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往往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遊客在旅遊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遊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導遊詞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1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原為明清王朝宮廷廣場,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為面積約44萬米2,可容納100萬人集會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建築環列廣場。

  天安門原為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城樓重簷飛翹,雕樑畫棟,黃瓦紅牆,異常壯麗。進天安門就步入了皇城,皇城是皇家宗廟、社稷和禁園所在。按“左祖右社”的宗法禮制,天安門東側建有太廟,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今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側建有社稷壇(北京六壇之一),為明清兩朝帝王祭祀土地神之場所,今為中山公園。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中心,1958年4月落成,碑通高37.94米,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雄偉壯觀,莊嚴肅穆。

  人民大會堂於1959年建成,有萬人大會堂,五千人宴廳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省(市、區)的會議廳。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於1959年建成,其建築合為一體;收藏並陳列中國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

  天安門廣場是我國近現代政治活動中心。20世紀以來,我國爆發的“五四”、“一二·九”等偉大革命運動均發源於北京,並且都在天安門廣場留下了它們歷史的輝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及新中國成立初期每年慶祝“五一”、“十一”遊行均在此舉行。莊嚴的天安門是我國現代史最忠誠的見證者,是當代中華民族的象徵。信步天安門廣場,每個炎黃子孫都會產生一種凝重的歷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2

  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是中國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表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於天”。後兩次毀於大火,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後,更名為天安門。亦被尊稱為“國門”,是明、清兩代舉行重大典儀的地方。

  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通高34.7米,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城樓大殿屋頂覆蓋著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大殿垂脊裝飾有騎雞仙人和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等九種栩栩如生的走獸。大殿內雕樑畫棟,60根巨柱整齊排列,代表著天干地支,以表示江山永固;南北兩面為菱花格扇門窗,懸掛於樑柱間的17盞玻璃宮燈古樸典雅。天安門前建有金水橋、華表、獅子,雕有精美的蟠龍儀鳳。天安門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華,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堪稱建築藝術的精品。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在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時期,天安門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藝術蘊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

  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3

  天安門城樓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北端,是北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域的分界點,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城樓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同時具有重大的的政治意義。

  天安門城樓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這裡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天安門城樓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硃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臺,上有兩層重簷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天安門城樓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著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4

  天安門城樓位於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門樓,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矚目。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這裡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原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叫承天門,寓意"奉天承運"、"受命於天"。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建,更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巨柱高聳,金磚鋪地,一平如砥;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大廳內一盞重450千克的宮燈和16盞重350千克的輔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城樓經過了4次較大的修繕,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國家舉行重大慶典和集會的場所。天安門城樓上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天安門已成為中國的象徵,是全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

  北京天安門廣場導遊詞5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達44萬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國家機構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列廣場兩側。東邊建有國家博物館,西邊是人民大會堂,中間聳立國旗旗杆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在廣場南部。最南端是正陽門及其箭樓。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皇城的正門天安門。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開始時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屢毀屢建,直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才重建為九五開間的重簷歇山式頂樓,取“受命於天,安邦定國”之意。改名為天安門。天安門除了舉行其他盛大儀式之外,也曾經是清朝皇帝舉行“金鳳頒詔”禮的地方。每逢冬至去天壇祭天,夏至到地壇祭地,孟春到先農壇 耕,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親征,都要從天安門出入。舉子們的黃榜也是從此捧出的。

  現在的天安門城樓在城臺正中大門上方掛有一幅巨型毛主席畫像。畫像高6米、寬4.6米,總重約1.5噸。每年國慶節前都要重新繪製。第一幅畫像的作者是周令釗。現在畫像的工作由北京美術公司的葛小光先生接續。在城樓重簷正中懸掛的國徽是以周令釗和張仃的創意為基礎,最終由梁思成設計完成的,國徽的圖案由天安門、國旗、齒輪、麥稻穗和紅綬帶組成。城樓內根據開國大典時的環境佈置有國畫“鐵骨傲霜雪,幽香透國魂”及董希文創作的著名油畫《開國大典》。

