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典故吧,典故在傳達表現事物事理中畢竟是隔了一層,是一種由彼而產生的聯想,還記得都學過哪些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歡迎大家分享。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1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基本資訊

  【讀音】chéngyěxiāohé,bàiyěxiāohé

  【英語】eithersuccessorfailureboilsdowntothesameperson

  【釋義】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成敗都在於一個人。

  【近義詞】成也蕭何敗蕭何

  【同韻詞】反道敗德、求之不得、人言嘖嘖、油嘴油舌、是非口舌、聊備一格、蹈襲覆轍、古今一轍、好生之德

  【文言文】韓信為人告反,呂后欲召,恐其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稱陳豨已破,紿信曰:‘雖病強入賀。’信入,即被誅。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典故

  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誰的經歷?答:韓信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其實最初韓信逃到漢中投靠劉邦之時並未受到重用,劉邦看韓信千里迢迢來投靠他覺得十分不易,於是就封了個管糧倉的小吏給韓信,因韓信在軍界從未立過戰績,所以一直沒有受到劉邦的重用。一天晚上正值明月當空,韓信心灰意冷準備離開漢營,正巧被蕭何知道了,於是蕭何騎馬就去追韓信,費了好大力氣才追回韓信,此典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後經蕭何拼命舉薦,劉邦才答應與韓信見面,他們二人暢談一番後,劉邦便認定韓信就是他最理想的大將。沒過幾日,劉邦建了一個高大的拜將臺,正式封韓信為漢軍大將。而後韓信百戰百勝,攻城略地,最終在九里山設下十面埋伏,將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挫敗於垓下,項羽敗至烏江自刎。韓信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蕭何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衝。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想自己為興建漢室出生入死,最後落得個如此下場,既然你劉邦無情,休怪我韓信無義。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為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

  公元前197年(漢高祖十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訊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韓信哪裡想到極力舉薦自己而且一向過從甚密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後來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韓信以及彭越等一類將領,認為自己對漢朝立有巨大功勳,稱王並不過分,但從劉邦的'觀點看來,不消滅這些異姓割據者,即使政局暫時安穩也是不可能長久的,萬一將來他們造反,天下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況且這些都是長期跟隨自己征討天下的功臣,他們幅員遼闊,物資充分,帶兵的實力絕不是劉姓那些養尊處優的紈絝子弟能對付的,不如趁自己還有能力,索性逐一消滅掉,給劉家子孫一個平穩的環境,讓自己的宗親來取而代之,名曰同姓王,這樣就算將來他們這些同姓藩王造反,天下還是劉姓的天下。蕭何協助劉邦臣,不顧及長期的手足之情,削除異己,最後也落得被劉邦深為忌憚的處境。而事實證明,即使是同姓宗親,也會造反的,正如後來劉邦死後不久的七王之亂。

  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民間就由這個故事概括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俚語。宋人洪邁的《容齋續筆》記錄下這句話,並簡單探討了它的成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語示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某心上至今不平。(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三十一卷)

  世界盃上由於齊達內的精彩表現,法國隊一路殺入決賽,並在決賽中佔盡優勢,但也正是由於他的不冷靜,使自己被紅牌罰下,終於導致法國隊負於義大利,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伯樂能成就一匹千里馬,也能使名副其實的千里馬變成駑馬,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謎語 【謎面】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謎底】收信人、送信人

  【祈福故事網冷知識提示】:巧克力對於狗來說是致命的,只要幾盎司就可以使一隻小狗喪命,因為心臟和神經系統受損而死亡;請大家多多注意,千萬不要給狗狗吃巧克力。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2

  韓信是漢初的名將,發現韓信具有將才的是蕭何。韓信原來在項羽手下當一名侍衛官,不受重用,便投奔劉邦。開始,劉邦只派他做一名管軍糧的小吏。可是蕭何偶然與他談了一次話,發現韓信才能出眾,胸懷韜略,是難得的人才,便想舉薦他。

  可是,韓信見劉邦長期不理睬他,感到失望,就逃走了。蕭何發現韓信走了,連夜追趕,總算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對蕭何的行為不理解,問:“逃跑的將士有幾十個,你不去追,為什麼就追韓信—人?”蕭何向劉邦解釋:“逃走幾個將領沒什麼要緊,還可以招來。可是韓信是天下無雙的將才,你想將來與項羽爭奪天下,非此人不可呀!我勸你快下決心任用韓信吧!” “好吧,我叫他做將軍! ”劉邦聽信了蕭何的話。可蕭何卻不滿意,說:“做將軍?不行,不行,這樣留不住他,大材小用啊!”“那就任命他為大將軍,怎樣? ”劉邦說,“派人把韓信叫來吧!”“不行,不行,”蕭何焦急地說,“你總是那樣輕慢無禮,封大將軍怎麼能像招呼小孩子那樣呢?你要選擇一個吉利日子,帶上禮物,舉行盛典,鄭重其事地任命人家為大將軍,韓信才會心悅誠服,全軍將士也會服從!”

  韓信後來為劉邦出謀劃策,率兵征戰,屢建奇功,使劉邦統一天下,建立了漢朝。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對韓信很不放心,擔心他會謀取自己的皇位,就藉故解除了他的兵權。

  韓信也覺得自己受人懷疑不受信任,不如反叛。韓信和陳豨秘密結為同盟,相約起事。韓信的密謀讓呂后知道了。呂后找蕭何商量,蕭何想出一條計策,叫人去通知韓信,說有人剛從劉邦那裡來,報告陳豨已被誅滅,朝廷要慶賀一下,請韓信務必到場。

  韓信沒有料到這是一個騙局,他剛入宮,就被武士捆綁住,拉進長樂宮的鐘室,將他斬首了。

  因為韓信能為漢朝建立功勳,是與蕭何的舉薦分不開的;韓信最後失敗被殺,又是與蕭何分不開的。所以人們說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