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種修行讀後感

工作是一種修行讀後感

  修行,那只是一種修行的姿勢而已。真正的修行就體現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工作是一種修行讀後感,歡迎閱讀。

  工作是一種修行讀後感一

  人哪裡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要每天確實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稻盛和夫。

  每個人對工作的態度不會一樣,就像每個人的長相不會一樣,相由心生,每顆心都有她自己的感悟和歸屬。我不知道,我每天努力工作,美好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就像大師說的唾手可得;我也不知道,每天該怎樣培養崇高的人格?我更加不知道的是,別人如何對待自己現有的工作。

  很多人說,職場如戰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脫穎而出,這也不失為一種修行。《甄嬛傳》將是一部絕佳的教學器材。善良美醜,勾心鬥角,精於算計,你死我活,這已不是修行,而是修煉,然而高處不勝寒,於是我想,是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拼了命去爭那皇冠?爭到了又能如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職場競爭,適者生存,弱肉強食?那麼只要進入了職場,只要我們參加了工作,是不是就永遠也逃不出這兩條鐵的定律?我不得不說,是的。但不得不說,沒有競爭,人的惰性會無限增大。良性競爭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並不是缺了誰就不行了,所以每一個崗位都會存在競爭。競爭不是嫉妒,如何正確的擺正心態,需要的是個人修養。工作場所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我非常贊同。不論哪一種工作,都不是靠一個人完成的,所有的工作場所,出現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彼此修煉精神的參照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在學童時代,老師就教育我們,做事先做人。出門靠朋友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懂,怎麼才能交到朋友?交友先交心,交心先修身。工作夥伴,先成為朋友,才能更好的合作,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然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難免會有懈怠,甚至是厭煩。怎麼才能堅持?不忘初心,方能始終。道理每個人都懂,但做起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做到。我們選擇一份工作,可能專業不對口,可能興趣不相投,可能預期不達標,但總有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讓你選擇留下來,那就是你的初心。無論你最初是應急也好,還是兩難選其易,你的初心,就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過上穩定的生活。在其位,謀其政,何嘗不是一種修行?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盡責職守?

  很多人頻繁的換工作,委屈了就辭職,厭煩了就換崗位,永遠都是新的開始,但也永遠都只是在起點。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認清自己的能力,確定自己的目標,堅定自己的方向,堅持自己的道路,何嘗不是人生中最大的修行?

  其實你以為是你選擇了工作,其實是工作選了你。不論在哪一個崗位,盡職盡責,做好本分工作,已然是最好的修行!法律規定人權的底線,道德明確為人的底線,工作則是一種修行!有些人,修禪,有些人,信佛,有些人,膜拜上帝!與其說這是信仰,還不如說是個人的修行!修行,是內在的,內需!不需要你跑到深山老林,不需要齋戒,不需要冥思苦想,其實工作場所就是修行場所。禪道也好,佛道也罷,追求的是境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何嘗不是如此?沒有百分百的滿意,只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修行講究循序漸進,工作也不可急功近利!修行在意完善人格,工作力求完美。做每一份工作,將你的每一分有價值的、有品質的貢獻出來,細心,謹慎,嚴格,認真,謙虛,如果這些都在工作中貢獻出來,你的人格也一定是很高尚。這就是修為,這就是工作中的修行!不會游泳,經常換游泳池,也還是不會!學會游泳,有水的地方就是泳池!

  工作是一種修行讀後感二

  沒有誰是完美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不斷完善自我。我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但我的工作需要我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所以我選擇了《工作是一種修行》這本書,來改進我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生活中的我是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人,對於工作我的心態也是一樣的,只是我的責任感要求我在工作中更加認真一些、小心翼翼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幾天前讀了《工作是一種修行》這本書,可以說,真的是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在現實生活中學習不到的東西。我一直以為,在工作中我只要本本分分完成我的本職工作,做到沒有差錯事故,不犯錯誤就可以了,我的工作就很優秀了,但是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不是這樣的,完成工作不應該成為我的唯一追求,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養才是更重要的。

