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農村流動人口調查報告範文

2020農村流動人口調查報告範文

  想要知道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調查完畢後,通常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好的調查報告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農村流動人口調查報告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調查背景

  隨著城市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場的迅速發展,自主性遷移成為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式,遷移的地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並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農村流動人口群體。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流動人口成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農村,流動人口主要是農民。近年來,流動人口的規模是空前的。其流動方向主要是從農村流向城市、及經濟發展的沿海地區。農村人口流動主要都是因為外出務工。

  農村的人口流動給農村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那麼,農村的人口流動給農村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對此,我利用寒假時間在我所在村進行了調查。

  1.調查時間:20**年**月**號至20**年**月**號。

  2.調查地點:**省安慶市潛山縣xx鎮xx村

  3.調查人:xx

  4.調查方式:對該村負責流動人口的村委會進行訪問調查、以及訪問一些農民

  5.調查內容:對農村人口流動情況及其影響進行相關調查

  二、該村人口流動概況

  透過對村委會的訪問,我們瞭解到xx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村,農村人口有1925人,根據20XX年xx村流動人口調查資料推算,20XX年全村流動人員達924人,佔到農村戶籍人口總數的48%左右。其中絕大部分人口都是常年在外,緊春節期間在家停留幾天。這一情況比20XX年上升了約8個百分點。

  流動方向大部分都是向江蘇、上海、浙江、北京等一些經濟發展城市。主要從事第二產業以及小部分服務業。近兩年來也有不少從事第三產業的。外出人口以 30歲以上的男性為主,也有夫妻共同外出的情況。還有約19%的人口是17——27歲的青少年。而且,外出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包括外出讀書的學生)。據調查顯示,該村下面的.一個組裡,一百多口人只有18口人常年在家。尤其是近幾年來,外出人口逐年增加。

  當然,農村的人口流動對遷入地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給那些經濟發展的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由於外出人口主要以成年男性為主,於是,留在家裡務農的多是老人、婦女、小孩以及一些病殘者。當前農村不盡合理的人口結構給農業發展帶來一定阻礙,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資源有待開發,中低產田需要升級改造,農業自身的生產層次亟待提高。此外,一些農村的基本建設因勞動力的外流而取消或拖延,農業技術改良青黃不接,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業發展後勁不足。對此,我們透過調查來進行一些粗淺的分析。

  三、農村人口流動帶來的積極影響

  隨著農村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不僅為促進城鄉經濟發展和改變家庭生活狀況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改變農民生活觀念、生活習慣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由於該村四面環山,交通不便,資訊阻塞,從而導致農村發展滯後。而且,農業生產結構單一。往年,農民都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屬於典型的“民以食為天”。同時,種植技術不完善,產量不高。單靠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帶來的微博收入越來越滿足不了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於是,大多數農民紛紛外出,從而增加增加的非農業收入。

  隨著人口遷出遷入,不僅為遷入地解決了勞動力緊缺的問題,與此同時,也給遷出地帶來了新面貌。近兩年來,大部分農民都蓋了新房,家用電器也從原先的電視機發展到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等。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今,農民的生活觀念、生活習慣都有了新的改變。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觀念的轉變,基本上現在不存在適齡兒童不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情況。據調查,現在農民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也逐漸重視了。不像十多年前,很多家庭一方面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一方面又由於觀念落後,導致跟多兒童不能接受教育。更甚者是不讓女孩子入學。而如今這一情況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人口的流動同時也加強了農村與外界的聯絡。交通也較以前來說方便的多。幾乎每天都有通往鎮上和縣城的班車。在農村,小型超市也逐漸發展起來,很多以前不能直接買到甚至是不知道的商品現在也都能買到了。

  總體來說,農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而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得益於農村的人口流動。

  四、農村人口流動的帶來的問題

  事物有利必有弊。雖然農村的人口流動帶來了諸多有益的影響,但它所帶來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農村流動人口加大了計劃生育工作的難度。根據該村村委會婦聯主任的訪問結果,我們只知道了農村流動人口離開其原居住地,形成人戶分離的局面,雖然計劃生育部門都強調流動人口的婚育證明管理,但實際上婚育證明管理的效果不盡如人意。部分流動人口利用這一兩地都管不到的“真空”機會超計劃生育。這樣極不利於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從而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及糾紛。而且或許會給新生的幼兒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

  第二,農村人口的流動讓社會治安面臨了新的課題。農村流動人口中不乏身無長技又盲目流動的,他們很難在城市中找到謀生的工作,這些生活無保障的人會迫於生計可能做出違法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難度和社會不穩定因素。據調查,該村某戶戶主的兒子,常年在外,結識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諸於偷竊的犯罪行為,並屢教不改。最後,其在某風景區遊玩,卻意外身亡。很明顯這些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不利於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對於此類問題我們要正視,並要採取一定的措施。

  第三,農村流動人口的生產經營居住條件和環境往往十分惡劣,部分流動家庭對子女無暇顧及,或由於缺乏經濟能力,其下一代極易被某些不健康因素感染。外出務工的多為中年夫婦。因此,他們的子女只能留守在家。據調查,20XX年留守兒童佔所有兒童總數的70.2%。較20XX年又增長了2個百分點。並且這一資料有繼續上升的趨勢。留守兒童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還沒有發育完全,而此時是正需要父母愛護的時候,而父母卻不在身邊。這無疑是不利於少年的健康成長的。另外,有些家庭還有老人健在,後人外出,這又形成了留守老人這一群體。眾所周知,老年人身體不便,行動遲緩,更需要有人在身邊照料。中華民族以孝為先,作為子女更應及時行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作為子女應該多多陪陪父母。

  最後,農村人口的流動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耕地荒廢。由於家庭裡的勞動力流出,耕地則是無人問津,從而荒廢。我國是農業大國,而如此的荒廢耕地直接導致了糧食產量的減少。更有甚者,直接佔用耕地建造房屋。

  五、對人口流動提出的建議

  農村流動人口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但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流動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的關係問題、農村流動人口對城市社群生活的適應問題,均為農民所期盼政府予以解決的問題。

  首先,應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對農村流動人口要準確掌握其動態,對將外出的流動人口要掌握其流入地資訊,並及時與當地相關部門聯絡協查建立流動人口管理檔案和反饋情況。各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密切配合,共同參與,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實現對流動人口的綜合管理,把流動人口的負面社會效應降至最低點。防止兩地都管不到的“真空”狀態的出現。

  其次,重點加強新農村建設。可以著手建立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使農民可以留在家鄉。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使那些流動人口不必流動也可以增加經濟收入。這樣也可以兼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

  再次,可根據當地條件,改變農業的種植結構。從單一的水稻等糧食作物的種植到引進一些經濟作物的種植。合理的利用耕地。另外,可對一些農民進行一些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一定的技術。用科學種地。從而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最後,加強對村民的道德文化教育。不定期的對村民進行教育。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農民的道德文化素質,同時也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