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前景調查報告

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前景調查報告

  當前,我國已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國策。因此,對環保投入與環保產業發展進行跟蹤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具體內容分析如下。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包括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1%,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個百分點。其中,在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的推動下,環境汙染防治專用裝置增長17.9%,相關產品成為新亮點。

  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前景分析:抱團合作前景廣闊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下發的《關於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8萬億元,計劃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元的環保企業。

  近年來,隨著環境治理市場逐步開放,政策體系相繼完善,環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成型,越來越多的央企跨界節能環保產業,憑藉自身強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資本在環保產業市場佔有重要一席,有效提升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手中資源是“秘籍”

  據最新2016-2021年中國節能環保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節能環保產業之所以被稱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重視與投入密不可分。與民營企業相比,央企有著許多天然優勢。央企自身需要節能環保,這就衍生出企業內部的節能環保企業,並逐步走向市場。以國電集團為例,火力發電企業本身就需要脫硫脫硝業務,再加上中國電力能源難以擺脫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現實需要,企業逐步從自身環保專案上延伸出來,涉足更多企業的節能減排專案。

  與此同時,央企自身的客戶資源也成為其佈局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利器。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葛洲壩集團為例,該公司透過原有水利專案中積累的水處理客戶做文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技術探索的經驗,迅速成為市場中的`佼佼者。

  高能環境修復公司總經理魏麗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央企在已有客戶資源、人才儲備、投融資等方面的優勢,是民營企業無法比擬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央企與民營、中小企業展開合作,共同拓展市場。”魏麗解釋稱,“這源於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央企和國企跨界進入節能環保行業中,像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這樣的企業,他們多年從事的是供給導向的產業,但是節能環保行業是需求導向的市場,央企和國企在節能環保行業中,往往受到以往思維定式的影響,這就給某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帶來市場機遇。這些企業的技術創新更有針對性,服務意識也更強,在專案開展的過程中,執行效率更高。”當然,這些都是部分民營、中小企業特有的優勢,但這些企業也缺乏國有企業的優勢,因此,從專案落地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講,合作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成為央企跨界節能環保產業的主旋律。

  抱團合作前景廣闊

  魏麗告訴記者,近年來很多企業“走出去”的目的之一,是透過收購海外企業,獲得其技術和專案實施經驗。

  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一點上央企同民企具有一定的競爭態勢。首先,國外節能環保市場接近飽和,很多公司願意出售自己的技術或者公司。因此,中國環保企業海外併購的成本並不算高。再有,海外的技術拿過來,通常水土不服,需要結合本國特點進行產品改良和技術創新。

  “收購、併購需要雄厚的資本,這是央企的優勢。因此,這些央企願意透過更多的併購,來實現自身的技術進步,從而在創新力方面與民企產生了一定差距。”業內人士指出,不可否認,民企較之央企更具靈活性,因此二者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前景將不可小覷。

  如今環保產業已經迎來整合、併購的時代,從公司規模來看,“目前,全國有5.3萬多家環保公司,數量確實很多,但是大多數企業規模還比較小。”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央企進入環保產業,“大企業的磁力將加速行業秩序的重構,這對環保產業而言是利好。”

  有評論指出,央企跨界並積極併購民營、中小企業,就是看中了未來環保市場中像迴圈經濟、海綿城市、環境修復等旺盛的市場需求。

  面對央企併購大潮,業界也有不同的聲音。瀚藍環境副總裁雷鳴告訴記者,對於有限的市場體量而言,節能環保的精細化服務將成為未來更高的要求,有些央企並不滿足這樣的需求,甚至是為了扭虧為盈才跨界節能環保領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