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調研報告

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調研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的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日,市政協組織了調研組,對我市農民增收問題進行了調研。透過調查,我市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97年的2748元,提高至2003年的3556元,年均增長4.4%。全市農村稅費改革後,當年為農民減輕負擔1.83億元,人均減負率達65%。

  一、農民增收現狀

  近年來我市農民收入雖逐年有所增長,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擴大,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三農”問題日顯突出,主要表現在:

  1、城鄉居民收入反差大。從1997年到2003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七年共增加808元,年均增長4.4%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加3923元,年均增長9.6%,兩者相差5.2百分點。兩者增量比較,前者是後者的4.9倍。

  2、農民增收渠道少。據調查,我市農民收入主要來自於種植業,從鄉鎮企業及村組集體經營收入減少,2003年農戶經營農業收入佔總收入的.55%。個別縣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菸葉,收入結構單一,萬一菸葉滑坡,就難以保證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

  3、農業增產不增收。據調查,近年來,農業技術沒有新的突破,糧食及經濟作物的品種沒有更新,雖然農產品在量上有新增加,但由於品質結構沒有改善,優質農產品少,市場賣價低,造成增產不增收。

  4、農民收入不穩定。近年來,由於水災、旱災、風災等自然災害頻繁,加上市場價格波動大,農業是弱質產業,抗禦自然風險、市場風險能力弱,給農民增收造成不穩定性。

  5、農民收入不平衡。調查中發現,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多數從事二、三產業致富;而從事純農業的農民多數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機會少,家庭收入低。調研組在市區對近郊4個村11家農戶進行調查。這裡條件雖相對較好,但人均收入只有2570元。大田縣目前農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34個,3.07萬人。

  6、農民收入入不敷出。從統計資料上看,雖然農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數農民收入基本只能養家餬口,生活並不寬裕,有的還比較貧困。特別是農村醫療、教育和人情費支出不斷加大,造成收支極不平衡。如現在農村沒有醫療保障,農民生小病一般不敢上醫院求醫,若遇大病就得舉債治療,造成因病返貧。農村孩子上大中專學校,每年需支出6000元以上,還有紅白喜事年支出約1500元至3000元,佔農戶年現金收入的20-30%。

  二、影響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

  1、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滯後。我市農業結構調整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頭戲,但由於缺乏宏觀指導,一些地方在結構調整中出現了政府越位、農民失位問題;有的地方把調整結構片面理解為“減糧擴經”,不是在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上做文章,而是把精力放在數量增減上,結果造成市場壓力,農民吃虧。

  2、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目前我市列入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雖然有50家,但多數企業存在:一是規模不大,帶動能力弱。如一家蔬菜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只有80萬元;二是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連結不緊密,沒有很好地解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問題;三是不少龍頭企業尚未建立自己固定的“生產基地”;四是龍頭企業經營粗放,現代經營理念差,依靠科技開發新產品能力低。

  3、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由於歷史原因和投入主體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尤其是水利設施比較陳舊,直接影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3年的百年大旱全市僅農業就損失15.02億元。農村道路的路況差、等級低、且多數無人養護,由於交通不便,運輸困難,一些地方買難賣難現象突出,直接影響到農民增收。

  4、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目前,為農民服務的機構和隊伍出現萎縮。“線斷、網破、人散”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農業155”和村會協作等有效載體,在一些地方僅流於形式,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科技、法律、資訊、營銷、勞動力轉移等中介組織有待建立健全,相關協會的作用、潛力也有待進一步挖掘和發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