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調查報告

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調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近年來,臨邑縣透過堅定不移地實施“質量興縣、品牌帶動”戰略,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積極扶持企業推出和發展品牌產品,初步構築起以品牌產品支撐經濟發展的格局。但是,在推進品牌帶動戰略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影響了全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近日,我會同有關部門,就當前我縣品牌帶動戰略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一、實施品牌帶動戰略的意義

  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透過對企業、產品、地理、文化等既有名牌的整體規劃,充分挖掘內在價值,提升文化內涵,從而達到增強品牌知名度,提高國家或地區經濟競爭力的戰略措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品牌已成為一個企業、地區和城市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體現,品牌帶動戰略的實施也成為欠發達地區提高主導產業的競爭力,實現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從省內來看,眾所周知的“海爾”,作為一個家電品牌,它的價值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成為一個幾乎涵蓋所有家電產品的中國家電第一品牌,並於近幾年穩立國際市場,其成功的關鍵是十幾年堅定不移地實施名牌戰略的結果。海信、澳柯瑪、青啤等數十個極富青島特色的知名品牌也緊隨其後,從而極大地提升了青島的國際知名度。從全市來看,德城區的皇明,經過幾年的拼搏,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全市也以此啟動了“中國太陽城”品牌建設發展戰略,力求徹底突破德州唯“扒雞”知名的'困局。樂陵的泰山集團,以生產體育器材而創造的“泰山”品牌,因其過硬的產品質量,被確定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專用器材供應商之一,其創造的社會效益遠遠超過實際的經濟利益,有效地提高了樂陵的知名度。由此可見,品牌產品對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作用可見一斑,其叢集輻射效應更難以估測。

  二、臨邑縣實施品牌帶動戰略的現狀

  近年來,我縣在品牌產品培育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繼出臺了《關於扶持骨幹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等一系列扶持企業創立品牌的措施,積極鼓勵企業創立知名品牌。並明確提出:對獲得中國名牌、省名牌產品的企業,在有效期內,分別一次性給予12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級免檢產品的企業,在有效期內,分別一次性給予8萬元、6萬元的獎勵;對獲得省級著名商標、免檢產品的企業,在有效期內,分別一次性給予5萬元、3萬元的獎勵。並結合實際,在全縣工業產品中篩選出部分質量高、信譽好、發展潛力大的產品,作為我縣重點名牌產品予以重點扶持,有效地提高了我縣企業爭創名牌的積極性,推動了經濟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尤其是透過成功引進晶威特電子、開立偉業數碼、香港達風集團、江蘇雨潤集團、金鑼肉製品、金德管業集團等一批科技型企業和名牌企業(集團),使全縣企業爭創名牌的氛圍更加濃厚,經濟執行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克代爾啤酒、洛北春白酒、豪斯玻璃3個省級名牌產品和免檢產品,克代爾啤酒和洛北春白酒2個省級著名商標。克代爾啤酒已經躋身全國行業十佳,豪斯玻璃被省汽車工業協會指定為全省惟一配套生產企業。與此同時,透過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已形成豪斯玻璃、魯北炭素、魯晶化工、昌源紙業、如泉水泥等不斷衝擊馳名、著名品牌的多級梯隊。

  三、臨邑縣在實施品牌帶動戰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透過調查發現,雖然我縣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初見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從整體情況看,我縣本土創立的名牌產品少、規模小、競爭力弱、後勁不足,以及對品牌的扶持力度不夠、名牌產品輻射力不強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名牌產品少之又少。而與我縣相鄰的樂陵市、禹城市著名商標總數均已超過我縣,僅樂陵市中國馳名商標1個,國家級著名商標2個,省級著名商標5個,而我縣只有2個省級著名商標,國家級著名商標至今未能破題,造成品牌產品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明顯,與我縣經濟實力嚴重不符。透過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技術創新力度不夠。目前,我縣沒有一家企業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各企業用於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的資金嚴重不足,尤其是對外來技術依賴程度過高。對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的研發成果利用的太少,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幾乎沒有。部分企業的產品只限於初級開發,對產品的精深加工和深度開發不足,無法利用自己的企業優勢進一步延伸品牌鏈條。由於企業在技術進步和創新方面難以取得突破,儘管產品的質量符合國家的有關要求,但由於品牌不具備優勢,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仍然比較低,使企業發展遠遠落後於國內其他同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和品牌帶動戰略的推進。

  (二)特色產業的培育與品牌的培育互相脫節。近年來,我縣已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一系列產品,如林子中華壽桃、理合冬棗、臨南蔬菜、臨盤禽蛋等,雖然“仙翁”牌韭菜、“紅壇”牌中華壽桃等10多個產品被認定為無公害和綠色食品,因為缺乏對產品品牌的培育,使特色產品難以走向縣外,造成主導產品和產業優勢不明顯、產品市場競爭力差的困難局面。有的產品雖然有規模,但檔次低;有的產品雖然有特色,但無規模,優質產品形不成品牌優勢。目前,我縣僅有“仙翁”泡菜、“興盛”乳鴿等幾個產品品牌能進入大中城市的消費範圍。尤其是臨盤禽蛋由於缺少品牌包裝和優勢,大部分產品被銷往微山湖後,以“微山湖”特色品牌旺銷全國。

