。二是大力支援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透過土地指標傾斜、稅費優惠、資金補貼、信貸支援等政策,鼓勵支援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慈善機構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興辦養老機構。

  (四)健全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引導和支援建立以企業、機構為主體,社群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網路。鼓勵和支援社會投資興辦以老年人為物件的老年生活照顧、精神慰藉、家政服務、心理諮詢、康復服務、簡單就醫、水電維修、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業,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

  (五)加強監督管理,注重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建立健全行業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適合我縣實際的《養老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等,明確服務內容、服務要求、服務形式,推動養老服務和管理的'規範化建設。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工作,建立健全行業准入、投訴受理以及推出機制,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二是注重養老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等職能部門要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依託職業學校和養老機構建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加強老年護理人員專業培訓,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的從業人員按規定給予相關補貼。對在養老機構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註冊考核政策。在養老機構和社群開放公益性崗位,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從事養老服務。

  (六)多措並舉,建立健全養老保障體系。一是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建立“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五保供養、城鄉低保制度的銜接、配套,確保將城鄉符合低保條件的60週歲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實現應保盡保並認真落實各類措施。二是建立完善老年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開設老年專科和病房。大力建設醫療保健站和康復護理中心,向老年人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落實老年人就醫優先、優惠的政策。逐步完善以醫療衛生部門為指導,以醫療衛生設施為支撐,以醫務工作者為主的縣、鄉(鎮)、村(社群)老年醫療預防保健體系。三是建立完善老年文體教育體系。廣泛開展老年文化活動,加大老年文化宣傳工作力度,利用“重陽節”等老年人節日,組織老年人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加快老年協會、老年體育協會、老年活動中心等組織建設,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動養老服務業深入發展。對於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縣財政對其裝置購置和執行要進行補貼。五是建立農村敬老院執行經費及五保老人保障標準增長機制。全力推動養老服務業規模壯大、水平提升。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2

  根據縣委、縣政府、縣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安排,縣政協自8月中旬起,組織開展了全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赴堯渡、東流、香隅等地,實地瞭解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以座談的形式聽取了3個鄉鎮和縣民政、衛生等部門的介紹和工作意見,並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據調查統計,截至到目前,我縣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8.6萬人,佔總人口的15.8%;65歲以上老年人口5.8萬人,佔總人口的10.7%。預計到20xx年,全縣60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9.5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的17%;65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6.6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的12%。比例遠高於現行國際通行的老齡化社會標準(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說明我縣已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已引起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縣政協委員多份提案、社情民意涉及養老服務業,縣政府積極貫徹《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皖政〔xx〕60號)和《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池政〔xx〕4號)檔案精神,在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做了積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

  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養老福利政策,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發展。根據國家和省、市政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出臺了《東至縣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東政〔xx〕15號),對全縣養老服務工作的體系框架、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確要求,並對各專案標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明確了責任單位、牽頭單位和時序進度,為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和保障。

  (二)加快了公辦養老機構建設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夕陽紅工程”建設機遇,透過財政投入、福彩公益金資助、上級專案支援等途徑,先後投入6000多萬元,新建或改擴建21所農村敬老院,總床位達到3116張;投資2400萬元在縣城新建一所社會福利中心,佔地10畝,建築面積5100平方米,擁有床位168張。公辦養老機構已形成一定規模。

  (三)探索了多樣化養老服務

  一是拓展敬老院社會化養老。xx年以來,先後在堯渡、東流等13個鄉鎮敬老院,利用空置床位,劃設一個院落或一個區域,開展社會化養老,共收養老人50餘人;二是探索開展社群養老服務。在東流鎮菊江社群、大渡口鎮渡口社群、堯渡鎮梅林社群建設社群日間照料站,可添置日託床位190張;三是探索“醫養結合”模式。利用縣社會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和中醫院的醫療資源,成立了“東至縣中醫院老年養護中心”;四是鼓勵社會民間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目前有3家民辦養老所正在申請和建設之中。

  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3

  人口老齡化是二十一世紀世界性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xx年我市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老齡人口分別為72.4萬、48.8萬,佔總人口的比重分別達到13.5%和9.1%,這說明我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課題,解決養老問題迫在眉睫。為了瞭解我市養老機構發展狀況,日前我們赴XX區、XX區、磐安、東陽等地養老機構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市養老服務業現狀

  (一)養老機構分佈情況

  到20xx年底,全市擁有養老機構144家,其中國辦16家,民辦50家,鄉鎮(街道)辦敬老院78家;共有養老機構床位數29264張,住院老人達15417人;在院失能、失智老人達1737人,佔在院老人的11.3%。XX市、XX市的養老機構均為27家,兩地的養老機構數量佔全市的37.5%;而XX縣僅有6家,為養老機構數量最少的縣市,僅佔全市養老機構數量的4.2%。

