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域文化調查報告範文

徽州地域文化調查報告範文

  一、 調查日期:2016年4月29日

  二、 調查地點:安徽徽州古鎮

  三、 調查物件:安徽徽州古鎮民俗民居文化

  四、 調查方式:查閱書籍,網路查詢,走訪詢問,遊覽古蹟等

  五、 調查人:許新華

  六、調查結果、收穫: 我們需要對這樣的地域傳統文化傳承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不能讓太多的現代化侵蝕百花般的中國村落文化。

  徽州民俗 居住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徽州民居可以從村落、住房和房屋裝飾三個層次來反映其民俗文化。 徽州就其地理環境而言,“山嶺川穀崎嶇之中”,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單元,南宋淳熙《新安志》載:“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反應徽州獨立的民俗單元體系,從唐代中葉起徽州一府六縣的行政區劃比較穩定。其家族制度極為盛行,這使徽州民俗文化具有流長的縱向傳承。徽州各姓聚族而居,風俗古樸,宗族成員彼此禮讓,反應在其建築上的人文意義可以從以下方面闡述。

  徽州地區的村落,興建之初就重視村頭組景,在進村口的地方,通常利用不同的山勢、崗巒、溪流、,配置以牌樓、亭榭、寶塔、橋樑,形成優美的風水園林景觀,人稱之為“水口”。許多民居,還精於雕鏤裝飾,透過宅門的門罩、窗楣、柱礎等予以體現,其精美的雕琢,從工藝、構造到圖案,均呈現出獨特的藝術色彩。

  徽州人對中國古代詩歌、園林、繪畫藝術的追求和理解,推進了徽州“水口園林”的發展。徽州村落的景觀很特別,最宏麗的建築首推宗祠。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員共同擁有的建築,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具有宗教般的神聖意義,所以普遍建得比更高大、更華美、更氣派,使人身臨其境時自然而然產生出一種神聖崇高、肅穆敬畏之情。由於中國位居北半球,為了採光和防禦冬季寒冷的偏北風,住房屋多向南而建;為了耕作和取水,房屋多建在河之北岸,且北有靠山,即建在南向的緩坡階地上。緩坡階地上的村落排布呈現階梯狀,從山坡往下看,民居錯落有致,構成良好的俯視景觀,同時也構成理想的生態景觀。

  徽州民居圍牆一般很高。男人大都在外經商,此牆便起著防盜、對女性禁錮的作用。徽州民居都設有天井,它們起著通風透光的功用。天井的設計也有一層深意,經商之人,總怕財源處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順梘納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意為“財不外流”。在正廳,一般都有供桌,供桌上往往擺著這兩樣東西:一面鏡子,兩方筆筒狀的瓶子,諧音為平、靜,近代出現了自鳴鐘以後,則將它放在中間。三者合起來,終生平靜也。中堂兩側是對聯,“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這些對聯道出了徽州的人生態度。

  中國古代村落,從形成之初就注重選擇一種良好的“人居環境”,這種人居環境除了通常的良田美宅外,還與周圍地勢山林等物質構成要素有關。

  徽州民居的.裝飾也極有特色。一個古村落,一條古街道,一棟古民居,代表著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向人們述說著曾經發生在它身上的歷史和所反映的文化。如徽派古建築,就以它精美的新安雕刻、淡雅的青瓦白牆、變化豐富的馬頭山牆和大量的樓閣牌坊為特色。徽州大門上建有門罩或門樓。門罩在離大門門框上部少許地方用水磨磚做成向外突出的線角及裝飾,頂上覆以瓦簷,複雜的則在下部用水磨磚做成垂花門形式,兩旁各置一垂蓮柱,中間施橫枋兩層聯絡。門棟、門罩、柱礎、樑架、窗戶、欄杆等部位都有雕刻,這些雕刻雖民間藝人所作,但卻是令人驚歎的藝術品。民居的雕刻圖案取材廣泛,凝聚著徽州人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 徽州的民俗文化及古民居的遺存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她的民俗特點既有中國民俗文化的共性,也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徽州的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美麗,人文氣息濃厚,方言獨特具有研究意義。 我們需要對這樣的文化傳承做出相應的措施,不能讓太多的現代化侵蝕百花般的中國村落文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