  一、耐得住性子

  不會忍耐的人也不會有能耐,在工作中因為一點摩擦就引起不必要的爭吵。我們不能亂髮脾氣更不能隨意輕易發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制怒,不要任性。忍是一種工作的技巧,忍也是一種智慧。所以我們需要戒驕戒躁,保持平常心,不畏難,不怕輸,善於總結,不斷經驗,為以後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頂得住壓力

  所謂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壓力是追求成功的動力。壓力是一種挑戰,人的一生中會面對很多挑戰,如果每一次面對挑戰,我們都因膽怯止步不前,那我們會變的碌碌無為。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的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壓力則會成為失敗的根源。所謂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面對壓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自我調整,給自己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正確處理壓力。

  三、擋得住誘惑

  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就有可能犯錯誤,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質慾望有利於磨練自己的意志。我會做到擋住誘惑,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

  四、挺得住困難

  工作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坎坷、淚水、困難等等……但是要想成功,要想有所作為就要挺得住困難,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在困難面前,我絕不能俯首帖耳,屈服於它,只有勇敢的與它抗衡並且擊倒它,才會得到真正的成長。在困難面前我們往往選擇逃避、不理會,但是透過對這次的閱讀我知道了,困難就像橡皮筋一樣,你弱它就強,當你勇敢的面對困難,你會發現,其實並不難。原本以為的困難會因你的努力而改變。我會做一個勇於面對困難,不畏懼的人。

  五、經得起折騰

  每天的工作都是迴圈作業,面對的問題反反覆覆。有的時候很害怕別人的“折騰”,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通常都會抱怨。但透過閱讀我們瞭解到在工作中應該不怕折騰,反覆的'折騰其實就是堅持不懈的磨練自己。要想成為核心骨幹,就要經得起折騰,因為骨幹是折騰出來的,不經歷折騰就得不到真正的鍛鍊。以後的我在工作中體會領導的良苦用心,不把折騰當折磨。把折磨化為力量從中得到成長。

  六、擔得起責任

  想把工作做好,能負責是不夠的,還需要盡職盡責,要擔得起責任。做一個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的人。我覺得我在這個方面做的還是可以的,從沒因為一些小事無故空崗,請假。在工作中恪守本分,盡職盡責的做好手中每項工作。我會不斷提高標準,不僅要做完還要做好,更要做到位。

  七、丟得起面子

  常常我們都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寧願皮肉受苦也不想丟面子。但面子往往是自己給的,不是別人給的。害怕丟面子會讓自己丟一輩子的面子,害怕失敗會失敗一輩子。被領導責備、被同事比下,常會覺得面子掛不住,心裡會想很多。但是閱讀後我覺得應該看淡面子,放下架子。人活的累就是因為放不下架子,撇不開面子。能看的淡面子的人一定擁有非同尋常的胸襟和肚量。放下架子,看淡面子,這是能力,更是智慧。最後,我們會為自己贏得面子。

  八、受得了批評

  善於接受批評,敢於面對打擊並努力糾正自己缺點和不足的人會取得雙贏的結局。批評讓人成長。只有把挫折當作鍛鍊,把挫折當作磨練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以後再遇到批評,面對打擊的時候,我會用更好的心態來面對,被誤解的時候微微一笑,委屈的時候坦然一笑,吃虧的時候開心一笑,危難的時候泰然一笑,輕蔑的時候平靜一笑。人沒有一帆風順的,在成長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質疑很多的批評,我們都應用最好的心態去面對,虛心接受。

  九、改得了錯誤

  人不可能不犯錯,有些時候我們甚至想掩蓋錯誤,最終會被自己所犯的錯誤拖累。相反,坦然的承認錯誤,正確的面對錯誤,然後改正,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經常檢討自己的錯誤,吾日三省吾身,不會留下不必要的隱患。

