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閱讀理解附答案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閱讀理解附答案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務,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採何種態度。

  小題1:選文論證了一個什麼觀點?

  小題2:“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請具體分析。

  小題3:選文使用了那些型別的論據?論證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小題4:文段選用了孔子和百丈禪師兩個論據,只留一個好不好?為什麼?

  參考答案:

  小題1: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小題2:本句承上啟下,“儒門”與上文“孔子”相照應,“佛門”與上文“百丈禪師”相呼應,“正當職業”與上文孔子話中“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相呼應,同時引出下文“百行業為先”的觀點。“不斷的勞作”與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相呼應,同時引出下文“萬惡懶為首”的.結論。

  小題3: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小題4:不好。兩個都是必要的,第一個例子重點強調要有職業,第二個例子重在強調不斷勞作,缺少一個顯得論據不足。

  試題分析:

  小題1:找中心論點的方法:①看標題;②看開頭,議論文的中心論點一般在篇首;③看結尾;④分析論據,概括出論點,注意使用判斷句或祈使句。

  小題2:過渡句就是聯接上下文,由一個問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的句子,這樣的句子往往出現在段落末尾或段落開頭,有時也獨立成一段,內容上這個句子和上下兩段都有聯絡,所以判斷時可以根據位置,也可以根據內容。

  小題3:論據指證明論點的方法和道理,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

  小題4:論據指證明論點的方法和道理,分析論據的存在意義應從論據的作用來分析,不同的論據作用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根據論據的存在意義可推出答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