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報告2篇

美國農業報告2篇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國農業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國農業報告1

  經市政府批准,市現代農業考察團一行6人,於20xx年11月16—25日赴美國加拿大考察了兩國的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在加拿大溫哥華、安大略省多倫多和美國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地,考察團成員就現代農業發展情況,特別是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科技管理,農業品牌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政策保險和財政支農投入等問題,與當地政府官員、產業協會的農業工作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接觸,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美國和加拿大不僅是工業大國,也是農業強國。兩國的國土面積十分寬廣,土地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兩國農業人口所佔的比重都很小,美國農業人口僅佔總人口的1.5%左右,加拿大的農業人口也僅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2.7%左右。但兩國都擁有高度發達的現代農業,農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很高,一個農業人口可養活100人以上。特別是農業生產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程度很高,農業發展和農業科研等一切都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促進產業發盡其所有。兩國農業的顯著特點是:

  (一) 以市場為導向的政府職能管理和政策支援十分明確 考察期間,我們訪問了美國加州政府農業部門和United Agribusiness League(UAL)協會,Pacific Commerce Group,LLC(太平洋商業股份有限公司),重點圍繞政府職能作用進行了充分地探討。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的需求提供資訊服務。各級政府部門是相關資訊的集中點,包括種植型別、市場需求、病蟲害發生及其防治等,以及科研院(所)的最新技術成果資訊等都透過政府部門向農民釋出,農民根據科技成果及其試驗試種、市場需求等資訊,及時調整生產和進行病蟲害防治,政府和研究機構提供諮詢和指導。對於一般科研專案的確立,也是完全以市場為需求。研究部門透過政府等途徑所收集的資訊,瞭解農業生產中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做出科學論證而形成研究專案。此後,可與農戶、農民協會和公司聯合,獲得政策支援和資金資助。或者申請州一級的基金專案,政府還幫助提供貼息貸款。總之,專案應用的針對性很強,又有一定的市場保障。

  (二)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的農業產業化水平世界領先

  考察團還專門訪問了美國洛杉磯United Agribusiness League (商會)和加拿大三紋魚養殖繁育生產基地、冰葡萄生產基地。洛杉磯UAL商會是一種民間的會員式組織,具有組織農民生產、聯絡市場、提供資訊、幫助和指導生產以及銷售農民生產的產品的作用。同時,它還幫助農民建立與政府溝通的渠道,特別是在政策、法規等方面的諮詢和保護會員的利益等。在加拿大,一個年產10萬公斤冰酒的加工廠,可帶動5000—6000畝的冰葡萄生產基地。洛杉磯一個

  年產25萬公斤葡萄酒酒廠,需要12000—15000畝的葡萄生產基地作為依託。酒廠與農戶之間,透過商會或協會以訂單的形式,既確保酒廠生產的原料需求,又保證了農戶產品的銷售。圍繞優質葡萄的生產,商會或協會與院校或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們建立品種更新、技術服務體系,確保高產優質葡萄的生產。同樣,在洛杉磯考察加工企業發現,他們都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訂單農業為保證,來完善農業生產,實現農業生產工廠化、產業化。在加州地區,十大農產品的生產產值排列順序是奶產品(63.6%)、養牛業及製品(10.5%)、蛋類(5.2%)、苗木產品(4.8%)、橙子(3.3%)、牧草(2.4%)、蔬菜(1.3%)、雞、豬肉製品(1%)、仔雞(O.8%)和草莓(0.6%)。應該說,發展什麼,是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產業結構十分合理。

  (三)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非常健全

  在加州考察期間,深深地感受受到了美國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深入人心。農業標準化是伴隨著農業現代化和農產品貿易全球化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美國的農業標準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農業技術法規;實施生產操作規範;實行產品質量安全和管理體系認證;提供多方面的社會化服務。美國和加拿大都十分注重綠色農產品生產,儘量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在美國,從聯邦到各州都制定了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從品種選育、生產管理、收穫技術、產品加工等都有統一的技術操作規程,在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優質農產品品牌,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增強了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美國和加拿大都由國家立法機構制定農產品和食品安全的原則性法律規定,政府部門制定有關的技術性規定和實施細則,並以政府法令和條例的形式頒佈,為農產品及食品的質量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例如,美國的《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加拿大的《食品藥品法》等。對涉及農產品和食品安全性狀及其產地環境的標準,都是透過政府主管部門釋出技術法規、法令和指令來強制執行。在建立的完備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和技術支撐體系的建設,專業人員的許可權及分工也十分明確,整個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的工作效率和應急反應能力明顯提高。

