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汙染報告(通用7篇)

噪聲汙染報告(通用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噪聲汙染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噪聲汙染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噪聲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於休息不足,疲勞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醫院是屬於療養區,病人需要安靜,為了對醫院的噪聲情況有個真實而全面的瞭解,我決定進行調查。

  二.調查內容

  社群醫院坐落在城市交通幹線的道路兩側,因為是特別需要安靜的地區,白天的噪音標準值是不能超過50分貝的,晚上的噪音分貝值是不能超過40分貝的。但是經過我的調查,白天的噪音標準值早已超過了50分貝,晚上的噪音分貝值也超過了40分貝。醫院院內本該是有病人散步、談心。但聽到的卻是商販的叫賣聲和汽車停在院內時啟動的嗡鳴聲。住院樓的走廊中,是不是會聽到探親的小朋友發出的叫喊聲。

  三.調查總結

  時間地點分貝值

  9:00至10:00醫院外交通道路上63.5

  10:00至12:00醫院內院中57.3

  12:00至13:00住院樓走廊中46

  13:00至15:00醫院內院中58.4

  15:00至17:00醫院外交通道路上60.6

  17:00至20:30住院樓走廊中44.8

  以上這些事實表明:我們這裡的醫院已經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噪音汙染。噪聲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很大:“損傷聽力,造成噪聲性耳聾;導致大腦皮層興奮和平衡失調,腦血管功能損害,導致神經衰弱;損傷心血管系統,引發消化系統失調,影響內分泌;干擾人們正常的生活、休息、語言交談和日常的工作學習,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而我們大家正在受到這樣的危害,在此我想向大家呼籲:快來治理我們的噪聲吧

  四、希望與建議

  1、建議交通道路與醫院之間能建起隔音欄或隔音牆,或種上大樹。也希望馬路上聲音能再輕一些,從噪聲的源頭上進行控制。

  2、建議給醫院門前的道路應用降噪路面或噪聲屏障,給汽車排氣系統加上消聲器,柴油引擎的車改換成汽油引擎。給病房樓的北窗加隔音材料。

  3、建議醫院搬離鬧市區,為病人創造一個良好康復條件

  希望我的調查報告能讓大家清醒地看到實際存在的噪聲汙染,希望我的呼籲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帶著我們美好的期待與理想,願我們大家以實際行動為建立綠色生態環境出一份力,真正為我們大家營造一個健康安靜的環境吧!

  噪聲汙染報告 篇2

  一、噪音的危害

  我們得知,從心理方面來說,噪音首先會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心理症狀,然後導致心情煩亂,情緒不穩,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氣暴躁,最後產生高血壓、潰瘍、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學上將這種病症稱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上的疾病。

  噪音對人體的直接危害表現在:破壞人體神經,使血管產生痙攣,加速毛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加快衰老期的到來。在臨床診斷上:病人的外在表現是整個人情緒不好,煩躁不安,說話聲音很大;最常見的病症是耳鳴、耳痛、聽力下降、頭昏、頭痛和噪音性耳聾;對於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嬰幼兒來說,噪音危害尤其明顯。經常處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不僅聽力受到損傷,智力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有關專家認為噪音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貝)對人體影響:舉例0—50分貝:舒適,細語聲;50—90分貝:妨礙睡眠、難過、焦慮;90—130分貝:耳朵發癢、耳朵疼痛;130分貝以上:耳膜破裂、耳聾。

  二、噪音對學生的危害

  我們學生白天經過緊張的學習之餘,晚上需要一個安靜的學習休息環境。如果長期處在超過4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則無法集中精力,影響自學能力的提高。長期的噪音困擾,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從而導致成績下降,嚴重者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在多半時候,學校受到的噪音汙染是很嚴重的,但事實不是這樣,我們都在噪音出發點測量,而噪音在傳到我們耳裡時已經經過衰減,沒有那麼強了,因而,學校的噪音平均在50——60分貝之間浮動,偶有幾次超出或低於。那麼,噪音指標是什麼呢?

