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鄉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丙類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痺、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進展快、易發生死亡。為切實做好我縣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止暴發流行,保護廣大兒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鄉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鄉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自2007年在我市發生暴發疫情以來,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民眾和媒體的關注。我縣手足口病流行時間早、流行強度大、流行高峰持續時間長,發病人數多,給我縣的社會發展和公眾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縣領導多次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各級政府和衛生部門高度重視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疾控機制和醫療機構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取得了顯著的防治效果。

  為做好20XX年全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護群眾健康,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辦法》,衛生部《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9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08版)》、《傳染病資訊報告管理規範》,衛生廳《山東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山東省手足口病監測方案(試行)》、《關於進一步做好手足口病診療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市衛生局《臨沂市手足口病預防控制工作方案》(臨衛疾控發[201X]1號)等相關規定和技術規範,結合我鎮防控工作實際,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總結近年來,特別是20XX年全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經驗和教訓,深入貫徹衛生部關於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強化手足口病疫情監測、收集、彙總、分析和報告工作,及時分析疫情變化,提出針對性建議和防控措施;開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學調查及標本採集工作,為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學依據;以控制聚集性病例、防止疫情暴發和減少重症病例為重點,做好疫點處理和醫源性感染的控制工作;以實施托幼機構晨檢制度和提高全民衛生防病意識為基礎,全面開展手足口病的群防群控工作。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強化重症病人救治的工作方針;堅持專業隊伍防控與群防群控相結合,以農村和社會群防群控為基礎,以托幼機構和小學為重點,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抓早、抓主動、抓基層的防控策略;堅持屬地化管理,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三、階段劃分與工作重點

  (一)階段劃分 根據手足口病流行規律和近年來我縣疫情特點,按照流行週期及流行強度的變化,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劃分為流行前期、流行期和流行後期三個階段。

  1、流行前期。大致在1—3月份,此階段手足口病疫情基本處於散發狀態,聚集性疫情較少出現;

  2、流行期。大致在4—9月份,此階段手足口病呈現流行態勢,病例數連續一週以上顯著增加或持續保持在高發狀態,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出現社群傳播和流行;

  3、流行後期。大致在10—12月份,此階段手足口病例數顯著下降至散發水平。

  (二)工作重點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做好手足口病的疫情網路直報和相關資訊報送;

  2、加強疫情監測和預警,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適時進行疫情研判,視疫情態勢啟動適當級別的手足口病應急響應;

  3、做好病例標本的採集,尤其是做好聚集性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標本採集工作。

  4、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及時開展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調查與處置。

  5、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明確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功能任務。

  6、落實重症病例集中收治、規範診療、關口前移的各項工作措施;加強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管理,開展個案調查和樣本採集、實驗室檢測等工作。

  7、加強醫療機構的預檢分診,控制醫院交叉感染和醫源性感染;

  8、開展醫療衛生人員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和技能的全員培訓,提高手足口病識別、診斷、檢測和治療水平。

  9、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識,提高公眾的自我保護水平;

  10、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糞便垃圾處理及環境衛生整治;

  11、及時總結各階段防控經驗、教訓,為下階段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據。

  12、組織開展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防控工作機制

  1、目的。完善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2、內容。根據疫情流行形勢,建立鎮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機制,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根據需要設立各工作組和專家委員會。鄉鎮建立相應機構,具體負責轄區內的防控工作。

  3、指標。政府及時下發成立手足口病領導小組和相應的工作組、專家委員會等相關檔案;適時召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會議,部署防治工作;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定期組織專家進行疫情研判,提出防治對策;儲備防控物資、藥械和救治裝置,建立醫療資源緊急統一調配製度,指定後備救治醫院。

  (二)嚴格疫情管理,切實加強疫情監測和預測預警分析

  1、目的。加強疫情監測和預警預測,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指導當地適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開展相關防控工作。

  2、內容。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嚴格按照《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08版)》標準診治患者,對確診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時(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杜絕漏報、瞞報、誤報、錯報;托幼機構和學校、醫療機構發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報告;疫控機構要指定專人每日動態瀏覽轄區內手足口病疫情資訊,做好疫情報告的稽核、管理,科學研判轄區的疫情形勢,預測預警手足口病的流行態勢,判斷髮病趨勢,發現異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佈或出現重症及死亡病例時,要及時核實、調查並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結構報告,並定期向各醫療機構反饋疫情分析資訊。對在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群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病例的,要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資訊報告管理規範》規定時限,於2小時內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資訊報告。