  (四)農產品營銷管理體系完備成熟

  美國政府對農產品營銷管理特別重視,其農產品營銷調控體系也相當完善。美國農業部專門設有農產品營銷管理局,旨在積極開拓農產品市場,兼顧消費者和美國農業雙方利益,促進市場競爭和經濟發展,確保動植物健康和受到照料。農產品營銷管理局要和各州農業部門共同協作,透過制定農產品生產標準和銷售等級,提供商情,選擇農產品銷售渠道,保障市場的公平競爭和制止不良行為,消除農產品生產過剩現象,幫助農場主和託運主制定合理運費等營銷手段,保證以最好的條件、最有效的方法和最便宜的價格將農產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大體上,農產品營銷管理局是透過以下措施來擴大農產品營銷和配送的,並鼓勵形成公平競爭和高效的市場體系。(1)建立等級標準,提供商品檢驗、分等分級和證明,釋出市場資訊;(2)對聯邦研究與推進計劃及市場協議和規則進行監督;(3)促進農業生產者對消費者的直銷;(4)為農產品流通提供技術幫助;(5)制止易腐農產品

  行業的不正當商業行為,以及為新的植物品種提供準專利保護;(6)加強運輸和市場管理,使不同地方的農產品,從農戶開始,經過國家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水運,最後進入國內或國際大市場,為生產者、運銷商、出口商、農村社團、政府中介提供有關物流的資訊。

  (五)農業保險的法律法規和服務機構相當完善

  美國政府是在私人公司多次試辦農作物保險失敗後才開始研究農業保險的。經過了16年的調研和多次聽證後,國會於1938年通過了第一部聯邦農作物保險法,從此,政府開始經營農業保險。美國實行的是政策性保險,採取的是政府出政策、商業性公司經營或代理的辦法。聯邦農業部所屬的農業風險管理局與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一套人馬兩個牌子,負責制定農業保險政策和組織協調,併兼有再保險的職能。美國有完備的農險法律體系,從法律上規定了聯邦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支援。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建立和農業保險的經營管理均依照專門的法律來進行,由專門的法律來規範。政府對農險業務給予激勵(包括保費補貼、費用補貼和免徵稅賦等),使農戶和商業性公司有參與的積極性。美國的農作物保險責任非常寬,既包括各種自然災害,又包括野生動物侵害、作物病蟲害等;既提供產量保險,又提供收入保險,保障水平較高。1996年,美國又專門立法成立了農業風險管理局,該局有400多名高素質的專家,專門從事農業風險管理的政策制定和組織各項計劃的實施。在政策的激勵下,還得到了經過批准的私營保險公司積極參與,以及全國農作物保險服務中心和各州農業推廣中心的支援。有一支素質高的農業保險專業技術隊伍和農

  業保險的中介機構,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農業保險管理制度。美國農險是建立在對農業災害資料長期的統計和精算基礎之上的,有現代化的電子裝置,業務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很高,服務工作非常及時到位。

  二、幾點啟示

  (一)遵循市場規律,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在考察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市場的需求是農民(農場主)生產的動力和基礎。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商會、協會等各種民間組織,也是儘可能收集包括市場在內的各方面資訊,並提供給農民,為其決策服務。配合這種農業生產的需求,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選擇他們應用研究的課題和實用技術的開發,以幫助農民促進生產,真正實現育、種、加、銷一體化.使農業生產實現持續穩定的良性迴圈。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第一,要把市場放在首位,把它當作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的出發點。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要提高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才能提高市場的競爭實力。第二,企業和農戶的所有經營方式和行為都要從市場出發,重視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注重市場調研,重視市場營銷。第三,要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我市發展農業,不僅要著眼於國內,而且要放眼國際,在國際大市場上找出路,積極拓寬農業發展空間,特別是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工程,以龍頭企業帶動千家萬戶,發揮品牌效應,積極搶佔國際市場的制高點。

