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手工活動《小烏龜》說課稿

幼兒園手工活動《小烏龜》說課稿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與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手工活動《小烏龜》說課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說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摺紙、剪貼等這些手工比較感興趣,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比較弱,為了讓幼兒有更多的動手的機會,我就設計了這樣的一節新穎的,趣味性濃厚的手工活動,幼兒能利用所給的操作材料,能運用剪、貼上、畫等技能,認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說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畫、剪、貼上等綜合的技能技巧。

  難點沿著果凍殼邊緣畫圓,手不能動,這樣才能把園畫得圓。

  四、說活動準備

  1、教師給幼兒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凍殼、剪刀、卡紙、記號筆、乳膠人手一份

  2、製作好旳小"烏龜",還有一個活的烏龜。

  3、一塊展板。展示幼兒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運用談話的形式,激起幼兒對小烏龜的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拿出魚缸裡烏龜)"呀,小烏龜來了",小烏龜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先與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孩子們都運用已有的經驗跟自己的好朋友說說烏龜的樣子,在幼兒講述的同時讓幼兒集體學一學烏龜爬,感受一下小烏龜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師引導幼兒說小烏龜喜歡在什麼地玩?這時候教師以小烏龜的口吻告訴幼兒:今天沙灘上要開一個運動會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趕來了。教師及時地出示製作好的小烏龜:"哎,這一隻小烏龜是用什麼做成的?"

  (二)師講解示範。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討論:這個小烏龜是用什麼做的.?從而發現操作的順序:1、果凍殼放在卡紙上,用一隻手按住,另一隻手,沿著果凍殼的邊緣,在卡紙上畫一個圓。然後觀察教師示範製作小烏龜,2、在圓上添畫上小烏龜的頭與四肢尾巴。3、剪下小烏龜。4、在小烏龜的背面邊緣塗上膠水,再把果凍殼粘在圓圈上。

  (三)幼兒製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凍殼來做一做小烏龜,讓它們也來參加運動會。但我想到中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弱,在這個環節我就讓個別的幼兒上來先試一試,這樣給其他的幼兒也是一次鞏固,加深影響的一次練習吧!省得到操作的時候,會犯"圓畫不好"錯誤。讓小朋友回憶一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著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教師巡迴的指導,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小烏龜的身體剪破了。

  (四)欣賞:

  1、幼兒欣賞作品,評價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凍盒好可以做什麼?這時候如果教師出示一些預先用廢舊物製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兒欣賞,這樣會更加的好。更能激發幼兒手工活動的興趣,最後進行環保教育。

  反思:

  1、活動中,我能為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學習,

  2、整個過程,孩子們興趣濃厚,也比較投入,認真,都能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透過此活動掌握了剪、畫、貼上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課後,他們興奮地把小烏龜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激烈的議論,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玩法:搭烏龜橋,烏龜變隊行,烏龜賽跑等等,有一個小在烏龜的另一面也貼上了一個果凍盒,做出了一個會轉動的小烏龜,為此,我就想把這個活動延伸到特色區域裡,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延續,再一次的滿足幼兒的學習的慾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