  (二)養老服務業相關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於20xx年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到20xx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20xx年—20xx年,浙江省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檔案。《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xx〕1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展民辦養老產業的若干意見》(浙政發〔20xx〕16號)和《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檔案精神,突出了需求導向,支援了民資進入,強化了政策創新,全面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根據國家和省級相關檔案精神,我市先後出臺《中共XX市委辦公室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金政發〔20xx〕71號)和《XX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金政發〔20xx〕47號),提出到20xx年全市城鄉社群形成20分鐘左右的居家養老服務圈,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和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基本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的總體目標。重點從金融信貸、土地供給、服務用房、財政補助、投資權益、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統分結合,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服務

  為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我市將居家養老服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列入市政府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透過完善制度、創新模式、健全網路、保障安全,積極營造老人開心、子女放心、社會稱心的居家養老“三心”服務。市委、市政府積極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群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休系,在有效保障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養老服務延伸到村、到點,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全市建成市、縣兩級符合“有機構、有職責、有編制、有人員、有場地、有經費”的“六有”養老服務指導中心9個;建成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156個;建成城鄉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86個,市、縣、鄉、村養老服務四級組織網路基本形成。XX區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村居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採用統分結合模式,一是在照料中心的服務功能上,採取“日間統一照料、夜間分散居住”相結合的統分模式;二是在照料中心的佈局運營上,實行“中心較大村統一布點、邊緣較小村分餐配送”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探索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二、養老服務業發展面臨主要困難

  (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XX區自開展五保集中供養工作以來,得到省、市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但改造後的基礎設施在規模、檔次上依然不高,居住條件多數仍未完全達到民政部所要求的《老年人福利機構基本規範》、《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等標準和消防安全等標準,諸要素還不符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短期內無法使公辦養老機構達到護理型為主的目標,各項服務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XX縣福利中心投入使用以來,雖已能夠正常運營,但部分設施還不完善,比如水泥地的硬化還未完成,暖水供應還不能到戶等等;福利中心沒有完善的醫療條件、醫護人員缺乏,沒有充足的醫藥品,醫療器具,不能有效的解決老人們看病的問題。

  (二)城鄉養老觀念差別較大,養老機構“旱澇不均”

  城市獨生子女多,“四二一”供養關係的家庭不斷增加,隨著城市老人觀念的不斷變化,不少老年人更加關心生活質量的提高,也不願意增加子女的負擔,城市養老機構中設施齊全,院內有閱覽室、休閒中心,老人還可以享受周到的醫療服務及呼救服務,食堂備有適合老人口味的飯菜。因此城市養老機構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

  農村老人養老觀念較為傳統,很多老人選擇不願意去養老機構,導致養老院經營面臨一定的困難。主要因素有:一是故土難離。老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幾十年,環境熟悉,建立了固定的人際圈子,生活方式早已習慣;二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受社會輿論、贍養義務、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影響,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都認為贍養老人是子女的事,如果去養老機構,怕被旁人說子女不孝順。三是認為費用過高承擔有困難。農村老人收入來源有限,即使收費低廉但對於農村老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承受不了。

  (三)護工招聘難,護理人員隊伍穩定性差

  此次調研的養老機構均反映存在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護理人員社會地位低,工作時間長,護理老人心理壓力大,工資待遇低,難以吸引年輕、身體健康且有一定專業文化素養的人員加入護工行列。通常,一個護理員需要護理幾個失能老人,或十幾個正常老人,一旦老人生病,還需要24小時陪護,勞動強度大,護理任務重。護理員月薪大多在1200—2019元之間,僅個別養老機構護理員工資在3000元以上,收入與勞動付出極不對等。招聘新的護理人員十分困難,而且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很難留住。

  三、幾點建議

  (一)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做好宣傳引導工作。養老服務業是“夕陽工程”,也是今後一個時期的“朝陽產業”,政府要積極做好專案前期工作,立足專案爭取資金,重點支援農村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設施建設。市、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服務業的宣傳引導、推廣先進經驗,樹立樣板典型,努力為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人才培養,建立一支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隊伍。中高職院校設立老年護理專業,培養專業養老服務人才;進一步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事業發展需要。加大養老機構和社群從事養老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職業培訓力度,切實增強服務技能和服務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徑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專業人才,提高社群及農村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專業素質。

  (三)打好“政策牌”、“待遇牌”、“親情牌”,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護理從業人員。有關部門制定專門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特別是醫療護理專業畢業生到養老服務機構就業,提高養老服務員工隊伍的年輕化,專業化水平。社群、鄉鎮也應儘快培養一批品德高尚、精通護理理論、掌握護理技能的年輕養老護理員,與現有的養老護理員組成“梯隊”,使養老護理員隊伍壯大起來。

  不僅要以崇高的事業激勵人,以關心老人獻愛心的方式留住人,更要透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並完善護理人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穩步提高工資標準,保障護理人員的生活水平,解決護理人員的後顧之憂。此外,護理員更需要“感情獎勵”,各部門應組織各種形式的慰問、表彰活動,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自豪感,讓更多人願意從事這個職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