  (二)堅持標準化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所謂農業標準化,是指以農業為物件的標準化活動,它運用統一、簡化、協調、優選的原則,透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標準,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納入規範的生產程式和管理軌道。其主要目的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我市綠色農產品的生產發展較慢,主要原因是市場對綠色農產品的認同缺乏有效便捷的檢測手段,消費者不知道哪個產品是綠色農產品。此外就是同一產品同類品牌過多過亂,消費者難以識別。

  今後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統一制訂生產技術標準,加強原產地保護和產地編碼的應用工作,開展農產品和生產基地的認證活動,為品牌農業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全省乃至全國各地提供大量安全優質的“武漢製造”的農產品。

  此外,我們還要積極引進和開發高產、優質、抗病蟲新品種,並把科技創新的重點放在農產品的精深加工上,不斷提高名牌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結合“科技入戶”活動,開展科技人員聯基地、聯合作社、聯龍頭企業、聯大戶活動,加速科學技術的應用和轉化,並且有效地整合各種資源,透過多渠道、多形式綠色證書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同時有重點地培訓一批有知識、善經營、會管理的青年農民企業家,使他們成為農業品牌培育的骨幹力量。

  同時,要健全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加大對檢驗檢測機構的投入,增強檢驗手段,提高檢測水平。加強對農產品檢驗機構檢測標準的核查,加快採用國際檢測標準的步伐,確保檢驗檢測工作的公正性、科學性、權威性和先進性,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

  (三)改善政府管理模式,抓好農產品營銷管理工作

  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的情況下,各級政府抓農業的主要途徑是重視產前、產中的服務,如提供優質種子和先進生產技術等,農產品基本上是統購統銷,不存在開拓市場的問題。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如何搞好產後服務,搞好農產品營銷和物流配送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實踐證明,發展農產品物流配送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關鍵所在,是各級政府一項很重要的“公共服務”。近幾年來,我市在農產品物流配送工作上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現在的問題是規模小、優勢不突出。各級黨委和政府除了在政治上服務於農業農村工作以外,更要注重工作職能的轉換,要把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當作關愛農業、關愛農村、關愛農民的實際行動,要像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那樣支援農產品物流配送業的發展。要在各級農業部門建立農產品營銷管理機構,落實人員和編制,努力加強對農產品物流配送業的培育、發展和指導工作。要制定優惠的政策措施,在工商、財政、稅費、土地、信貸和交通運輸等方面給農產品物流配送業予以大力扶持。要積極鼓勵和引進工商資本投資農產品物流配送業建設。要透過專案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整合有關力量,積極培育省市級標準的農產品集配中心,精心打造農產品物流配送業的“龍頭企業”。要透過農產品物流配送企業的精心運作,不斷推動我市優質農產品進酒店、進食堂和進超市活動,逐步擴大我市農產品的銷售半徑。

  (四)建議加快立法程序,全面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

  農業保險是政府保護農業,穩定農村經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乃至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有效工具之一。在發達國家已受到廣泛重視,成為國家支援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工具。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的多功能性以及農業的高風險性,決定了農業保險必須有政府參與,政府也應該參與,否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將是十分有限的。要儘快建立政府政策性農業保險機制,爭取早日立法。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構思:

  (1)農業保險的承保機構可由若干個保險公司組成,構成一個政策性農業保險共同體。

  (2)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可以以“政府推動+商保代理”模式為主導,集政府、企業、社會之力,為廣大農民撐開農業保險這把傘。區級政府要設立農業保險基金,對農民的'保費給予補帖。

  (3)保險物件以種養大戶為主,重點推進農業龍頭企業和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參保,特色農產品基地以村為單位聯戶參保。