  三、噪音的指標

  指標(分貝)狀況

  >75噪音汙染非常嚴重,環境質量惡劣;

  65—75噪音汙染也很嚴重,環境質量很差;

  55—65噪音汙染不容忽視,環境質量差;

  50一55噪音汙染較輕,環境質量一般;

  45—50基本沒有噪音汙染,環境質量好;

  四、噪音的防治

  樹木、草坪能阻擋、吸收噪音,減輕其危害程度。

  據測定,70分貝的噪音透過40米寬的林帶一般降低10~15分貝;4米寬的綠籬可減弱噪音6分貝,綠化的街道比未綠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貝;20米寬的草坪,一般減少噪音2分貝。?樹木、草坪能阻擋、吸收噪音,減輕其危害程度。

  五、外國的經驗

  德國一向十分注重治理各種環境汙染,在防止噪音汙染方面也居歐洲各國之首。城市交通噪音基本上控制在40分貝以下。

  另外,科學研究表明,樹木能有效阻擋和吸收聲波,是天然的消音器。因此,德國鄰近住宅區的高速公路旁和城市交通密集地段都栽種很多樹木,特別是有較好的隔音、除噪音效果的泡桐、水杉、龍柏、槐樹等。試驗表明,成片的樹林可降低噪音20 35分貝。此外,德國大多數民用建築都是採用隔熱、隔音等功能優良的新型複合材料。站於繁華街道旁,如果關上門窗,幾乎聽不到汽車飛馳的聲音。

  有關專家還介紹了一種德國科研人員開發的消聲混凝土技術。據測量,利用這種混凝土鋪設的路面約可減少6分貝的噪音。

  建議:

  1作好隔音措施,包括學校和工地。

  2普及知識,告誡人們減少噪音。

  3使用新型裝置,減少噪音。

  4樹立防噪觀念,從根本上減少噪音。

  噪聲汙染報告 篇3

  隨著我市城市建設的加速推進,城市規模及人口密度的持續增大,城市噪聲汙染對於市民的干擾和危害日益嚴重,已成為城市的一大公害。為此,我們專題展開調研,以期能為噪聲汙染防控和治理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意見和建議。

  一、噪聲汙染現狀

  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xx)》規定,醫院、療養地等安靜住宅區白天不得超過50分貝,夜間不得超過40分貝;居民、文教區白天不得超過55分貝,夜間不得超過45分貝;居民、商業和工業混合區白天不得超過60分貝,夜間不得超過50分貝;工業區白天不得超過65分貝,夜間不得超過55分貝;道路兩側白天不得超過70分貝,夜間不得超過55分貝;夜間突發噪聲,最大值不得超過標準值15分貝。從實地考察和收集掌握的情況來看,市城區絕大多數地區不同程度超標,噪聲汙染情況不容樂觀。

  1、從噪聲汙染區域分佈上看。

  三洲驛街道所轄區域,舊城面積大,房屋密集老舊、隔音較差,噪聲汙染多為生活噪聲和交通噪聲,其中沿河菜市場、商鋪音箱、廣場舞、機動車聲是主要噪聲源;汪家橋街道地域較大,居民區分散,人群相對疏落,噪聲主要為交通噪聲、生活噪聲,突出的是廣場舞音樂噪聲;襄陽街街道整體較為分散,噪聲主要表現為交通噪聲,尤其是沿孟姜女大道交通噪聲影響較為嚴重;工業集中區地處城鄉結合部,相對而言生活噪聲偏弱,噪聲源主要為工業噪聲。