  在自我提高、自我修煉的過程中要做到上述九點、要面面俱到是很難的。耐得住性子、頂的住壓力、擋得住誘惑、挺得住困難、經得起折騰、擔得起責任、丟得起面子、受的了批評、改得了錯誤,這些條件看起來很簡單,實現起來卻不易。耐心解答客戶的疑問;扛起責任和壓力;微笑面對失敗等等。

  記得香港首富李嘉誠說過、“一個人只有不斷磨練、鍛鍊、修煉,才能不斷成長,才能獲得成功。”是的,這就話說的很對,在成功的路上,從來就不缺有韌性和堅持的人,為什麼最後他們還是沒有成功?我想可能是因為他們只是懂得堅持不懈,沒有意識到在磨難中要不斷地提高自我,在困境中修煉意志,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成功的路上佈滿荊棘,在困境來臨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不只是擁有克服困難的意志,還要有歷經磨難的信念,在困難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工作是一種修行讀後感

  和葉經理有過幾次的交流,一直驚歎於他有超乎常人的努力和拼搏,雖然崇拜,但始終有點迷糊不解,是一種什麼力量敦促著他不知疲倦,努力工作,又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支撐著他不斷向前,不斷耕耘,終於在一次詳聊之後,葉經理語重心長向我的推薦了稻盛和夫的《工作是一種修行》一書,期許我能從中得到我期待已久的答案。

  細細品讀此書,它雖不是推理類小說,但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去努力拼搏,隨著閱讀的深入,這些問題也都如同抽絲剝繭一般,慢慢揭曉了答案。

  《工作是一種修行》是日本著名管理大師稻盛和夫一大力作,並且是稻盛和夫在78歲高齡出任日航CEO後推出的第一本書,在此書中稻盛和夫和讀者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和心得。

  《工作是一種修行》一書教導我們,首先要喜歡並愛上自己的工作、改變自己原有的心態、不管工作差異、職位高低。都務必喜歡上,就如你喜歡女孩子一樣喜歡,愛上了,她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旁人無可代替。稻盛和夫教導我們工作並不僅僅是為了養家餬口,如果抱著這種想法,工作就會變成日復一日枯燥的重複,而顯然,人除了生存下去,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除了溫飽之外,還有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追求社會的認同,追求靈魂的提升。

  的確,只有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混日子,才可以鍛鍊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在工作時透過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持續學習,努力付出,不斷向前,將工作作為一種修行,你會體會到工作帶給你靈魂上的充實,也會體會到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當工作遇到困難時,必須不能放下,放下了就等於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所獲得的歡樂,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來獲得更多的快樂;當工作做到有人褒獎時,就要誠心的表示感謝。把這種快樂和感動當做前進路上的精神糧食,然後繼續全心聲地投入到艱苦的工作中去。從此刻起為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當目標實現後,繼續更新增進目標,以此類推孜孜不倦。要勇於創新,敢走別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還能夠有創新的階梯,充滿熱情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還在,夢想就在。

  我們如何才能做的更好?稻盛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樣的機率恐怕微乎其微,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自己的工作,快樂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讀完此書,深受啟發,也明白了作為一個職場人應該對自己工作的一個態度,更對葉經理不懈努力背後的工作哲學有了些許的瞭解。旁人看來他們這種努力者,每天忘我的工作時非常辛苦,好心的會勸一句,多注意休息,但也不乏有另類者用異樣的眼光和看法進行對待,然而,旁人終究是旁人,他們無法體會到葉經理們已深得《工作是一種修行》哲學之精髓,在他們看來,努力工作是一種自我的修行,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態,他們把全力以赴最好工作看成對生活負責的一種態度。

  只是盡力做了自己分內的事情,工作得以完成,內心得以充實,所以他們是幸福的,他們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反而覺得這就是應該有的一種狀態,反倒是旁人覺得他們苦、累,讓他們著實很驚訝,他們會把內心的充實與喜悅當做精神食糧,然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本書之於我,隨距離聞道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是卻也有著直擊心靈的力量。它不是雞湯,更不是猛藥,是永葆心靈活力的源泉。人生苦短,職場亦然,所以應該追趕自己工作的使命,忘我工作,不斷向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