  (4)責任範圍以保大災為主,以特色主導產業的農業種養品種為主。

  (5)核損理賠工作可以依託農村基層組織,充分發揮鄉鎮基層組織的作用,發揮基層農技隊伍的網路優勢和技術優勢,協同代辦理賠定損工作。

美國農業報告2

  20xx年6月30日-7月21日,全國農技中心"赴美農業技術推廣培訓考察團"參加了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進行的農業推廣技術培訓,訪問了密西根州萬比倫縣推廣站、馬里蘭大學推廣站,參觀了兩家綜合農場和芝加哥穀物期貨市場,最後拜訪了美國農業部負責推廣工作的研究教育推廣局。

  一、美國的農技推廣工作

  (一)科研、教育、推廣"三位一體"的推廣模式。1855年美國國會透過"贈地法",根據該法案,每個州均設立有贈地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即是全國第一所根據贈地法成立的大學。1887年第43屆國會透過漢奇法案,在贈地大學建立農業試驗站(相似於農科院),主要開展動植物病蟲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研究、試驗作物和果樹對氣候、水土條件的適應能力;分析土壤、水份、天然和人工肥料的化學成分;研究各種草及飼料作物的適應性和價值;研究各種家禽飼料的成分和可消化性;開展有關奶油、乳酪生產的科學和經濟學研究等。1914年美國農業部提請第63屆國會透過史密斯和勒沃爾法,規定在州立大學建立合作農業推廣站,透過田間示範、發行出版物等形式,向農民提供農業和家政方面的知識和資訊。以上三個法案,形成了美國以州立大學為依託,教育、科研、推廣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推廣模式。

  (二)健全的推廣體系和高素質的推廣隊伍。美國從聯邦政府到州政府、縣政府都設有專門的推廣機構。聯邦政府推廣機構設在農業部,有500多人從事推廣工作;州一級的推廣機構設在州立大學的農學院,由農學院院長或副院長任站長,設副站長3-4人,並設立主席、副主席、秘書等職。同時州推廣站一般都設有專家顧問委員會,主要職能是對推廣專案進行決策,對推廣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並對下一年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美國州一級有推廣專家4000多名,均為大學的博士或教授;州立大學在各縣均設立有農業推廣站。縣級推廣站由州立大學的推廣站直接管理,推廣人員由大學推廣站組織評審小組,按聘用條件擇優聘用。縣推廣站直接、間接地(農業協會、合作協會或自願者)向農民推廣最新科研成果,傳授科技知識。全美共有縣級推廣人員12000多人,其中25%是博士學位,碩士學位佔絕大多數。密西根州83個縣,有推廣員445名,70%為碩士,10%為博士;馬里蘭州23個縣有推廣員300多人,80%為碩士,10%為博士。縣級推廣員由大學推廣站直接培訓。

  (三)明確的推廣工作指導方針、目標和任務。美國農業推廣工作的宗旨是:透過教育向農民傳播知識。推廣工作的指導方針是:透過高素質的推廣人員,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專案,幫助農民改善生活。

  推廣工作的目標是:使農民有一個幸福、穩定的家庭;使青年人有遠大的理想;提供更多的有活力的社群,擴大就業機會,促進社群經濟發展。美國的推廣工作面向整個社會,包括農業的全程和家庭,以及農民與政府、社會之間的關係協調等。重點推廣領域是:農業與資源管理、社群經濟發展與旅遊、食品與安全、兒童青年教育、家庭家政管理五大領域。

  透過以上領域的推廣,教育農民應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發展優質農產品,參與國際競爭,並不斷開發新的農產品;教育農民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防止水資源汙染,保證食品衛生安全;合理正確投資,改進生產設施和條件,促進社群經濟發展;教育兒童青年透過"四健"活動,培養從小愛學習、愛勞動的思想,向他們傳授終身可用的知識和技能;教育婦女怎樣帶好孩子、增加食品營養,改善家庭經營管理等。

  (四)成功的推廣工作經驗。美國推廣工作內容的確定主要有三種方式法:一是自下而上,以縣站為基礎,收集農民所需要的知識、技術等彙總到州推廣站,州站組織擬定全州及各縣的推廣專案內容;二是由各專業組的專家自上而下確定推廣專案,如畜禽防疫、農作物病蟲防治等;三是成立專家領域推廣隊伍,成員包括州農學院的推廣專家、農牧場主、農資經銷商和縣推廣員,共同研究決策推廣專案。這樣決定的推廣專案針對性較強,有利多方協作共同完成。據密西根州立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州推廣站副站長galearent先生介紹,該方法作為密西根州的推廣經驗,得到了農業部和有關國際組織的充分肯定,目前正在全美和有關國家推廣。