  托幼機構和學校堅持晨午檢制度、缺勤缺課登記制度,落實消毒措施;鄉鎮醫療衛生單位、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要建立和完善嬰幼兒家長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宣教制度、晨檢制度、手足口病轉診治療登記制度;對就診的7歲以下發熱伴有皮疹的患兒,要指導家長立即帶患兒去定點醫院就診,防止延誤救治時機。

  3、指標。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手足口病病例網路直報及時率和準確率要達到100%;聚集性病例報告和調查處置率達85%以上;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個案調查和資訊上報達100%;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醫療單位對所轄區醫療機構、小學及托幼機構的主動監測和技術指導覆蓋率要達到100%;托幼機構和學校晨午檢、缺勤、缺課、消毒措施實施等登記或記錄完整;村衛生室、衛生院轉診、病例隨訪記錄齊全。

  在流行高峰期,衛生行政部門的疫情研判應做到周研判、月評估,及時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和防控建議。

  (三)規範醫療診斷與資料標準體系

  1、目的。完善分級診療、功能明確的醫療救治體系,落實重症病例集中收治、關口前移的工作措施,做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找篩查、找發現,規範轉診,規範救治,有效阻斷手足口病患兒由普通病例向危重病例的轉化,提高重症病例搶救成功率,減少患兒死亡。

  2、內容。切實落實預檢分診制度,設立發熱門診,重點加強預檢分診處、病房、門診輸液大廳的消毒;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不截留7歲以下發熱伴有皮疹的患兒、不治療重症病例,做好晨檢、宣教和轉診登記;做好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標本的採集和送檢,配合縣級疫控機構開展聚集性病例、重症或死亡重症病例調查處置;加強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實,防止發生醫源性感染;加強網路直報、訂正、核實;開展醫護人員的手足口病診治和防控專業知識的全員培訓,確保早確診、早報告、早治療,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發生。

  建立重症病例早期篩查制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要按照“四集中”原則(集中患兒、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將符合轉診標準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轉到市級定點醫院進行醫療救治;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不得收治重症患兒,重點做好門診和住院重症患兒的早期篩查和輕症患兒的診療工作。定點醫院臨床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手足口病診斷標準,配合經培訓、有經驗、責任心強的醫生負責預檢門診24小時值班,主管醫師和護士要增強責任心,加強夜班值班力量,嚴密觀察每一位住院患兒的病情變化,同時告知家長重症的早期表現和密切觀察的重要性,協助醫務人員共同做好重症病例的早期發現,預防向危重症的轉化,堅決杜絕死亡患兒無重症疫情上報的現象。

  3、指標。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手足口病疫情報告漏報率為0;疫情報告和訂正及時率100%;醫院感染控制措施有制度、有檢查、有記錄,無院內感染髮生。鄉鎮、社群等基層醫療機構轉診率100%,記錄齊全。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對手足口病的診療標準掌握程度100%。

  (四)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和完善疫情控制系統

  1、目的。衛生行政部門建立以各級疫控機構、醫療機構為管理主體和防止技術支撐的,以鄉鎮、社群和鄉村基層防保及醫生為依託的,橫到邊、豎到底的疫情控制網路體系,規範開展手足口病疫情調查處置等相關工作。

  2、內容。衛生行政部門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統籌本地醫療衛生資源,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組織召開疫情分析會商會,認真分析和研判當地手足口病疫情規律,制定和完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保持對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敏感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一旦疫情發展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式,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手足口病的疫情管理,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疫情預防預警、疫情處置和技術培訓指導等工作,為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技術支援;負責轄區內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檢查指導、病例核實、流行病學調查以及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的防病知識宣傳、防控技術指導等項工作。疫控機構要密切注意網路直報情況,一旦發現有重症病人,要抓緊核實情況、開展流調、規範取樣,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疫控機構報告。

  鄉鎮醫療衛生機構負責轄區內疫情網路直報和病例管理工作,及時開展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配合縣疫控機構做好手足口門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對居家隔離治療病人下發居家隔離指導書和對所有病例的疫點、疫區處理、摸清轄區內托幼機構的情況,並做好技術指導以及對村級衛生室人員的培訓、技術指導工作。指導村衛生室摸清轄區內7歲以下分年齡(以1歲組為一年齡段)分性別兒童數和托幼機構數。

