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狀況調研報告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研報告

  調研分析

  1.資金收支概況

  透過調研,我們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有88%的同學選擇了父母,14%的同學選擇了貸款,5%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11%的同學透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2%的同學還有其他的經濟來源。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然而隨著年級的上升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來源趨向於多元化。由於課程安排和對大學生活的適應等影響,大二表現的尤為明顯,有17%的同學選擇了打工、7%同學獲得獎學金、20%的同學進行了貸款。此時貸款也不再是農村同學的專利了,在貸款人群中約有40%來自城市。一位同學如是說:“父母為我付出了很多,我應該要學會減輕他們的負擔了。”“貸款上學”成為可能後,一些持“超前消費”觀的學生開始打起了它的主意。也不乏有同學認為,現在貸款有50%的貼息,比商業貸款負擔輕,這筆錢可以用來進行投資或給家裡購置房產。

  大學生這一群體內部在經濟消費水平上存在著一定差距。在問及“每個月生活費數額”時,有9%的同學少於300元,55%的同學少於500元,28%的同學少於800元,5%的同學少於1000元,另外有不到2%的同學大於1000元。據有關資料顯示:大學生年支出均值為8383.96元,其中消費最高的達到1.85萬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2100元。

  手握如此多的現金,同學們是否能把握好自己,合理分配並有計劃的使用呢?對於理財能力的結果卻令人堪憂。約有74%的同學有超支情況,更有8%的同學總是出現財政赤字。可見,花錢前的考慮及統籌安排應得到我們充分的重視。一位男生說:“本來月初時計算的好好的,但只要同學一起出去玩了就很難控制消費金額了,自己也是處於無奈才透支下個月的生活費的。”另一位同學這樣反映道:“書太貴了,有時看到好書就買了,然後超支在所難免。”更有人說:“她的生日就是我的末日。”看來,客觀因素也的確是影響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與其他學校的比較中,交大學生在這一方面要好一些:在總是超支的人群裡交大佔6%,其他學校則高達20%。

  2.消費理念:詮釋現代理性

  在消費過程中什麼才是同學們最為關注的?下圖告訴我們質量一直是學生們關心的重點。雖然在最為活躍的大二同學中,其比重也高達61%。不可否認在經濟能力有限的大學生是很難承受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的。雖然其餘三個方面都差不多,但價格優勢在大一學生心目中遠勝於品牌優勢。其中,99級的一位同學表示,面臨擇業與踏入社會,不得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設計以給自己加大競爭籌碼。

  常常以走在時代前沿為傲的大學生,其在網路購物及付費方式上卻不為最先。僅有18%的同學有時會採用信用卡付費方式,另有4%使用郵購。雖然每人手上都會有一兩張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但用它去商場消費還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只是把它當作儲蓄卡來用。

  網路購物來到我們身邊已經幾個春秋了,可是在大學生之中約60%的人很乾脆地否定了它。其原因是覺得網路不安全、太過於虛幻以及售後服務難以保證等,傳統觀念也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消費專案

  誠然,不論用怎樣的方式付款、到哪裡去購物都阻止不了錢從我們的口袋流入商家的腰包。雖然大都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但大學生始終是消費實力不可小覷的一族。小到大學校園裡無處不在的連鎖超市,大到方圓幾公里內鱗次櫛比的賣場、餐飲店,在計算銷售額時,都不得不為他們的鼎力相助而心存感激。可以說,大學生對於擴大內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除了伙食費用以外,再讓我們看看其他費用的分佈情況:學習、日用品各20%以上道不足為奇,而休閒娛樂也以23%與之分庭抗禮,可見大學生課餘生活之豐富。不少同學也表示,交大學習太緊張,需要經常調節一下精神。分別佔11%和7%的服飾和手機的消費,讓我們覺得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注重個人形象,更急於跟上時代的步伐。4%的愛情投資(訪談結果顯示認為戀愛費用偏高的大學生佔六成以上)加上11%的友情投資,表明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人際關係了。

  (1)通訊與電腦

  在通訊費用方面,平均而言,每位手機使用者每月消費76元,每位同學每月要打掉54元的電話卡(包括201卡及IP卡等),BP機則幾乎被時代所淘汰。如果要知道各家手機制造商們推出的最新機型,相信你最先想到的應該不會是大學校園吧。但事實卻是,幾乎一切新寵都能在這裡見到。目前,大學生中擁有手機者不在少數,且隨年級的上升有明顯增長趨勢。據網路調查,大一新生的手機持有率約為20%,這個比率在二年級躍升至50%。再看高年級,由於實習等客觀因素,超過80%的人已成為現代通訊網中的一員。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學校這個比率更高,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現象。

  調查表明大學生對電子產品的擁有率還是比較高的,其中有44%的大學生擁有電腦。從對擁有電腦的同學調查得到購買電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其次為休閒娛樂,再者為查資料。當問及對電腦的要求時約70%的同學選擇了經濟實惠型,20%同學選擇了膝上型電腦。總的看來,大學生購買電腦與專業和年級有關,其電腦消費並不是盲目的,主要為滿足其發展需要,更與經濟實力有關。在現今最想購買的物品的調研中,電腦也以超過50%的.絕對優勢勝出,其次是手機,接下來有Diskman、Walkman、照相機等等。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和現在飛速發展的電子技術,及校園網的開通不無關係,便捷的網路環境是導致同學購買電腦的最主要原因。

  (2)網路

  忘了是哪個廣告的文案,卻說出了許多大學生的心聲:“e浪淘沙出名人。”不每日觸網的莘莘學子彷彿就很難證明自己是資訊時代的新人類。有的痴心網蟲甚至可以憑對網路的無限熱情來抵抗人類幾百萬年進化形成的自然欲求——食慾、睡眠。當某人迷迷糊糊地在6:30分時醒來,卻發現上鋪才脫衣服睡覺,也絕不會大驚小怪。同學們給“上網”起了一個暱稱,叫“抄機”。可抄的都有什麼呢?光怪陸離的電子遊戲,牛皮吹到天也不會破的聊天室,更有五光十色的花邊新聞。

  大多數院校都會在開學時向學生提供一定數目的免費上機時間。但這幾十個鐘頭只可算正餐前的開胃酒。想吃主食仍需掏錢。校內價格最低,每小時僅需1元。但缺點是網速奇慢,chinaren等較有影響的網站是很難登陸的。相比之下,校外的網咖價格翻了一翻,但願意掏錢“慢慢享受速度樂趣”的是大有人在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