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議論文《要有多勇敢才能》

勇氣議論文《要有多勇敢才能》

  勇氣議論文《要有多勇敢才能》

  孔夫子有言:“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題記

  我一直認為勇敢即是內心的信念,平凡卻又難能可貴,因為它可以被普遍擁有,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此地發出內心的“光”。

  很崇敬在比賽中出現失誤的運動,也許這很怪僻。在各類的比賽上,他們載著夢想的期許和眾人的期盼而來,一張張精神飽滿的臉龐在觀眾尖叫聲中增添一層光榮的暈色,他們的目光企及將時間迭次成了細碎的光芒,生生閃耀,他們在比賽的伊始有著尖銳的霸氣,在箇中的失誤中,我看到他們閃亮的眸子瞬時黯淡下去,漸漸趨於平靜。我想,他們完了嗎?不,他們依舊在盡力在拼搏,在動作的翻轉中尋求最佳的.姿態,在行進的漫長中追逐心中念念不忘的執著,在攀升的高度中尋得人生的昇華。要多勇敢,才能在急劇的下降中找回本質;要多勇敢,才能含淚謝幕而微笑離開;要多勇敢,才能縫補脆弱的自己,繼續瀟瀟灑灑奔跑起來。

  我想說說08年的劉翔,英雄的反轉太過令人瞠目,揚揚灑灑的漫天飛語隨著他背景的淡去而紛至沓來,來勢太過兇猛,讓這位雅典時的英雄似乎千夫所指。但當我看見之後康復中的劉翔和參加比賽時的他時,那誇張的表情和靦腆的笑,讓我突然有些矯情的感動,要多大的勇氣去承受一落千丈,在寂寞的夜裡舔砥心上的傷,然後嶄新的歸來。

  我崇敬他們。他們使我感受勇敢:即使感到害怕,仍然堅持去做該做的事。

  所有人,也許並不是所有,應該都有內心畏懼的東西,比如害怕遠離,害怕孤單。我很感謝我的母親,她總是讓我去嘗試,去克服許多,她認為這種礪練式的成長會使我受益頗多。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離家遠,要轉兩趟車才能到達,她只帶過我兩次的路,然後決定以後盲目樂觀自己來回。我是害怕的,7歲的我像個小豆芽,在現實的大流中始終手足無措,我不太記得第一次坐車的情景,只是感到很是緊張,害怕丟錢,害怕坐過站,害怕回不了家。可是害怕有什麼用呢?還是得自己負責。到學校後,自己在內心裡唱歌,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大聲呼喊。我想要證明點什麼,證明自己很棒,證明自己有勇氣去戰勝害怕。長大後,有時總要獨自出遠門,漫漫長途中回想曾經獨自來回的美好經歷,真是有趣的童年。

  心底的“潘多拉”盒子,也許只要你小小的勇敢,就能打敗它。

  總是走在先進的路上,總要學會獨自面對,總要遇到過不去的坎。不該把心靈遮蔽,應要慢慢凝聚內心的微小力量,形成強大的勇敢“盾牌”,把握住人生的美麗風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