  2、從噪聲汙染市民投訴上看。

  據市長熱線辦統計資料顯示,xx年,全市受理各類投訴1221起,其中噪聲擾民投訴232起,佔19%;xx年1-8月,受理各類投訴786起,其中噪聲擾民投訴221起,佔28.1%,較xx年同期增長了近三分之一,而投訴時間主要集中在早上6:00-7:00、晚上19:00至21:00、11:00至次日凌晨2:00等市民休息、學生學習的時間段。同時,資料還顯示,xx年三季度已受理噪聲汙染投訴92起,高於二季度的73起和一季度的56起,可以說今年第三季度比第一、二季度市區更加“吵鬧”。另外,從市城管執法大隊和環境監察支隊瞭解到,今年1-8月,兩部門共處理環保等投訴547件,其中涉及噪聲的投訴超過六成。噪聲擾民日趨嚴重已成不爭的事實。

  3、從噪聲汙染類別屬性上看。

  一是社會生活噪聲不絕於耳。社會生活噪聲是干擾市城區生活環境的主要噪聲汙染源,影響最多、最廣泛、治理最困難,是城市管理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這些噪聲一般都低於80分貝,卻令人煩躁、心神不定,嚴重影響居民身心健康。第一,來自娛樂場所的噪聲。一些ktv、歌廳舞廳等娛樂場所由於夜間營業時間較長,加之降噪措施處理不到位,嚴重影響周邊居民休息。第二,來自廣場舞的噪聲。隨著“大媽”隊伍的不斷壯大,每到傍晚,各大廣場、空地音樂四起,《小蘋果》等神曲滾動播放,著實令人難受。網民戲謔,廣場舞是廣場的“淪陷”和大媽的“崛起”,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第三,來自商家宣傳廣告的噪聲和小販叫賣的喇叭聲。一些當街門店為吸引顧客,滾動、高音播放自己的商業活動廣告,毫不顧忌過往路人的感受。小攤小販為了生計,高聲叫賣的喇叭噪音穿街過巷,有時候深夜都不停歇。第四,來自金屬木材加工和房屋裝修的噪聲。少數建材經營業主和新房戶主為趕工期,不分工作和休息時間,連續作業,切割鋼材、木材、鋁材、瓷磚等材料,聲音刺耳難聞,居民深受其害。

  二是交通運輸噪聲連綿不斷。交通噪聲除受時間、交通工具影響外,我市路面少有降噪效果,道路噪聲十分普遍。交通噪聲主要是汽車的輪胎摩擦聲和鳴笛聲兩類,基本是白天噪聲大於夜間,夜間影響大於白天,主要表現為大車一過,地動山搖,公交車和小型汽車鳴笛聲不斷。特別是許多汽車違反相關規定安裝不合國家標準的發聲裝置,鳴笛聲巨大,老人、小孩時常被驚嚇。另外,我市河運船舶噪聲也十分明顯,但由於河堤的隔音作用和今年來市政府對砂碼頭的規範整治,相對汽車噪聲而言,船舶噪聲的影響略小。

  三是建築施工噪聲此起彼伏。目前xx區工業企業已絕大多數搬遷入園,遠離居民集中區,工業噪聲相對影響較小。當前,噪音汙染比較嚴重的是建築施工噪聲。一類是市政工程建設噪聲。市政建設噪聲便於控制、持續時間短,民眾一般都能勉強接受。另一類是房地產建設噪音。據實地走訪寶悅、海晨、紫竹苑等樓盤建設工地,主要為推土機、打樁機、攪拌機及裝修機械噪聲,其位置相對固定,具有暫時性,但強度波動較大,晚間作業時嚴重影響居民休息。

  二、噪聲汙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為加快推進城市建設,配合“兩城”建立,xx年2月,全市實施了禁止燃放煙花炮竹、禁止沿街拋撒冥紙的“城市兩禁”,基本消除了城區煙花爆竹產生的噪聲汙染,為防治噪聲汙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面臨噪聲汙染的嚴峻形勢,防治工作仍顯不足。主要是:

  1、噪聲汙染防治意識不強。噪聲汙染不但影響人的聽力,嚴重時還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他精神綜合症,甚至被稱為健康的“隱形殺手”。研究表明,當室內的噪音持續超過30分貝時,正常睡眠就會受到干擾,而持續超過70分貝時,人的聽力及身體健康將會受到影響。最新科學研究證實,噪音還會傷害人的眼睛,引起視力疲勞和視力減弱。而正是由於部分市民和生產經營者對噪聲概念認識不清、危害性重視不夠的原因,造成噪聲防治設施普遍簡陋,有的甚至完全未採取隔音措施,肆無忌憚排放噪聲,忽視了社會影響,加重了城區噪聲汙染。

  2、噪聲汙染管理體制不順。當前我市噪聲汙染管理職能的實施主體主要是環保、城管、公安等部門,其中環保部門擁有專業檢測裝置,具備執法能力,但不是城市交通運輸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的執法主體,而城管、公安部門有執法許可權,卻無專業檢測裝置和專業人員,缺乏執法能力,執法許可權與執法能力矛盾較為突出,管理效果不夠理想。

  3、噪聲汙染執法受到限制。一是界定難。主要是噪聲證據在法的規定上很難確定,目前我國“噪聲汙染”的定義是“單一+超標+擾民”的概念,即單一聲源超過國家標準、影響公眾的屬於噪聲。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噪聲汙染多屬於單一聲源符合排放標準,但多重聲源疊加後超過標準,顯然不可籠統的對所有單個聲源的主體實施懲治。二是取證難。噪音是稍縱即逝的感覺汙染,很難留下作為懲處的證據,若不採用專業裝置檢測,即使超過法定分貝數,製造噪聲者矢口否認,執法人員也難於依法定論。三是處理難。雖然國家早在1996年就頒佈了《噪聲汙染防治法》,如條款中規定“機動車輛不按照規定使用聲響裝置的,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的,違反公安機關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但由於一直未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造成一些惡意、長期製造噪聲行為缺乏取締、查封、關停等行政強制手段,噪聲執法震懾力不夠,執法效果不盡人意。當前,執法措施基本是以口頭勸導為主,對流動性噪聲汙染,至多也只是暫扣高音喇叭。

  4、噪聲汙染緊繫城市規劃。由於歷史原因,我市城市規劃相對滯後,城市功能細分不完善,導致城區居住、商業混雜矛盾較為突出。多數居民建築屬於一樓餐飲店、二三樓娛樂場所、四樓及以上商品房的商居混合模式,在客觀上形成了底層噪聲影響居民正常休息的現實,加大了噪聲汙染防治難度。

  三、對策和建議

  1、提高噪聲汙染防治意識。首先,開展噪聲汙染防治是推進“五城同創”的需要。文明城市是安居樂業的城市,是安靜祥和的城市,爭創文明城市必須大力開展噪聲汙染防治,減少城市噪聲。其次,開展噪聲汙染防治是建設“四個xx”的需要。安靜無噪聲的環境是宜居xx、幸福xx的內在要求。要祛除城市的“吵鬧與喧囂”,必須開展噪聲汙染防治。再次,開展噪聲汙染防治是落實法律法規的需要。深入開展噪聲汙染防治,有利於強化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噪聲汙染執法意識,進一步加大打擊違反《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行為的力度,維護公眾的切身利益。最後,開展噪聲汙染防治是回應市民投訴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及時解決廣大市民群眾的合理訴求,是政府的重要職責,開展噪聲汙染防治將是解決噪聲擾民問題由點到面、由治標到治本、由現象到本質的變化,也必能爭取到全體市民的最大支援。因此,要充分利用廣播、報刊、電視、網路、社群宣傳欄等陣地和媒介,普及噪聲汙染對人體的危害、防治知識,宣傳開展噪聲防治工作的意義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噪聲汙染防治意識,努力營造全民參與、全民監督、共同防治噪聲汙染的良好氛圍。