  城門前面是與故宮內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橫跨7座漢白玉金水橋,中間5座分別與天安門城樓的5個門洞相對。正中是供帝后行走的御路橋,兩側為宗室王公行走的皇族橋。再向外的兩座是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最外面位於太廟和社稷壇門前的,是供四品以下官員及其其他人員行走的公生橋。在金水橋南北兩岸各有一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石獅子,東側的都是雄獅子。腳踏繡球,象徵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雌獅子。腳踩幼獅,寓意母儀天下,子孫綿延。它們都把頭微微傾向內側,以示保護御路保護皇上。金水河南岸還有一對立於明成化元年高約10米,重達20噸的漢白玉華表,與其對稱在天安門內側也有一對。華表頂部承露盤上有一小獸,俗稱“望天吼”。其作用是用來警示皇上。據說華表源於用作路標的表木和聽取意見的 木。現在的華表只是用來起裝飾作用。

  華表以南這條車水馬龍的大街就是“中華第一街”——長安街了。明清時期的長安街東起東單牌樓,西到西單牌樓。全長十華里號稱“十里長街”。如今的長安街,東起通州,西至石景山,全長42公里。可謂“百里長街”。

  長安街過後,由近到遠。首先看到的就是,由曾聯松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第一面國旗的製作者是國營永茂實業公司的宋樹信。高32.6米的旗杆是由特殊處理過的,20年不會腐蝕的無縫鋼管分4節組裝而成。

  旗杆的遠處廣場的中心位置,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以梁思成的設計方案為主,再綜合其他3個方案,於1952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1958年5月1日完工。通高約38米,碑芯高14.7米,重60噸;碑身由413塊花崗岩組成;碑座四面鑲嵌有8幅巨大的浮雕,內容分別為焚燒 、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南昌起義、抗日遊擊戰爭、勝利渡長江。碑身正面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鎦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親筆書寫的碑文。碑文內容是“三千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天安門廣場南部的方形建築,就是安放毛主席遺體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佔地面57萬多平方米,全部工程僅用6個月就完成。在主席逝世一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紀念堂內由北大廳、瞻仰廳和南大廳組成。北大廳中央是高3米的毛主席漢白玉坐象,坐像的背後是巨幅祖國山河圖。瞻仰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內有黑色花崗岩砌成的梯形棺床。上面安放著有毛主席遺體的水晶棺。南大廳北牆為漢白玉石牆,上面鐫刻有毛主席的詩詞《滿江紅》。

  現在咱們來看廣場的東西兩側。在廣場的西側是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國慶前竣工的人民大會堂。整組建築平面呈“山”字形,正面牆呈“弓”字形。中央最高處為46.5米,因此大會堂是整個天安門廣場上的最高建築。大會堂四周用143根巨柱支撐,東部有金色大銅門5扇,正門上方高懸著全國最大的國徽,極為宏偉壯觀。中部是著名的萬人大會堂,三層扇形會場可容納10000人。穹窿形的頂部中央位置為巨大的紅五角星燈,發出70道光芒,周圍是40片葵花瓣、500個滿天星及三層水波形燈槽。喻意“萬眾一心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北部為我國最大的宴會廳。可同時供5000人宴會,一萬人酒會。南部是人大常委會辦公樓,辦公樓部分還包括有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區各具特色的會議廳。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巍峨建築就是國家博物館了,北半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南半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建成於1959年8月。有兩層展室,自1961年7月1日正式開放。以自“五四”以來的革命資料為主要展品,分為《近代中國陳列》和《當代中國陳列》各展廳內有圖片、文字說明和大量實物。

  中國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12年7月。1959年遷入。基本陳列是《中國通史》,展品跨越從奴隸社會夏商周到太平天國直至清王朝滅亡數千年曆史,分朝代展出文物、貨幣、書畫等40多萬件歷史文物。

  現在咱們再回到廣場的最南端,這裡的兩座建築就是內城中最高大的城門正陽門及其箭樓了,“正陽”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光緒年間被八國聯軍炮火擊毀,後重建。

  好了,天安門廣場及天安門的參觀到此就結束了。現在給大家20分鐘自由活動。

最近訪問