  村衛生室負責做好轄區內7歲以下兒童摸底登記工作,建立年齡分組一覽表和健康檔案,併入戶進行宣傳指導;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每天對本衛生室服務區域內7歲以下兒童進行巡查,對發熱、有皮疹患兒立即告知家長帶患兒到定點醫院就診。並負責指導病家進行輕型病例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做好病例隨訪工作,配合鄉鎮醫療機構做好病例的疫點處理工作。

  3、指標。衛生行政部門及時下發(轉發)手足口病防控相關檔案和技術方案,根據疫情發展態勢調整防控策略;建立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督導檢查制度,做到督導檢查有通知、有記錄;縣疫控機構對住院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或暴發疫情及時進行流調和取樣,及時檢測病復,準確掌握病原流行情況;各級疫控機構建立疫情防控培訓、技術指導、疫情研判、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建立預檢分診、會診、轉診、感染消毒、流調與取樣、病例會診及重症病例救治等防控工作制度。各級疫控機構做好現場衛生處理,指導醫院對住院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落實感染控制措施,對死亡病例、重症病例和暴發疫情病例的家庭和周邊環境採取消毒措施。

  (五)做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排查工作

  1、目的。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衛生行政部門與教育等有關部門相互配合,廣泛發動群眾,充分發揮重點機構的作用,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2、內容。一是在托幼機構、小學開展晨檢、缺勤缺課登記制度,落實消毒措施,並做到托幼機構和小學晨午檢、缺勤缺課、消毒措施實施等登記或記錄完整。並指定專人對托幼兒童、小學生做好手足口病排查、預防工作;一旦發現患有發熱、皮疹的患兒,知道家長立即帶患兒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直至病癒方可返校。二是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要建立和完善7歲以下兒童家長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宣傳制度、晨檢制度、手足口病轉診治療登記制度。由鄉鎮衛生機構指導村衛生室做好轄區內7歲及以下兒童摸底登記工作,建立年齡分組一覽表和健康檔案,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指定專人每天對本村衛生室服務區域內7歲以下兒童進行巡查,發現發熱伴有皮疹患兒立即告知家長帶至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對遵醫囑在家治療的輕型患兒,縣疾控機構指導鄉鎮防保機構發放居家隔離治療病人指導書。由村衛生室負責本轄區居家治療的手足口病患兒的隨訪工作,掌握居家治療患兒的病情進展情況,如發現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等相關症狀時,應立即要求家長送定點醫院就診。同時村衛生室協同家長加強對患兒的管理,在治療期間,要儘量避免外出,避免與其他幼兒解除,對其使用過的用具要進行認真消毒。

  3、指標。托幼機構和中小學晨(午)檢制度、缺勤缺課登記制度、消毒制度健全,晨(午)檢、消毒記錄完整,晨檢率要在90%以上。農村居家隔離治療病人指導書發放率在90%以上。

  (六)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做好病例的疫點疫區處理工作

  1、目的。透過流行病學調查,儘可能查明傳染來源和疫情波及的範圍,闡明流行因素,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為疫情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2、內容。接到病理報告或透過網路搜尋發現報告病例後,尤其是對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應立即進行面對面的流行病學調查,要求專案齊全、準確,杜絕漏項、缺項。在調查時尤其注意詢問病例的流行病學接觸史和就診情況以及接觸者的發病情況,查明傳染來源,及時發現疫情聚集性發生的苗頭,避免疫情蔓延,所有個案調查表要有專人負責,每天錄入手足口病資料庫或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資料庫,對錄入過程中發現的資訊缺失等問題,錄入人員要及時反饋給調查人員進行修訂和完善。資料庫每週以電子表格上報至平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科。

  對手足口病例要按照《山東省手足口病消毒方案》、《臨沂市關於進一步做好疫點疫區的通知》要求,確定消毒原則,針對重點場所,科學指導,及時、規範做好疫點疫區的處理工作。一旦在所轄區域發現手足口病疫情,須在24小時內指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可由鄉鎮防保人員配合完成疫點疫區消毒處理工作,但對在1周內,同一學校、幼兒園、自然村寨、社群等集體單位發生3例及以上病例的,縣疾控人員必須親自進行疫點疫區的處理工作。同時完善疫點處理小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