  2、嚴格噪聲汙染環保審批。按照環評的相關法規和程式,嚴格招商引資專案的聲環境評估,嚴把專案審批關,從源頭防止噪聲擾民。禁止商住樓的商業鋪面從事產生噪聲汙染的行業。嚴格執行環境噪聲汙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對技術落後、裝置陳舊、噪聲設施不完善的專案堅決不予審批,對未透過噪聲排放驗收的專案,一律禁入,對於不符合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文化、工商部門不得發放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已經驗收合格的噪聲防治設施未經主要監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拆除、閒置或變動,防止出現一邊治理、一邊產生新的噪聲汙染源的惡性迴圈現象。

  3、最佳化噪聲汙染防治措施。宏觀上,要將降噪納入城市規劃。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城市不同區域的聲環境的影響,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域,劃定或調整聲環境功能區,提高不同時間段的噪聲達標率。微觀上,要針對不同型別的噪聲採取不同的降噪措施。一是交通運輸噪聲方面。加強對新建道路建設的規劃管理,合理規劃道路與建築物的防護距離及道路兩側用地功能,提高道路、建築物隔聲效能。加強道路及行道兩旁綠化工作,科學合理設定綠化帶,選擇吸音效果好的樹種,阻止和吸收噪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新鋪設道路儘量用瀝青罩面,減少汽車與路面的摩擦噪聲。開發商在售房前必須公佈有關部門認定的建築物所在地的聲環境狀況及建築隔聲情況。加強機動車輛噪聲排放控制和交通組織管理,合理劃定重型、大型貨運車輛行駛路段或時間,實施限速、限行等措施,探索實施全城禁鳴。二是工業噪聲方面。嚴格按照城市環境噪聲功能區管理各類企業廠界環境噪聲,城市建成區內的各類企業廠界噪聲全部達標排放。對於城市建成區內有固定邊界的其他單位,其邊界噪聲也必須按照相應環境噪聲功能區的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達標排放。三是社會生活噪聲方面。結合“完美社群”建設,鼓勵社群業主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物業管理者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居民裝修和居民區內、公共休閒廣場跳舞、健身等群眾性文體活動的管理,有效降低社會生活噪聲影響。加大對商業、餐飲娛樂、流動攤販等噪聲擾民的整治,嚴格控制醫院、學校、居民區等噪聲敏感區內的商業噪聲擾民現象。四是建築施工噪聲方面。嚴格施工工地管理,引導施工單位使用低噪裝備,進一步規範夜間施工許可證的發放程式和條件,嚴格控制夜間施工,加大夜間無證施工違法行為的查處。在保證市政重點工程進度情況下,嚴格控制建成區範圍內夜間施工。

  4、強化噪聲汙染監督管理。一是理順監管體制。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協調指揮環保、公安、文化、交通、住建、工業、工商等主管部門,切實加強噪聲汙染防治,提高整體協同執法的能力。參照《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儘快出臺《xx市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辦法》,最佳化整合噪聲汙染執法部門的職能,促進執法權責與執法能力相統一,提高監管水平。二是加大監測力度。將噪聲監測作為環境監測標準化建設重點內容之一,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積極建設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繪製城區噪聲地圖,在城市主要節點設立噪聲顯示屏,實行實時監督、智慧防控。加強噪聲汙染現場監測能力,為監管部門配備與噪聲監測相匹配的監測裝置和儀器。三是加強日常巡查。重點實施現場監管,增加巡查次數,拓寬噪聲汙染問題巡查範圍,主動出擊,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採取全面管理和重點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切實加強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的管理力度。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噪聲汙染處罰力度,明確違法罰款數額,提高噪聲擾民的罰款限額,增加違法成本,遏制噪聲汙染。

  噪聲汙染報告 篇4

  近年來,我市部分主要交通路口豎起了大大的液晶顯示牌,上面都有一組數字在不斷地變化:77、79、83、71、69……它們是專門用來測量噪音的分貝器。分貝數越大,噪音就越大;分貝數字越小,噪音就越小。那噪音到底是什麼東西?它有什麼危害?