  在多年的推廣工作中,galearent先生總結出了8條搞好推廣工作的經驗:一是每人都有向上的目標;二是推廣站的人員構成以最終要達到的目標組成;三是推廣人員必須競爭上崗,講求工作實效;四是所有推廣人員必須有搞好推廣工作的承諾;五是有一個團結、協調、合作的工作環境;六是有一個較高的工作目標;七是推廣站及其成員的工作必須得到的社會的承認,受農民的歡迎;八是有原則性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領導。

  (五)現代化的推廣手段。美國農業推廣除有健全的推廣體系和龐大的、高素質的推廣人員外,還擁有現代化的推廣裝置和手段。首先,各級推廣站均配有計算機系統,並與國內外聯網,設立有多個網站、網頁。密西根州的83個縣推廣站都是聯網的。推廣人員可以隨時獲得大學推廣站資料庫中的資料,也能瞭解到世界各地農業的發展動態和技術資訊、市場資訊等(在萬比倫縣推廣站,我們即在網上找到了"中國農業資訊網")。其次,各州推廣站設立有電視臺、無線廣播電臺,定期向農民播放農業資訊和技術知識。三是運用衛星系統向農民提供農業氣象、病蟲防治等方面的服務,開展技術培訓等。縣級推廣站電視機、錄影機、幻燈機、衛星接收處理系統等裝置齊全,有土壤、肥料等質檢儀器,圖書資料室、會議室、培訓教室等設施齊備,農民不出家門就可瞭解所有農業資訊。

  (六)穩定的經費渠道。以1996年為例,美國用於農業科研、推廣的經費60億美元。其中科研經費40億美元,推廣經費20億美元。近年達到84億美元,其中14億美元用於食品和農業安全及質量檢驗,40億美元用於科研,30億美元用於推廣。密西根州大學用於農業科研、推廣的經費7500萬美元(20xx-20xx年預算),其來源,聯邦政府佔15%,州政府佔38%,縣政府佔25%,特定專案佔19%(該部分不固定),植物安全專案佔3%。在7500萬美元的科研、推廣經費中,用於人員工資的開支佔85%。近年來,縣政府對推廣工作越來越重視。在密西根州,各縣近3年用於推廣的經費從1200萬美元增加到2400萬美元。萬比倫縣是密西根州經濟"欠發達"縣,人口7.5萬,耕地20萬英畝(120萬畝),縣推廣站有16名推廣員,每年推廣經費40萬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規定,農業科研、推廣的經費隨國民經濟增長的比例增減,聯邦政府用於各州的推廣經費,要求按1:4配套,即聯邦政府支援100萬,州政府必須投入400萬。州縣政府同樣透過財政預算來保證農業科研、推廣經費的落實。同時吸納私人企業、農牧場主等的自願資助。密西根州近年接受資助的推廣費佔推廣經費的1.5%。

  (七)推廣人員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

  在美國,包括縣農業推廣站的推廣人員,都是國家公務人員。人、財、物管理權屬州立大學推廣站。縣推廣站經費由大學推廣站核定,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由大學推廣站按規定比例解決;辦公費費用、交通工具等開支由縣政府解決。科研、推廣經費統一由州立大學按專案及支出預算撥付。縣推廣站與縣級政府及部門之間是合作伙伴關係。一般縣推廣站長的年工資收入4--5萬美元,大學本科畢業的推廣人員年工資2.8萬美元,碩士推廣員年工資3萬美元。推廣人員的年收入平均可達4.5萬美元以上。推廣人員的福利、保險、退休基金、推廣獎勵基金及職工家屬的保險等全部由政府及州推廣站承擔。保險金個人承擔5%,州推廣站承擔10%。同時享受國家公務人員的其他待遇。

