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閱讀以及答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閱讀以及答案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般來說,旁觀者未必清。

  這些“旁觀者”究竟清不清呢?其實,一點也不清。 試想,四個現代化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按理說,人人都應當是“當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難,自己應盡一份力量。顧炎武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見他是不主張做旁觀者的,何況我們是新社會的主人呢?如果你競當了旁觀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記了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起碼責任,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個人一旦置身於旁觀者的地位,就會漸漸地與時代隔絕,與人民疏遠,既嘗不到創業的艱辛,也領受不到勝利的歡樂。甘與苦,愛與憎,冷與熱,跟時代全不相通。這樣就會變得庸俗猥瑣,心胸狹隘,斤斤計較於蠅頭小利,而不顧四化之千秋大業。正是所謂孟子所說的“不見輿薪”(一車子柴草都瞧不見),又何“清”之有?

  可見今天的旁觀者,因為不清——對四化前途不清,對社會規律不清,對時代潮流不清——才旁觀的。而愈是旁觀,但愈是“不清”了。

  現時,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話似乎應當倒過來:“當局者清,旁觀者迷。”這樣一改,也許更符合唯物論的認識論。俗話又說:“袖手旁觀。”“袖手”,正是旁觀者的特點。凡事若不動手幹,只是袖手觀看,就不會有變革現實的實踐。只憑看,怎麼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來只屬於親身實踐的人們。今天,對我們的事業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認識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態變革社會、獻身“四化”的人們。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狹隘”的“隘”:___________

  “不見輿薪”的“輿”:_______

  2.給合原文,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

  A.“匹夫有責”的“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庸俗猥瑣”的“猥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袖手旁觀”的“袖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議論文的論證方式,一般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兩種。上述的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屬_________文。其中的“敵論”是______________。

  4.“一點也不清”的“一點”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一點也不清”出發,作者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批駁?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論證中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ài yú

  2.A.平常人 B.庸俗不大方 C.把手藏在袖子裡。

  3.立論 駁論 駁論 “旁觀者清”的觀點,即“旁觀者看問題清醒”

  4.完全

  5.批駁“旁觀者”沒有主人翁精神,忘記了自己是個中國人

  批駁“旁觀者”與時代隔絕,與人民疏遠,不知“當局者”的甘苦,元“清”可言

  批駁“旁觀者”,因其不清而旁觀,而愈是旁觀便愈是不清

  批駁“旁觀者”,凡事不動手,不參與變革現實的實踐,當然是看不清。

  6.對我們的事業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認識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態變革社會、獻身“四化”的人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