  強烈的好奇心讓我在《百科全書》中尋找到了答案:噪音是人類不需要的、令人煩躁的聲音。60—80分貝為吵鬧,81—100分貝為嘈雜,100—120分貝可以使人導致耳聾!有人曾做過調查:在噪音為94—106的工廠車間長期工作的職工中,40%的人有聽覺障礙,57%的人耳鳴,60%的人失眠。工廠車間的噪音汙染如此嚴重,不知我市的噪音汙染情況如何?

  我選擇了孫塘路與國道線的交叉路口為觀察地點,分幾個時段進行觀察:

  早晨7點—8點:65—70分貝。新的一天開始,來來往往載著上班的人們的車輛陸續多起來,剎車聲、汽笛聲,還有小攤販的吆喝聲,打破了早晨應有的寧靜。

  中午11點—12點:75—85分貝。午飯時間,下班的人、車逐漸增多,噪音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85分貝。貨車震耳欲聾的馬達聲不絕於耳,這樣嘈雜的環境讓人難以忍受,情不自禁地堵上耳朵。

  夜晚21點:60—70分貝。本以為夜幕的降臨能讓馬路安靜下來,誰知,馬路上的噪音還高達70分貝,也不知馬路邊的居民能否安然入睡。

  透過這次調查,我發現自己居住的城市有較為嚴重的噪音汙染,它時時威脅著市民的健康,希望有關部門能早日治理,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禁止超大超重的貨車在某些時段在城區內通行(如晚20:00—凌晨5:00),給市民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

  2、建設道路綠化帶,大量種植隔音植物(如珊瑚樹、桂花樹等,它們能吸收10%到11%的噪音)。

  3、加強市區禁鳴力度,大力宣傳噪音的危害。

  最後,我再次呼籲:請人類不要製造噪音,還自己一個安靜的世界吧。

  噪聲汙染報告 篇5

  人群擁擠,交通繁忙,商品交易,吵鬧的娛樂和各種應酬宴會造成了城市生活的喧譁景象。早在古羅馬時,因貨運馬車鐵輪壓在鋪石路上發出的鏗鏘聲而破壞睡眠以至惹怒的人們制定法律以控制車輪的執行。另外,中世紀歐洲的一些城市也限制馬匹和馬車的行走,以保障居民的睡眠。

  過去的噪聲問題是無法與現代社會因噪聲帶來的困擾相比擬的。現今的噪聲負荷和機械的嘈雜聲困擾著我們的生活,它們不僅造成人們的煩惱,而且也危害到人們的健康。這一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加重。

  認定噪聲作為嚴重危害健康的公害是在近代。接觸有害噪聲帶來的健康影響現今已被看作十分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目前的大中城市中,主要有以下噪聲源:

  (1)交通運輸噪聲。城市交通業日趨發達,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捷和舒適,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不能不看到,隨著城鄉車輛的增加,公路和鐵路交通幹線的增多,機車和機動車輛的噪聲已成了交通噪聲的元兇,占城市噪聲的75%。據統計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聲汙染城市。雖然城市車輛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噪聲程度卻比日本高出1倍。特別是一些臨街的建築,受害極重。

  (2)工業機械噪聲,這也是室內噪聲汙染的主要來源。由於各種動力機、工作機做功時產生的撞擊、摩擦、噴射以及振動,可產生七八十分貝以上的聲響。像紡織車間、鍛壓車間、粉碎車間和鋼廠、水泥廠、氣泵房、水泵房,這些聲響都比較嚴重,雖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處理,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機器本體上所產生的噪聲。

  (3)城市建築噪聲,特別是近年來城市建設迅速發展,道路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築開發、舊城區改造,還有百姓家庭的室內裝修,都造成了城市建築噪聲。建築施工現場噪聲一般在90分貝以上,最高達到130分貝。

