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農村幼兒教育工作的調研報告

關於對農村幼兒教育工作的調研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對農村幼兒教育工作的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精神,全面瞭解我縣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客觀分析影響和制約我縣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研究制定今後加快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思路與措施。近期,我們對全縣學前教育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情況

  幾年來,我縣縣委、縣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十分重視普及和發展學前三年教育,加大了對縣域幼教發展的統籌規劃,研究制定了《盧龍縣20xx——20xx年學前教育發展規劃》。提出了“以建設規範化幼兒園為重點,以強化幼兒園管理為核心,以全面提高保教質量為目的”的總體工作思路。確定了“1箇中心,2個示範,3個規範”的學前教育發展目標。相繼下發了《盧龍縣教育局關於普及發展學前三年教育的指導意見》、《盧龍縣農村幼兒園評估細則》等指導性檔案。積極推進縣域幼兒教育工作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有效推進了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

  為確保“普三”工作落到實處,我縣從加強領導、完善管理體系入手,分別建立了行政領導、工作指導和業務研究三套管理網路。行政領導網路由縣政府、鄉鎮政府、村委會組成,各級分別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縣長、副鄉(鎮)長、村幹部為組長的“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幼兒園的硬體建設和資金投入等工作;工作指導網路由教育行政部門、鄉鎮總校、幼兒園組成,各級分別成立了由局長、總校長、幼兒園園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事、制度建設等管理工作;業務研究網路由縣教育局教研室、縣直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組成,各級分別設立了副局長、幼教教研員、主管業務的副園長,主要負責幼教課程設定、活動的組織、師資培訓等工作。三套網路各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幼教管理體系。

  二、經費投入情況

  幾年來,我縣堅持政府撥款、舉辦者籌措、幼兒家長繳費、社會捐資等多種渠道籌措幼兒教育經費,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有效的解決了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一是努力保證幼兒教育事業費。20xx—20xx年幼兒教育事業費分別為360.23萬元、434.4萬元、517.3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5%、20.5%、31.5%。二是逐年加大改善辦園條件投入。據統計20xx—20xx年,全縣幼兒園建設累計投資461.7萬元,其中,縣、鄉、村三級投入83.65萬元;幼兒園收費投入351.29萬元;縣直單位對口支援6.98萬元;社會捐資助教19.75萬元。三是整合縣內教育資源,挖潛增效。堅持以小學佈局調整為切入點,抓住小學撤併的有利時機,把撤後的閒置小學校舍以及鄉鎮閒置的廠房改建成獨立成院的規範化幼兒園,節約了67.19萬元的建設資金。近幾年,我們對本縣大部分國辦園進行了改建和擴建。到目前全縣已有各類幼兒園(班)129所,其中市級示範園1所,縣級示範園6所,縣級一類園29所,縣級二類園33所,縣級三類園26所,未晉級晉類34所。市、縣級示範園、12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建築設計規範,室內外環境做到綠化、美化、淨化、兒童化、教育化。這些園所充分發揮了“六中心”的作用,滿足了幼兒保育和教育的需要。

  三、園所建設情況

  我們結合縣域實際,堅持因地制宜,採取了多種形式建園。一是以小學佈局調整為切入點,抓住小學撤併的有利時機,把學校撤併後的閒置校舍改建成獨立成院的規範化幼兒園。如趙官莊中心幼兒園。二是對學區校適當合併或集中改造擴建,整合教育資源,利用節省出來的校舍和教室興辦相對獨立的校中園。如大道上幼兒園。三是對完全小學劃分相對獨立區域的幼兒園。如柏各莊幼兒園。近年來全縣共利用撤併的校舍建鄉鎮中心幼兒園12所,相對獨立的規範化幼兒園24所。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穩步提高,全縣3—5週歲適齡幼兒12512人,在園幼兒10786人,總入園率86.2%。其中學前一年在園幼兒4226人,入園率98.9%,學前二年在園幼兒4087人,入園率94.1%,學前三年在園幼兒2473人,入園率63.5%。

  四、隊伍建設情況

  全縣現有幼兒園園長、教師等工作人員388人。專任幼兒教師382人,學歷合格率為99%。

  近幾年,我縣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大部分是從小學轉換過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等水平較低。根據此情況,我們分別制定了幼兒教師長期和短期培訓計劃,並把它列入全縣幼教事業發展規劃之中,建立了全縣幼兒教師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網路。

  一是開展脫職培訓。以縣教師進修學校和職教中心為依託。舉辦師資脫產培訓班,集中進行專業理論知識培訓,充實壯大幼教骨幹教師隊伍。

  二是開展以繼續教育為內容的在職崗位培訓。我們按學期制訂了“六科”教學法短期培訓計劃,利用雙週的星期日或暑假以總校為單位對全體教師進行教學法培訓,培訓中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堅持知識講座與骨幹教師示範課相結合。

