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居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城鎮居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騰飛,我國城鎮居民的生活狀況到達了一個怎樣的水平呢?以下是由CNrencai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蒐集的關於城鎮居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我的家鄉在泉州永春的一個小鄉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鄉鎮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今年暑假,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及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援和要求,我們對家鄉的居民生活現狀進行了社會實踐調查。

  關鍵詞: 城鎮變化 居民生活 存在問題

  一、中國在變,城鎮也在變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城鎮居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小組利用寒假時間在杏樹小鎮針對桃園小村居民生活進行調查總結,讓我們對城鎮生活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且豐富了我們的寒假生活。

  (一)居民收入不斷增長,收入渠道不斷拓寬

  根據村委會楊主任給我們的資料顯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收入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收入結構發生變化。我城鎮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1990年的約1萬元上升到2000年的1.5萬元,由於城鎮居民家庭收入呈現多元化特徵,其收入構成也隨之變化,收入明顯提高。

  (二)消費結構趨於最佳化,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由於受消費價格的影響,吃的比重上升,穿、住、交通通訊等都略有下降,而醫療保健比重也上升了,已高於吃的比重,躍居第一位,消費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服務性消費、旅遊支出、交通通訊、文化娛樂服務消費、美容用品和美容費支出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五大消費熱點和亮點,有力地推動了總體消費水平。食品消費由量的滿足轉向質的提高。食品市場供應豐富,品種繁多,居民在吃飽的基礎上,更加註重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食品消費注重合理調整膳食結構,葷素搭配,粗細結合,追求食品的營養性、科學性、均衡性和多樣性。保健、環保的`綠色食品倍受人們的青睞。

  1從主要食品消費量看,主食穩定,副食上升。各類蔬菜人均消費明顯上漲,各種鮮奶及奶製品人均消費也同比增長很多。

  2從享受性消費來看,精神消費人均消費相對於往年來說也略有提高。

  (三)醫療保健支出快速增長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開,我區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呈快速增長態勢。統計資料表明,城鎮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比往年增長。

  二、改革開放,居民生活更美好

  我們小組同學經楊主任提供的往年資料,以及我們近些天對當地居民的生活調查,發現改革開放之前的農村和現在的農村生活迥然不同。

  (一)居民的衣食住行的變化

  首先說吃,民以食為天。30年前的大米.麵粉一般價格在0.17元,而現在的價格在1.30元左右,上漲了接近8倍。副食價格就很驚人,蔬菜價格由平均5分錢一斤上漲到平均1.50元一斤,漲幅30倍。肉食價格,以豬肉為例從0.82元到現在的平均8元,上漲了10倍左右。牛羊肉的價格至少達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漲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嚇人啊。

  其次談談穿吧,現在一套像樣的衣服怎麼說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內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衣服的價格相對於那個時代上漲了18倍。

  依次類推,下面這個題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燒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對環境汙染很大。再看現在,農民家家都用上了電。

  人們的思想觀念在轉變,以前,大人們不重視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學與不學一個樣。尤其是在農村,可是現在,每家每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進大學校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農民,認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題目是行,現在有人騎腳踏車,有人騎摩托車,有人開私家轎車,當然,也有人愛坐計程車。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車,30年前的車票5分錢,現在的車票是1元,整整上漲了20倍。小轎車也進入了農家院。

  (二)居民閒暇生活的變化

  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30歲到45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裡還是自己家裡,他們主導著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裡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

  農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體來看缺乏指導、監督和引導。比如 在調查鄰村的一個網咖時,發現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學生幾乎全部是在玩電腦遊戲或者聊天。電腦和網路本來是一種現代文明的傳播工具,而如果缺乏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導,使孩子們整日沉迷在遊戲或聊天的虛擬世界裡,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毒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群體,他們的文化生活相較於其他年齡的人群顯得相對貧乏, 所調查的這些農村裡針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組織。建議農村鄉鎮的相關部門和幹部多關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組織開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類的文化活動,為他們購置一些健身器材,使農村的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從一年難得看上幾回的露天電影,到個性化的家庭影院;從收音機中收聽樣板戲,到遍地開花的卡拉OK;從單純地追求“吃飽飯”,到追求生命質量的健身運動;從打檯球到網路遊戲,從小人書到BBS……休閒娛樂方式的變遷,折射出改革開放30年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路變寬了,樓變高了,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人們更注重健身,跑跑步、打打球。不像過去單一、被動選擇,現在生活也富裕了,選擇餘地也寬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是:

        1、 賭博風的抬頭

  在這次調查的幾個村莊裡,有近30%的農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雖然數額不大,一般都是一元、兩元,並且按這些農民所說,“如果不來點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這種風氣必須加以遏制,阻止其擴散蔓延。

  2、 迷信活動

  在這次調查中 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調查的村莊幾乎全部是漢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於農村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當地農村的傳播中,為了吸納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揚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藥,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這已經帶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農民的參與熱情不夠

  有些農民仍然只注重掙錢,而忽視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群體文化活動熱情不高,參與較少。

  對此 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硬體建設

  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農家書屋,健身的器材和場地,放映廳等。

  2、重視對農民的文化教育

  上級部門應多開展一些“送文化下鄉”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需求,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應提高鄉村教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社會實踐,讓我們更多去關注社會,瞭解形勢與政策的動態,認識自身,認識社會,是一個提升自我,鍛鍊自我的寶貴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離開了大學這個象牙塔,來到了現實的社會中體驗社會,體驗生活,體驗人生;社會實踐,讓我們更多貼近社會,去感受最真實的社會生活,體味最真實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陳錫文《中國農業發展新階段》,中國新聞專刊,2000年,合著

  2. 馬曉河《農村是下一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中國新聞專刊,2005年8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