  (4)社會生活和公共場所噪聲。比如公共場所的商業噪聲、餐廳、公共汽車、旅客列車、人群集會、高音喇叭等。據統計,社會生活和公共場所噪聲占城市噪聲的14%。

  (5)家用電器直接造成室內噪聲汙染。隨著人們生活現代化的發展,家庭中家用電器的噪聲對人們的危害越來越大,據檢測,家庭中電視機、收錄機所產生的噪音可達60至80分貝,洗衣機為42至70分貝,電冰箱為34至50分貝。近幾年家庭卡拉OK機廣泛流行,有些人不顧他人的幸福,沉醉於自我的享受之中,這無形中又增加了噪聲的汙染強度。

  從全球看,約有1.2億人患有致殘性聽力損傷。在歐洲半數多居民生活在噪聲環境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夜間承受的噪聲可干擾其睡眠。

  噪聲的嚴重危害還表現在影響人們的閱讀能力,干擾人的注意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記憶力。這些在表達方面的缺陷有可能引發事故。80dB以上的噪聲可能增加藉故生端的行為。社群噪聲與精神衛生問題方向的聯絡透過居民平靜睡眠受到干擾,精神症狀發生率和精神病院住院數目而得到證實。噪聲能夠導致聽力損傷,妨礙彼此的聯絡,它可干擾睡眠,對心血管和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因噪聲會降低完成某項工作的效率,並在社會交往的行為中易表現憤怒,令人心煩的反應和行為改變。聽力損傷的主要社會後果表現在正常條件下理解表達能力的下降,這將成為嚴重的社會障礙。在發達國家聽力損傷對於工作安排構成一個最受影響的問題之一。在這些國家的城市中由於社群噪聲的影響而使此問題顯得更為嚴重。

  社群噪聲是一種非工業的噪聲,也可稱為環境噪聲,居住區噪聲亦可稱家庭噪聲。室內噪聲的主要來源包括通風系統,辦公機械,住房用具和鄰居的噪聲。鄰居的`噪聲一般指住宅附近的餐廳、咖啡館、實況播放的音樂和錄音帶音樂、體育比賽、兒童遊戲場、停車場和吠叫的狗聲。對大多數人而言,在日常生活持續接觸的環境噪聲平均水平在70dB就不會導致聽力損傷。成人耳朵所耐受的一時性噪聲水平可達140dB,但對兒童則永遠不得超過120dB。交通運輸,如高速公路,飛機和鐵路的不斷髮展產生著更多的噪聲。為此,許多國家頒佈法規限制來自鐵路、公路、建築工地和工廠排放對社群噪聲的影響水平,但沒有一個法規涉及街道的社群噪聲,可能由於對它的限定、測量和控制存在諸多困難。這方面的情況也和缺少此類噪聲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知識有關,從而使預防和管理此類問題存在障礙。

  1999年3月在倫敦召開WHO專家工作組會議,發表了社群噪聲問題指導檔案,其中包括社群噪聲的指導性限值,並列出因噪聲導致的煩惱和聽力受損傷的健康影響:

  戶外生活區,50~55dB,16小時可致煩惱;

  住宅居室內,35dB,16小時影響彼此談訪的理解;

  臥室睡眠時,在30dB,8小時影響下,會造成干擾、煩惱;

  在學校上課時,教室受35dB的影響,對教學產生干擾;

  工業區工業的、商業的和交通運輸區內24小時受到70dB的影響,將對居民聽力造成損傷;

  透過耳機欣賞音樂,若聲音達到85dB,歷時1小時,會對聽力造成損傷;

  宴會和娛樂場所,聲音達100dB,歷時4小時可對聽力造成損傷。

  WHO對社群噪聲的指導性基準檔案也對各國政府實施控制噪聲措施提出各種建議,諸如充實和加強現有的控制噪聲的法規(其中包括對社群噪聲的環境評價)。WHO在控制噪聲問題上的作用在於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援。

  還我寧靜空間的措施:

  1.所屬區域噪聲優於相應環境功能標準

  (1)每個社群至少應有4個環境噪聲監測點的晝間監測資料;一個社群噪聲測點少於4個時,由所在區環境監測站增設測點(在社群範圍均勻布點)進行監測,並提交監測報告。

  (2)社群覆蓋單一聲功能區時,社群界內所有區域監測網格(含不完全網格)噪聲晝間等效聲級算術均值符合相應國家功能區標準;