  三是開展崗位提高培訓。組織160名幼兒教師參加了河北省幼兒教材教法培訓活動。我們以學區為單位成立了幼教中心教研組,每單週的星期六按學區組織全體幼兒教師進行崗位練兵活動,寓提高教師素質於各項練兵活動之中。

  四是不定期地進行專題培訓。20xx年以來,我們進行了多次培訓,如:幼兒園教育綱要培訓,幼兒一日活動組織培訓,幼兒園環境佈置的培訓,幼兒園五大領域培訓,幼兒教師自制教育培訓等等。

  透過不同形式的培訓,目前,全縣幼兒教師專業達標率99%,比20xx年提高了20%。透過“三學”、“六法”考試的教師佔90%,勝任學前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達到了98%。

  五、保教質量情況

  1、制定規範化的管理制度。加強幼教法規建設,是幼教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圍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條例》這“一綱兩法”,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盧龍縣發展學前三年教育總體規劃》和近期目標,為了實現目標,縣教育局對各型別幼兒園(班)實行登記註冊制,強化了對幼兒園的規範化管理。我們加強了制度建設。全縣統一印發了“幼兒園教師崗位職責”、“教職工行為規範”、等16種。使幼教工作有章可循,照章辦事。

  2、加強檔案資料的科學管理。全縣統一制定了《盧龍縣標準化幼兒園檔案管理及資料目錄》,從上級檔案、辦園條件、行政管理、規章制度、教學科研、衛生保健、教師成長檔案、幼兒成長檔案等八個方面作了明確要求,使全縣幼兒園在檔案管理上做到了科學化。

  3、定期督導評估,實行動態管理。按照《秦皇島市幼兒園定期評估與考核制度》,結合縣域實際,我縣每兩年對申報的各類幼兒園進行全面的評估認定。透過評估,使各幼兒園明確自身的不足,從而得到提高。對管理不善,質量下降的幼兒園,取消相應類別資格,降低收費標準。

  4、加強教科研機構建設。一是積極開展園本研究,實現有效教研。教師首先進行實踐反思,透過反思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個人和教研組的研究主題;透過上研究課,進行評課議課,實現同伴互動;以“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爭取教研員和幼教專家的專業引領。園本教研深化了幼兒園的教研工作,使課堂教學和區域活動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二是以幼教科研促提高。幾年來,結合本縣實際,先後進行了“幼小銜接”、“綜合主題教育”和“幼兒科學識字”等課題實驗研究,多項成果獲河北省教研成果獎、全國創新能力發展檢測優秀成果獎。這些教改實驗成果已向全縣推廣,直接服務於學前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服務於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

  六、影響和制約我縣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隨著普三工作的深入開展,幾年內,我縣幼教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總的來看,還存在許多明顯制約幼教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1、基本設施建設有待規範化。我縣絕大部分農村幼兒園完全依靠家長繳費來維持園所正常的運轉。因為投入不足,且收費偏低,幼兒每人每月最多隻收29元,辦園條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園舍、設施達標率較低,辦園條件普遍簡陋。大部分村級幼兒園只有幼兒活動室,缺乏必要的功能室,常規保育教育設施普遍偏少,存有低成本運作的現象。

  2、教師配置和管理有待標準化。目前我縣學前教師配置和管理存在的問題:一是師幼比例不符和要求。二是有的鄉鎮教師學歷不合格,個別教師沒有培訓上崗合格證。三是教師配置缺乏穩定性,有的幼兒園、幼兒班教師和低年級教師輪換。四是教師年齡老化。受縣(市、區)教師分配製度的影響,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多年“只出不進”,教師年齡中、老年偏多。

  七、關於加快我縣幼兒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1、加強硬體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辦園條件。各鄉鎮中心園根據本園實際,擬定裝置添置計劃,及時增補富有時代氣息、有利於幼兒智力開發和品行培養的教玩具,使辦園條件逐年提高。

  2、遵循幼兒教育規律,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各幼兒園(班)進一步加強室內外環境建設,注意與小學的區別,增強對幼兒的吸引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幼兒教育課程改革納入工作範疇,認真貫徹落實新《綱要》的精神,把五大領域的課程開齊、開全,採取多種形式,遊戲貫穿課堂活動始終,實現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園實施《綱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素質。高質量的幼兒園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師。各類幼兒園、幼兒班將努力把教師的師資培訓當作大事來抓,力爭一兩年之內使目前的在職幼兒教師取得任職資格合格證,保證持證上崗制度的實施;各總校以鄉鎮中心園或學區校校中園為研訓基地,在園內開展“吹、拉、彈、唱、跳、寫、畫、做、編、導”十字練功活動,指派骨幹教師擔任輔導員,互幫互學,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