  二、美國農技推廣工作啟示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勞動生產率、國民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美國作為移民國家,"以農立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隨著工業的發展,農業在美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政府對農業採取的支援和保護政策,使農業成為美國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業。由於管理體制、經濟基礎等方面的差別,特別是我國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照搬美國的推廣模式是不可能的。但美國政府重視農業、保護資源、保護農民利益等做法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一)依法治農。"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我國喊了幾十年,但"基礎"依然不穩。農業"靠政策、靠科學、靠投入"還僅體現在政策上,且政策在落實過程中時有偏差,農業科技含量不高、投入嚴重不足問題始終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業法》規定的投資比例實際中難以兌現,《農業技術推廣法》、《種子管理條例》等法規貫徹落實難,"權大於法"的現象仍十分普遍,利用行政手段擠佔、挪用基層推廣站的資金、資產,限制農業部門執法,拖欠農技推廣人員工資等現象屢見不鮮。因此,要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做好農技推廣服務工作,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強化農業法規、政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全面推行依法治農。要象抓"農民負擔管理"一樣,下大力氣抓好農業法規、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促進我國農業科技、教育、推廣體系的有機結合。美國政府一直把農業的教育、科研、推廣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位一體"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這是美國農業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儘管我國過去曾推行過"農、科、教"三結合的體制,但實踐效果難盡人意。

  目前我國農業的科技水平還不高,生產勞動率仍然很低,科技在農業中的貢獻份額較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由於國情的不同,在我國套用美式的"三位一體"是很難的。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業科研、教育、推廣相互脫節問題,我認為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體制,二是經費。美國農業部的職能用一句話概括,即"從田間到餐桌",而從田間到餐桌這一過程,我們是由多個不同部委管理的。體制問題是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關鍵(不僅僅體現在"三結合"上),短時期內這種利益格局很難打破。同樣,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經費的嚴重不足,不同資金渠道對其資金使用上的限制,也難使二著象美國那樣結合到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我國農業科研、教育、推廣三者的有機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唯一的途徑就是在農業內部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專項資金的作用。透過專案,把科研、培訓、推廣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制度允許的範圍內,支援實用技術的研究,培訓推廣骨幹,加大推廣力度。目前我們管理的"科技跨越計劃"、"棉專資金"等專項資金均在這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三)不斷增加農技推廣經費,改善推廣人員待遇,穩定基層推廣隊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農業推廣工作是農業發展的保證。我國農業推广部門經費嚴重不足,"缺錢養兵,無錢打仗"問題相當突出。目前,市(地、州)、縣正在進行機構改革,"脫勾"、"轉制"呼聲很高,推廣隊伍士氣低下,推廣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作為主管部門的農業部,一方面應積極向有關部門呼籲,力保各級推广部門在地方機構改革中不受衝擊或削弱;另一方面要按照《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要求,努力爭取資金,加大農技推廣資金投入,逐步實現推廣手段的現代化,改善和提高推廣體系人員的待遇。應學習、借鑑美國的經驗,參照國土、工商、稅收等部門的做法,將基層推廣人員納入國家公務員系列管理。各級政府要為農技推廣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其社會地位,鼓勵推廣人員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圍繞農業、農村、農民及農村經濟發展拓展服務領域,開展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要對推廣工作成效突出者予以重獎。在職稱評定、職務聘用中,要向縣及縣以下傾斜,激勵基層推廣人員深入農業第一線。要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有關農業的方針、政策,在地方機構改革中,農業推廣系統不能搞"脫勾"、"斷奶",不能"轉制"為企業。

  (四)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推廣隊伍綜合素質。美國的農業推廣人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州大學推廣站進行在職培訓,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成立時間相對較短,推廣人員大多在推廣工作第一線,受教育程度、環境及資訊等影響,知識普遍老化。為此,應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推廣隊伍業務技能的培訓,包括現代化推廣手段的培訓,觀念、知識的更新,農業法規、政策的培訓等。培訓形式可多種多樣,既可以考慮利用大專院校開展學歷教育,培養農業推廣學士、碩士、博士,把縣以上推廣人員培養成專家型人才;也可以透過短期培訓,提高基層推廣人員的專業技能。

  二oxx年八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