  (3)社群覆蓋多個聲功能區時,社群界內不同級別的聲功能區所覆蓋的區域監測網格(含不完全網格)噪聲晝間等效聲級算術均值符合各自聲功能區的相應國家噪聲功能區標準。

  2.無超標固定噪聲源

  (1)社群內企事業單位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無明確廠界、單位邊界的固定聲源(不含空調器),不得由於該聲源的存在使得最近民宅界外一米處超過相應的聲功能區國家噪聲標準。

  (2)由社群所在區監測站對社群固定噪聲源進行調查統計,必要時補測邊噪聲、填寫社群固定噪聲源調查統計表。

  3.區域內實施機動車禁鳴

  社群範圍內的主要交通道路,包括住宅小區內的機動車行駛道路,建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一製作的禁鳴標誌。

  噪聲汙染報告 篇6

  當前,一部分人們為了生計,搞了形式多樣的營銷和收購活動。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達到目的、不顧他人感受,那聲音之大——唯恐外星人聽不到,他們路過的學校、居民住所根本無法安寧。

  調查時間: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

  調查方法:觀察、聽民眾反映。

  調查內容:沿路(街、學校)噪音。

  調查物件:賣菜車噪音、賣餐飲車噪音、收廢品車噪音、收家禽車噪音、廣告車噪音。

  調查結果分析:

  一部分人,為了自身利益,不顧他人感受,做起各種各樣的買賣或廣告,開著宣傳車一樣的車,走街串巷。只要有路,無所不到,並把車上宣傳音響開到最大限度,唯恐外星人聽不到。所經過之處,人們不得安寧,非常怨恨,但又無處申報,因為國家還沒有立這類法律。如,他們經過正在上課的學校周圍,教師要停課等待他們走過才能正常上課;他們走過打電話辦事的人的周圍,也要等他們走過才能正常通話;他們走過正在協商大事的人們身邊,也要賴心等他們過、人們正在午休,時常被那超大刺耳的聲音驚醒……

  這類人,對於噪音汙染,他們是知道的,但沒有法律限制,他們就見縫插針,不顧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別人的一切利益為代價,可惡之至!

  總結,希望該報告發出後,這類人物的這些操作得到有效控制。

  噪聲汙染報告 篇7

  一、問題的提出走在大街上,待在家裡,坐在車裡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噪音,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危害?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決定對生活中的噪音進行一次調查,研究。

  二、調查方式

  1.上網瞭解,檢視;

  2.瀏覽書籍;

  3.詢問爸爸媽媽;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資訊渠道涉及方面具體內容網路噪音的來源物體振動及產生噪音,這振動的物體就是噪音源。書籍噪音的危害噪聲給人帶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損害聽力。有檢測表明: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8小時以後聽力就會受損;若是在搖滾音樂廳,半小時後,人的聽力就會受損。有害於人的心血管系統、中國對城市噪聲與居民健康的調查表明:地區的噪聲每上升一分貝,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使人急躁、易怒。影響睡眠,造成疲倦。詢問爸爸媽媽噪音的制止方法多種花草樹木吸收噪音。網路噪音的平均值2001年為55.9分貝,2002年為59.3分貝,2003年為55.8分貝。

  四,結論1.透過調查,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存在著噪音,家裡的各種電器,如電視機,洗衣機等發出的噪音。樓下襬賣的小販,商場裡不停的放著音樂。汽車經過,工地施工......噪音無處不在。

  2.噪音的危害十分大,所以我們應該少大喊大叫,還上成一片寧靜。

  1.靠近馬路的樓房可以安裝隔音玻璃,是從外界傳入的噪音減少。

  2.多種樹木。因為樹木可吸收噪音。

  3.共同創造安靜的環境,減少噪音汙染,從每一個人做起。大家都來減少噪音,營造舒適的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