  (三)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小、散、弱。我縣的綜合經濟發展在全市各縣(市、區)中連續四年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大型企業少、名牌產品少的現狀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如我縣的化工行業,只有恆源石化可列入大型企業的行列,絕大多數化工企業還處於中小企業發展階段;紡織行業,只有澳泰紡織等幾家企業屬於中型企業,大多是小型企業。由於大部分企業科技化、組織化程度低,產業結構和產品還存在著“散兵遊勇”式的粗放經營模式,企業能源消耗過大、產品市場份額小、產業佈局不合理,這些已經成為嚴重製約我縣品牌產品發展的絆腳石。

  (四)企業品牌發展意識淡薄,發展觀念相對滯後。從調查中發現,我縣由於受計劃經濟思想的束縛和部分企業經營者“小農意識”影響,多數企業缺乏應有的品牌意識,創品牌、樹品牌,依靠品牌帶動和發展經濟的意識不夠強。主要表現:一是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老闆品牌意識淡薄,其意識尚處於一種自發的、短期的萌芽階段,不能落實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管理環節中;二是大多數的企業老闆只侷限於單純追求產品銷售業績,對企業發展品牌戰略沒有形成一種整體思路和機制。

  (五)人才引進機制與企業發展不匹配。目前,我縣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人才缺乏是企業發展緩慢的根本癥結。據調查,我縣許多企業經營管理層老齡化現象比較突出,而專業技術人才又相對緊缺。專業技術人才構成比例不合理,高階人才所佔比重偏小。在高、中、初級三類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際上三者科學比為1:2:2.5,而我縣實際為1:8.7:30。人才的嚴重短缺,導致企業發展能力不足。

  四、幾點建議

  當前,我縣應抓住全市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爭創“中國太陽城”和樹立“中央空調德州造”的有利時機,以實施“質量興縣、品牌帶動”戰略為突破口,以名牌產品為核心,圍繞打造優勢產品經濟平臺,加快建設領先德州的品牌強縣,進一步做強石化、塑編、電子、紡織、農副產品等幾大產業,透過資產重組和外引內聯,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使優良資產向名牌產品、名牌企業積聚,促進拳頭產品、支柱產業和新經濟增長點的形成,進一步樹立和展示臨邑形象,推動我縣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和跨越式發展。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加大對名牌產品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強對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工作的引導和協調。應建立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縣政府領導主持,質監、經貿、計劃、財政、外經貿、科技、工商等部門負責人參加,負責制訂品牌戰略的發展規劃,明確品牌戰略的目標和重點,幫助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扶持企業品牌。把實施品牌帶動戰略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質量振興綱要》和《產品質量法》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透過品牌帶動戰略的實施帶動企業產品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縣政府可設立“政府質量獎”,按照國家《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每年評定一批產品質量穩定、市場佔有率高、服務質量好、消費者信得過的生產企業,由政府向企業授予“政府質量獎”榮譽稱號,並給予相應的資金鼓勵。應設立“品牌發展基金”,可在品牌產品當年上繳所得稅的地方分成部分,由同級財政根據品牌產品的不同等級按不同比例安排專項支出,採取低息有償使用的方法或貸款貼息的辦法,對企業爭創名牌給予資金扶持。三是做好品牌產品發展規劃。質監、經貿等部門應按照“重培育、輕評價”的原則,在企業自願的基礎上,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擁有自主品牌、具有高技術含量、可靠質量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為標準,按行業分類,選擇20-50家企業,編制《臨邑縣實施品牌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對列入計劃和規劃中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四是為品牌產品發展搞好服務。質監、經貿、計劃、財政、科技、工商、稅務等部門應結合各自工作職能,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金和各種生產要素向品牌產品及其生產企業流動和集中,實現社會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在各類計劃、資金、政府採購及辦事程式等方面對品牌產品生產企業實行傾斜。

  (二)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強品牌產品開發與培育。一是增強品牌意識。搞好宣傳引導,支援企業把實施品牌戰略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爭創品牌產品發展規劃。二是抓好產品質量。透過監督檢查,使企業牢固樹立質量觀念,努力建立從研發、生產、營銷到售後服務為一體的質量保證體系,加快與國際接軌,以良好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創出品牌。三是加快技術創新。協調和扶持魯晶化工、恆源石化、機械廠等企業與清華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山東大學等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強聯絡,採取高薪聘請科研機構專業人員擔任企業技術顧問或買斷相關技術專利的方式,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產品的品牌效益,為推進品牌帶動戰略打下堅實基礎。四是促進企業做大做強。透過聯合、兼併、投資、參股和收購等多種形式,吸引各類社會資源和各種生產要素向品牌產品和生產企業聚集。對洛北春白酒、克代爾啤酒等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在技術改造、資金、土地等方面實行優先扶持,促其儘快做大做強,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三)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為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提供服務和保障。一是發揮工商業聯合會的作用,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產業政策和技術經濟政策,積極引導和協助各行業協會推動企業實施品牌戰略,並以品牌研討會、品牌論壇和品牌產品博覽會等多種形式,為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打造經驗交流和產品展示平臺。二是組織各行業協會結合本行業實際,分析企業執行狀況,研究本行業發展重點,制定本行業實施品牌戰略的規劃。三是引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和各專業、商業銀行,加大對品牌開發、培育和生產企業投融資的服務力度。四是組織新聞媒體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加強實施品牌戰略、創品牌產品活動的宣傳報導,儘快形成全社會宣傳品牌、保護品牌、發展品牌的輿論氛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